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南北長歌之南北亂世緣

正文 第151章 隋宮謎雲(九) 文 / 明軒公子61

    李密深吸一口氣,說道:「文皇帝當年一招『二虎競食』已然將突厥弄得自相殘殺,分裂了,並且還被尊為聖人可汗,陛下對於匈奴,也可以以夷制夷,等到大隋朝國力到了先漢武帝時期,那麼便可以像橫掃匈奴一般徹底擊垮突厥。臣以為,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積蓄國力的時候,而且,目前大隋朝的憂慮,不在突厥,而在蕭牆之內啊。」

    楊廣一下子覺得李密說的有意思,便說道:「好,最後一個問題,你且說說,我大隋朝的蕭牆之禍究竟是何?」李密說道:「請陛下先恕我無罪,我便可以再說。」楊廣微微一笑,說道:「你但講無妨。」李密說道:「縱觀我大隋朝,如今當是存在三股威脅皇權的勢力。一則為關隴軍閥,此乃當初北周建國的根基。二則為山東豪強,這是北齊當初的根基,第三則是江南士族,而這江南士族目前都以蘭陵蕭家馬首是瞻。」

    楊廣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影藏著這些矛盾,所以朕才遷都洛陽啊。」李密這時候又說道:「說句陛下不愛聽的話,陛下遷都洛陽非但沒有緩和這個矛盾,反而將自己置身在這個火藥桶之中,要知道,洛陽這地方正是受到三方影響,這樣一來,陛下你自身成了三方爭奪的焦點,這樣一來,陛下非但無法緩和,反倒三家都不討好啊。」楊廣臉上的面色顯得不怎麼好,問道:「那你說,我該倒向哪邊啊?」

    李密坦言說道:「江南士族自從侯景之亂之後,已然是強弩之末了,看似當初代表了南朝全部勢力的王謝家族,如今在大隋朝的朝堂之上又有幾人呢?再反觀山東豪強,雖然勢力雄厚,但畢竟能躋身政治場的不是很多。所以,真正意義上來說,三大勢力並不是對等的,關隴軍閥才是陛下真正應該照顧的。」

    楊廣攤了攤手,問道:「那你且說說,為什麼關隴軍閥才是眹真正應該依靠的?」李密說道:「額,陛下,您應該知道,這北周的

    看書?*>^網』軍事,無話可說了。」

    楊廣點了點頭,說道:「好了,你先退下吧。」李密緩緩退下,待李密走出了大殿後,楊廣對著一旁喊道:「出來吧。」隨即,蕭皇后緩緩走了出來。楊廣讓蕭皇后坐下,問道:「剛剛你都聽到了吧?」蕭皇后點了點頭,楊廣說:「對於這個李密,你怎麼看?」蕭皇后笑著說:「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楊廣聳了聳肩,說道:「僅此而已了麼?」蕭皇后說道:「當然,我覺得此人日後絕非池中之物,陛下要當心了。」「哦,是麼?就這個李密?」楊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在太原,李淵府內,李淵喊來了其子李世民。李世民問道:「父親,有什麼事情?」李淵問道:「最近外邊留言很多,是麼?」李世民說道:「父親,外邊流言你何必放在心上啊,都是一些空穴來風的事情。」李淵說道:「我能不放在心上,可是陛下他能不放在心上麼?我們來太原本來就是因為流言,現如今,再來一點流言,那咱們可就…….」李世民說道:「父親,其實我覺得有時候流言未必就是件壞事,想當初高祖斬白蛇起義,不也是靠的流言?」

    「住口!」李淵站起身來,對著李世民凝視著說道:「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以後別在我眼前說,我李家出身貴胄,豈能坐那種窮則思變的暴民所做的事情呢?」李世民說道:「父皇,有時候人都是被潮流推著走的,劉邦那時候又怎麼能夠料到日後能夠坐上皇帝呢?」李淵說道:「世民啊,為父之所以對你寄予厚望是認為你比他們都懂事,在這件事情上,你怎麼讓父親這麼擔心啊?」說完,李淵將一封信遞給了李世民,說道:「你幫我去洛陽一趟,這封信是我給關隴老臣的答覆。」

    李世民問道:「關隴軍閥為何會來和父親扯上瓜葛?」李淵說道:「陛下遷都洛陽,讓關隴老臣的心寒透了,不滿之聲朝野內很多啊。所以,他們寫信過來實際上是來試試我的口風。」李世民問道:「那父親,您的態度是?」李淵望了他一眼說道:「當然是良言相勸了啊,朝廷內外,和睦為重。」李世民捏著這封信,說道:「那行,我這便去。」

    這一天,在楊廣的大殿上,來了兩位西域的貴客。楊廣命人宣他倆上殿,到了殿內,楊廣便問這兩個胡服的人說:「你們從何而來,來此作甚啊?」其中一人說道:「我是來此西域鄯善國的使臣,陛下可以稱呼我買買提。這位是來自西域龜茲的白克力,我們此番前來,是因為,是因為突厥肆虐,扶持吐谷渾滋擾西域,所以,想請陛下為西域諸國討個公道。」

    楊廣一聽有人來乞求自己的幫助,天朝上國的自尊心一下子來了,楊廣說道:「區區突厥而已,朕視其如一斷了腿的豺狼罷了,而吐谷渾這個小國,連條狗都不如,朕消滅它如圖滅掉一條狗罷了,你們且放寬心,回去讓西域諸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吧。哈哈。」楊廣很得意地笑了起來。這時,一旁站立的楊素默不作聲,楊廣隨即問道:「越王,你怎麼看?」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