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南宋春晚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清平舊事(一) 文 / 秀才娘子

    那歲大亂,清平城中鬧鬧哄哄,人心浮躁,有親的奔親,無親的亦慌慌的往臨安尋摸著去了。人人思想皇家聖地,兵馬良多,總比清平這麼個一馬平川的小城要安穩。

    也有戀家的,日日將房門緊閉了,不露臉面。也有窮的無處可去的,左右無財可被人劫,索性將破敗的院門打開,讓人一眼瞧見裡頭失修的窗欞、雜生的野草、裂開的牆縫,好叫人消了邪心。

    徐府內,更是惶惶然然。

    徐夫人聞聽容娘不見了,兩眼一閉,便暈了過去。

    玉娘與舒娘忙撫的撫胸,掐的掐人中,好歹將夫人弄醒來。

    老夫人含淚勸慰道:「真娘啊,不過昨夜之事,多派些人去尋,想來尋得回來。你莫急壞了身子,家中還有小的要顧著啊!」

    徐夫人氣息微弱,兩眼枯涸無神,喝了幾口參湯之後,好歹恢復些精神過來。

    接連數天,徐府與張府派出去的人沿著那群叛匪的路線緊著尋訪,卻絲毫不見容娘身影。

    那群烏合之眾鬧了一場,不及臨安,便被臨安出來的軍隊一擊而破。至此亂世,朝廷哪有耐心審罪,一併砍了人頭,掛在臨安城牆上示眾。

    可是,容娘,仍然不見蹤跡。

    那日田莊中人,也有逃散的,但事後接二連三的回來;或是遭了刀槍,屍首也橫在那田間地頭,並未如容娘那般消失不見。

    徐府眾人暗地裡心想,莫非是歹人見了容娘美貌,將她藏了?但誰都不敢開口,唯恐徐夫人絕望,一口氣不來,丟了性命。

    徐夫人強捺著哀傷,不斷的叫人去尋。偏偏街市不太平,大旱之年。失了口糧又背了一身賦稅在身的佃戶趁機鬧事,北方來的流民更是挾帶其中,搶大戶,砸衙門。燒房屋,將世道弄的烏煙瘴氣。

    進之急著要攜家帶口去臨安,徐夫人卻堅持守在清平,她只恐容娘回來尋不到人,無處可去。

    但時日一多,街市空空蕩蕩,一有動靜,便叫人心裡慌慌張張。連張教授家,等了數日,也無奈的帶了媗姐兒進了臨安城。老夫人想著總不是法子。正要勸,宋管事瞧了形勢,便說回頭溝早做了準備,莫若退到回頭溝,也好打探消息。

    徐夫人猶豫再三。迫於時事,不得不應允了。又叫人去告了婉娘與娥娘,並那兩戶人家,一併往溝中躲避。

    家中眾人驚訝之餘,不及詳細詢問,忙包裹細軟,幾輛車子拉了。一路顛簸入了溝中。

    歷經數年打點,回頭溝山中樹木蔥鬱,丘田連縱,林間起伏,風聲可聞。溪谷平地,十數棟屋子均勻散落。雞犬相聞。中間大屋,門戶齊整,宅院深幽。

    徐府眾人安心住下,方四處打量。宅中一應物事齊全,雖樸拙些。卻極具莊家風味。

    進之心道,原來容娘當家,自己總嫌她慳吝,不肯捨錢。原來,諾大的家當,都填在此處了。這谷中偏僻,尋常人等,不往此處來。可不正是隱居好地。當年舊都大城,說破便破,竟不如此處安全!

    因想著溝中一時進了許多人,老夫人便問倉中糧食可足。宋管事垂首稟道:「娘子吩咐,每歲收成,留兩成在倉中,以防次年災荒。再者,今歲乾旱,糧食一粒未賣,盡入了庫中。谷中亦有一些收入,糧食一時倒是不愁。」

    老夫人聽了於是不語。

    非但糧食,倉廩之中各樣臘貨火腿亦不少。田莊上不太平,連這那裡剩餘的十幾戶人家,趕著雞鴨豬牛,斷斷續續的亦入了溝。溝中房屋不夠,卻喜天氣乾旱炎熱,溝中林木眾多,一時眾人動手,搭了許多房屋,也儘夠了。

    如此折騰,已是入冬。

    徐夫人臥在床上,想起容娘,心中哀傷,又叫春雨過來,細細問詢當日情形。

    春雨懵懂,不知夫人要聽寫甚麼。她哼哼唧唧的說了一陣瑣事,驀然想到娘子省的病,方才哭哭啼啼道:「娘子一直在盼大郎派人去接,不想府中派了娥娘子來,倒是將惠娘子接回來了。當時小的便瞧著容娘子臉色不好,一日一日的只是瘦,飯也用的不多。後來,後來,又不知得了甚麼病症,月事也不來,總是嘔。進的那點吃食,嘔出來尚嫌不夠,連膽水都嘔了出來,臉都綠了,瘦的不成樣子……」

    徐夫人眼神漸漸發直,臉色變白,手腳不能動彈。她的心裡一清二楚,丟失的不只容娘,還有盼望已久的孫輩。

    老夫人聞訊,臉上沉了又沉,心中悔甚,不好做聲。她心中念著守中命苦,減了幾日飯食,卻依舊挺過來了。

    徐夫人從此臥榻,亂世之中,沒有良醫可尋,只將就養著。若有人安撫,話未開口,她的淚倒先出來了。

    「她苦裡來,苦裡去。來時無聲,去時無影。搗騰出偌大傢俬,沒享著半點福。往日裡頭,叫她怎麼,她便怎麼。總是顧著家裡,從不提半點要求。她來到咱家,過的這十幾年,哪裡過了什麼好日子啊……」

    哀哀慼慼,到後頭泣不成聲,以致聲嘶力竭,氣息微弱。

    徐府一片淒涼。

    惠娘母子坐立不安,老娘老實,終日屋裡垂淚,不敢聲張。惠娘淒然,服侍起老夫人來卻更加盡心盡力。

    外面尋容娘的人甚多,管事回來些許說了幾句,大概是小郡王與高九郎都幫著尋了,但娘子仍舊蹤跡全無。

    徐守中去了數月,寄回了一封家書。書中寥寥數語,自報平安,與兩位夫人問安,再無其他。

    他許是不知道吧。惠娘心裡黯然,他們那般恩愛,若是知曉,不知他心裡如何作想?

    但是世道越發亂了。

    內憂外患的大地上,便似邪魔妖怪推翻了鎮壓的寶劍,瞬間逃竄道人世為非作歹。

    金人未曾打到此處,包藏禍心的匪徒卻藉機生事,遊蕩襲擊,燒殺搶掠。

    回頭溝過了數月的安穩日子後。到了次年春天,四鄉來投的人越來越多。溝中人煙興隆,簡直可稱是一個熱鬧的鎮子了。但這個鎮子裡的糧食一日比一日稀薄,兩位管事愁眉苦臉。算盤打盡,不曉得能否熬到七月的收割。但此時,稻種尚未下田呢!

    一日三餐就改做了一日兩餐,只徐府眾人一日用一餐干飯,其餘人等,儘是稀菜粥。

    便是這一日干飯,也有人熬不得這苦,矯揉造作的叫苦叫難。

    率先發作的是周淮南這個嬌生慣養的二世祖。他借了他婆娘婉娘有孕在身,叫小廝找管事要糧要蛋要肉要面。盧管事無奈,只得回稟管家的元娘。元娘皺眉,叫管事打發了兩升糧食。

    不曉得那小廝回去如何說的,徐家人正是用晚飯之時,只見周姨婆氣咻咻的趕了過來,將小布袋子米傾翻在地。雪白的米滾得滿地都是。

    「阿姐也瞧得起人,叫人打發這麼些米,莫不是盼著我周家絕後,好甩了我們這幾口人!」

    周姨婆乾枯的臉皮耷拉,眼睛裡越發凶狠。

    元娘垂了眼睛,默默的喝了一口粥。

    老夫人歎了一聲,道:「家中就這麼點糧食。你又不是不知道,發什麼脾氣呢。莊子裡人越發多了,人家粥裡還要摻野菜才夠呢。」

    「那些不相干的人也虧阿姐散糧食給他們。我倒是先說句不中聽的話,瞧著吧,遲早,這溝中有鬥起來的那日。」

    周姨婆嗤笑。臉上褶子深如溝壑。她瞥了一眼慢吞吞吃粥的進之,嘲道:「三郎,你不是在家中用過炊餅了麼,如何又吃?撐壞了肚腹,這溝中可沒有郎中給你開健胃消食湯!」

    進之不妨。一口滾粥入了喉,直燙得他面紅耳赤。他假意咳嗽了幾聲,正色道:「姨婆說笑了,何曾吃過甚麼炊餅,不過是娘子做了幾個野菜糰子,嘗個新鮮。姨婆若歡喜,待會叫人送幾個過去?」

    才剛早春,哪裡來的野菜?一掐一把水,只好做湯哩!

    「哼,淮南在你屋子裡吃了幾回了,莫來哄我!」

    進之啞然,曉得自己懷了事,便哼哼唧唧的不再作聲。

    於盼兒臉羞得通紅,恨不得鑽入地縫裡頭去。

    二郎守惟皺眉,自己爹娘卻不好斥責。但府中老少,皆是一日兩頓,一干一稀。不想自己這兩個不懂事的爹娘,竟如此自私!

    元娘惱火地白了旁邊公婆一眼,又扯了扯旁邊老夫人衣襟,只盼著她來圓場。

    老夫人歎了口氣,道:「罷了,每日多量半升米給你姨婆家。自己家裡,斷斷不可開私灶。溝裡的人,既然來了,粥米照發。咱們徐家,歷代忠良,豈可見難不救!大郎在外頭打仗,咱們在家裡頭不可丟他的臉。熬過這陣,苜蓿出來了,野菜多了,自然好過些。」

    周姨婆猶自不滿意,但徐家桌上稀粥清澈,她也不好再行刁難。

    但外頭戰事越發頻繁,溝中人事亦越發複雜。林子大了,甚麼鳥都有。何況這十里長的溝中,狹長的溪谷裡,藏了數百人,又逢早春,可覓食之處確實無多。

    吃慣了徐家發的糧食,若哪一日徐家忽地說,倉廩缺糧,一戶一日一斤糧,要減至一日半斤。心實的農戶仍舊感激涕零的接了去了,心眼缺失之輩則憤懣頓生。

    況徐家有吃不了苦的幾個親戚在那處杵著,暗地裡和面烙餅,濃郁的糧食香味引得腹中空空的人嫉恨不已,只恨不得扒牆入戶,搶一兩個入口。

    又有作奸犯科者,好吃懶做者,惹是生非者,雞鳴狗盜者,邪心漸起,溝中諸事漸漸不平。然管家的二郎良善有餘,氣勢不足,鎮不住一干人等。元娘利索,亦管不了外頭事情。

    眼看著溝中越發不太平,愁眉苦臉的二郎夫婦正不知如何收拾。溝外,有敵來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