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七章 沙盤 文 / 排雲掌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怎麼這麼快就停下來了?」

    距離有些遠,站在城樓上的朝臣大佬們和八旗勳貴們並沒有看清戰鬥的經過,只是被剛才激烈的槍炮聲震得耳朵嗡嗡作響好一陣頭昏腦漲,可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戰鬥就已經基本結束處於對峙狀態。

    恭親王弄不懂吳可如此大費周章的,結果卻是如此虎頭蛇尾的表現是何用意,就連前幾年跟吳可配合過半年時間的桂良都是一臉疑惑的望了過來。

    「沒什麼,只是跟剛剛到來的洋人打個招呼,順便給他們個下馬威而已!」

    對於手下將士的表現吳可還算滿意,所以解釋的時候語氣顯得分外輕鬆。

    下馬威?

    一干緊巴巴跟著吳可上了城樓的大佬們差點沒驚掉下巴,他們沒聽錯吧,吳可如此大張旗鼓就為了給洋人來個下馬威?

    等到剛剛派出去的騎兵將領氣喘吁吁跑上城樓,向吳可匯報剛才短暫的戰鬥詳情之時,這些京城裡的大人物們這才確定了吳可所言非虛。

    剛才清軍的短暫行動,確實只是個臨時性的下馬威而已。

    清軍步騎聯動,出其不意的給了初來乍到的英法聯軍前鋒主力狠狠一個下馬威,雖然戰果不大卻讓聯軍上下不敢小覷了京城駐防清軍,再也不敢像剛剛來時那般大大咧咧的安營紮寨休整了。

    不說京城城樓上一干觀戰的朝廷大佬如何如何,英法聯軍前鋒主力這邊可是驚得不輕。

    沒想到清軍除了那支難纏的騎兵部隊之外,竟然還有成規模的火,槍部隊,剛才別看聯軍應對及時沒被清軍撿了漏子,其實可是小小吃了次暗虧。

    怎麼說他們那也有六千人馬不是,結果被清軍一千騎兵外帶兩三百火,槍手一衝,竟然就打成了那個樣子,說出去真真丟人。

    這下子,聯軍前鋒部隊軍官們再也不敢小看堵住前路的那幾道戰壕工事,裡頭守著的清軍戰裡著實不容小覷。

    ……

    享受到了京城清軍的下馬威後,英法聯軍前鋒主力突然老實下來,沒做任何挑釁性動作,在距離京師城外戰壕工事三里遠處的空曠地帶安營紮寨,並將警戒工作做得嚴嚴實實不露絲毫漏洞。

    「洋人這是搞什麼鬼?」

    一連三天時間,英法聯軍前鋒主力兩個旅部隊都老老實實沒有任何異常,反倒搞得嚴神戒備的京師清軍疑神疑鬼不知所措。就連一直嚴密關注京城防務的恭親王都坐不住了,這日直直找到吳可道出心中疑惑。

    「沒什麼,城郊洋人軍隊在等待後續援軍罷了!」

    吳可對此心知肚明,毫不猶豫回答道。

    此時他身前放著一個木台,木台上有一個精緻小巧的大沙盤,沙盤上有山有水還有河,中心位置一座玲瓏小巧的城池格外顯眼,正是京城周邊方圓百里的地區的微型沙盤。

    吳可圍著小小沙盤不斷繞圈,不時將手中紅藍兩色小旗插,入沙盤上的袖珍京城外圍側翼地帶,只要稍有眼光之輩就能看出兩色小旗分明代表清軍與洋人軍隊,明顯就是清軍與列強聯軍的兵力佈置和分佈。

    「這是……」

    看到如此精巧的沙盤,地形又是熟悉之極的京畿景象,恭親王頓時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腦後,有些吃驚的指著沙盤。

    「刻意找的高手匠人,連夜趕做出的地形沙盤!」

    說起這個吳可臉上露出得意之色,指著沙盤介紹道:「我等不可能以身犯險身處前線,可又要掌握前線的第一手資料,正好以此沙盤代替倒也不差!」

    沙盤這玩意其實在宋代就有了,只是後來的元明不重視,加上一些工藝失傳等等緣故消失了幾百年。

    其實製作這玩意真的很簡單,封建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手藝精湛的匠師,只要找到合適的製作材料,給予正確的技術指導,要做出一個精巧沙盤並不算什麼難事,起碼比大清自製前膛槍要簡單無數倍。

    「好東西,真真是好東西!」

    恭親王滿眼放光的湊了上來,圍著小小的沙盤轉了幾圈,等新鮮勁頭過去後他這才注意到沙盤上插得滿滿噹噹的紅藍小旗。

    他後來能成為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可不是傻的,相反腦子還十分精明,只是稍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關竅,頓時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沙盤上代表著清軍的蘭色小旗雖多,可是大部分都分攤到京城周圍各個要點,看起來壯觀可是其所代表的兵力卻是稀薄得很。

    再看紅色小旗代表的洋人軍隊,別看就只有區區一路,看那密集的兵力直直讓他怎麼看怎麼覺得刺眼,論總兵力竟是比京城清軍也差不了多少!

    「吳督台,咱們的兵力是不是過於分散稀薄了點?」

    恭親王終究沒有忍住,將心中商量道了出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偌大一個京城只有近兩萬清軍,處處都要防禦處處都是漏洞,能勉強維持就不錯了!」

    吳可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他亮出沙盤就是為了讓京城大佬們明白清軍兵力的不足,如今恭親王主動送上門來自然更好,省卻了他一番盤算。

    「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麼?」恭親王有些不甘

    心道。

    不得不說,三天前吳可給列強聯軍下馬威那一遭雖說有些兒戲,可卻實實在在提振了京師軍民士氣。

    要知道,殺到京郊的這支列強聯軍,可是在八里橋一舉擊潰了大清名將僧王麾下數萬『強軍』,差點讓數萬京畿『強軍』全軍覆沒的可怕存在啊!

    可就是如此厲害的洋人軍隊,欽差大臣吳可說給下馬威就給了個下馬威,以一千出頭軍隊挑釁六千列強聯軍,最後竟然打了個不份勝負安然脫身。

    這表現牛比大了,不要說當時在城樓上的一干京城大佬,就是聽到消息的京師百姓都無不精神振奮,對頂住列強聯軍打入京城多了那麼一分信心。

    因為自身的尷尬處境,恭親王特別不希望自己背負失陷京城的罪名。

    之前是沒辦法,他那皇帝老哥帶走了京裡大部分清軍護駕,他一個尷尬王爺也指揮不動京裡的大小官員,面對戰力『強悍』的列強聯軍除了低頭服軟別無它法,只不過他的名聲肯定得毀。

    眼下有了希望,自然得緊緊抓住了,誰也不願意頭上頂個『賣國賊』的帽子,他一尷尬王爺消受不起啊。

    可是現在京師防務雖有吳可這樣的名將執掌,可是沒有足夠兵力就是沒有足夠兵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兵力就算吳可再能耐也只有無可奈何的份。

    雖說通過京杭大運河,兩江清軍正源源不斷向京城增援而來,聽說總兵力超過三萬,而且都是經歷過戰火的強兵,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是近在眼前的六千餘列強聯軍,還有天津港不斷增援而來的後續人馬,聽說總兵力竟達驚人的兩萬出頭。

    以京城眼下還不足兩萬的兵力,對付有火,槍和火炮的兩萬列強聯軍,怎麼看結果都不會好到哪去。

    越想越是失望,感覺前路茫茫幾乎讓他沮喪絕望。

    「王爺不必如此,眼下咱們最重要的是保得京城不失,至於戰場上的聲敗倒還在其次!」

    見恭親王如此表現,吳可生怕這廝心理素質不過關,絕望沮喪之下破罐子破摔,直接打開城門主動向英法聯軍投降就不好了,讓他知道了自己的舞客和捉襟見肘後,總得給個希望不是?

    「這話怎麼說?」

    恭親王順著吳可的話問道,眼睛卻是一直盯著沙盤不放。

    「京城畢竟是咱大清的核心要地,怎麼說都經營了兩百來年!」

    吳可從角落取出一跟長長的細木桿,指著沙盤上代表清軍的一溜藍色小旗,仔細解說道:「別看沙盤上清軍兵力分散又稀薄,可王爺不要忘了咱們可是有堅固城牆和各種防備防禦工事的!」

    「對啊,咱們可是擁有地理優勢,洋人想要攻破京城外圍的防禦陣地可不容易!」

    聽了解釋恭親王頓時眼睛一亮,連連點頭認為吳可說的有道理。

    「當然了清軍也不能一味的防守,必要時候還得出城跟洋人打一打野戰!」

    見恭親王臉上露出不贊同的神色,吳可輕笑著解釋道:「王爺您要知道,咱們是佔據了地利優勢不錯,可是洋人手頭可有能夠輕易摧毀堅固城牆的重炮!」

    「那可如何是好?」

    恭親王一聽急了,洋人有了重炮,那豈不是說清軍的地利優勢將蕩然無存?

    「呵呵王爺也用不著如此擔憂,洋人有重炮沒錯,可是想要從天津運輸過來卻不容易!」

    吳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

    「此話怎講?」

    恭親王精神一振頓時來了興趣,他現在巴不得洋人越倒霉越好。

    「王爺可能還不知道,下官可是留了一千兩江精騎在天津外圍遊蕩,之前可是連許拿下了好幾支洋人的後勤輜重部隊!」

    吳可輕輕一笑臉上神采熠熠,見恭親王眼睛越來越亮他再加了把火,道:「不僅如此,下官帶人過來之時,可是好好的將通州一帶的官道給破壞得徹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