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五章 意見不統 文 / 排雲掌

    「怎麼都不說話,啞巴拉?」

    吳可不滿的拍了拍扶手,眼神當中滿是不耐之色。

    堂下官員更不好說話了,他們覺得吳大總督太過咄咄逼人。

    他們也受朝廷主流想法影響,絕對本土大煙將洋土趕出國內,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勝利。可吳大總督擺明了一副禁煙架勢,這不是想跟主流對抗麼?

    雖然心中很不以為然,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用沉默來表達他們的抗議和不滿。

    朝野提出的「鴉,片戰」,是對西方列強進行「商業之戰」的首策。不少從中獲利或者不滿洋人橫行的『有識之士』,無不建議朝廷「弛令廣種煙土」,以進行「鴉,片之戰」!

    因為已經看到了勝利曙光,無論朝野上下無不提倡「以土抵洋」,建議民眾多吃本國鴉,片,少吃進口鴉,片,並視之為固國衛民之道。

    吳可雖然重生到了大清近十年時間,但大部分時間不是耗在戰場就是浪費在兵營之中,哪裡能夠理解大清朝野如此奇葩的古怪思想。

    「大,大人想做什麼?」

    終於有人抵不住壓力,結結巴巴開口詢問。

    「怎麼什麼,限制煙土在境內擴散而已!」

    吳可才沒那麼傻,不會做那種『一刀切』的蠢事,既然煙土已經氾濫到這等地步,自然先要從限制其擴散為主。

    「大人這不好吧?」

    堂下官員齊齊鬆了口大氣,只要吳大總督不是腦子發昏提出『禁煙』就好。

    「有什麼不好的,大煙之害禍國殃民,那些吸食大煙之人的慘狀估計你們也沒看過,真真一個淒慘無比!」

    吳可不滿的一瞪眼睛。

    「大人,眼下朝野上下不僅極力呼籲朝廷放鬆對土產鴉,片的禁控,這時候說什麼限制煙土是不是有些……」

    話中未盡之意堂下一干官員無不心中明瞭,不就是擔心吳可此法不僅得不到好處,但而還逆了主流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是啊大人,國人既然喜食大煙,咱們不如乾脆就放鬆對土產鴉,片的禁控,朝廷一可徵稅,二可使大量流失海外的白銀留在國內!」

    「再次,咱們還可加強鴉,片製作方法的改進,仿行天竺那邊的辦法,以適合國內消費者的口味,朝廷不但有巨額稅收,農民也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呵呵,沒想到堂下官員中就有『以土製洋』的擁護者。

    「嗤……」

    吳可忍不住嗤笑出聲,臉色陰沉指著開口那廝氣得說不出話來。

    眼見吳大總督氣成這樣,衙門正堂氣氛為之一滯,一干官員面面相覷心頭發寒,卻是大氣都不敢多喘一聲。

    「哼,真真荒謬之極!」

    好不容易吐出心中悶氣,衝著堂下怒極而笑:「大煙對百姓禍害之甚你們是沒親眼見到,等到吸食大煙成為一種流行那對百姓更是嚴酷摧殘,那玩意一旦上癮整個人就毀了,沒了人給朝廷交稅那損失豈不更為嚴重?」

    一干官員面面相覷,吳可這話也有道理,只是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古怪。

    「那大人想怎麼個限製法?」眼見吳大總督吃了秤砣鐵了心,堂下官員們不好再多頂撞之言,有那機靈的立刻把皮球踢給了回去。

    「加煙土稅!」吳可正等在那兒呢,聞言毫不猶豫說道。

    「煙土稅?」堂下官員齊齊一怔。

    「沒錯,就是加征煙土稅!」

    吳可大手一揮,冷然道:「不僅加征煙土稅而且還是重稅,憑借徵稅而使鴉,片售賣價格增高,貧者戒吸而富者漸減,最終自然不禁而禁。」

    不得不說,這主意確實不錯。

    「至於已吸食成癮的,家底殷實的咱們就不去管他,家勢敗落或者家貧成害的直接抓住強制勞動戒去!」

    吳可繼續說道,這是他想出的戒煙主意,還是借鑒了看過的某些架空歷史小說而來,他覺得這主意確實不差。

    「可是大人,朝廷不會同意吧?」

    堂下官員也認可吳大總督的主意不錯,可問題這是逆勢而流哇。

    說話這位的擔心不無道理,真正在政策上為土產鴉,片鬆綁的,正是此時的朝廷,這才導致了眼下煙土氾濫的局勢。

    因為看到了『以土勝洋』的曙光,又見到了切切實實的豐厚巨利,不少地方督撫沒少向朝廷提出「種煙馳禁」的主張,建議自行生產鴉,片,以抵,制進口鴉。片,為朝廷提供巨大財富來源。

    而當時朝堂之上雖有許多大臣並不贊成,但激進派的這一提議還是得到了咸豐帝的認可。朝野上下不少人都認為繼續禁止本國生產鴉,片,不過是「徒為外洋利藪之驅,授胥吏擾索之柄」,不過是便宜了洋人,方便了胥吏。

    更可怕的是在士林中人眼裡,國產鴉,片能夠戰勝進口鴉,片,是民族,主義所取得的一次偉大勝利。而在朝廷內部大多數官員眼裡,扶植國產鴉,片的目的,則是為了獲取可靠而且可觀的財政收入。

    bsp;在士林學子們中間,禁煙是一種政治正確,民族,主義也是一種政治正確,但後者高於前者,所以,可以為了後者而犧牲前者。

    在官僚系統內部,禁煙同樣是一種政治正確,國家自強也同樣是一種政治正確,後者同樣高於前者,所以,同樣可以為了後者而犧牲前者。

    最最讓吳可瞠目結舌的是,這成了晚清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府縣氾濫成災的鴉,片財政的「理論根源」。

    而作為表面章,朝廷及地方各級衙門始終宣稱對鴉,片徵稅只是手段,禁煙才是終極目的,乃是「以征為禁」、「寓禁於征」。

    但事實卻是:禁煙只是幌子,徵稅才是目的。

    吳可聽得好一陣目瞪口呆,感覺三觀都被重新刷新了一般。

    古人確實不比今人差,至少在頭腦聰明這方面。

    他還以為自己的主意很不錯呢,沒想到朝廷早就用來當幌子了。

    而且堂下官員還表示,也不是沒有重臣給朝廷上奏折,請求朝廷主持禁煙,

    當時此事還在朝野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朝廷又是怎麼回復的?

    「禁煙之議,萬不能行。即以廣東而論,海關司局每年所收洋藥稅厘約百萬有奇,詎有既經禁煙仍收稅厘之理!此項巨款為接濟京、協各餉及地方一切需要,從何設法彌縫?」

    更有大臣私底下表示:「顧據實直陳,必觸忌諱,不如暫緩置議,想朝廷不再垂詢。」

    朝廷的意思說得很坦白:廣東不能禁煙,因為鴉,片財政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對某要求禁煙大臣的奏折處理方式,只能是擱置起來不做討論,因為一討論,就要涉及到禁煙這個政治正確的問題,

    而一旦禁煙,就要危及建立在鼓勵本土鴉,片種植基礎上的鴉,片財政。所以,「暫緩置議」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因為朝廷上下對鴉,片財政早已達成默契,所謂暫緩,就是拒絕討論,「想朝廷不再垂詢」。

    「大人,我兩江財稅,大煙之稅也佔了不小份額!」另有官員好意提醒,誰不希望手頭的錢袋子更充裕些?

    「哼,我又沒說要徹底禁,先征重稅慢慢減少大煙對百姓的禍害!」

    聽得手下勸解吳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大煙種植搶佔良田,田里收成雖不及大煙但勝在不耗地力,加上不被大煙禍害的充足民力,難道還不能想法徵收更多的賦稅不成?」

    吳可別的不知道,在前世時就明白煙草種植對土地肥力要求極高,那樣的地段放在眼下就是一等一的良田。

    再說了,隨著兩江工商業的蓬勃發展,以後能夠徵收的賦稅只會越來越多,單單依靠煙土稅收支撐太不保險,要是哪天整個兩江百姓底子被煙土掏空,就算煙土製作再精良也收不到多少錢不是?

    不料糧台查經卻提出不同意見:「今大清所急者財用,而厘稅之入,以鴉,片為大宗。洋藥進口厘稅六百萬兩,土藥厘稅名雖二百二十餘萬兩,而實則二千餘萬兩。是合洋藥土藥而計,每年值二千六百餘萬兩。」

    不愧是兩江最高等級財政官員,對朝廷朝政一清二楚:「國家之利賴在此,官府之調劑在此,若捨此項,則補救無從,此所以禁煙之舉,近年緘默無言也」。

    總之一句話,他很不贊同吳可這種名為戒煙實則禁煙的做派,擺事實講道理認為煙土實為朝廷朝政之大項,不可輕動!

    吳可被氣個倒仰,心中鬱悶得差點吐血但不好多說什麼,人家發表自己的意見,就算與他所想南轅北轍那也不能打擊報復不是?

    這下事情可就難辦了,他就連兩江光復內部都不能達成意見統一,沒了這些下屬鼎力支持,他所言種種條例措施都是廢話,根本就實施不下去。

    「諸位的擔心我都明白,可是煙土之禍大家也應該看得清楚,總之限制煙土流通勢在必行,不管如何實行咱們要好好商討一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