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洗劫文物(下) 文 / 時空寡頭koen

    「我勒個去!你竟然搬空了皇宮的檔案室?」王能對李基咆哮到。「沒有那麼誇張啦,只是部分偷梁換柱而已。」李基面帶得色的說道。

    「高價請幾個內侍每天置換幾個奏章和文檔出來,日積月累就能達到全部以新換舊的目標。找到幾個可以以假亂真的書法匠師可不容易呢,一本王安石或司馬光的奏章,從帶出來,然後複製一份足可亂真的複製品再塞回去就要花費數貫錢。那些從建國以來封存在庫房裡面的奏本多得簡直可以按箱計算,光范仲淹的奏本就有數千本。

    我也是僱傭了幾百人在從事這項工作,要不然不可能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搞到數萬本精品和國寶以上級別的文獻的。其中最珍貴的就是慶歷新政的諸位主政大臣和推動者的有關奏本,歷史價值高的離譜,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鄧的南巡講話原稿和手跡。這種文獻不賣個數十億都不好拍賣定價。

    你知道我收買內侍花了多少錢嗎?起碼有五千貫的內部貨物。」

    「五千貫就能換到500億的文獻,你怎麼辦到的?難道太皇太后被你收買了,還是你搞到了皇帝的詔書?」

    「這些過了期的非保密文件本身就不怎麼受人重視,只是存放在倉庫裡等待後人的查閱和校對,幾十百把年都不一定有人會去翻閱這些塵封的東西。只要收買一些重要的保管人員,然後發動金元攻勢,就可以順利的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這些文獻置換出來。反正我們也不準備出售,因此不會有人鑒定庫存的文獻真假。我們承擔的風險幾乎沒有,這些內侍的要價相對於這些文物和真跡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僅僅只是幾張我們名下的娛樂城的黃金會員卡和代金券,雖然名義價值數萬貫,但是內部結算價只值數千貫而已。我都是自掏腰包花錢買的卡,沒有佔你們一絲便宜。不要瞎想啊!」李基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和手法。

    「你就不拍我們有樣學樣,你不就沒有機會了嗎?」王能問道。

    「應該是你們沒機會了,怎麼會是我沒機會?且不說你找不找得到足夠的制假匠師和經辦人手,就算你找到了也沒有存貨了。除非你想要的是我塞進去的那些高仿貨!」

    「你的意思是你已經將所有的有價值的精品全部都包圓了?一本都沒剩下?」王能吃驚的都無法想像。

    「我做事的風格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難道我還會給你們留機會嗎?你們只能等以後了,那些今後進入大內的奏章,除非你們能手眼通天到可以截留遞進龍案的奏本或者夾帶出當代的軍國大事奏本。這麼做還不如請那些寫奏本的宰輔們再寫一份給你呢!這就要看你們的人品了。」那些已經死了的大師們的作品自然不可能在增加了,穿越眾要想得到更多的文物只有多多收集散逸民間的文物和多多和在世的大師們交流搞好關係多交換一些新作了。

    「還有一件事,我忘了該訴你,我上次送了各個『目標人物』每人五十箱最好的筆墨紙硯,足夠他們用到死了。印油、印石、碑帖、我看不上的次級古物、香精、生活用品等等我都送了,你們再送肯定也沒我送的效果,不如多花點心思自己培養人才,要是學生中出現幾個大師豈不是無窮無盡的開金礦?」李基說完就得意的哈哈大笑,拿起最新製作的明代樣式折扇氣他。因為折扇上面有蘇軾親手提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幾十個大字和五個猛人的印章。

    李基豪宅地下室和辰基銀行金庫裡面的特級用戶duli單間裡的書畫多的都塞不下去了,五十多箱宋代以前的絹本畫和孤本典籍經卷塞滿了地下室,金庫裡面的古玩器皿都堆放的如同唐老鴨舅舅史高治·麥克的金庫一樣都堆成山海了。古代稀有錢幣和貴族金屬器皿都如同雜物一般堆放在分好類的各個小山中,至於難以估價的玉琮、黑曜石石刀、上古彩紋陶器、唐代瓷器、青銅禮器、金銀器、漆器、重要雕塑、石刻磚瓦、名家書法繪畫、古硯、甲骨文、璽印符牌、未有流通的內宮賞賜錢幣、牙骨角器、頂級竹木雕、織繡、古藉善本、碑帖拓本、陪葬的著名武器更是隨處可見。單單上個月運進金庫的進了李基法眼的頂級國寶和一級文物就有數百件。

    新組建的博物館也出台了一套全面的文物分級分類鑒定原則和標準來配合穿越眾的高效搜刮,高薪聘請的文物專家(文物販子和著名盜墓賊)也積極參與了穿越眾的搜刮大業來實現自己的多年的夙願(發財和出書,說得好聽點就是立身、立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