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決戰蒼龍

正文 第四章 冰壺秋月 爺爺妙護孫 文 / 鹿鳴山谷

    匆匆地吃過早飯以後,菊花撿了二十個雞蛋,用籃子裝起來,給老爺子帶上。

    劉七在菊花的千叮嚀、萬囑咐中,走出門去,往老爺子的屋子走去。

    要說這劉老爺子的來歷呀,那可是不簡單。咱們長話短說吧。

    想當年,劉七的爺爺,也就是劉老爺子的父親,曾是前朝的探花,官列二品,是在紫禁城裡直接侍奉皇帝的。

    可到後來,不知怎麼了,清軍打進關裡,明朝皇帝又上了吊,眼見得要受外族人的統治。

    老爺子此時心灰意冷,趁著宮中混亂,拋下妻女,只帶著一個管家與他那不滿十二歲的小兒子,喬裝改扮,偷偷逃出京城。

    然後,隱名埋姓,來到了這深山之中,悄悄的住進了當時只有五戶人家的這個小山村。

    雖然,後來他派管家出山,多方尋找自己的妻女,可是,由於當時人荒馬亂的,一直也沒有音訊。

    這老爺子也是一個豁達的人,既然妻女找不到了,乾脆定下心來,精心地撫養和教育自己這唯一的小兒子吧。

    因此,這小兒子從小雖然生長在深山裡,可是,卻是在嚴格的教導和訓練下成長起來的。

    說起來,這小兒子也夠聰明伶俐了,才剛剛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就達到了:什麼識文斷字呀,測量計算呀,儒道學說呀,八卦周易呀,風俗禮儀呀……,無一不會,無一不精。

    就連從不在兒子面前表揚別人的老爺子,有時候,避開了兒子,也禁不住對跟隨自己多年的老管家說:「這小子啊,要是趕上前朝那樣的科考,說不定真能拿個頭名狀元呀!」

    不過,老爺子已經在自己的兒子面前立下了規矩:「以後凡是老劉家的人,一律不准參加科舉考試,一律不准去官府當官。」

    這是一個老探花為官三十多年,混跡官場,看透官場黑暗後,所發出的肺腑之言。

    以後的劉家後代,一直都遵照這個家規。

    等到現在的劉老爺子長到二十三歲時,在父親的主持下,娶了當地王姓家的女兒為妻,日子過得美美滿滿。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劉老爺子的妻子真叫爭氣呀,先是為劉家生下了一對女雙胞胎,後來,連雙胞胎在內,再加上單胎,一共連續為劉家添了九個大胖小子。

    這一來,劉家就是人丁興旺了,全莊的人都很高興,乾脆把自己的村莊就叫做了劉家莊,推選小孩的父親——即現在的劉老爺子為族長。

    族長的父親,是在喝完了他的第十一個孫子出生時的喜酒後,無疾而終的,那一年,他已經是九十六歲高壽了。

    自從當上了這個族長後,這十一個孩子的父親就沒有消停過。

    對內,他得想辦法撫養家人和教導孩子。對外,他得協調好自己家族與外姓人家之間的關係。

    近幾年來,不少的外姓人家,或逃荒要飯,或走投無路,來到了莊裡。

    根據老爺子的指令,凡是想留在莊裡的,一律要接濟人家,幫助人家蓋房安家。

    老爺子活著時留下的幾兩銀子,現在,已經基本上花光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個族長當得不易呀!

    孩子的爺爺活著的時候,雖然,老管家早已去世,可還有個幫忙的:教育孩子的事情,孩子的爺爺是很在行的。

    可是如今,裡外全靠自己一個人了。孩子的爺爺臨終時曾特意囑咐:決不能讓劉家的後人都變成山野村夫。現在,除了忙日常的一些事務,還要每天去私塾給孩子們講課。

    這個族長,實在是一副不輕的擔子呀!

    尤其是近幾年來,劉家莊有些不順。

    自從把兩個大女兒遠嫁他鄉以後,三年前,老二和老三出去做山貨買賣。

    可是,老三卻在外面身染傷寒,回來後就去世了。

    為此,他決定:以後沒有什麼大事,劉家的子孫一律不准到山外面去。

    這也符合當年老爺子隱名埋姓的初衷,劉家的人倒也遵守,又過了兩年的平靜生活。

    可是,到了今年,山莊裡就不怎麼太平了,自從那條惡龍出現後,鬧得山莊裡人心慌慌,雞犬不寧。

    雞、狗、牲畜死了就死了吧,可是,在他的眼皮底下,一個小孫子,一個小孫女,說沒有就沒有了。而且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讓自己這個當爺爺的能不揪心嗎?

    更值得自責的是:自己也是近七十歲上的人了,識文斷字一輩子,對此,卻

    看書。網小說,打小爺爺和爹教你們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就是想讓你們有一天會替大人們分擔憂愁。

    爹已經是快七十歲的人了,老了……。莊上最近發生了不少的事情,爹一時也想不出辦法,心裡著急呀!……

    以後莊上的事情,你與你的哥哥、弟弟們也要多管管了。」

    「爹,你老人家放心好了,莊上的事情需要我們幫忙的,只要你吩咐我們,咱們劉家的人一定會鼎力相助、誰也不會偷懶的。」

    「七兒,這一點,爹是放心的。只是……只是最近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你們要有什麼看法,就要及時告訴爹……。我們可不能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呀!」

    「爹,今天孩兒來,就有一件事情:想請教爹呀。」

    「七兒,有話你就快說。」

    於是,爺倆坐在炕頭上,劉七就將在三嫂身上所發生的奇事,一五一十、詳詳細細的向老爹述說了起來。

    到底是滿腹韜略和經綸的人呀,聽了兒子的敘述,老爺子並沒表現出特別的驚訝。

    只是敘述開始時,他的眉毛猛地跳動了一下。而後,只是睜大了眼睛,認真地聽著兒子所講出的每一個字,也不插話,就那麼默默地聽著。

    兒子講完了。再看看老爹,老爹一副平靜的臉龐,身子仍然倚在牆上,一動也不動,瞇縫著眼睛望著房梁,皺著眉頭,沉浸在深深的沉思之中。

    而此刻,在劉老爺子的心裡,卻沒有像臉上那麼平靜啦。

    自從十二歲上,爹爹領著自己隨老管家來到劉家莊,已經五十多年過去了。

    雖然,自己從沒離開過山莊半步,可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對山外面的世界,也是多少有所瞭解的。

    這一切,都是依靠著爹爹的諄諄教導,仰仗著爹和老管家不遠千里,挑進山莊裡的那兩擔子書。

    但是,像今天早晨知道的這件事情,雖然,書上曾有過記載。可是,事到如今,真的要發生在自己身邊,自己一下子也有點發懵,一時也是捉摸不透了。

    自己到底是相信呢?還是不相信?

    相信吧?在小山莊裡,多少年來,經過父親與自己的努力,利用私塾,不斷地宣揚聖賢之道,莊民們從小就受熏陶,一直保持著民風的淳樸、純真。

    那真是達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程度。無論是爹爹在時,還是自己當族長,這麼多年,從沒發生過一件傷風敗俗的事情。

    況且,自己的幾個兒媳婦,雖然,沒有一個是大戶人家的閨女,可也都是自己各個把關迎娶進來的。

    平時為人處事厚道、真誠,尤其是三兒媳婦,自從沒有了丈夫,那更是謹守婦道,整天操持家務,撫養孩子,從來也沒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她,怎麼能在沒有丈夫的情況下,吃下一顆杏兒就會懷孕了,要生小孩了?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可是,你要不相信吧,七兒說得是那麼具體、形象、逼真,那可是菊花親眼所見,三兒媳婦親口所說呀。

    這真是神了!難道老天真要開眼?看我們遇到了太多的苦難,真要眷顧我劉家?莫不是,真要送給我劉家一個孫子?……

    我的紅兒被惡龍掠走時,她在空中喊得話,我是聽得很真切的。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就有可能真得像七兒所說,紅兒會被救回來,寶兒也會救回來。這麼說來,這個沒出生的孫兒,不就是我劉家的救命恩人嗎?

    想到這裡,老爺子的心裡一動,眉頭開始舒展開來。

    對於這件事,現在只能採取「只能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讓孩子生下來,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何況,兒媳婦能給我再添一個孫子,不也是天大的好事嗎?

    可是,又怎麼能讓三兒媳婦順利地生下這個孩子呢?老爺子又開始了進一步的思考:

    首先,不能讓這個事影響到家族的名聲,人多嘴雜,生小孩的事,最好避開山村人的耳目;

    其次,也不能讓三兒媳婦的清白受到損傷,如果事情的結果,果如事先所料,將來的三兒媳婦,便是家族中的有功之人;

    再其次,也不能讓兒三媳婦回到自己的娘家去生小孩,這於情於理都不合,這樣下去,會有許多地說不明白。

    思來想去,最後,確定了一個地方最合適:那就是菊花的娘家。

    一來菊花前幾年爹剛去世,兩個哥哥和嫂子都在外面做工,家裡只留了一個侄子和一個侄女,陪伴著老娘。

    每年菊花都是提前回家陪老娘過年,如果今年現在就回去的話,只不過,比往年早了一點兒,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二來這菊花娘為人特忠厚、真誠,是一個恨不得能把自己的心都掏給別人吃了的人。

    三兒媳婦過去生小孩兒,那應該是一個絕好的去處。

    三來對外人可稱,三兒媳婦因丟了孩子後,心情不好。想回家去散散心。這麼說,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對菊花娘麼,就說:三兒媳婦是老劉家的遠房親戚,丈夫剛剛去世,投奔劉家莊而來。

    但是,劉家莊近來有惡龍鬧著,不夠太平,親家公委託兒媳婦帶來家裡生小孩。

    這老爺子,為這件事情可真是動了心,絞盡了腦汁。

    良久,良久……,老爺子慢慢地把身子坐直,把頭轉向劉七:「七兒,對於這件事,你跟你媳婦怎樣想的?」

    劉七的眼睛一直是看著爹的臉,在爹的眼睛裡,他早就發現了,自小就熟悉的那種、爹想明白了某種事情時的喜悅靈光已經閃現。

    現在,聽到爹在問自己,他就知道,爹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爹,我跟菊花也沒有什麼主意,就是想,如果讓三嫂把孩子生下來,說不定就可以救出寶兒和紅兒。

    三嫂也是這個意思,要不,她怎麼能冒著壞了自己名聲的風險,非要生下這個孩子呢?。」

    這劉七也是冰雪聰明,你爹問你和你媳婦怎麼想的,可是,末了,你卻還要拉上你嫂子,這不明明是給老爺子增加壓力嗎?

    老爺子豈能不知兒子話中的意思,可是,在表面上,他還是不動聲色地問道:「那麼你們想沒想:如果這個孩子在莊裡生下後,莊裡的人,會怎樣看待我們劉家?這個孩子,以後,又怎麼能在我們劉家莊生活呢?」

    爹想問題就是比別人勝過一籌,反正爹已想好注意了,自己也已經把媳婦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再多說也無益。

    想到這裡,劉七回答道:「爹想問題真的很深刻,孩兒們還沒有想的這麼遠。爹:你乾脆就告訴孩兒,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辦吧?孩兒照辦就是了。」

    「七兒,不是爹批評你,你三嫂這件事不是一個小事,弄不好,不僅損壞了你三嫂的名節,而且還會影響我們劉家的聲譽。到那時,會出大事的。

    你要學會動腦筋,遇事一定要思前想後,不僅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還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發生的利害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的圓滿。

    爹已老了,你們真的要學著把事情做好。」老爺子在說這些話時,底氣很足,好像是完全忘記了自己身上的病。

    因為他覺得,特別是這些日子病重的時候他就想:是到了應當讓兒子們為他分擔憂愁的時候了。

    歲月如梭,光陰一去不復返了,趁著自己這把老骨頭還能動彈,如不教會兒子們怎樣料理生活,怎樣對村莊負責,自己就對不起已去世的老父親,也失去了從小就讓兒子們知書達理的根本目的。

    為此,今天,才對七兒說了上面的一席話。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