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醉回七九當農民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大碗茶背後的苦與甜 文 / 西風黑馬

    吳永成他們幾個,坐在前門茶點合作社的茶座上,聽著人們議論北京這兩年以來的變化。

    「前門茶社的這個經理,我認識。是我們的老街坊小。姑娘挺不容易的。」一位年齡在六十多歲的老人,感慨地說:「當時她初中剛畢業,也就是十四、五歲的樣子吧。就到了東北去插隊。七九年,才和一大批插隊青年回到了北京。就已經變成了二十五歲的大姑娘了。那時侯,滿北京城,都是沒工作的大小伙子、大姑娘,全是插隊回來的。國家一下子,那能安排了他們呀。每天大街上打架、鬧事的,就是他們。派出所的,也拿他們沒辦法。唉,這些孩子們也苦啊,想當年,一個個年紀小小的,一個人跑到了天難地北的。受盡了罪,吃盡了苦。好不容易從大老遠的地方回來了。也由出去時的小孩子,變成了大小伙子、大姑娘。可回家了,反倒沒有自己能幹的一點活了。挺大的人,只能呆在家裡吃老人,這是怎麼說的呢?」

    「誰說不是呢!我家就有兩個插隊回來的。一個閨女,一個小子。回來呆了半年,就憋屈得怎麼也受不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大娘接上話茬,「那個閨女畢竟是個女孩,還好說點。每天,只是在家裡和我們吵鬧,也不出去。嫌留在城裡、了工作的同學們笑話;那個小子,就讓人操心得受不了。二十多歲地大小伙子。每天出去喝得醉熏熏的;要不,就是和人出去打架。不是他頭破血流的跑回來,就是讓人家派出所的找上門來。罵他們嗎?孩子們心裡也挺苦的;任由他們胡鬧吧?這要是出了個亂子,可怎麼辦?我和我家老頭愁得幾宿沒合眼。後來,就找了一些關係,花了不少錢,我們兩個就辦了病退,提前退休。讓兩個孩子接了班。也少了我們的一塊心病!」

    「那是你老兩口運氣好,正好有兩個工作的位位給了孩子們。就像我剛才說的這個茶社地經理——張英姑娘,她那有什麼能讓她接班的爹娘!她爸早早的就下世了,就剩她媽一個人,在家裡呆著。她還得靠閨女養活呢!」那位大爺接著說:「那個閨女也是個要強的姑娘。到處跑著找工作。可那會報紙上就說了:光北京待業青年,就有四十四萬。一多半是插隊回來的知識青年。咱北京這麼大的地兒。那有那麼多地工作,等著孩子們呀?!誰家沒有一、兩個呆在家裡、混吃喝的大小子、大閨女?!沒法呀。」

    吳永成他們幾個,在旁邊聽著也直點頭。對於插隊的知識青年,他們並不陌生。他們的年齡,讓他們剛剛滑過那一個坎。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僥倖。到了農村,受苦受累不用說,回來就成了被忘記的一代。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還要和小弟弟、小妹妹們在社會上搶飯吃。真是太無奈了。

    特別是吳永成,他在自己的前世,看過不少關於知識青年歸城後、尷尬遭遇的作品。剛開始是找不到出路。艱難掙扎;好不容易從絕境中走出來,不少人到了中年。又遇到私生子問題。頗為尷尬呀!

    這個張,在這麼艱難的時候。那又是怎麼起步的呢?現在國家政策可不讓自己領照單干!得詳細問一問。要是個人才,說不定以後能用得著。咱現在缺地就是人才啊。

    「大爺,那你能給我們說說,她是怎麼展起來的嗎?您是她地老街坊,應該知道她的不少事吧!」吳永成往老人面前湊了湊,態度謙恭地問。

    「當然知道了。從她領著幾個和她一樣地小青年,開始擺茶水攤,我就一直跟著他們。可以說。我是看著他們的小攤子,變成了大門面。從他們在前門哪會。一直到了現在的這地界兒。我一直追著喝他們的茶,就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支持。哎,孩子們不容易哪!」

    在這位大爺的慢慢敘述中,吳永成他們幾個知道了、這大碗茶背後藏著的一段艱辛。也是幾個歸城後的插隊知識青年,創業的一段血淚辛酸史。

    一九七九年初,張英帶著東北生產建設兵團地十年風塵,回到了久久盼望的家鄉——都。但在她回來後卻現,這個自己原來十分熟悉地城市,現在變得好像不怎麼歡迎他們這種人的回來:住的地方沒有——家裡原來就小,現在弟弟、妹妹們長大了,都沒自己的立足之地了;工作也沒有,近兩年,北京初中、高中畢業的有十幾萬學生,都在等著就業;就連說的話,也和城裡的人說不到一起:自己這夥人,十多年在外,原來地道的北京話,也摻進不少南腔北調,人們看自己的目光,就像看外地人一樣,那麼陌生!

    張英在跑了街道辦事處十幾次,要求找工作沒有結果後,並沒有灰心。她仔細地考察了當時北京的各個行業,現都的服務行業,在全國來說是很落後的。到了一九七九年,城區人口已增至五百多萬,服務網點卻只有一萬多個。就拿飯館來說,整個北京城區只有八百多家。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吃頓飯,真叫難。站著等,坐著看。餓得肚子咕咕叫,人們急得團團轉。」

    至於旅店,那就更少了。國營的旅館有十幾家,舖位太少;有幾家大一點的,檔次太高,一般人又不讓住。來北京辦事的人又多。往往是人還沒到北京,就得提前預定旅館;沒有房間,都不敢來。就是這樣,在當時,也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夜無安身之地。

    張英和街道辦事處的人商量後,決定就搞服務行業。

    可是搞飯店和旅館,需要太多的錢。街道辦事處也拿不出來,只能先給他們能拿出十幾塊錢,還得領導批示。

    十幾塊錢能幹什麼?張英和幾個夥伴想了幾天,決定先擺個茶水攤子、小展。幹著,總比閒著、等著要強!不然還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街道辦事處才能給他們安排

    就靠著街道辦事處借給他們的十幾塊錢,他們又從各家找出一些小桌子、小凳子。湊出十幾個水杯、幾把暖瓶,買了幾包茶葉。大碗茶茶攤就在前門大街上,擺起來了。當時他們的人馬,總共有十三個人。年齡最大的有三十四歲,有男有女的。

    幾個老街坊們,記得清清楚楚。開張的那一天,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三日。

    「他們剛開始擺起小攤的時候,有不少人還笑話他們。」大爺接上吳永成給他遞上的一枝煙,笑著朝他點了點頭。把煙點燃後,吸了一口,繼續說:「你們想啊,十幾個小伙子大姑娘的,每天就圍著個大碗茶攤子,見人就吆喝『大碗茶、大碗茶,二分錢一碗』。人們看見了,說什麼難聽話的也有。可人家這幾個孩子,硬是咬著牙,給堅持了下來。聽他們說,那個小攤,第一天就賣了三十多塊錢。頭一個月下來,掙了六百多塊錢。不僅歸還了從街道辦事處借的那十幾塊,還又添置了鍋爐、保溫桶、和其他的一些消毒用具。每個人還了一天一塊五毛錢的工資,還有草帽毛巾。嘿嘿,他們的日子,也就比較好過了。」

    吳永成聽到這裡,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茶社,極力想從這裡、能看出它當年的一些影子。

    是啊,不要小看這兩分錢一碗地大碗茶。創業,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誰又能想到多少年以後,張英他們這十三個夥伴辦起的大碗茶,竟然能成了聞名全國的都一大招牌。

    「大爺,您又在說什麼呢?」這時從外面走進來一個年輕姑娘,她約莫有二十六七歲。笑著和這位大爺打招呼。

    「吆,小英子,忙著呢!我正和這幾位嘮嗑呢。」大爺也笑哈哈地回應著。

    看來這位就是張英了。

    「大爺這位是」吳永成轉頭。問那位大爺。

    「說曹操,曹操到。這位,就是咱們聊了半天的張英姑娘,這裡的經理!」大爺笑著對吳永成說。

    「大爺,你又在這說我什麼壞話了?」張英笑著,和大爺開玩笑。

    「張經理。你好。大爺剛才正給我們、介紹你們的創業經過。」吳永成站起來對張英說:「我們是對外貿易學院的學生。聽了大爺地介紹,覺得挺感動的。咱們能找個地方,詳細聊一會嗎?」

    「可以呀。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是解放軍;最令人羨慕的,就是你們大學生。天之驕子嘛!以後我們的事業,還要請你們多幫助。」張英爽快地說。到底在東北呆了十年,就是不一樣。沒有一點時下姑娘們的扭捏勁。她地性格中,帶了不少東北姑娘的直率。

    劉艷大聲讚歎:「對嘛,這才不愧在咱們的東北呆過。夠爽快!」

    「怎麼你是東北人?」張英驚奇地看著劉艷,也說出了一口地道的東北話。「這可遇見了半個老鄉了。東北我呆了十年。簡直成了我的第二故鄉了。有時候,我東北覺得比北京還親!那裡的鄉親們。對我們真好。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過幾年,再回去看看。去走親戚!」

    吳永成他們幾個隨著張英,到了後面的辦公室。

    「張經理,不好意思。我想問你個很冒昧的問題。要是能回答,就告訴我們;為難的話,就不敢勉強你了」吳永成在張英的辦公室坐好後,開口問她。

    「咱們都是年輕人,你們也不用那麼客氣。就叫我張英好了。不用一口、一個張經理地。聽著彆扭。問吧,不用怕什麼冒昧。你個大小伙子。怎麼變得扭扭捏捏,活像個大姑娘家似的。我這裡沒有秘密。」張英真是痛快。

    「你們怎麼想起在*前開茶社了?這個影響可不小啊。市裡面敢這麼做。思想也夠開放地!能給我們說一說這個過程嗎?」吳永成好奇地問她。

    「這個沒什麼不能說的。大概是在五月前地一天吧。」張英回憶著:「市裡面的領導,把我叫到中南海的懷仁堂,和我談話」

    「什麼,中南海的懷仁堂?」吳永成的四姐吳永麗,先叫了起來:「就你們賣大碗茶的,領導們還能知道你們,讓你們到中南海裡,和你談話?哪你們現在的規模,應該不小了吧?」她以前也算搞政治的,知道中南海對一般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那是中央領導辦公地地方。等閒人是進不去的。

    「我們這個服務社,現在有二百六十六個職工,月銷售額突破了一百多萬。現在我們不僅僅是賣大碗茶。」張英驕傲地回答,她接著又說:「當時領導找我談話,我也是感到挺突然地,沒有一點思想準備。當時又是晚上。一見面,市委的領導就開門見山地對我說:我們準備在*看台下,開闢集體的商業網點。賣些冷飲、麵包、快餐等。你看行不行?你們那個服務社,能來幾個人,搞這個服務行業嗎?怎麼樣,敢接這個擔子嗎?人家領導當時都這麼說了,我還有什麼不敢的!再說,七九年我們十三個人,也敢到大街上賣大碗茶。現在還有市委領導的支持,我們為什麼不敢?!我當時就回答領導:沒問題。北京的待業青年很多。不少人都要求上我們那裡去呢。」

    「那你們現在,展得也挺順利的嘛!」人家的事業,現在展得很好。吳永成見拉人無望,乾脆就決定以後找機會,和她合作。

    「現在看起來是順利,以前我們很難。用人家的話說,我們捧的是泥飯碗!經不起摔打啊!我們沒有國家每個月的固定工資。用的原料,也不是國家計劃供應內的。只有自己不斷努力,才能把我們的飯碗,變得更結實,捧的時間也更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