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 赴任 文 / 排雲掌

    「既然他曾國藩不聽就算了,你們都給我做個見證,以後湘軍在兩江的活動我可是沒能力管!」

    說這話的時候,吳可的目光卻是放在過來『探望』的新任安徽巡撫翁同書身上,個中意思不言自明。

    翁同書恨不得狠狠給自己一記耳光,真是犯賤好好的怎麼跑來跟眼前這位套近乎,現在好了被人家給盯上了。

    他才不願意參合到兩位軍方大佬的暗鬥中去,支持哪一方都不是好事。

    可惜形勢比人強,他想坐穩安徽巡撫的位置,要是沒有安徽清軍的支持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上任之前他已經做過簡單調查,安徽清軍在淮北經營三年時間,雖說還不到鐵桶一般的狀況,但安徽清軍的觸角已經深入淮北地區方方面面,與各地實力派人物的關係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無奈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接收到吳可的信號。

    心中對於曾國藩不無埋怨,你說你在兩江地盤上打仗,怎麼能這麼不給兩江老大面子,這不是自找苦吃麼?

    要說翁同書與曾國藩在京城之時,還有那麼點交情。老曾是出了名的經學大家,他翁某人在經學上的成就也不容小麴,在京城時他們就經常聚在一起辯經論道,倒還真有那麼點交情。

    可現在身處地方啊,地方上能與京城相比麼?

    而且就他上任安徽巡撫這些日子的觀察,淮北地區實乃膏腴之地也,其富裕繁華程度實在讓他有些不敢相信。

    淮北可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啊,當初他運作的可是江蘇和江西兩省巡撫啊,最後卻搞到了安徽巡撫,當時還好一陣心灰意冷。

    可是來到淮北赴任之後,他才明白自己撿了多麼大一便宜。

    百姓安居樂業,商賈往來不絕,這哪是貧瘠之地,分明繁華盛鬧之處啊。

    他對前任張亮基的能力真是景仰不已,如此能耐到現在才位列天下九督之一,實在是太過屈才。

    可等他真正深入瞭解才明白,張亮基固然民政能力不俗,了要是沒有吳可跟安徽清軍的全力支持,淮北還不知道是個什麼亂像。

    別的不說,能在長毛老巢附近守住地盤,而且還能大體保證地盤內的穩定局勢,單這一點就讓他十分震驚了。

    至於之後效果明顯的計劃經濟手段,要是沒有安徽清軍的大力支持,還有對治下地盤的全面掌控能力,那也是不敢想像之事。

    儘管之前淮北的大戶已被長毛梳理一遍,但新近崛起的豪強也不是開玩笑的,張亮基能夠讓下面的土皇帝們老實聽話,這能耐可不是一般的大。

    等到他翻閱巡撫衙門以前封存的公資料,得知淮北實行的大部分經濟和治理計劃都是出自吳可之手時,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原本以為吳可只是一個粗魯的武夫而已,能夠在小小年紀得登兩江總督高位,靠的完全就是戰功和手頭實力。

    現在他才明白,這小子不僅戰功赫赫實乃大清名將,而且治理民政的手段也不一般,眼下繁華喧鬧的淮北地區就是一個最好例證。

    只是這傢伙實在太會藏拙,幾乎將所有民政事務上的功勞全部推給了前任張亮基,自己卻是半點治政方面的風聲都沒傳出。

    面對這樣善於隱忍的狠角色,要說翁同書心中沒點忌憚那不可能。

    同時心中也很是欽佩吳可的做法,能夠眼睜睜放棄到手的功勞和名望,一般人鐵定難以做到。不過也正是如此,吳可才沒有受到朝廷忌憚一路扶搖直上吧?

    不像湘軍主帥曾國藩,明明身處行伍卻掛著個官頭銜。這還不算什麼,可他手下大將一個個也都是職位不低的官頭銜,這就有問題了。

    丫的這不擺明了說湘軍高層幾乎全是一幫武雙全的傢伙麼?

    再加上手下一幫能征慣戰的驕兵悍將,真要趁勢而起武班子都是現成的,比起長毛的破壞力可要大得多,朝廷不忌憚防備那真就見鬼了。

    眼下曾國藩無禮在先,此時他又是兩江官員,如何選擇自然不用多說。

    ……

    手裡有了曾國藩無禮的回信,吳可也徹底放下一樁心事,以後不管湘軍是死是活他都不用理會,誰叫人家主帥不領情呢?

    本來他想在安徽過年的,等過了年再去兩江總督府臨時駐地赴任不遲。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才剛剛將淮北地區鄉勇隊各大營巡視一遍,跟手下商量發現的錯漏和不足,以及整改整改意見爭取讓鄉勇隊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可是兩江總督臨時衙門所在,和江南大營主帥和春幾天一封告急信件搞得他煩不勝煩。

    無那之下見淮北地區無論民政軍務一切安好,有他沒他都能正常運轉,所以也就打定主意趁臘月時分趕去兩江總督臨時衙門所在赴任。

    他是個標準的行動派,既然做出了決定便會立刻執行。

    先跟手下核心小弟們通了通氣,確定好隨行兵將人員,原提督督標親兵自然要跟隨前往,再從淮北各大軍營抽調三千精銳填充總督衛隊不足之數,而後帶上心腹幕僚便是全部隨行人員。

    之後幾天得到消息淮北各大軍營主將紛紛趕來廬州送行,整體大宴小宴不斷基本全泡在

    酒池肉林當中。等到和安徽武好好吃了一頓送別宴後,時間已到了臘月初,他再不遲疑率領早已準備好的總督衛兵直接開拔。

    等新任兩江總督和五千總督衛隊,以及一干隨行幕僚趕到兩江總督衙門臨時駐地常州之時,距離過年也就只有十數天。

    一路上倒沒碰到什麼麻煩事兒,沿途光復更是慇勤招待,極力奉承想在新任兩江總督面前露一露臉留個好印象,吳可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只要不做得太過分也就睜隻眼閉只眼算了。

    為了瞭解兩江總督轄下最核心之地江蘇之情,他還特地繞道蘇北宿遷,而後走淮安,鹽城,泰州再到目的地常州,整整圍著太平軍老巢金陵繞了一大圈子。

    沿途所見倒還算不錯,起碼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都達到這世道的標準線以上,當然問題也是不小這些都需他以後慢慢解決。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剛到常州臨時總督衙門上任,交接還沒弄完情況都沒摸清咯,麻煩就找上門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