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 江南大營危急 文 / 排雲掌

    太平軍這是想幹嘛?

    不要說吳可心中充滿了疑惑,凡是關注太平軍行動的清廷官員,心中同樣充滿疑惑不解。

    如果按照他們的想法,太平軍應該著急解安慶之圍,將淮南地區重新控制在手才是。因為只有這樣,太平天國才有安全的向外通道。

    不過不理解歸不理解,吳可還是通知留守淮北的人馬注意,一旦太平軍有繼續滲入淮安的跡象,立即出兵阻止太平軍席捲蘇北,避免發生什麼不可收拾之事。

    當然包括吳可在內所有人都猜錯了,此次太平軍的主要目的,除了對付近在咫尺的江南跟江北兩座大營之外,就是為了收集糧草度過難關。

    話說秦日綱等率軍北攻揚州,主要目的在於徵集糧食,以濟鎮江、瓜洲守軍之急需。

    金陵存糧不少,但作為天國首都怎麼可能輕易向外輸糧?

    鎮江,瓜州等地太平軍一直處於清軍圍困之中,時間一長糧食短缺是不可避免出現的事兒。

    眼下江北大營一擊而破,蘇南膏腴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糧食物資。

    因此,在攻破江北大營並完成糧食徵集任務後,為了回軍天京進攻江南大營,秦日綱等隨即率部南返,僅留少數兵力駐守揚州,致使這個江北米糧集聚要地又於4月17日被清軍江南大營所派援兵及江北大營的敗兵再佔。

    「太平軍這是想幹啥,打仗玩嗎?」

    得到消息後吳可更加不解了,不明白太平軍有啥打算。

    「管它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怕他們翻了天不成?」

    左宗棠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目光炯炯盯住吳可,沉聲試探道:「夢臣,咱們是不是該拿下黃州,再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啊!」

    「季高老兄既然有想法,那收復黃州的戰鬥就由老哥親自指揮吧!」

    吳可一想也是,安徽清軍與黃州太平軍僵持的時間也夠久了,正好發一發力露露臉,讓朝廷明白安徽清軍的實力依舊強勁。

    「哈哈,那就多謝夢臣老弟了!」

    對於吳可這麼明顯的讓功之舉,左宗棠自然十分感激。

    於是,左宗棠親率手下三千人馬,浩浩蕩蕩殺奔黃州前線而去。匯合了與太平軍黃州守軍相持幾月有餘的土狗部三千清軍,聯合對黃州城發動兇猛攻勢。

    頓時,黃州城頭煙火熊熊硝煙瀰漫,無數冒著滾滾濃煙的**包和石球從天而落,密密麻麻的箭雨幾可遮蔽天空顏色,如蝗蟲般飛落到黃州城頭城內,製造著一起起讓人幾乎不堪忍受的『意外』事故。

    黃州城每日喊殺震天,守城太平軍以驚人的傷亡速度苦苦支撐,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撐不住城破人亡。太平軍守城大將胡以晃,每日都抱著必死之心登上城樓指揮防守戰鬥,頂著頭上箭雨和『天外隕石』,艱難的做出反擊動作,不讓趁機逼近城牆的清軍有任何可趁之機。

    黃州打得熱火朝天苦不堪言,作為兄弟單位的安慶自然不能沒有表示。

    他們先是試探性派出三千人馬進攻堵城清軍,沒想到一擊而中直將清軍殺退十里開外。

    儘管安慶太平軍守將很是疑惑之前生猛的安慶清軍怎麼突然拉稀了,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也沒多想,直接率領五千太平軍殺出城外與安徽清軍決戰於曠野,結果被兩千清軍火槍手聯合一千馬隊整得大敗逃回安徽者不足千。

    這下,太平軍安慶守軍徹底老實了,吳可部五千安徽清軍收拾了戰場之後,於安慶城外連挖三道相連壕溝,做出一副困死太平軍安慶守軍的架勢,留下兩千人馬監視安慶其餘三千清軍人手一馬做機動戰力之用。

    而就在安徽清軍欺負徽省太平軍之時,金陵太平軍主力也在欺負周圍之清軍。

    秦日綱等本欲率軍自瓜洲南渡,因得悉據守倉頭的周勝坤部被清軍所敗,由南岸返回天京之路已被切斷,乃於4月14日率兵自揚州西進,前隊於16日攻佔浦口,準備由此渡江南返。

    但就在當天,欽差大臣向榮派總兵張國梁率兵勇二千四百名由南岸棲霞附近之石埠橋渡江,配合北岸清軍於4月22日攻陷浦口,27日又進佔江浦,致使太平軍由浦口南渡之路被阻。

    秦日綱等只得於28日折而東返,經儀征至三汊河,並在此休整二十餘天,於5月27日由瓜洲渡江,屯駐金山。於是,大江以北仍僅有瓜洲一地為太平軍所據守。

    喘過口氣來的清廷急忙做出調整,因揚州之敗將托明阿等革職查辦,任命副都統德興阿為欽差大臣,統率江北諸軍。

    秦日綱等自然不肯坐以待斃,率軍於5月29日攻佔黃泥洲,並乘勝猛攻高資清營,擬打通回京之路。

    江蘇巡撫吉爾杭阿聞警,自九華山大營率隊往援。

    6月1日,太平軍大敗高資清軍,並擊斃吉爾杭阿,江蘇清軍士氣大降。

    3日,太平軍圍攻九華山,清軍見主帥已死,不戰自潰,三十餘座營盤全部瓦解,提督余萬清負傷後逃往京峴山大營。

    6日夜,太平軍從地道攻入京峴山清軍西營,守敵早已潰逃。次日,太平軍繼續進攻東營。

    鎮江告急,江南大營主帥向榮不敢怠慢,急派署江寧將軍福興和總兵張國梁率馬步兵三千人自龍潭出發,經上塘、河陽繞至鎮江以東的丹徒鎮,於6月10日向圍攻京峴山的太平軍進攻。

    本就急欲返回天京,秦日綱等太平軍將領見防守龍潭的清

    軍主力已前來鎮江,也不積極打擊援兵,反而盡棄九華山營壘,於13日經高資、下蜀、龍潭返抵天京東北的燕子磯、觀音門,讓向榮部輕鬆收復江北失地。

    「廢物廢物,都是一幫廢物!」

    吳可坐鎮安慶前線,看著手頭源源不斷的情報忍不住破口大罵。

    江北大營潰兵,加上江蘇清軍還有江南大營援軍,三路人馬少說也有三四萬,而且還佔據了絕對的地利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還被上萬太平軍牽著鼻子走,最後還能從容走脫,這不是廢物是什麼?

    先不說安徽清軍又是幫忙拉扯又是全力猛攻的,起碼也分散了一部分金陵太平軍的注意吧,就這樣還讓人輕鬆擺脫糾纏,這表現已經不能用糟糕來形容了。

    而且左宗棠已經帶領六千安徽清軍,整得黃山城裡的太平軍損失慘重,胡以晃不得不帶著還剩下不足一半人手趁夜逃竄,被左部人馬一路趕出了安靜地界。

    不過左部人馬自身損失也不小,除了土狗部那三千鄉勇隊戰士外,左部三千楚勇在戰鬥中損失過半,待到戰後統計能夠站著返回黃山的不足八百之數!

    而土狗部人馬進入黃山城時,遭遇太平軍留守死士拚死頑抗,加上之前的消耗戰,損失人馬也超過了一千二百。加上與太平軍胡以晃部糾纏小半年有餘,一個個疲憊不堪戰鬥力銳減。

    吳可瞭解了情況之後,命令兩部人馬返回淮北地區休整,再抽調五千新銳人馬過來幫忙。

    可惜的是,計劃沒趕上變化,左部與土狗部人馬剛剛返回廬州,江南大營方向便緊急求援信件傳來。

    吳可大吃一驚,在知道金陵太平軍趁江南大營兵力空虛之際突然發難,急需援助的時候不敢怠慢,急忙召集手下六千人馬當即啟程,撤了安慶之圍急匆匆向江南大營駐地方向趕去。

    可他這一離開,又露出了不小漏洞。

    就在吳可部安徽清軍拔營不久,石達開便秘密乘船抵達安慶,遙控指揮之前被趕得狼狽逃出安徽的胡以晃部整頓的近萬人馬反襲而回,於5月2日佔領安徽寧國府(今宣城),11日克蕪湖,18日進攻秣陵關。

    「馬的這幫傢伙真夠狡猾的!」

    吳可得到消息後氣得不輕,但並沒有被身後太平軍胡以晃部的攻勢嚇住,他還知道此時安徽清軍的主要目的為何,沒必要因為太平軍的如火攻勢慌了手腳,一路緊趕慢趕頓兵於巢湖縣城,北連廬州積極溝通江南大營之清軍。

    而將那大營主帥向榮見江南大營受到威脅,除了向安徽清軍請求支援之外,還急忙派總兵張國梁率部前往阻截。

    這時的形勢對太平軍十分有利。江南大營原有兵力二三萬人,由於太平軍東援鎮江和進攻江北大營時向榮已從江南大營抽兵往援,胡以晃部取道皖南駐兵於黃山時,向榮又分調清軍數千進行防堵,因而其部隊被迫分佈於孝陵衛、鎮江、廣德、溧水、寧國等寬廣的地區,各處兵力都很薄弱。

    雖然旁邊有安徽清軍吳可部六千人馬策應支持,但向榮在上報朝廷的奏折中訴苦說:「臣軍精銳,盡已調出,存營不滿五千,除去疲病守營,出隊僅一千餘人……。」

    向榮為了要求朝廷迅即增兵支援,難免誇大其詞,但江南大營兵力空虛,確是實情。

    當然抽調周圍安徽清軍是最好選擇,可是廬州跟淮北地區也需大量清軍兵力駐守,安徽巡撫張亮基和安徽提督吳可都不是善茬,想要他們替江南大營火中取栗難之又難,能夠求得人家在關鍵時刻拉上一把已經殊為不易了。

    想要指望安徽清軍俯首聽令,哪那麼簡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