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龍劍嘯清風

正文 第18章 江南辭故友 閩北覓英雄 文 / 蕭劍寒

    紅娘子一行三人,風餐露宿,一路疾馳。沿著官道,穿浙入閩,途經常州,無錫,嘉興,杭州,麗水,行了十幾日,終於到了南平。

    越往南行,這沿途景物,風土人情越是與中原不同。時近深秋,江南江北早已是一片秋風蕭瑟。這閩南之地卻是陽光明媚,惠風和暢,花草繁茂,樹木常青,如同早春二月。沿途所見之民居,多以生土夯成,依山傍水而建,規模宏大,結構精巧。高者有五,六層;低者亦有兩,三層。其外牆厚達數尺,且一,二樓不開窗,整棟樓僅有一扇堅固的大門,門上還包著鐵皮。

    紅娘子等人從未見過這般奇形怪狀的房屋,不禁嘖嘖稱奇道:「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這究竟是啥玩意?說它像城牆,它又是圓的。說它像民居吧,它又不開窗。哎!我說大軍師,您見多識廣,給俺們講講唄!」

    杜筱竹也是滿腹疑問,纏著李巖道:「李大哥,快給咱講講吧!」

    李巖哈哈一笑道:「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番遠行,長見識了吧?此地名南平,屬延平府管轄。南平,古稱建安郡,宋元時又改稱建寧府,建寧路~~~」

    杜筱竹急道:「李大哥別拽文了,俺們只想知道這奇形怪狀的東西到底是甚麼。」

    李巖笑道:「莫急,莫急,聽我慢慢道來。南平立郡甚久,又處閩北咽喉,東接江浙,西通吳蜀,每逢中原戰亂災荒之際,先民們便舉族搬遷至此,與本地的土著雜居。因生活習慣及語言不同,本地土著便稱這些外鄉人為客家人。」

    紅娘子插言道:「哦!那照這麼說,這裡豈不是還有俺們的同鄉?」

    李巖道:「正是。此處山多地少,為了爭田爭水,土客兩家經常械鬥。先民為團結一致,共禦外侮,常常聚族而居。這土樓的外牆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內部使用黃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氣,冬可擋寒風。更兼防火、防震、防獸之功用。山區多盜匪,為防盜匪侵擾,這土樓上還開了瞭望孔。你們看,這三,四層上,密密麻麻的孔洞,內寬外窄,就是為了弓箭禦敵所用。樓內的弓箭,火銃可以輕易向外發射,而樓外的卻很難射進去。」

    紅娘子嘖嘖連聲道:「好厲害!聽你一說,這土樓豈不是跟城牆的功用一般了麼?」

    李巖點頭道:「正是!若論起這土樓的防禦功能,並不比一座城池遜色多少。延平府志曾載——萬曆二十五年,曾有山賊數百人,攜勁弓土銃,圍攻土樓十餘日

    看,』書)/網軍事大窘,捂嘴咳了兩聲道:「為軍師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連這些都不曉得,如何在闖王帳前出謀劃策?」

    紅娘子打趣道:「好一個諸葛軍師,何時做場法事,借個東風來與俺們瞧瞧,俺就服你。」

    三人說說笑笑,一路行來。見前方山巒疊翠,草木蔥鬱。山坡上一片青翠欲滴的茶樹,空氣中飄來陣陣清香。杜筱竹道:「前方是一片茶園,想必有人,不如咱去問問路?」

    李巖與紅娘子皆點頭稱好,三人一揮馬鞭,向茶園駛去。

    茶園中幾名頭戴斗笠,身穿碎花藍布衣裙的女子在採茶。見有人前來,紛紛停下手中活計,上下打量李巖等人。

    杜筱竹上前打探道:「幾位姐姐,可知去這茫蕩山往哪條路走麼?」

    其中一個年紀稍大點的採茶女答道:「幾位是從外鄉來的吧?這茫蕩山上有賊寇,近兩年鬧的很凶。官府已貼了告示,諸位還是繞道走吧。」

    李巖下馬施禮道:「姑娘,俺們受朋友所托,要將一份重要的家書送達。時間緊迫,來不及繞道,還請姑娘指條明路。」

    採茶女道:「那好吧!此去向西五十里便是茫蕩山。沿途若有客棧旅店,切不可投宿。若遇茶肆酒館亦不可停留。公子切記。」

    李巖正待問個究竟,採茶女已經走遠。

    杜筱竹一臉疑惑道:「為何不能投宿?還不許喝酒飲茶?」

    紅娘子道:「傻丫頭,此處離茫蕩山不遠,這山寨四周必布眼線。開幾家茶館,酒店遮人耳目。平日裡為山寨傳遞消息,接送人員上山。遇見來往客商,少不得也幹幹老本行。姐姐行走江湖數十年,這般黑店也見過不少。多使些蒙汗藥的下三濫招數,待麻翻了便將金銀財寶洗劫一空。更有甚者,得了財寶,還要結果羊兒性命。總之這一路招子放亮點,莫著了道兒。」

    杜筱竹問道:「羊兒?」

    紅娘子道:「這是江湖黑話,但凡被盯上的苦主,都稱作羊兒。尋常年份還好,若遇著荒年,結果了羊兒性命不算,還要剁成羊肉包子蒸著吃哩!」

    一番話說得杜筱竹毛骨悚然,囁嚅道:「不如,不如俺們就在此備好乾糧,清水。這一路上咱不吃,不喝別人的東西總成了吧!」

    紅娘子笑道:「傻丫頭,瞧把你嚇的。有姐姐在身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好了!乾糧咱還有,至於清水,這裡山清水秀,到處都是山澗林泉,還愁沒水喝嗎?」

    李巖沉吟道:「話雖如此說,還是凡事小心一點為好。」

    三人一路向西疾馳,約摸跑了二十餘里,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杜筱竹心中有點打鼓,轉頭問紅娘子道:「姐姐,天色已晚。我們要摸黑趕路嗎?」

    紅娘子也拿不定主意,望著李巖。李巖略一思付道:「初入閩地,道路不熟,夜間騎馬趕路甚是危險。況此地離茫蕩山不遠,若強人在此設下埋伏,陷阱,我等不知,陷了進去,豈不更糟?不如趁現在天色尚未全黑,找一農家歇宿。蓄足精力,明日一口氣上茫蕩山。」

    紅娘子與杜筱竹點頭道:「好!就聽軍師的!」

    三人極目遠眺,見前方山坳裡隱隱有炊煙升起。杜筱竹喜道:「好了!有炊煙處必有人家,趁現在天還沒黑,一起趕過去吧。」

    三人一揮馬鞭,縱馬疾奔,半盞茶功夫便到了山坳邊。只見青山環抱中幾間茅籬竹舍,側屋內搭著一口土灶。灶內篝火熊熊,灶台上炊煙裊裊。一白髮老嫗正往灶中添材,鍋中燜著米飯。一股燻肉的香味夾雜著稻米的清香撲鼻而來。

    三人下馬近前,李巖向白髮老嫗施禮道:「老人家,我們兄妹三人貪著趕路,錯過了打尖的旅店。此刻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借宿一晚。房錢我們雙倍給付。」

    那白髮老嫗一抬頭,只見她滿臉丘壑縱橫,十指一片黢黑。兩撇稀疏眉毛,一雙昏花老眼。身著粗布衣褲,正是尋常農家的老婦。

    老嫗抬頭將三人上下打量了一遍,見紅娘子與杜筱竹都攜著劍,眼中不禁露出一絲驚慌之色,問道:「各位從哪來呀?」

    紅娘子本是受苦人出身,最見不得受苦人。當下從懷中摸出一錠十兩的銀子,塞在老嫗手裡,說道:「婆婆,您不要怕。俺們兄妹只是路過此地,借宿一晚,明早便走。請您老人家行個方便。」

    老嫗忙點頭道:「好!好!只是鄉野之地,太過簡陋。也不知三位貴客住不住得慣。」

    李巖忙道:「老人家別客氣,行路之人,豈敢奢求。但得茅屋一間,能遮風避雨就行。」

    老嫗道:「那好!老身只有一孫女,今晚老身就與孫女睡廂房。這堂屋還算寬敞,就讓與三位貴客住,如何?」

    紅娘子道:「也好。客隨主便,就依婆婆安排。」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