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重生日本九零年代

正文 第十三章 賬目 文 / 一碗二鍋頭

    孫大智把這兩人送出房門後,回過身來就給了李廣志一個熱情的擁抱。然後便摟著他的肩膀把他拉到會客區的沙發邊坐下,嘴裡一疊聲的道:

    「哎呀,廣志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啊!你走的這半個月,我這社長當得心裡可真有點不踏實。」

    「大智兄,我說你有啥好不踏實的?你啊,就是剛坐上這個位子,心裡還有點不適應罷了。」李廣志有些不以為然的對他道:

    「我看咱們這雜誌社被你操持得挺好嘛,新招了不少人,看上去也越來越正規了。」

    說著,他突然想起了什麼,側過臉有些不懷好意的看著孫大智,嘿嘿笑著問道:

    「大智兄,咱們樓下前台那日本小姑娘是個什麼情況啊?聽說是你的老同事?」

    孫大智被他看得臉上有些發紅,一向都比較一本正經的他這會兒居然破天荒的流露出扭捏的神態,支支吾吾的道:

    「那個山口枝子的確是我地產店的同事,她是從秋田縣一個人到東京來打工的,人很老實,以前在店裡老是被野村那傢伙欺負」

    「不過她人很勤快的!而且為人又開朗和善,以前在店裡也很擅長和客人打交道。我看我們這兒不是正好缺一個前台做接待的嘛,所以就把她給請過來了。」

    「哦難怪啊!」李廣志拉長了聲音哦了一聲,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衝著孫大智眨了眨眼道:

    「我說這姑娘的樣子怎麼這麼秀氣吶。原來是日本著名的秋田美女啊。呵呵,大智兄,你年紀也不小了,這姑娘你可得加把勁兒趕緊給她拿下啊!」

    「要不,大智兄你也別讓人家當什麼前台了,你這不還缺個秘書嘛,乾脆讓她給你當社長秘書好了。」

    「去去去!你少跟我在這兒亂七八糟的瞎說啊!」孫大智一臉不自然的瞪著他,連連揮手道。

    李廣志見他都窘得快要惱羞成怒了,生怕把這老實人給逗弄急了,連忙轉換話題問道:「大智兄。剛才走的那倆是什麼人?打扮得倒是挺有范兒的。是咱們的客戶麼?」

    「什麼客戶啊,是證券公司的人來推銷股票和債券投資的。」說到正事兒,孫大智的神態立刻就平穩了下來。他撇了撇嘴,又繼續道:「要不是看他倆是山一證券的。公司來頭太大不好得罪。我才懶得費這麼多功夫聽他們忽悠。」

    「現在這日本股市跌得一塌糊塗。報紙上天天都在討論大藏省應不應該拿國民的錢去維持那些要倒閉的銀行。你說就這種世道,還讓人去投資什麼股票和債券,這不是腦子有病嘛!」

    李廣志對日本的證券行情和歷史沒什麼瞭解。但是山一證券這個名字他還是有印象的。他隱約記得,這家公司好像是在90年代中後期破產了,當時算是一個震動了全世界金融行業的大新聞。

    聽到是山一證券的人來推銷,他連忙附和道:「對對對,大智兄您英明!就現在日本這經濟形勢,股票什麼的那是堅決不能碰的!」

    「我說廣志你就別跟我在這兒貧了!」孫大智一臉嚴肅的對他道:

    「我跟你說正經的啊。咱們雜誌社的其他崗位,我跟米原主編兩人商量著都差不多都把人給配齊了,但是財務這一塊兒,還是得你這個大股東來定。這事兒我跟老黎也說了,他也是這個意思。」

    「現在雜誌社的錢是我和老黎兩人商量著管,但這畢竟不是一個正規長久的做法。再說,咱們既然正式註冊公司了,到時候肯定是要繳法人稅的。」

    「我聽說日本的稅務報表很複雜,一般人都弄不明白。而且一旦弄錯了,漏繳了稅,據說日本的國稅局懲罰起來還挺厲害的。」

    「咱們這些人裡頭沒人學過會計,我跟老黎兩人連正經的賬本都不會寫。所以,在財務這一塊上,要麼就得招兩個專業人士進來,要麼就得找一家會計事務所簽外包合同。但是在這個事情上,你是大股東,主意還是得你來定!」

    李廣志聽到他這番話,神情也跟著嚴肅了起來。

    在他看來,以雜誌社近期的發展,暫時還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內部財務管理。只要招個懂會計的進來幫忙記個帳,就能滿足公司的需求了。」

    公司財務的關鍵問題其實是在報稅這方面。

    雜誌社現在的營業收入,由於沒有走東販的渠道而是自己私下鋪貨銷售,很多的收入都是現金。而且,從各家風俗店裡收來的廣告費,也大多都是以現金的形式支付的。

    那麼,如何將這些現金收入嚴格的按財務制度納入到公司的賬本裡,如何利用合法的方式降低這些收入的納稅成本,並且還要經得起審查,就必須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來處理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李廣志畢竟是這家雜誌社的最大股東。他已經把社長和主編這兩個核心的位子放權出去了,那麼在財務這塊,他就必須得把權力抓在自己手裡,才能保證自己對公司的控制權。

    孫大智和黎曉牧兩人之所以堅持財務人員要讓李廣志來安排,一來是為了避嫌,二來也是對他負責的一種表現。

    李廣志瞇著眼睛思索了一陣之後,對孫大智說道:「大智兄,公司財務上的事情,我看還是去找一家規模大一點的,正規的會計事務所來負責好了。這種大事務所在合理避稅方面應該會比較有經驗。」

    「至於公司內部的開支管理,咱們雜誌社現在規模還小,業務也很單一。要管的事情並不複雜,我看暫時就還是由你和老黎負責吧。你是社長,這些事情本來也是該歸你管的。」

    李廣志如今在日本壓根兒就不認識幾個人,又能上哪兒去找自己信得過的會計和出納人選?與其在外頭隨便招聘兩個進來,那還不如讓孫大智管著。至少孫大智的人品他還是比較瞭解的。

    而且,有了正規的會計事務所來負責做帳,那麼每個月他只要看事務所提供的結算報表就可以了。這種大事務所的職業操守,一般還是能讓人信得過的。

    就在孫大智正準備和他繼續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人推開,孫大勇和黎曉牧兩人從外頭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哥。廣志哥!走啦。飯店我跟黎哥都定好了,咱們先去吃飯吧!今兒可是給廣志哥接風,待會兒咱們哥幾個好好灌他這個『大間諜』一杯!」

    ——————————————————————————————

    午飯是在學習院大學附近的一家日式高級料亭裡解決的。

    孫大勇等人如今都是口袋裡趁幾個錢的主兒了,再加上這一頓又是專門給李廣志接風。所以他們選的這家飯店檔次還真不低。孫大勇還十分騷包的給每人都點了一份懷石料理。

    雖說是接風宴。可在座的幾個除了高大力之外。個個下午都有正事要做,尤其是孫大智下午還惦記著讓李廣志查賬,所以大家也沒怎麼放肆的喝酒。

    席間主要是聽李廣志複述了一遍自己在國內的經歷。尤其是被當成間諜的那一段,滿足了高大力這廝的好奇心。

    再加上孫大勇點的懷石料理這玩意兒雖說的確是夠精緻,而且名氣大,但份量著實是太少了點。所以,差不多到兩點左右,飯局便結束了。

    李廣志和孫大勇約好了晚上在店裡碰頭,然後依舊跟著孫大智一起回到了雜誌社。

    原本孫大智打算把所有的職員都集合起來,讓李廣志和大家見個面,訓個話什麼的。不過李廣志在考慮了一下之後,拒絕了這個提議。

    在雜誌社目前名下還只有一本風俗業雜誌的時候,他不打算讓自己的身份過於高調。

    而且,現在雜誌社裡第一期雜誌的銷售工作已經快接近尾聲,第二期的預備工作又還沒開始。在這種時候,他去和職員們講話,除了套話之外,也沒有什麼內容好講。如果只是見個面混臉熟的話,他的確覺得沒這個必要。

    回到孫大智的社長辦公室後,李廣志懶洋洋的半躺在沙發上,瞇著眼睛養神。孫大智卻是直接走到辦公桌前,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筆記本和一個件夾,然後走過來擱到了茶几上。

    「廣志,這是雜誌社從籌備到現在所有的開支明細賬本,都是我自己記的。這兩本我都已經讓老黎看過了,每一天的開支記錄他都簽了字表示認可。」

    「諾,這裡頭一本是開支記錄,一本是對應支出的票據明細。」孫大智把兩本東西往李廣志的方向推了推,催促道:「你這個做大老闆的也趕緊來給我審閱一下簽字,要不然啊,我這心裡老惦記著這事兒。」

    李廣志懶洋洋的坐起來,拿起那本筆記本先隨手翻了兩頁。這一看之下,本子上記錄的內容差點沒讓他笑出聲來。

    孫大智看來的確是沒有任何的會計知識,他這本子上,每一頁的內容就是簡單粗暴的兩列,一列當日支出,一列當日收入。然後在每一頁的最底端,有兩個加起來的總計數額。

    不過,當李廣志開始仔細的一頁頁翻閱的時候,他發現這本記錄雖然形式上簡單,但在內容上卻是特別的詳細。尤其是在支出項上,小到膠水,釘書針這樣的開支,甚至包括停車費,都一筆筆記錄得十分清楚。

    而且,針對每一天的每一筆支出,票據件夾裡都有對應這筆支出的收據。對那些沒有正規收據的,則會有一張由孫、黎兩人共同簽名的白條。

    看到這兒,李廣志忍不住在心裡暗讚,當初自己堅持拉孫大智入伙,看來的確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這人做起事來,能力上如何先不說,單說這份細緻和穩重,就是個合格的行政管理人才。

    在花了半個多小時把賬本從頭翻閱了一遍之後,他對雜誌社成立以來這一個月內的收支情況,心裡也就大致有數了。

    從記錄上看,雜誌社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兩大塊上,一是雜誌本身的印刷成本,二是人員的工資。至於其他的零散開銷,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李廣志看了一下統計數字,自上個月15號雜誌正式開始銷售,到這個月3號最後一批雜誌送到各個銷售點,不到20天的時間,他們的這本雜誌在東京的印刷冊數是38萬本,並且已經全部發出。

    這個數字讓李廣志很是有些驚喜。他雖然預計到自己這本雜誌的銷量應該會不錯,但也沒想到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賣出去近40萬本。

    要知道,現在日本一些很有名的成人週刊,每週的銷量也不過是10萬本左右。去年《週刊春》的銷量達到每週60萬冊,年底的時候可是在自家雜誌上吹噓了好久,號稱是全日本八卦類雜誌銷量第一了。

    所以說,一本消費信息類的准成人雜誌,能夠在不到三周的時間內銷售出38萬本,這已經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逆天的成績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