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偉大的新## 文 / 時空寡頭koen

    「在我們實現資本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覆蓋全中國之前,中國只能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不可能實現虛君共和或minzhu共和之類的上層建築的經濟基礎的土壤。因此不論是未來我們架空趙宋王族還是我們自己當皇帝坐天下,都要繼續中央集權,甚至不惜搞計絕對統制xing的劃經濟來加速資本原始積累。這次會議不是我們商量以後準備造反的步驟,這次會議是為了理清未來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宏觀的意思形態的『三中全會』。希望各位暢所欲言,盡量搞出一個比較完美的十二世紀一百年不動搖的指導xing綱要出來。」李基開門見山的說出這次會議的主題。

    「照搬一個中心,二個基本點不就行了,幹嘛自己搞這麼累的工程?」錢進一聽就囧了。

    「你一看就是不學哲學的,實事求是都不會,十一世紀和未來的十二世紀的國情和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能一樣嗎?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要破產的,我們還沒有富到可以不再乎學費的程度。」李基馬上鄙視錢進道。

    「是啊!瞭解現在的情況還是當務之急!我們雖然來了這個時代快兩年了,去的地方都是城市和繁華的地區,每天在研究室工作,在教室教學。基本沒有對國策的發言權啊!本來到手的那些朝堂半公開的數據也很不靠譜,像土地數、戶口數、進出口貿易額、公路總里程之類的基本數據都是有很多水分的無用數據。不知彼而知己怎麼能搞好基本路線的確立工作?」保守的吳祈馬上表示自己幹不來這種工作,找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不知彼而知己,只是一勝一負,準備工作又不是決戰,用不著太急,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通過這個基本路線的制定了。數據我早就通過汪新宇的情報網絡收集齊全了,你們只要想得到的數據我都有。我們的專業人士劉欣劉院長,他帶隊的統計部門可不是有關部門。得出的數據非常可靠,非常的具有權威性哦!」

    「趙守忠,你不是接觸高官最多嗎?你從宰輔們口中套出來的數據只能做個參考,但是你對社會基本面的瞭解是我們當中最強的。說說你對現階段最迫切的工作有什麼看法吧。」李基點名叫趙守忠爆料。

    「我先把數據公佈下,趙宋官方數據現在境內戶口近1800萬戶,人口9142萬人,相對於建國時一百年增長了5.6倍。我們收集的數據顯示實際戶數約2100萬戶,人口數1.274億人,相對於建國時,一百年增長了7倍。趙宋官方數據現在境內可耕作土地數4.71億畝(現代畝,而非宋制畝),相對於建國時,一百年增長了1.6倍。我們收集的數據顯示實際可耕地7.33億畝,相對於建國時,一百年增長了2.44倍。

    也就是說一百年的時間內官方數據統計人均土地數從20畝左右下降到5——

    土地相對於人口日益稀少。地價和農業資源越來越貴,糧價也隨著人口增長而穩步上升。土地兼併嚴重的程度可以說達到頂峰。

    戶口分五等按一戶5人算,一二等算上戶地主,一般超過百畝土地,人均土地超過一百年前,三等的中戶有五七十畝土地,算是富農和自耕農上層。交稅哪怕只交一文錢的也算主戶,稅錢五百文以下土地五七畝的五等戶和稅錢一貫錢到五百文之間土地三五十畝的四等戶之類的下戶只能算自耕農和部分租種土地的半自耕農,人均不到5畝土地的窮人就占總人口的45%。沒有稅費負擔的,沒有一絲土地的無產者是算客戶(完全佃農)占總人口的35%。

    客戶、下戶以及算中產階級的富農第三等中戶就占總人口的85%,把城市的手工匠人和作坊主、一般中小商人計算進去,比數達到94到95%。也就是說上戶和中戶的地主階層加上大商人高利貸者和官僚階層只佔總人口的5%到6%。而這些富戶佔據總土地的比例起碼超過81.5%,貧富分化絕對算是達到封建國家中的極致了。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在一個這樣的小農業國家實現中產階級主導社會的夢想,我們起碼的條件都沒有啊!」趙守忠感歎道。

    「沒有條件就要創造條件!我們不是來當大地主和大官僚的,更不是來當商業和金融資本家的,我們是代表先進文明的人,是來這個時代改變世界命運的人。就要不畏懼一切困難,要迎難而上才能體現我們的價值嘛!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辰基集團已經是全大宋帝國最富有的組織,單論名下的不動產就價值數十億辰基錢,未探明的礦產和未來將要升值的房地產就有數萬億辰基錢的空間。可以打破除了未來天朝執政黨以外的所有組織的記錄了。在座的諸位每一個人的財富絕對超過未來世界明面上的世界首富。

    我們有遠遠超過西方未來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導階級----那些新貴族和商業資本家的財力物力,有遠遠超過他們的指導思想和經驗,有遠超他們的執行團隊和與頑固勢力鬥爭的戰鬥技巧,有比他們富裕百倍的市場環境,有比他們更開放的非神權世俗zhengfu。我們擁有這樣好的條件難道還不能超越落後的歐洲,提前進入工業社會嗎?」李基看著沒趙守忠打擊的沒有信心的眾人反問道。

    「你的意思就是要建立一個集權的由地主階級主導的過渡到資本家階級主導的帝國?這就是我們未來的主要目標?什麼叫帝國?沒有實權的君主能叫帝國嗎,不管是你做皇帝還是架空趙熙,我們不都是幕後寡頭?說到頭不就是商量我們當財閥還是當革命投資家嘛!走改良派就是緩慢推進經濟基礎由小農經濟向大工業體系經濟轉型,慢慢同化地主變成資本家。走革命派就是建立軍隊,趙宋王朝被推翻後激進的掃蕩反對轉型的保守勢力,直接搞大zhengfu主導的原始積累嘛。」王能一針見血的支出兩條路的關鍵。

    「不愧是王能,我們就是商量是選成本高、時間長、積累多但是沒有多少後患的改良道路,還是選擇成本低、時間短、積累少但是後患無窮的革命道路?這就要取決於諸位的耐心和理智了。我決定投票表決這次意義重大的決策,一人一票,得到我們十五個人中八票和八票以上的路線就是我們今後的基本路線。我們三天後投票。」李基當機立斷的拍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