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一章 熱鬧 文 / 排雲掌

    讓長隨取出那些報道美國南北戰爭的外報紙,吳可輕鬆就擊破的伍大總商最後的心理防線。

    「對列強國內還有整個世界的局勢本官一直都有瞭解,通過這些洋人報紙還是能知曉一二的!」

    「美國現在打成這樣,伍家之前的投資收不收得回來還兩說。就算投資收得回來還有極大利潤又如何,伍總商你又不在不過是操於人手而已!」

    「美國畢竟是個白人為主的國家,就算伍總商你再有錢又能如何,想要把你的錢弄成美國人的錢真的不要太簡單。美國華工什麼摸樣想必伍總商應該有所聽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當然伍總商心中的顧慮本官心中明白,這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就算本官對伍家富可敵國的財富沒什麼興趣,但保不齊別的人和勢力就沒興趣,但是將財產放在洋人的地盤也是極不明智的!」

    「希望伍總商能夠通過在美國的關係,幫忙採購修建鐵路的一應材料和機器設備,還有熟練工人和有一定水準的技師,最好是華工出身之人!」

    「總督衙門此次打算對瓊崖大力開發,前期投入不下百萬兩銀子,希望伍總商和十三行的行商們能夠踴躍參加瓊崖開發計劃!」

    「想必伍總商對本官也有所瞭解,不是本官吹牛在商事上能力確實一般,但在整體規劃和佈局上整個大清能勝過本官的真心不多,希望伍總商和十三行的行商們抓住此次難得機會,一舉扭轉十三行日漸頹敗的局面!」

    「……」

    吳可一通忽悠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伍紹榮雖然沒被忽悠傻,但也在吳可的喋喋不休聲中答應了參與瓊崖開發計劃,並保證會極力爭取十三行的通航們一起加入進來,為瓊崖的開發計劃添磚加瓦。

    吳可對於這個結果自然十分滿意,表示十三行只要願意加入瓊崖開發計劃,該有的優良政策絕不會少,同時總督衙門還會在官方對外貿易活動中,盡可能的將資源向十三行傾斜云云,總之給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

    伍紹榮滿意而去,對於此次總督府之行的收穫極其滿意。

    正如吳大總督所言那般,此時的廣東十三行聲勢已大不如往,儘管伍家依舊以白銀兩千多萬兩坐上大清首富位置,可是家族事業正在走下坡路卻是不爭事實。

    伍家還算好的,底蘊雄厚就算出現虧損也不至於傷筋動骨,那些新近或者家族實力不夠的十三行行商們就不成了,隨著時間推移頹勢日顯不說,生意上的虧損和朝廷的重擔壓下來,破產敗亡的行商這幾年可沒少出現。

    作為十三行四大總商之首,伍紹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心想要力晚狂瀾可是大勢如此卻又無可奈何,眼下吳大總督給了機會識字才會不好好抓住?

    吳可對此次的談話結果也非常滿意,開發瓊崖計劃拉上了財大氣粗的廣東十三行,起碼在前期資金投入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

    別看廣東十三行隨著兩廣對外貿易全面放開頹勢盡顯,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十三行還沒徹底垮掉呢,只是以前吃肉吃喜歡了眼下要喝少油少鹽的青菜湯很不習慣,一時轉不過彎來影響力不如以往而已。

    十三行還沒受歷史上後來一系列沉重打擊,此時雖然不能壟斷大清對外貿易走了下坡路,但實力依舊雄厚讓人不敢小視半分。

    錢倒是小事,隨著兩廣政務步入正軌,總督衙門手頭的資金足見充裕起來,雖然一下子拿出上百萬兩銀子不太可能,但瓊崖開發又不是一日可以完成,資金也不用一次性投入進去,慢慢來就是。

    他要的是借助十三行的名頭,吸引更多兩廣甚至華南商人加入瓊崖的開發計劃之中,這種商界聲望目前也只有廣東十三行才有。

    ……

    也不知道是不是伍紹榮思想工作做得到位,還是十三行的那幫官商迫不及待想與兩廣總督衙門拉上關係,之後幾天吳可手下幾大幕僚頻繁參與廣州商界一些聚會,得到不少十三行行商的利好反饋。

    而這在這段時間鄉勇隊大將吳水牛親率一萬精銳將士,在兩廣水師戰船的護衛下抵達瓊崖島,受到當地官府熱烈歡迎並第一時間開拔露天鐵礦所在,將四周道路一圍將偌大一塊地域變成軍管之地。

    與此同時,瓊崖發現特大露天鐵礦的消息逐漸在廣州小範圍流傳,而隨著吳可一封加急奏折送往京師,這個消息終於徹底散開引起兩廣官民一陣熱議。

    廣州官場當即炸開了鍋,一個大型露天鐵礦意味著什麼,沒誰比他們這些官場老油子們更明白其中的巨大利益了。

    鐵和鹽一樣,在封建王朝時代都是官營的壟斷資源。

    和鹽這種單純的生活必須物資不同,鐵在封建時代還關係到國防軍事,同時在生產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資,一個大型鐵礦的利益簡直大得驚人,操作得好對周邊地區的民生發展好處多多。

    東漢時期的南陽號稱大漢第一富郡,靠的就是宛城這座赫赫有名的鐵都,加上地理位置優越而成,但其中因為鐵這一項的成分卻是極重。

    不管怎麼說,瓊崖發現大型露天鐵礦的事兒,對於兩廣來說都是大好事,尤其是兩廣地區商業氛圍極為濃郁的當下。

    廣東巡撫和布政使火急火燎的找上門來,一邊確定瓊崖發現大型鐵礦的真偽一邊急著探問吳大總督怎麼如何開發處理新發現的鐵礦。

    鐵是官營物資不假,而且還有朝廷專門

    的部分負責管理,但作為鐵礦所在地的官府負責人,在鐵礦的開發上頭還是有很大發言權的。

    而且瓊崖道情況十分複雜,當地土民與官府的對立情緒嚴重,動不動就械鬥開票治安環境十分差勁,朝廷派員想要開發鐵礦沒地方官府的大力支助,想要成事簡直是在癡人說夢。

    再說兩廣地區經濟發達,鐵礦石一旦開採出來,都不需要運到特定的冶煉區域,還有專門用於軍事的份額之外,一眾富商大賈直接就能全部消化。

    鐵器可是百姓生活和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一把好鐵打造的農具和一把劣鐵打造的農具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只要能夠插手其間就能賺取大筆銀子。

    能坐到三品布政使以上的封疆大吏,哪個身後沒有眾多支持者鼎立襄助的,而受益的封疆大吏自然有義務在合適的時候幫忙爭取好處,不然誰願意跟著你幹,官場上孤家寡人可是沒啥好下場的!

    吳可自然不可能輕易鬆口,只是表示總督衙門有通盤考慮,等到朝廷允許開發的旨意正式下達,再做決議不遲。

    兩位廣東官場大佬自然不滿這樣的答案,不過在強勢的兩廣總督面前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得鬱悶的出了總督衙門,而後馬不停蹄派出手下精幹人手,第一時間趕赴瓊崖島查看實情,看有什麼能佔便宜的帝國沒有。

    可讓他們氣得牙癢癢的是,總督衙門早就派出一萬精銳將士,將露天鐵礦周圍堵了個嚴嚴實實根本就沒法深入,那些探子也只敢在外圍溜躂兩圈,並從當地百姓口中瞭解瞭解情況便草草了事。

    總督衙門做得如此滴水不漏,自然讓某些心存僥倖的官員沒了佔便宜的空子,只得老老實實跑到總督衙門坐板凳磨嘴皮子,希望吳大總督大人大量能分給他們口湯喝喝。

    一開始只是廣東官場鬧騰得厲害,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廣西官場也坐不住了,以巡撫勞崇光為首的廣西地方官員也插了一手,一個個快馬加鞭跑到總督衙門哭窮,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演得那叫一個聲情並茂,為的就是希望總督大人讓他們也參與進瓊崖發現的大型鐵礦開發之中。

    雖然早就知道消息散開後可能引起巨大波瀾,可吳可怎麼也沒想到這事竟然引起兩廣官場如此激烈反應,一個個像是惡狼一般都想撲上來狠咬一口。

    他被搞得煩不勝煩,總督衙門每日裡官來官往熱鬧非凡,在衙門裡堅持了三天之後終於受不了這高強度的約談,直接找了個借口帶著一千總督衛隊將士巡查地方去也,將一乾巴巴跑到總督衙門等候接見的官員晾在一邊。

    如果說兩廣官場因為瓊崖鐵礦的事兒炸開了鍋,一個個化身窮鬼恨不得撲上狠咬一口的話,這消息在兩廣商界那真真就如炸雷一般轟動。

    一個大型鐵礦的開發,那裡頭可是蘊涵巨量商機,一些自持有些本事和手段的商人心思也活乏開了,想方設法的找門路鑽營,都想在這波大商機裡好好的分上一杯羹。

    這時候十三行的官商們得意了,他們早早就得到總督衙門的許諾,允許他們參與瓊崖鐵礦的開發計劃,眼看著其他同行像沒頭的蒼蠅般急得四下鑽營,他們一個個淡定輕鬆心中一股子優越感油然而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