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0.華夏版與海外版 文 / 三等廢材
畫面回到了沈易第一次出鏡的警察學院的階梯課室裡。
「殺人動機論」此前已經出現的一半,是屬於「連環殺人犯」的。
有的連環殺人犯熱衷於各類重口味,有的則因為身體缺陷心理疾病或者性功能障礙,也有的是因為小時候受的虐待,又或者是想要報復懲罰特定類型的人……
但無論是報復的快gan,享受的快gan,還是自卑心理下的病態滿足……所有連環殺人犯的動機都只有一個,就是為了這種快gan和快樂。
而ending這一幕,則是另外一半的,屬於普通殺人者的殺人動機。
「根據不完全統計,普通的殺人犯,超過九成都會產生後悔的情緒。不止是因為被抓,哪怕是逃跑了數十年的殺人犯,也會後悔著。」
「罪惡感的折磨,害怕受到懲罰的驚恐不安,或者是殺人時僅僅因為衝動欠缺考慮……這些都是後悔的理由。」
這段話,顯然已經解釋了劉天行最後救人的選擇。
「無論為愛,為恨,為錢,為前程名利……人有私心,有感情,是無法被理智完全操控的生物。」
「之所以殺人,又之所以後悔;站在因果的分水嶺上,種下後悔的原因是……」
沈易的聲音逐漸消失,只有嘴在動,畫面也逐漸暗下。
黑暗中。
那個兩個字構成的詞彙終於沒有發出聲音來。
--end。
肖揚作品。
…………
看片室裡,掌聲響了起來。
焦點影業的一位高層回味了一陣兒劇情,這才有些意猶未盡的問道:「聽說這個剪輯版本是海外和香江版,但最後一幕卻有所不同,在內地版裡那個原因會說出來,為什麼?那個原因又到底是什麼?」
肖揚笑了起來:「那個原因啊。」
「是「失控」啊。」
在華夏上映的版本中,影片最後的黑暗畫面中,吳正宇的聲音終究會將這兩個字說出來。
「恨,嫉妒,憤怒,暴躁……很多情緒都會讓人失控。」
「殺人犯總是痛苦流涕的說著一句話:如果當時我能冷靜一些,一定不會做這種蠢事……這就是九成罪犯殺人的一個共同原因:失控。」肖揚解釋道。
這兩個字是肖揚在這部電影裡最想去講的東西,而這也是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一個意義所在。
正義?救贖?邪惡?人性的陰暗面?
在影片後半段所展示出來的這些東西,以及它們之間發生的衝突,也許會讓人有些迷惑,對劉天行這個角色的觀感也會變得極為複雜,難以評判……
然而,人有心,有情,總有缺點,總有陰暗面。但掩在故事和劇情之下,這部電影要探討的其實並不是很多電影裡都探討過的:人性本源裡的劣與惡。
而是在說:最可怕的東西,是失控。無論一個人平日裡有多正義多善良,失控後悔做出來的事情,一樣可怕。甚至在他原本的善良對比之下,這些結果會更讓人心寒。
「至於為什麼海外版不把這個原因完全交代出來……」肖揚笑了一下:「因為比起將答案留給觀眾,將思考留給他們更好。」
一部電影講的太完整,整個故事講的乾乾淨淨的,留給觀眾的空間就變少了很多,少了幾分餘味,少了幾分思考,這部電影在觀眾留給觀眾的印象也會淡許多。
「殺人者往往後悔」,對觀眾來說,到這裡整部電影的角色形象和行為邏輯就已經勾勒完整了。
「人為什麼殺人,又為什麼後悔?」
結合劇情,結合自己人生的經驗,觀眾會得到自己的答案。而他們自己得到的答案,往往才是對他們自己人生最有價值的。
這位高層又問道:「那華夏版為什麼要加進去呢?另外,我也想知道華夏版和海外版到底會有多少不同之處。」
「畢竟對於咱們焦點來說,大陸的電影市場也是很重要的。」他苦笑著解釋道:「我想聽一聽肖導對於內地制度的看法和理解,積累一點經驗……畢竟對咱們香江人來說,這些條條款款之間的門道更難理解一些。」
肖揚擺了擺手,也是苦笑著:「《殺人模式》能否過審我還沒有十足十的信心呢。你們也隨便聽聽就好,這些制度裡有很多模糊的東西,誰能完全說的準?」
「其實結尾之所以把這兩個字給交代出來,主要還是為了電影的主題思想表達……唔,用制度裡的字眼就是這麼解釋的。將「失控」兩個字交代出來,就是為了讓整部電影的基調和主題思想更為明確。」
肖揚沉思了一下,這才說道:「其實審查的重心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電影的主題思想,一個是畫面的尺度上。」
「畫面上,色qing,裸露的,過分暴力的之類,大家都明白。拿《殺人模式》來舉例,這裡面比如開場要剪;驗屍的場景要用的其它機位的鏡頭,時間也剪得更短;最後劉德樺被王保強連捅數刀,較為血x的場面也一樣要修飾……」
「但這種畫面的尺度其實是游離不確定的。大家都知道,暴力血性之類在華夏電影中總是時有出現,但程度卻各不相同。有的能上,有的卻上映不了。」
「這裡面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暴力血性,你如果是拍一個犯罪者的行為,那麼尺度稍大就肯定過不了。但你如果是拍一部戰爭電影,尤其是華夏近現代戰爭題材,你表現戰爭的殘酷性,只要你的電影立場是堅定的支持華夏,那你尺度稍微大一點就沒關係……」
「又比如裸露,這段戲的裸露如果是與情慾有關的,那麼一般過不了,露背都有可能被剪。但如果同樣是戰爭,你用一條luo屍暗示戰爭讓人的死亡都沒有尊嚴,說不定就能過。」(註:這個是有真實案例的,這裡不點名,可能很多讀者都知道)
「又比如你的這部電影如果在海外拿了獎,甚至是能衝擊澳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再或者是超級大片,那麼尺度上受到的限制也會小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大片涉及了與華夏國情有關的,尺度會卡的更為嚴格,過線一丁點都會被砍……因為他們不希望在這種很多人會看到的大片裡出現某些東西。」
……………………
「第二個方面,則是影片的思想性。」
「華夏要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其主體思想必須要正……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殺人模式》的結局,國內版會有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劉德樺被葬進浩園,殺人兇手的身份沒被揭開……這個在國內會被重新剪過,不再做相應的暗示。沈易站在他墓前的那段不會剪,但不會拍攝出這是在浩園。」
「劉天行已經死了,所以可以不用再加拍「犯法必須要受到懲罰」的戲份。如果這樣還過不去,片尾可能只能再加一段字幕作類似的交代了。」
「第二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失控」了。這兩個字點明之後,影片的主題思想就帶有了非常清晰的警示意義。」
「像前年杜導演的《毒品》一片,這部電影的尺度就相當大,甚至引起輿論和影評家的大討論。數量眾多的警察死去,完整的注射死刑展示,以及吸毒,製毒,藏毒等畫面的直觀展現……但這些場面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影片的主題思想非常正,這些畫面的警示意義也非常強:碰上毒品,絕對不會有任何好下場。影片中展示出來的可怕,都能讓人明白到這一點,所以能通過審查。」
「其實電影審查委員也是人,除了官員和一些老電影人,還有很多人來自不同的機構。有婦聯的,你的題材如果涉及婦女或未成年兒童,他們的意見就很重要;如果涉及歷史,涉及戰爭,那麼委員裡面的某些歷史系教授就會很審慎的去看;如果涉及迷信的恐怖片,那麼來自宗教局的委員恐怕就會關注了……諸如此類。」
「所以電影要順利過審,就要在每一條原則都基本不過界,保證影片的主題思想和價值觀正確,同時又不觸犯任何一個類型的委員,甚至是說出他們想說的話,那麼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
「《殺人模式》最容易踩線的一點就是劉天行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警察,這也是為什麼要選擇合拍的最大原因。「不損及公安,武警,軍隊形象」,如果是「香江警察」而不是「內地公安」,那就沒有問題了。」
香江電影裡的壞警察還好麼?《無間路》混進警局臥底的劉德樺,《中環風暴》裡製造偽證,試圖殺人滅口的警察劉德樺都沒有問題,也不差《殺人模式》裡面這個劉德樺了吧?
至於連環殺人狂,已經有王保強主演的那部《追兇路》在前面排過雷了,所以肖揚也並不擔心這一點。
說是沒有十足十的信心,但對於《殺人模式》過審,肖揚其實有九成的把握……
ps:電審,最終還是寫了。因為編輯很久前的提醒,不敢隨著情節時不時就來上幾句,慢慢將這個問題解釋好。
壓縮集中在一章之內會顯得非常枯燥乏味吧,好在只有這一章。
至此,大家可以評論這部電影了。無論是贊是踩,廢材都會欣然受著。
評論比較優秀的會引用到後文電影上映後的影評中,也會如實借用書友的網名來發表,歡迎大家進來客串一把。批評的精準的也會引用,畢竟一部電影總是會有負面影評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