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平軍再破江南大營 文 / 排雲掌

    對於太平軍的動作,吳可滿意開始確實沒有太過關心。

    淮南本來就是他刻意留下的緩衝之地,任由太平軍,江南大營還有湘軍在這裡糾纏戰鬥,只要他們的戰鬥不波及到兩江其他地方尤其是江蘇和淮北就成。

    也是因此,對於太平軍在淮南的行動,兩江官場上下都沒太當回事,除了淮南當地的官員之外。

    他怎麼可能知道,太平軍又把主意打到江南大營身上,以前這樣的行動又不是沒有過,都已經習慣了。

    所以這次行動,太平軍並沒有遇到來自兩江清軍方面的緊迫壓力。

    為掩護李秀成主力的進軍,李世賢率部由南陵經涇縣,進佔旌德、太平(今太平東),留新任右軍主將劉官芳在這一帶活動,自率大軍東入浙江,29日與李秀成部會師於安吉(今安吉北)。

    3月4日,李秀成、李世賢兩軍大敗浙江清軍於長興西南的虹星橋,並進佔長興。然後分軍為二:李世賢率部佯攻湖州,以牽制浙江清軍;李秀成則率領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軍,經武康日夜兼程進襲杭州。

    也是左宗棠剛剛調任福建巡撫,新來巡撫羅遵殿人生地不熟不免鬆懈,結果就被太平軍鑽了空子。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進抵杭州城外。當時杭州守備空虛,除滿營外,僅有兵勇2800名。

    3月19日,太平軍轟塌清波門城垣,由1350人組成的先鋒隊立即衝入城內,攻佔杭州,殺死新任浙江巡撫羅遵殿等多人,城內清軍壯勇一轟而散,唯杭州將軍瑞昌等據守的滿城未能攻下。

    要是左宗棠還在的話,手頭楚軍精銳哪容得了太平軍如此囂張?

    對太平軍的攻浙意圖,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有所察覺,有前車之鑒他不敢派大隊往援,乃於3月10日派總兵張玉良率兵2000由**往援。

    朝廷也第一時間得到消息,這本是浙江內務兩江總督吳可不好貿然插手,再說了吳大總督一個勁給朝廷遞折子表示列強此番進攻風險極大,希望能由他率領兩江精銳清軍趕赴京畿馳援。

    咸豐帝和朝中大臣雖然很不爽吳可這樣的烏鴉嘴,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儘管浙江軍情緊急朝廷依舊沒有調派徐州駐軍,讓吳可依舊在徐州窩著以防萬一。

    朝廷擔心失掉浙江這個財賦之區,嚴令和春增調勁旅赴浙,並命和春兼辦浙江軍務。和春只得遵旨加派援兵,先後共派1.3萬人赴援,統歸張玉良率領。太平軍攻陷杭州城4天之後,張玉良才於3月23日趕至杭州城外。

    話說眼下地方官場亂得厲害,明明該閩浙總督管的事兒,朝廷偏偏叫和春這廝負責了。

    如果讓閩浙總督張亮基處理的話,有左宗棠上手楚軍出馬,估計一個回合便能將事辦得妥妥當當,哪還會有之後的波折?

    這不,江南大營清軍被調動,太平軍預期目的達到了。於是李秀成便於3月24日在杭州城內遍插旗幟以為疑兵,連夜撤出杭州,率軍疾馳北返。

    28日過臨安,循天目山走小路北趨孝豐(今安吉西南),4月4日抵廣德。4月8日,於安徽建平(今郎溪)召開了有輔王楊輔清、侍王李世賢(4月3日率部由湖州撤圍西返)、右軍主將劉官芳、定南主將黃金、平西主將吳定彩、求天義陳坤書等參加的軍事會議,共同商定了解救天京之圍的詳細計劃。會後,兵分東西兩路進援天京。

    遂決定西路由楊輔清、黃金等率領,從安徽寧國府東面的洪林橋一帶出發,於4月12日占江蘇高淳,18日占溧水,23日占秣陵關。

    29日,又分兵兩支:一由楊輔清、黃金率領指向雨花台,一由劉官芳、陳坤書率領進逼高橋門。

    東路又分左右兩翼:右翼由李世賢率領,於4月13日佔領溧陽,15日攻宜興,16日迫常州,以牽制東面清軍,爾後回師西向,於23日佔領句容。

    左翼則由李秀成親率本部,經溧陽進佔赤山(句容西南)。27日,李秀成部自赤山,李世賢部自句容分進合擊淳化鎮(今江寧東),次日大敗幫辦江南大營軍務、江南提督張國梁部清軍,克復淳化鎮。

    當李秀成率軍回師天京之際,在皖南執行佯動任務的陳玉成、吳如孝等率軍由全椒南下,於4月底渡江,經江寧鎮抵板橋、善橋一帶。

    江南大營初設於1853年3月,由欽差大臣向榮統管,1856年被太平軍擊破。1857年清繼任欽差大臣和春與提督張國梁攻陷鎮江,於1858年初重建江南大營,設大營於滄波、高橋兩門之間。

    不久,又強征數萬民夫,於天京城外挖掘深闊各約丈餘的長壕,綿亙百餘里,經年始成。

    1860年1月底,李秀成離浦口後,江南大營清軍趁機而動水陸並進,攻陷了浦口沿江一帶太平軍壘卡20餘座,並於2月1日佔領江浦和九洑洲,進一步圍困天京。

    可惜和春偏不肯與兩江清軍聯手,之前拒絕了兩江總督吳可的聯合提議,等吳可率軍離開常州又獨自行動,根本就沒有兩江清軍又任何聯絡。

    而到了4月底,各路太平軍抵達天京外圍,一時人眾多達10餘萬人,在掃清江南大營最外圍據點後,隨即準備總攻江南大營。

    太平軍的總攻部署是:李世賢部自北門洪山、燕子磯,李秀成部自堯化門,劉官芳、陳坤書部自高橋門,楊輔清部自雨花台,陳玉成部自善橋方向,五路並進。天京城內的太平軍則由城內出擊,配合援軍夾攻清軍。

    5月2日,太平軍發起總攻。是日天氣晴朗,但從傍晚開始降雨,連日不止,太平軍冒雨連續進攻。

    5月4日,

    ,陳玉成部於上河鎮、毛公渡一帶搭造浮橋數道,進攻天京西南清軍營壘外牆。城內太平軍也紛紛出擊。

    5日,陳玉成部突破清軍在天京西南所築長牆。當天,城內太平軍拋擲的火罐落入清軍副將雷安邦營內,引起火藥爆炸,該部隨即外逃。附近清軍聞之大驚,也紛紛撤出營外。

    太平軍乘清軍混亂之機,前後夾攻,半天之內將江南大營西半部的50餘座營壘全部攻破,殲滅清軍總兵黃靖以下數千人。

    協辦軍務提督張國梁聞西路有變,立即率兵救援,見營盤已失,只得倉皇退回,將上方橋破壞,企圖固守小水關以東各營壘。

    太平軍突破清軍西南長壕,內外會師,重圍已解,士氣更高,便連夜乘勝猛攻。清軍營壘四處火起,江南大營總部所在地小水關大營也被攻破,和春等率殘部經石埠橋乘船逃往鎮江。

    江北及九洑洲一帶清軍也隨即逃遁。於是,重建後圍困天京兩年多的清軍江南大營又被摧毀。太平軍繳獲了大量槍炮、火藥、鉛子,以及白銀10餘萬兩。

    二破江南大營,是太平軍歷次戰爭中得意戰績之以。由洪仁軒、李秀成等正確地選擇杭州作為攻敵必救的目標,調動和分散江南大營清軍的兵力,然後回師急攻,內外夾擊,使數萬清軍陷入被動挨打地位,這一著是頗為成功的。

    太平軍在此次作戰中不僅有變內線作戰為外線作戰的正確方針,而且有周密的計劃。此戰成功之處,還在於集中了優勢兵力。指揮上也很成功,比較靈活,注意了主攻、助攻、掩護、佯動相結合。

    但是這次作戰也有不足之處。由於作戰目標是解圍,因而進攻江南大營時,既未注意切斷敵軍的退路,又未能在敵退卻時迅速組織截擊和追擊,雖然攻破了大營,但僅斃敵三五千人,基本上打成了擊潰戰。

    由於太平軍只注意迅速解京圍而沒有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因此和春、張國梁等逃至鎮江後,又得以收集散兵2萬餘人,防守鎮江和丹陽。

    江南大營實在敗得太快,從四月太平軍聚重兵於金陵以來,不過短短半個月時間經營許久的營盤便已徹底落入太平軍之手,吳可和兩江清軍根本就來不及救援。

    從金陵到徐州距離可不短,再從徐州傳信回常州快馬都需好幾日時間。

    沒錯,太平軍為了吸人耳目有一部人馬迫近過常州,留守常州的兩江清軍確實緊張過一陣,各處關要嚴防死守不給太平軍任何可趁之機。

    江南大營受到太平軍兇猛攻勢時,唯一能幫得上忙且有能力幫忙的就只有常州和揚州等地駐防的兩江清軍了。

    可是吳大總督不在留守將領不敢胡亂出兵,再加上和春平時的態度也惹惱了兩江大票武將,想要他們在關鍵時刻冒著巨大危險出兵救援,還是省省吧。

    吳可氣得夠戧,直罵和春是個廢物,好好的一座營盤連一個月時間都頂不住,讓太平軍又風光了一把想要將他們重新摁下去可不容易。

    不過他此時已沒心情理會淒淒慘慘的和春和大欽差,因為京畿地區的戰況有了巨大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