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清穿日常

正文 第442章 薔薇 文 / 多木木多

    當四爺的御駕距京還在三十里時,李薇已經有些坐不住了。她甚至給四爺寫了封信,問她能不能去接他?不過緊接著她又在後面寫:我知道這不可能。

    四爺接到這封信拆開一看忍不住笑了,放下信將在路上採來的一束野薔薇做成的干花放在信匣內讓人送回去。

    李薇接到信匣打開就聞到了滿匣的花香,再看放在裡面的薔薇花,雖然壓成了干花,但依然鮮紅似火。

    而此時圓明園裡早就特意辟出一處花圃,滿架的各色薔薇,有大紅,粉紅和白色。

    還有月季數十種也種了一園子,小宮女們常常到這裡來撿掉下來的花瓣熏手帕和衣服。

    在這一園的花香中,四爺終於回京了。

    四爺的來信中說他會直接先去暢春園跟太后請安,還讓如十三爺、十四爺、弘暉等去暢春園見駕。李薇更是早早的帶著弘昤、弘昫和額爾赫趕到了暢春園,額爾赫連福慧都帶來了,四爺在旨意中點名要看看他的小外孫女。

    暢春園裡,太后先對著十三爺和十四爺,問:「家裡現在有幾個孩子?」

    「改日也帶來給我看看。」太后歎道,現在她的日子是過得舒心了,一舒心就嫌冷清,想多見見孩子和孫子們。無奈兒子們都大,宮裡的阿哥中,最小的弘昫也已經開蒙了,天天跟先生一起讀書。

    孫子輩的弘暉那邊就一個格格,到現在都沒第二個好消息。弘昐已經開府,她也不好越過弘暉先把弘昐的孩子叫來。不過她是挺喜歡弘昐的,到現在府裡兩個女孩,聽說他福晉又懷了一個。

    孩子還是應該越多越好。

    十三爺和十四爺都道改日一定把孩子送來見太后。

    太后知道他們這話說得不盡不實,上頭有他們的好四哥盯著,想帶孩子進宮只怕要先問過他。不過她現在卻可以打包票道:「不用把你們四哥當成老虎來防著,你們只管把孩子送來,難不成他還能給你們攆出去?」

    李薇不由得笑起來,再看十三爺和十四爺的臉色都不太對了。

    太后轉頭問她:「素素過來,你說是不是?」

    不知從何時起,太后見著她也開始叫起了素素。李薇本來在那邊陪著額爾赫她們三姐妹,這時就走過來站在太后這邊道:「自然是皇額娘說的對,萬歲爺秉性仁厚,見著小輩們只有疼愛的,就是對著二位王叔也是望其成才,方才顯得嚴厲了些。」

    十四陪笑,心裡真是佩服這貴妃會說話。瞧瞧,一下子就把萬歲給誇成一朵花了。

    太后樂見他們兄弟和睦,而且有個嚴厲點的哥哥並不是壞事,比起其他人來說,四爺對十四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她點頭道:「正是。十四,你要好好聽你哥的話,忠心辦差,不要老跟那些狐朋狗友們在一起。」

    十四忙道:「皇額娘,我早就不是以前不懂事的時候了。」

    當然,十四爺現在兒子都快娶福晉了。

    十三和十四都答應太后一定早日把府裡的孩子送來給太后解悶,明天就送。

    李薇笑道:「那我這就讓人去收拾院子。」

    太后拍拍她的手,慈愛道:「去吧,有你安排我就放心了。」

    有貴妃在,太后又添了幾分信心。畢竟四爺那個狗脾氣還是有些讓人拿不準的,就是太后自己都對這個兒子沒辦法。蓋因二人真正敘起母子情份時,四爺已經是皇帝了。太后這個皇額娘做的就有些心虛氣短。

    倒是貴妃是宮裡出了名的,在四爺面前從來沒有被打回來過一次。只要是貴妃說好的,皇上從來沒說過不好。

    十三和十四都起身恭送李薇,道了聲:「勞娘娘費力照顧。」

    李薇還了半禮,出去喚人了。

    收拾院子用不著她,她要做的就是曉諭各處十三爺和十四爺家的阿哥和格格要進暢春園小住幾日,份例和侍候的人等都要經她蓋印才能名正言順。

    她在外面坐了一會兒,剛辦好這事,就見太后身邊的方姑姑過來請她。

    她跟著方姑姑進了凝春堂後殿。

    太后回來更衣,特意讓人把李薇請來。

    李薇進去就見太后正坐在鏡前,就過去幫著遞了幾根釵。

    方姑姑湊趣笑道:「還是貴主兒有眼光,挑的這幾根釵真是好。」

    世上從來抬轎子的多,她這麼一說,李薇也不會就傻的當真,不過也算接下了這份示好之意。再看太后也是笑著說:「這孩子心靈手巧的,我瞧著是比往日的要好。」

    說罷,太后讓她扶著去榻前坐下,方姑姑送上茶來,再帶著屋裡其他的人下去。

    李薇心道:戲肉來了。

    四爺誠心孝敬太后,太后現在對四爺也越來越好。更是因為太后與四爺的利益現在是高度一致中,李薇對太后自然也多了幾分真心真意。

    所以太后此時說的只要不是太讓她為難的,她打算都應了。

    太后提起的是弘暉的事。

    她歎道:「弘暉那屋裡現在只有一個格格,我看著實在是焦心的很。這次選秀,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好孩子,看老四那裡是個什麼意思。」

    事關弘暉,李薇還真不敢打包票的答應。不過秀女的名冊與畫像已經送到她這裡來了。今年中選的秀女比往年都多,長春宮裡皇后現在形同被廢,與選秀是一點都沒插上手。年氏就算有四爺的話,年資名份都欠一點,也不怎麼理直氣壯。

    李薇在圓明園住了一夏天,前頭幾關都交給太監和嬤嬤們了。最後一關閱選,她是打算等四爺回來後跟他一起看的。

    常青在宮裡守到了選秀的事基本確定之後才跟趙全保換了過來,現在就在她身邊侍候著。

    他道因為上頭貌似是沒人管著,結果太監總管和嬤嬤們接到的請托太多。他們不敢往下刷人,只敢往裡選人,這才造成了今年的中選秀女格外的多。

    李薇聽了都要笑了。

    四爺看秀女先看家世,只有給自己孩子挑的時候才讓人把畫像也找出來觀其行止容貌。

    李薇也覺得幾百份的畫像看起來太累了,讓人先按旗、按滿蒙漢、按家族官階分成數等,然後掛出畫像來,她只從中挑最好看的。

    太后現在問起來,她還真能順口說出七八個來。

    她就先問太后想挑什麼樣的?家世要多高的?幾品官?滿蒙漢有什麼選擇沒?最好是哪旗的?還有是要特別漂亮的,還是要中不溜漂亮的?

    太后先把上三旗都給抹了,再把包衣給抹了,蒙旗的也不要,家中有爵位和六品以上的也都不要。餘下的要差不多的。

    最漂亮的估計就是想留給四爺的了。

    李薇心裡有數,雖然她有些討厭這些新來的漂亮秀女,不過也最多是討厭了。她現在已經不害怕四爺會移情別戀了。

    她讓常青去拿三四卷畫像來,之前她看過後全都編了號。

    太后見著畫像後笑道:「依我看都好,你跟老四商量吧。給弘暉挑一個,也給弘昐挑一個。」

    李薇只好替兒子笑納了。

    此時外面方姑姑一臉喜色的跑進來道:「萬歲進園子了!」

    四爺特意在驛站停了一夜,今天算好路程和時間,趕到暢春園時正好能陪太后用午膳。

    李薇匆匆告退,趕出去跪迎。

    外面早跪了一大片人。暢春園的除了太后不用出去跪兒子外,餘下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要跪著迎接聖駕。

    四爺在園子門口就下了車,直接走著進來的。見到十三和十四帶著兒子們跪在外頭,擺手道:「都起來吧。」說罷親手扶起十三,讓弘昤去扶十四。

    再往裡走就看到李薇帶著額爾赫等公主們和女眷們跪在那裡。

    四爺正與十三爺一同攜手進來,做一對好兄弟,好君臣,堪為表率。見著她跪在那裡,遲疑了一下道:「額爾赫,把你額娘扶起來。」

    他放開十三過去,額爾赫已經扶起了李薇。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他含笑溫柔道。

    李薇想起弘昫種痘時她在心底的煎熬,眼圈都有點泛紅了。說起來平時見不著他也沒什麼,見到了反而變軟弱了。

    她借低頭避開有點濕潤的眼睛,道:「臣妾不辛苦。」

    當晚,四爺索性就歇在了暢春園。也是因為他跟十三和十四一起說話,聊得有點晚了。

    四爺洗漱完後躺在床上,歎道:「終於回家了,能好好躺在床上睡了。」

    李薇讓他趴著,拿木滾子給他滾背,一面說起了太后說的事,道:「爺要不要看看那些畫像?」

    四爺趴在那裡說話有些含糊,乾脆翻身坐起道:「朕已經給弘暉瞧好了一個,這次回來就打算賜給他。格格的事暫緩吧,先給他留著。」

    他這麼一說,李薇就知道拿給太后看的那四幅畫像的秀女都要給弘暉留著了。

    她提醒自己要記得這件事,免得四爺再忘了,誤了這四人的終身。至於四爺給弘暉挑了誰,她也不多問。

    第二天,四爺陪著太后用過早膳後才回圓明園。

    一上午先把路上不方便處理的折子發下去,再傳軍機處的人來面君。下午則接連見了十三、十四、九爺、十五和十六等幾人。到了晚上用膳時,又讓人傳話說明天讓弘晰到園子裡來。

    這一通忙後,直到他回來半個月後才把一切事體都給安排妥當。此時才有心情去看秀女。

    先是一大把的賜婚。弘昀和舒穆祿氏的喜事總算是落到實處了,著令內務府安排嫁妝,給弘昀開府等。到明年這個時候,開府和大婚一齊進行。

    然後他讓她先給弘昀一個格格,免得屋裡太空不好看(他的原話)。

    李薇一直很難理解這種屋裡女人少就是沒面子的古代文化,不過不管是四爺還是弘昐和弘昀,都不怎麼排斥多幾個女人。

    她拿四爺沒辦法,對兒子自然也不打算管得太深刻。

    世事如此。

    跟著四爺終於提起了他給弘暉安排了什麼:一個側福晉。還是從烏拉那拉家挑的。

    而且並不是其他旁支的人。是已經快要被京裡的人給遺忘的承恩公府,五格的女兒,弘暉的表妹。

    五格福晉所出的孩子中活下來長大的只有一個剛安,現在還在治病。這個被指給弘暉的女孩是五格的侍妾所出。

    人品樣貌一概不知,只知道年紀是十五歲的。

    李薇發現秀女中也有她的名字,只是當時她根本沒注意到。此時找出畫像來看,並不怎麼出眾。

    四爺也是在翻過畫像後,就把之前說是給弘暉留的格格中挑了一個賞下去。餘下的發回其家自行聘嫁。

    有了這樁婚事,沉寂的承恩公府彷彿就再次有了生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