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平安怪談

《》野寺坊 第一章 遠方有妖魔,可去否 文 / 誰人小白

    一

    時間已然是深冬了,天氣則是越發的寒冷。

    平安京中大數人家庭院中的樹上的葉子已然落盡,呈現一片光禿禿的樹枝,看不見春與夏時的滿枝綠葉。

    也有少數常青的樹木,依然不捨它們的葉子飄散的風中。

    使得在嚴冬的平安京裡,還擁有那一片另人賞心的綠色。

    天氣儘管寒冷,但這每日的早朝卻是不得而少的。

    於是在卯時,平安京的那些官員們,便來到了宮門外等候早朝的時間來臨。

    天氣很冷,一些官位比較低的人,便不得已不時的跺一跺腳,希望能夠緩解一下快要凍僵的雙腳。

    而官位高的官員,卻是自然不同。

    那些人在來回皇宮的途中,都有牛車相乘,不會受途中的寒風所影響。

    就算他們當了皇宮內,下了牛車。也可以先行進入各部辦公之處,躲一躲寒風。直到時辰差不多了,再來到了會昌門處等候恆武天皇的宣召。

    離早朝的時辰還有一刻有餘,一眾官員便聚在會昌門外相聊數句。

    聊著聊著,大藏省的長官德川冶野便說起了平安京數十里外山中的一件怪事。

    「諸位大人,你們知不知道出羅城門西去數十里的小宮山上,有一座名叫寶閣寺的寺院?」

    這時,便有知道此寺院的官員上前湊趣。

    「德川大人,您說的是不是那座一百多年前由僧人明智自募建造的寶閣寺啊。」

    「是啊,想不到長野大人您也知道啊。」

    「略知一些,略知一些。」

    這時便有心懷好奇怪的官員,便上前開口。

    「啊呀,德川大人,您就不要打啞謎了,您就快點告訴我們出了什麼樣的事情吧。」

    於是,德川冶野便開始說起了一個故事。

    那寶閣寺是在百年前建造的,在當時也有著不錯的香火。

    但是十數年後,募捐建造些寺院的明智僧人故去之後,香火便減少了許多。又加上這寺廟建在較為偏僻之地,前來貢奉的人越發的少了。

    雖然少則少矣,還是有人前去的。

    當那寶閣寺最後的一個僧人死去之後,於是便再也沒有去跑去貢奉,以至最後這間寶閣寺便完全的破敗了下來。

    但是自從恆武天皇將京都搬到了平安京後,於是常有其他地方的民眾前來平安京,或是前來朝貢,或是前來做生意,或是遷居於平安京。

    但不論出於何種目的,大數的人都會經過那座破敗的寺院。

    破敗歸破敗,畢意還是能夠遮風擋雨,相對於行腳的路人卻是一個很是不錯的休息之所。

    於是常有路人,在經過了這座破敗的寶閣寺時,又加上的天色又晚,他們通常都會在此借住一宿的。

    一直以來,都沒有發生其他的事情。

    只是在近一二年來,卻是常有事情發生。

    許多趕路的路人,在那寶閣寺中借宿之後,都莫名的失蹤了。

    聽完了這個故事後,便有官員開口猜測的說道。

    「看來那裡是出了妖魔呢。」

    「我猜也是呢,德川大人,您看呢?」

    「這個我還不敢確定,不過我倒也清楚,若是真的有妖魔的話,應該請誰去除那妖魔。」德川冶野笑著開口。

    「這個,下官也是清楚。德川大人,您說的應該是他吧?」

    「正是。」

    「咦,德川大人,長野大人,你們口中所說的那個人來了。」

    於是眾人便看著說話的那人手指的方向看著,卻是看到了一個長的俊美無比少年男子,朝這會昌門的這個方向緩緩的行了過來。

    眼見他穿著一身純白色的唐衣,嘴角邊上帶著隨意的淡笑。

    黑色的頭髮隨意的紮著,寒風吹過,帶起了絲絲的亂髮。

    但是那一絲的亂髮,卻是絲毫不損來人的形象,卻是更加的為他增添了幾分隨意的風姿。

    來人便是李如是,便是最近數月來,平安京風頭最勁的陰陽師。

    李如是本應是大唐國師的弟子,此刻卻是出現在了扶桑之國。他來扶桑,只是應扶桑國主——恆武天皇之請。

    因平安京出現了眾多的妖魔,以至達到了人妖共存的地步。

    而扶桑國的一眾陰陽師都無力除妖,於是恆武天皇應陰陽寮的頭所請,向大唐派出了使者。請來了大唐傑出的陰陽師,那人便是李如是了。

    如今李如是在這平安京中,身為陰陽寮的客卿,官拜正五位,與陰陽寮的頭同一品軼。

    雖然只是正五位,但是整個平安京的大小官員心中都明白,眼前的這一位正五位的陰陽寮客卿,絕不是能夠輕易的得罪。

    大家都知道,恆武天皇是極其喜歡這一位少年陰陽師。

    而且恆武天皇與皇太子最為喜歡的町露公主,對著這位由大唐而來的俊美陰陽師,已然是情根深種了。

    依著恆武天皇對李如是的喜愛,這駙馬之位怕是逃不過了李如是的掌心了。

    雖然李如是官至正五位,但因他所受之位,只是一個虛職,自是不用日日的上朝。只需在初一、十五之際,來朝上應一下景便可。

    可是今日卻並非初一、十五,為何他會出現在這會昌門外呢。

    帶著心中淡淡的疑問,眾官員對著來此的李如是,臉上露出了一片友好的笑容,就連官居正一位的左右大臣臉上具也如此。

    只不是天皇與町露公主喜歡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的那一身陰陽之術,在整個平安京無人能出其左右。

    陰陽了的頭飛鳥道忠曾經在私下有言,說是盡陰陽寮裡所有陰陽師的力量,也敵不到李如是一個的力量。

    而平安京又是妖魔共生的平安京,自己指不定的會在什麼時候,要求到李如是。

    於是,眾人自然對這李如是表達著十足的善意。

    李如是面帶著微笑,溫柔的向著眾位大臣一一問好,讓人挑不出絲毫的失禮來。

    李如是並沒有在會昌門外待上長時的時間,便到了上朝的時辰。

    眾人一一排隊而進,最終在朝堂院中一一排位站定。

    而左右大臣則是站到了大極殿中,面對著朝堂院中的一眾大小官員。

    而李如是卻是並沒有與這些官員排位在一起,而是一同往日的站在朝堂院的角落之地。

    沒有人提出異議。

    其實也不是沒有人提起過,在最初之至,也有官員提起過,卻被恆武天皇壓了下來。

    並以告之,李如是他本來便是大唐人氏,自然不用與扶桑的官員一起排位。

    至此,便再也沒有一人就此事提出異議。

    等眾人排位站定,再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恆武天皇便來到了大極殿後的簾內。

    待恆武天皇在簾中坐定之後,一眾大小官員一同下跪,衝著恆武天皇齊聲高喊。

    「萬歲、萬歲、萬萬歲。」

    倒是李如是依然站在了朝堂院的角落之中,對於大小官員的俯身下拜之際,李如是只是微微的躬身而已。

    在李如是的心中,只有大唐的皇帝,還有自己的師尊——大唐的國師,值得李如是下跪。

    他恆武天皇雖然是扶桑的國主,便是卻也不值李如是給他下跪,從來失了大唐的體面。

    早朝的最初,便是重要的國事上奏,然後經一眾官員細細協商,想出了可行的主意,最後便由恆武天皇定下主意。

    於是所報之事,便算是就此解決了。

    所報之至一一解決了,最後德川冶野便提起了寶閣寺之事。

    「此事朕已然知曉,且朕心中也有主意了,此事你且不用管了。」德川冶野剛剛提起了此事,便被恆武天皇揮手阻止。

    德川冶野聽自家的天皇如此開口,自然是躬身退下,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之中。

    少歇,那恆武天皇便開口叫道:「守鄉來了沒有啊?」

    李如是聽此叫聲,便站出了一步,開口說道:「國主,守鄉在。」

    「哈哈哈哈,守鄉啊,適才長野這傢伙所說的話,你是否聽到了。」

    李如是微笑的點了點頭,開口應道:「是的,國主,守鄉聽到了,也聽明白了。」

    「聽明白了,守鄉就是聰慧,那這一件事就麻煩你去查看一下吧。」

    「國主,守鄉知道,守鄉明日就會出發。」李如是微微的躬身,面露著微笑。

    「嗯,平安京自從有了守鄉,可是安定了不少,這一切都是守鄉的功勞啊。」恆武天皇說話的聲音裡,帶著分明的喜悅。

    李如是聽到了恆武天皇如此誇讚,臉上的表情依然是淡淡的笑著,依然是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

    眾人對於恆武天皇此番話語,大數人心中都起了免疫,因像這樣的話語,恆武天皇已然說了不下數次了。

    「來人啊,賞守鄉百金,良田十傾。」這一回僕役便不再相賜了,恆武天皇也知道李如是並不喜歡賜他僕役。

    「謝過國主。」

    李如是依然是那副淡淡的笑容模樣,彷彿此刻恆武天皇所賜的,並不是自己。

    「國主,若是此刻再無他事,守鄉想就此告退,準備一下明天的事宜。」

    「既然這樣,那守鄉,你就此下去忙你的事情吧。」

    恆武天皇笑著從簾內走了出來,對著李如是揮手說道。

    得到了恆武天皇的此話,李如是便對著恆武天皇躬身點了點頭,轉身向著會昌門走去。

    恰在此刻,旭日東昇,略帶金色的陽光照射到李如是的身上,使得他是百般的迷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