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之元春晉陞記

正文 第十七回 文 / Fahrenheit

    元春倒是相信,自己院子周圍趙之楨定是安排了些人手看顧。可自己要是沒懷孕,也不至於跟驚弓之鳥似的,事事都覺得不妥當——真要出事兒,抬腳跑開就是了,可肚裡多了個小傢伙,她哪裡還跑得動呀。真到了千鈞一髮之際,也只能厚著臉皮去求王府大爺趙晗了吧。

    元春的心聲萬幸傲梅和抱琴都聽不到,不然這倆忠心的丫頭又得新添份愁事兒:她們姑娘還想著自己跑著逃命?!姑娘只怕坐在輦上,讓人扛著,她們都得防著她從上面跌下來……

    王府前院,趙晗正在書房裡臨帖。作為唯一的,同時也讓趙之楨十分滿意的兒子,趙晗對王府的掌控力自然還在他繼母之上。庶母有喜,他真沒什麼「亂七八糟」的心思。

    要知道,就算是個弟弟,也比自己小上了十五歲,也許尚未懂事,自己便「大勢」已成,如此一來,這個弟弟對自己實在提不上什麼威脅。

    趙晗只要看看自己幾位叔伯,便心知肚明:父親行七,比大伯和二伯小了六七歲,勢力便多有不如,這還是皇祖父十分喜歡父親的前提之下。再看與父親同母的十二叔,只比自己大上一歲,可手頭人脈尚比不過自己。

    話說,叔伯家堂兄弟們少說也有三四個,偏偏自己孤獨一枝,就算趙晗對自己十分自信,卻也覺得雙拳難敵四手……換句話說,他其實挺期待能有個弟弟降生,多個小幫手的。

    至於對異母妹妹王府大姑娘,趙晗的心情就有些複雜了。平心而論,他連極為受寵的庶母生下個弟弟都能容得下,更別提毫無威脅的妹妹了,不管是這妹妹是嫡出還是庶出。

    但問題是這個妹妹比繼母氣勢還「驚人」,趙晗就不想「倒貼」了,雖然他的幕僚也在暗地裡勸他,善待大姑娘,哪怕就是為了讓王爺舒心些呢。

    他爹怎麼待他,趙晗那是時刻都記在心裡,幕僚這番話若是毫無觸動那絕無可能,他糾結了一下還是去親近了下妹妹,好在他沒忍耐多久,妹妹便和叔伯家的堂姐妹們一起讀書去了。

    趙晗鬆了口氣,不過新任務馬上就到——還是他爹親□□托的任務。

    話說林海聽了內侄賈珠的小報告,特地給南方的親朋故舊寫了幾封信,等收到回信,他心裡有了底,這才給聖上遞了密折——就算他林海乃是響噹噹的帝王心腹,有風聞奏事之權,但涉及「謀逆」必須慎之又慎!

    看完折子的聖上,也不負林海所望,直接掀了桌子。

    如今才是二月末,北疆的雪還沒化乾淨,因此大軍尚在京郊操練,而他暗中調動的地方軍可是在北上的路上,南方自然略微空虛,這個好堂兄果然就來「加把火」了!

    話說聖上與這位藩王堂兄的「怨源」還得從先帝那會兒說起。

    先帝生母位份不高,只是個知府的女兒,生完孩子沒多久便去世了,正巧當時皇后親子沒了,便把先帝抱到自己宮中撫養。而如今想要造反藩王的老爹,也就是先帝的異母弟弟,還有他的寵妃娘,這母子幾乎是稱霸後宮,仗著皇帝的完全沒理由的寵溺,翻雲覆雨,得罪了一大片人不說,也把先帝和他的母后虐了半輩子,還是先帝他爹重病時讓先帝母子抓准機會翻了盤。

    最後在宗正的調停,以及偏心偏到姥姥家的皇帝堅持之下,寵妃之子被封了個好地方,就此離京,然後……皇帝沒了,寵妃死得不明不白,而他自然也鬱鬱而終了,不過他兒子,也就是如今聖上的堂兄卻是個聰明人,低調收斂大半輩子,早年聖上百般查訪都沒拿住他的小辮子,原本以為這藩王已經服了軟,要安生過日子的時候,對方忽然拔了刀子,還是「趁我病,想要我命」!

    聖上的憤怒可想而知。就在看完林海密折之後,南方其餘的幾位心腹也紛紛遞來折子,聖上看完之後,就明白他那堂兄已是箭在弦上,怕是想收都沒戲了。

    既然知道了情況,聖上自然召集重臣有所佈置,作為深受信賴的兒子七皇子趙之楨自然在座。在父皇的上書房裡待了整整一天,回到王府趙之楨便把兒子叫到了跟前。

    他這些日子忙於公事,難得和兒子這樣面對面地說話。看著父親一臉疲憊和微微皺起的眉頭,趙晗也知道……八成出了大事。

    趙之楨把元春交給兒子看顧,這句話本身就挺說明問題了,然後他還特地又補了一句,「你母親那裡,多用些心,」頓了頓,乾脆說得更明白了些,「盯著點兒。」

    王妃劉娡她舅舅已經和那位藩王已經勾結在一起,趙之楨多少有些擔心他那個岳母會孤注一擲:成了,就是從龍之功;不成,還有王妃女兒幫她保命。

    這門親事……越來越讓趙之楨頭疼。

    不過他的養母李貴妃倒是讓他稍安勿躁,李家也有族人在南方任職,貴妃又天下大事頗有見地。她覺得這位藩王大約沒想著攻到京城,畢竟大軍在北疆不顧一切地馳援,他也頂不住;但封疆裂土,確是勢在必得了。劉娡的娘家沒準兒到時候,還能做個突破口。

    可萬一,自己王府也成了人家的突破口,那「樂子」可就大了。

    趙之楨自己都沒想到,頭回考驗兒子,居然就這麼難……

    父親的弦外之音,趙晗聽得相當清楚,尤其是知道繼母的親舅舅和南方那位叔祖父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就更不敢輕視:繼母要是熱血沖腦,他說什麼也得死死攔住……被罵不孝,也比一家子被圈強得多!

    眼見兒子明白了嚴重性,趙之楨稍感安慰,等兒子告退便徑直去了元春的院子。

    元春看趙之楨進門便有幾分強顏歡笑的樣子,她便坦誠道,「王爺不必擔心妾身。」

    元春平時……的確呆了點,可她能給趙之楨整理筆記,還處處都摸到了關鍵,足以展露了她敏銳精明的一面,這個時候若還是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模樣,未免太假啦!

    「後宮不得干政」這條規矩,主要是遏制那些沒有瓷器活還野心昭昭之人,可有遠見卓識真才實學的話,不少男人還是挺樂意聽一聽妻子的意見。

    去了的皇后便是公認的賢後,貴妃亦是一代才女……你還別說,聖上這會兒也正跟貴妃說起了「堂兄要動手」這件煩心事兒,而趙之楨和他爹也有點異曲同工,面對元春倒也實在,他開口問道,「你知道多少?」

    元春道:「妾身是金陵人。那位殿下又素有賢名……」話鋒一轉,「他收買人心已經挺久了,不過沒什麼成效。」

    南邊的大族相對富裕,而且讀書人多,換句話說,想收買南邊的世家就要花很多很多錢,有這些銀子還不如直接去養私兵呢。

    元春這話的意思就是,南邊那些人家跟這位殿下牽連十分有限,完全不用擔心他揭竿而起,一呼百應。那位殿下的威力,在於能大幅影響宗室中各位的親戚的態度!

    順便一提,前世這位造反的藩王,與大皇子可是有些往來的。當然這話元春就絕對不敢說出口了,不過到了真把那位藩王押解進京的時候,聖上定會體味一下宗親的力量。

    事實上,太子與大皇子真正勢不兩立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趙之楨沒往他親哥哥那邊琢磨,只是從元春這番話猜測到了六七分真相:那位藩王起兵之際,京城的局面也得跟著不穩當了?

    不過父皇老謀深算,就算前有險路,也能兵來將擋,他只是更擔心自己這個小家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