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打出來的信心 文 / 排雲掌

    轟轟轟……

    劇烈的爆炸伴隨滾滾硝煙沖天而起,京師護城河外的連環戰壕工事,此時正經歷英法聯軍隨軍炮火狂轟亂炸的艱難考驗。

    漫天塵土飛揚,伴隨著轟隆隆的爆炸聲,英法聯軍那有節奏的鼓點聲和風琴聲響起,而後邊是排成整齊隊列的聯軍戰士塔步前行的巨大響動。

    儘管吳可所部兩江清軍以及收攏而來的潰敗清軍做出極大努力,將通州前往京城的官道破壞得不成樣子,另有劉銘傳部一千兩江輕騎瘋狂騷擾偷襲,可終究沒能拖住英法聯軍增援部隊的前進腳步。

    整整耗費了四天時間,雖然路上遇到無數租礙和麻煩,可從天津出發還帶上一支後勤輜重部隊的聯軍增援人馬,依舊還是趕到京郊與前鋒主力匯合。

    到了這時,身處京郊之前一直沒啥動靜的英法聯軍前鋒,終於露出猙獰爪牙凶相畢露。

    先是派出使者與京城防禦清軍取得聯繫,提出一連串讓人根本難以接收的條件,而後便以清軍毀約為由悍然發動了進攻。

    幾天時間的沉寂,並不代表聯軍前鋒主力無所作為。

    恰恰相反,這幾天時間裡聯軍前鋒可是做了不少事情,起碼對京城防務有了一個清晰瞭解,也知道了要對付的對手究竟是何方神聖。

    清國兩江總督吳可,以及他手下堪稱精銳的兩江清軍!

    聯軍高層對此消息不以為意,他們沒跟兩江清軍打過交道,認為在聯軍強悍的火力面前清軍只有潰敗投降的份。

    倒是隨軍的額爾金等人提高了警惕,知道兩江總督吳可和他手下兩江清軍不好對付。他們到是主動提出警告,可惜之前才調到遠東地區的聯軍絕大不高層卻是沒放在心上,稍微休整一下便指揮手下聯軍向清軍防線發動猛烈攻勢。

    聯軍發動的攻勢確實足夠猛烈!

    開場便是陸戰難得一見的炮火齊鳴,近百門各式火炮一字排開,一箱箱開花彈和底藥被取出,而後引燃猛然向京師護城河外的連環戰壕工事轟去。

    轟轟轟的劇烈爆炸聲驚天動地,數千青壯勞力小半天修建出的連環戰壕,多有在猛烈的炮火中斷塌損毀處。

    更有那零星炮火,直接拋射入戰壕之中,開花彈破片四下飛濺,一小段戰壕內的清軍戰士在慘叫中紛紛倒在血泊之中,斷手斷腳甚至渾身就像破麻袋一般的慘像屢見不鮮,景象慘烈之極。

    可以說,還沒真正交手,駐守於京師護城河外的清軍火,槍手,便已有了不小損失,戰力也跟著迅速流失。

    只能說幸好列強的戰爭哲學與東方不太一樣,聯軍戰士們沒有那種不顧一切追著炮火衝鋒的瘋狂,不然京師清軍佈置在護城河外的防線,只怕一個回合都抵擋不住便會易手。

    足足半個小時的炮火覆蓋轟炸,真的讓守雜連環戰壕工事中的清軍戰士,有一種天崩地裂末日到來的錯覺。

    耳中除了嗡嗡轟鳴再無其它雜音,腦子裡一團糨糊早就被這一通猛烈炮火給震傻了,一時半會卻是回不過神來。

    不是他們膽小怯弱,實在是沒經歷過此等陣仗。

    以前搞實戰演練的時候,拿來出的都是土製的各種爆炸物充數,雖然聲響是足夠了可那威力那就只能說一般般了。

    也就是在兩江清軍三路圍攻金陵的時候,幾個新組建的炮兵標對太平軍陣地狂轟亂炸,他們當時也是處於佔優勢的一方,根本就沒那個經歷和體驗。

    幸好此時列強的各種火器配合戰術才剛剛起步,不像一、二戰那般玩得爐火純青,在炮火止息與後續步兵進攻之間隔了一小段時間。

    也就是這麼點時間的功夫,讓窩在連環戰壕裡的清軍有了喘息之機,而且列強聯軍步兵進攻之時敲響的小鼓,還有拉響的風琴聲也給他們提了個醒,知道敵人進攻上來了。

    「快快快,擂鼓吹號,讓弟兄們打起精神洋鬼子馬上要過來拉!」

    駐守在連環戰壕裡的清軍也不是白給的,能夠被吳可委以重任那覺隊是拿得出手的精銳,就算之前被列強聯軍一頓炮火覆蓋轟得暈頭轉向,可是聽到戰鼓吹號之聲依舊第一時間從窩著的地方站了起來各就各位做好了戰鬥準備。

    砰砰砰……

    不過片刻功夫,踩著整齊步伐衝上前來的列強官兵,便已經到了火,槍射程之內,兩方戰士不約而同的端槍射擊。

    一時間京師護城河畔響起炒豆子般的清脆槍聲,站在戰壕裡的清軍戰士跟不遠處的列強聯軍戰士就這麼直挺挺的互相射擊。

    前膛槍就這點不好,因為彈藥都是從槍口塞進槍膛裡的,就算用通條夯實了,依舊不能居高臨下的射擊,不小心的話槍膛裡的火和彈丸都有可能滾出來。

    雙方戰士就這麼直面的互射,有戰壕防護的清軍戰士自然佔了大便宜。

    儘管連環戰壕剛才被半個小時的炮火炸得不成樣子,可很多地方依舊保存完好,有著齊胸高戰壕的防護,除了特別倒霉的被洋人火,槍一槍爆頭,基本上想要傷到站在戰壕裡的清軍將士都難。

    這一次戰鬥,不過維持了不到半個小時便已列強聯軍戰士敗退而告終。

    列強聯軍承受不住那巨大的損失,每次清軍火,槍一響聯軍這邊就倒下一大片,列強那邊可不講究死戰不退

    的,傷亡稍微一大士氣就跟著落了下去,眼見再打下去不是個事便主動撤了回去。

    戰鬥打成這樣,列強聯軍高層軍官們自然十分不滿,等第一波進攻戰士狼狽撤回來後,稍微調整後便又組織了下一波攻勢。

    城外槍炮聲不絕於耳,京師城內官民自然一個個提心吊膽求神拜佛。

    每一次前線清軍擊退洋人攻勢的消息,都會在京城引起一陣歡呼雀躍,而隨著戰鬥時間的延長列強聯軍依舊被堵在護城河外不得前行,京師百姓們心中對洋人的畏懼害怕卻是不知不覺少了許多。

    直到眼下這一刻,京師百姓這才明白自己被忽悠了。前頭那些隨著僧王跑回來的敗兵潰將為了推御責任,都故意把洋人軍隊的戰鬥力誇大,不明所以的百姓們跟著以訛傳訛,結果就造就了洋人不可戰勝的虛擬神話。

    現在明白了,洋人也是一個腦袋兩隻眼,中了清軍的槍子一樣會受傷會掛掉,加上駐守護城河畔的清軍確實給力,以五百兵力能夠堅持一天打退了洋人五六次猛攻,對清軍守住京師的信心自然就上來了。

    有吳可坐鎮後方調兵派將,又有恭親王和大學士桂良等人幫忙籌備後勤驅使民壯,駐守護城河外連環戰壕工事的清軍戰士只需安心作戰就是,無需擔憂後方一應事務,在同樣使用火,槍的情況下發揮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且京城作為大清政治中心,各種人才和物資都是不缺的,從前線抬下來的受傷戰士,除了隨軍郎中之外京城裡多的就是醫術精湛的大夫,就算還不湊手別忘了宮城裡還有一座太醫院呢。

    還有各種各樣的後勤物資,只要前線清軍用得著,就算打開官庫也在所不惜,依靠著那兩千多搜刮來的青壯勞力源源不斷送上前線。

    最讓吳可大開眼界的是,在查看兵部武備倉庫的時候,他竟然發現了整整一個倉庫的前膛遂法槍和十幾個基數的彈藥儲備。

    看到這些的時候,他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找來兵部負責武備倉庫的官員一問,這才知道這批前膛遂發槍正是當初因保定協議,從洋人那裡採購來的那一批。

    其中只有少數裝備了京師神機營,其餘大部自從搬進了兵部武備倉庫以後,就再也沒有取出來過。

    敗家子啊,真真的敗家子!

    尼瑪的不知道洋人軍隊火力兇猛,靠的就是這些玩意麼?

    京畿清軍中的高級將領們,究竟有多無知才會放著這麼一倉庫新式火,槍不用,而讓手下拿著大刀長矛跟洋人拚命?

    搬,統統給老子搬!

    一倉庫前膛遂發槍總數竟然高達五千支之巨,他二話沒說全部提了出來。兵部管理武備倉庫的官員開始還不同意,被吳可身邊親衛拿刀一嚇,又有恭親王以及桂良等留守重臣擔保,這才取了出來裝備部隊。

    兩江清軍有自己**而又完善的後勤系統,吳可倒是沒太過看重這批軍火。

    除了留下五百支火,槍和足夠的彈藥儲備之外,其餘四千五百桿前膛遂發槍全都下發給京城各部清軍手中,要求他們組建各自的火,槍隊用做強力攻防手段。

    吳可和一眾留守朝廷大佬在京師城裡忙著後勤事務,前線戰事卻是越發激烈恰裡。

    列強聯軍第一天的攻勢只是開胃小菜而已,儘管一連五六次進攻都被打退,可也讓列強聯軍摸清楚了京師護城河外清軍連環戰壕工事的具體兵力部屬。

    到了第二天連襟再次發動進攻之時,便有了具體的攻擊重點和針對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