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碧海沉浮隋唐之旅

《》正文 第三章 我的成長(一) 文 / 蘭玉簟秋

    4個月大,我開始常常流口水,是長牙的前兆,娘親細心地呵護,爹爹還是朝晚才見得到人影……

    5個月大,長了兩顆門牙,會在吃奶的時候輕咬娘親的,逗她發笑……

    6個月大,娘親開始餵我吃一些清淡的飯菜,我很高興。終於不用一直喝無趣的奶水了……

    7個月大,我操之過急,想開口說話,硬是把臉憋紅了也沒發出一聲,引來母親一串銀鈴的笑聲,爹爹稱奇……

    8個月大,我早已學好四處爬動,可惜古代地板是土莰的,常常把衣服弄得髒兮兮的,不悅!

    9個月大,我自己扶著椅子站了起來,並且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正如某個哲人說的:第一步,我走得很艱難。

    10個月大,我已能開口發聲了,第一聲喊了「娘親」。娘親手中的針線盒掉在了地上,發出匡啷一聲,她人呆了一呆,才反應過來,抱起我又是大灑眼淚。當晚爹爹進房逼我喊「爹爹」,我因他懷著納妾的思想,有些為娘親喊屈,又怪他嫌棄我是女兒,死活都不肯喊他,只一味衝他發笑,他非但不生氣,反還摟著我哈哈大笑,弄得我一頭霧水——這人有病!

    11個月大,父母迫不及待要為我辦週歲酒,家裡頭一次來了好多客人,又有許多包裹成紅色的禮品和一些綢緞,看得我眼花繚亂。宴席間許多賓客都來逗我,每一個都是從前沒有見過的,我很不耐煩,卻又不想失了「嬰兒的身份」,勉強應付他們。頭一次發現,原來嬰兒也有無奈之處啊……

    一歲大,爹爹帶了一個名叫鸞鶯兒的侍妾回家,說是唐公送的。娘親笑容滿面地為他們張羅婚禮,夜深人靜之時,她坐在床上摟著我掉眼淚。我想安慰她,竟脫口說出了此生的第一句話,「娘親不要哭……」娘親驚喜過後,且喜且傷地抹乾眼淚,對我喃喃:「娘親不哭,芸兒你好乖,是娘親的乖女兒……」

    一歲半大,我可以穩健地走好步子了,也可以獨個兒到院子裡玩。與此同時,我時時留意著大人的談話,想弄明白自己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環境,既是投胎的話,總該有個年代吧?

    不過心裡一直有個問題堵著我,那就是我好端端的一個現代人,就算投胎也該投到現代吧,怎麼會投到古代來了?

    回憶車禍當天,由於車窗是打開的,車子一掉進海裡,水就往車裡灌。我和露茜兩人在車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想到掉下海的地方離陸地不遠,乾脆破釜沉舟打開車門,企圖游到岸上去。誰知到了海裡,水壓過重,硬是把我們逼在車邊,游動不得。

    記得當時我好像是聽到呼喚之後才失去意識的吧?那呼喚的聲音好像是來自岸上,好像是來自科卓……車子入海聲那麼大,一定是他聽到聲響後趕過來的,那不知露茜得救了沒有……

    剛滿兩歲,父親的侍妾懷孕了,他很少再進娘親的房間。娘親在爹爹和那鸞鶯兒面前雖從未有過慍色,但到夜闌人靜,家人酣睡之時,常常獨自垂淚,歡笑已經甚少了。我不滿爹爹的作為,他想過來與我親近的時候我就故意躲開,也不愛喊他。後來轉念思及娘親,怕她要難過著難,便勉為其難與爹親暱一番。好在爹還是很疼愛我的,我不理他他也不惱,粘他喊他之時他又表現得極為歡喜,倒讓我這個做女兒的慚愧起來。

    兩歲又一個月,我已基本弄清自己的「身世」:段碧芸,為段志玄長女,生母獨孤氏閨名妺姝,為段志玄結髮妻子。段志玄時常掛在口邊的那位「唐公」,我懷疑了很久,終能確定他就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了,此期正是隋朝開皇年間,天下紛亂之際。段志玄是唐公的部下,具體是什麼官職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我們段家在唐公標下統統住在長安。

    我扼腕悲歎,李水萱啊李水萱,你一輩子沒做虧心事,雖說沒有常常鋤強但也偶爾扶弱,為什麼得不到上天的眷顧啊,出車禍溺死海中也就算了,居然投胎也尋不到個好年代,偏偏生在這亂世之中……

    唉,心情調適中,我漸漸學會接受事實。

    兩歲又三個月大,一個長得十分俊秀的小男孩——事實上人家比現在的我大了四歲不只,跑到我們家來玩。我見他也像女孩一樣梳著兩隻髻,覺得有些好笑。娘親卻是喜歡得不得了,把手裡的果子遞與他,溫柔地問他:「你就什麼名字啊?」

    男孩沒接果子,挺起胸膛,神氣十足地,高聲回答說:「李孝恭!」

    我聽了一驚,再也沒有取笑的意思了,想不到他是歷史上那個唐朝的開國功臣,李淵的侄子李孝恭。

    「原來是公子……今年六歲了吧,可有字麼?」娘又問。

    「字?我沒有字……」孝恭撓了撓腦瓜子,偏著頭回答,眼睛瞟見了我,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他指著我問:「她是誰?怎麼不說話?」

    我走到娘身邊依偎著她,娘親高興地為他做介紹,「這是妾身的女兒,她叫芸兒,公子不嫌棄,就喊他一聲芸兒妹妹吧,她會願意和你玩的……」

    他卻是一臉高傲模樣,「才不要呢,我不要叫她芸兒妹妹,她長得好醜……」

    臭小子,有種給我再說一次!我嘴角抽動著,用兇惡的眼神威嚇他。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