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13章 哈爾濱大血戰(一) 文 / 碧巖

    1907年2月4日,俄清聯軍終於理清了聯軍領導權的問題,清國在俄羅斯的壓力下,被迫承認庫羅帕特金的聯軍指揮地位,從鐵力向哈爾濱方向發起了進攻。

    但出乎俄清聯軍的意科,經過了將近三個月的休整,明軍的抵抗明顯加強了,而且新式武器層出不窮。俄清聯軍再也沒有剛開始入侵時的輕鬆寫意。經過了一番苦戰之後,才將軍隊壓到了哈爾濱市所屬的巴彥縣。便在這時,庫羅帕特金命令部隊停了下來,因為他想等等其他入明兵力的消息。

    其實,這段時間,俄清入明的兵力進展及不順利,東進部隊在鶴崗、佳木斯、雙鴨山一線便被擋了下來,不能向東挺進。而南下的部隊則被阻於牡丹江、亞布力一帶,也不得南下。庫羅帕特金只好給身處伊庫的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發電,讓他帶領原定的第二路遠征軍,渡額爾古納河,從烏倫貝爾南下,進行所謂的b計劃。

    3月16日,俄清聯軍終於抵達了哈爾濱東、西、北三個方向。北方的俄清聯軍,在比爾德林格的指揮下,在第二天便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向哈爾濱守軍陣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但卻在據有塹壕防護,暗堡衛護的明軍打擊下,死傷了大約有千餘人,便被擊退了。被擊退的俄清聯軍不甘心失敗,在一天之內多次發起了衝鋒,但都被明軍所展示出的強大火力所擊退。這一天,俄清聯軍在死傷兩萬多人的情況下,收回了兵力,而明軍的損失也達到了萬餘人。

    俄清聯軍被慘重的損失激怒了。在隨後的幾天裡,俄清聯軍放棄了步兵的進攻,轉而用火炮進行打擊。近三十萬顆的炮彈的轟炸,給防守的明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由於火炮的轟擊,明軍所修的塹壕,被一段段的催毀。這也造成了明軍的巨大傷亡,明軍在死傷10000多人的情況下,不得不撤出呼蘭河北岸的工事,退守到南岸的工事。

    面對俄清聯軍的炮火攻勢,20日明軍哈爾濱衛戍司令部不得不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鄧司令,如果韃子和毛子在這麼轟下去。弟兄們可就都完了,我的第一軍現在已經減員三分之一了。得想想辦法啊!」李景林一坐下便大聲嚷嚷道。

    「是啊,是啊。」其他幾位將軍也搭言道。

    「各位不要口出怨言了,俄軍的情況我已收報到總參謀部了,總參已經調派了三個的轟炸機大隊來支援我們。這兩天,我已命第三軍平整出了一個場地,這便是為帝國空軍準備的。」鄧廷祥說道。

    「什麼?轟炸機?是什麼?」李景林聽著鄧廷祥的說辭,感到一陣莫名其妙。其他幾位將軍也是驚愕連連。

    「是飛機的一種,飛機大伙都知道吧。」鄧廷祥說道。

    「飛機是知道,但轟炸機卻不知道了。」李景林和作戰室裡的各位將軍都是一陣疑惑。

    「走吧,各位跟我一道去看看轟炸機是什麼樣子吧。」鄧廷祥說道。

    鄧廷祥與遠東軍區的各位將軍走出司令部,乘上帝國剛運抵不久的配給軍官使用的吉普車,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南方的一塊被平整出來的空地處。只見這塊空地寬有3000餘米,長有3000餘米,是一塊面積約有4畝多地的平場。

    鄧廷祥等人下了吉普車後,負責空場警戒的軍官跑步向前,來到他的面前,敬禮報告道:「報告,帝國駐哈爾濱空軍聯隊警戒中隊中隊長向斌向您

    看/!書網競技!「很好,辛苦謝將軍了。等明日韃子和俄軍一進攻,你便可以大顯身手了。」鄧廷祥高興的說道。

    「是。」謝將軍恭敬的答道。

    大明帝國的重型轟炸機和輕型轟炸機都是朱啟睿貢獻的圖紙所製造而成的。自打去年底俄清一入侵,朱啟睿便知道如果沒有新式的武器出現,這場戰爭的規模會持續很長時間,到時雖然明國會將俄清趕出明國地域,但其損失也會非常慘重。所以,他才在電腦中調取了美國凱斯通輕型轟炸機和德國的r.vi轟炸機的圖紙,畫下來後送給了帝國總參謀長,讓他下令生產製造。並且朱啟睿還畫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63式107毫米輕型牽引式火箭炮和美國m1式240毫米榴彈炮的圖紙,一總送給了總參謀長那裡。

    美國凱斯通輕型轟炸機原可攜帶1134公斤的炸彈,但朱啟睿還是修改了一下,換了一下飛機的發動機,使攜彈量增加到1250公斤。並將飛機的上部和中下部活動底坐上的機槍換成了加特林「火神炮」,使飛機在遭遇敵機時能有可觀的自衛火力。而德國的r.vi轟炸機的則被改裝後可攜彈2300公斤,四挺加特林「火神炮」,及大的加強了整個飛機的武力值。而朱啟睿早獻出的德國「信天翁」d型戰鬥機圖紙,被帝國製造出來後早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但其性能卻得到了大的提升,尤其是其原先的兩挺航空機槍,更是被帝國飛機設計人員給換成了兩挺航空機炮和兩挺航空機槍,其機炮20毫米的口徑更是在世界上也是位列前矛。

    「走吧,我們回去佈置佈置,爭取明天將失去的陣地奪回來。」鄧廷祥對陪他一起來的各位將軍們說。

    眾人又乘坐吉普車回到了司令部,陪同他們一起回來的便有空軍的謝將軍。

    鄧廷祥看著眾人都進入了作戰室,並已都在長桌後坐下後,便來到牆壁處的地圖前,指著北面的呼蘭和松北說道:「李景林,我命令你在明天我軍飛機轟炸後,第一軍全線發動反攻。我把第三軍的第二師調給你,奪回陣地後,要將戰壕挖的更深一些,然後穩固住戰線。帝國總參已答應給我們調撥後備軍力量,相信我,你們缺多少人,我補多少人。只有一條,戰線不能丟。」

    「現在讓我們的謝翼謝准將給我介紹一下轟炸機的情況,好讓幾位心裡有有底兒。」鄧廷祥笑著說。

    「是,各位將軍閣下,敝姓謝,名翼,江蘇常州人氏。系帝國空軍第一飛行聯隊聯隊長,職銜准將。各位可說是老前輩了,而末將只是個晚輩。然空軍作戰卻與各位將軍的步戰不同,我輩空軍,為打擊敵有生力量,為步軍護駕的天空部隊。明天,只要有一處敵炮兵開火處,便是敵末日的到來,請拭目以待。」謝翼的話不多,但卻透露著一種空軍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這讓李景林等人的心中很是不平。

    會議結束了,李景林回到軍部,召開了第一軍師以上長官的軍事會議。因第三師雖失過大,被李景林將第三師劃為了軍預備隊。他傳達了鄧廷祥在今天作戰會議的指示,並命一師、二師作好作戰準備,同時準備好搶修戰壕工事的用具,好在奪回陣地後加快修繕進度。

    第二天,俄清軍隊果然又一次向明軍在呼蘭河南岸的工事發動了炮襲。便在這時,讓俄清聯軍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只見一片黑鴉鴉的飛機飛到了俄清聯軍火炮陣地的上方,一串串炸彈向下餃子一樣落在了俄清聯軍的火炮陣地上。登時俄清聯軍的火炮陣地被炸的一片糊塗,在南岸的明軍看見離著南岸比較近的俄清聯軍75毫米炮陣地上,一片火光閃過後,原換並列整齊的火炮便不見了蹤影。

    據戰後在這場轟炸中逃生的俄國士兵描述:當天上午,長官命我們炮擊明軍南岸陣地。我部得令後,在放出約有十枚炮彈時,便見在明軍陣地上空飛來一群大鳥(因俄兵不認識飛機,便將飛機當成了大鳥),這群大鳥飛到我們炮兵陣地上空,開始盤旋下降,繼而從大鳥上便扔下了一個個的大塊頭鐵蛋。這些鐵蛋落地後會爆炸,當時只覺得一陣火光和轟響過後,我們的炮兵陣地便已消失不見了。讓我記憶最深便是,有一架火炮被鐵蛋砸個正著,當時便在火光中變得四分五裂,炮管更是在空中飛起了數十米的高度,然後落下來便深深的插在地上。然後,明軍南岸的士兵便渡河發起了攻擊,我便是這樣成為明國的俘虜的。

    這一戰,明軍不但奪回了北岸的陣地,而且趁著俄清聯軍第一次見到飛機還沒明白過來的空當。殲滅了俄清聯軍約有30000人左右,其中俘虜便有約20000人。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