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半途而廢 文 / 排雲掌

    「堂哥,這麼急著叫我們回來,出什麼事了嗎?」

    水牛大大咧咧走進了通山縣衙大堂,衝著端坐上首的吳可大聲問道。

    「你小子別沒大沒小,沒見鍾知縣也在麼?」

    吳可沒好氣訓斥了聲,見水牛滿臉風塵一副趕了急路的摸樣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擺了擺手讓水牛坐到一邊先休息休息。

    坐在下首的鍾榮光有些尷尬,張了張嘴硬是啥都沒說出來。

    「我說老鍾出啥事了,要我回來的這麼急?」

    水牛毫無形象的靠坐在太師椅上,有些摸不透此時堂哥的想法,他只得找一旁顯得坐立不安的鍾大知縣。

    「回大人的話,武昌總督府發來緊急調令,要求鄉勇隊盡快返回!」

    臉上勉強擠出一絲僵硬笑容,鍾同光儘管極不情願,但還是硬著頭皮解釋道。

    「總督府調令?還要咱盡快回去?」

    水牛有些摸不著頭腦,回頭望了眼靜靜端坐的堂哥,還是沒忍住好奇開口:「大人,武昌這麼急著叫咱們回去,那邊發生了什麼事嗎?」

    之前他一直坐鎮通城九嶺,防備修水的太平軍地方武裝,將全副心思都放到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根本就無暇它顧。

    「我如何知道?」

    吳可一翻白眼沒好氣道:「這些天我可一直都呆在通山,也沒接到武昌方面有什麼緊急狀況!」

    「協台大人您可不能一走了之啊,通山現在的處境可不怎麼好!」

    鍾榮光苦著臉插話道:「有鄉勇隊的弟兄在能壓制得住鄰縣的長毛亂匪,你們要是一走估計通山日子就難過了!」

    說心裡話,他真『捨不得』鄉勇隊離開。

    有鄉勇隊的日子多舒心啊,他只管處理通山縣境內部的事務,外部的威脅全部都由鄉勇隊解決,讓他少費了多少腦筋啊?

    可惜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總督府的調令哪有他置喙的餘地?

    眼下,他正琢磨著等鄉勇隊離開之後,通山該如何防備那幫喪心病狂的長毛逆匪,要不請求吳大人留下一部人馬?

    吳可此時心情也不是很好,任誰做事做到一般即將有結果時被打斷,心情都不會怎麼樣。

    不同於鍾榮光跟水牛的一無所知,雖然武昌方面沒有任何有用消息傳來,但用屁股想也知道肯定又是哪出了事,湖廣總督張亮基需要鄉勇隊出面解決。

    這種救火隊員的角色真不是他想要的,雖然這間接證明了鄉勇隊和他吳某人很受總督大人看重。可這種看重卻是以鄉勇隊不停轉戰救火為代價,付出的實在太多不要也罷。

    不過既然總督府的命令下來了,他也沒理由拒絕不是?

    三人懷著各種複雜心思閒扯打屁,漸漸的衙門大堂裡的人多了起來,身處前線的二狗跟二牛,蚊子這個斥候隊長是最後一個來的,還有不少新提拔中隊長級別弟兄紛紛趕來參加此次會議。

    「大家都準備準備,事兒是這樣的……」

    見人都到齊了,吳可也沒廢話直接把總督衙門的調令拿了出來,知會與會一干核心小弟做好撤離準備。

    水牛他們倒是沒什麼,這樣的生活他們機會習慣了,聽老大命令就是,反正吳可又不可能害了他們。

    鍾榮光這下徹底坐不住了,不顧身份的巨大差距急忙道出心中憂慮,關鍵是鄉勇隊撤走了後那幫長毛亂匪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

    吳可表示,通山縣民練不是吃素的,相信等鄉勇隊離開後能夠肩負起對抗長毛亂匪的責任。

    丫的你就瞎掰吧!

    鍾榮光也不囉嗦直接將要求提出,希望鄉勇隊能留下一部分人馬,這樣通山的安全才能得到基本保障。

    吳可表示這沒辦法,他現在可不是臨時主政鄂南期間,可以隨意在轄下各縣調派人馬,所以鐘錶大知縣的要求他不可能答應。

    鍾榮光臉色一下子變得十分難看,他也知道與鄉勇隊的關係雖說親近,但還算不得親密,吳可不可能為他的面子主動擔風險的。

    幸好他早有心裡準備,對這個結果雖然難以接受但還在考慮範圍之內。迅速調整好心態之後,他又提出備選方案,想要鄉勇隊幫忙訓練士卒。

    這個完全沒問題啊!

    吳可很爽快答應下來,表示通城就有鄉勇隊的新兵大營,鍾知縣只需將挑好的青壯送去就是,當然一次性人數最好不要超過兩百。

    幸福來得太過突然,鍾榮光連連拱手表示感謝,一樁心事就此了結。

    通城和通山緊挨著,沙堆那麼大一訓練營難道他不知道?

    玩笑不是這麼開的,鍾榮光之所以一開始不提沙堆鄉勇隊新兵大營,那是不想破壞規矩把和吳可的關係鬧僵,也免去了給人以窺視人家家底的不好印象。

    話說鄉勇隊沙堆新兵大營,此時已成是通城,通山還有崇陽這三個轄區交界,與鄉勇隊關係又最親近縣境安寧的最強大保障力量。

    雖說留守的吳天明軍事才能一般,但勝在老實沉穩不盲目冒進,聽從吳可吩咐一直守著新兵大營規規矩矩,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表現也沒露出讓人不屑的漏洞來,總之新兵大營在他的掌握下那

    叫一個穩。

    之前也不是沒人打過新兵大營的主意,可惜吳天明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加上吳可跟鄉勇隊在武昌崛起速度太快,短短兩個來月時間便一路扶搖直上,吳可更是成為堂堂的准二品大員一下子鎮住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傢伙。

    之前鄂南匪患四起,通城和崇陽兩縣基本上沒受到多大波及,正是因為有鄉勇隊新兵大營坐鎮的緣故。

    新兵大營中那三百鄉勇隊老鳥,外加兩百多新兵蛋子可不是開玩笑的。隨便拉出一支五十人小隊便可嚇住不少匪幫。再配合兩縣民勇加上主場優勢,妥妥的坐地虎五百人規模以下匪幫根本就掀不起浪花來。

    鍾榮光對通城和崇陽兩縣同僚那真是羨慕嫉妒恨,此時不抱大腿加入於鄉勇隊新兵大營為主的聯防體系更待何時?

    閒話不提,吳可一聲令下原本散佈在通山,武寧還有修水三縣交界茂密山林裡的鄉勇隊戰士,在各自伍長什長的率領下迅速退了出去。

    等派出去的弟兄全部到齊之後,一清點人數足足少了近兩百,負責清點的水牛跟二牛兄弟那個心痛啊,差點忍不住違抗命令重新帶人殺回三縣交界之山林。

    陣亡的弟兄都有這麼多,受傷的更是足有三百出頭。短短半月時間的山林作戰,鄉勇隊便足足傷亡了五百來人馬,差不多兩個中隊啊。

    不要說水牛他們這些領兵頭領心痛萬分,就是吳可聽到匯報也忍不住嘴角一陣抽搐,他怎麼也沒料到一場山林作戰傷亡竟會如此之大。

    直到後來將情報匯總,他們這才知道傷亡為何如此之大。

    在與熊光宇部匪兵戰鬥過程中,直接傷亡的人數其實只有統計出的一半多那麼一點,反倒是因為地形和環境因素造成的非戰鬥減員,達到了近兩百來人,這結果實在讓人好不咂舌。

    其實仔細琢磨琢磨,非戰鬥減員人數雖然有些驚人,但還在可以理解範圍,

    春天了嘛,山林裡各種毒蟲猛獸度過難熬的冬天紛紛活躍起來,要是不小心遇到些狠毒玩意連命都有可能丟掉,因此受傷那只是小兒科了。

    不過不管心頭如何惱怒不爽,人都撤下來的總不能再殺個回馬槍吧,總督大人的命令可不是那麼好違抗的。

    吳可跟手下小弟只得強忍心頭不爽,先將受傷弟兄送到沙堆鄉勇隊新年兵大營療養,同時也從新兵大營抽調四百青壯補充戰損,使手頭能戰兵力始終保持在兩千上下浮動。

    待一切收尾工作做完,時間又過去了三天。

    讓吳可跟鄉勇隊上下,還有通山知縣鍾榮光吃驚的是,之前在熊光宇匪部手下吃了大虧差點全軍覆沒,最後更是匆匆奔回武昌的綠營苟大參將,竟然在鄉勇隊整軍離開之前,帶著近兩千綠營官兵浩浩蕩蕩殺到。

    再次看到姓苟的那張洋洋得意的馬臉,吳可甚至一度懷疑之前總督府的調兵命令是這綠營的傢伙搞出的手腳,為的就是搶奪鄉勇隊的剿匪功勞。

    要不是理智告戒自己武昌綠營沒這能耐的話,只怕他早就氣炸了肺帶著手下弟兄跟綠營這幫來得太過及時的傢伙幹起來了。

    沒理由苟大參將和新來綠營官兵的醜惡嘴臉,吳可只是禮節性的打了聲招呼,便帶著手下小弟急匆匆向武昌趕回。

    他也不是沒想過綠營兵馬為啥來得這般及時,要說沒張大總督的授意打死他都不相信。與那幫綠營傻子們想的不同的是,通山可不是什麼善地想撿便宜簡直就是做夢。

    雖說熊光宇部人馬被鄉勇隊整殘了,但不要認為他們就沒了再戰之力,加上被鄉勇隊整得這麼慘心中鐵定憋屈到了極點,逮著了一幫撿便宜心思的綠營兵痞,那還不下死手狠揍啊?

    哼哼,姓苟的苦日子還在後頭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