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清平於世

正文 第68章 文 / 楓隨絮飄

    心情好,這時日也就過得特別的快,一眨眼又過去了三天,順子那頭終於有了回信。

    果如張逸所料的那般,順子信心滿滿地過去,不想那頭卻出了差子,貨進不到半匹。正在他絞盡腦汁的時候,他收到了家裡尋人快馬送來的消息,打開信細讀,頓時有些反應不過來,畢竟,信中所說,雖有理有據,但終歸不過是張逸一人之言,這筆買賣若是做成了,所得收益抵得過他辛苦一年,只憑這幾句就讓他冒賠人定金的風險,輕易放棄,自是不能。

    他猶豫不決,隔了一天,又有人來尋,對方報了名號,竟是莫家人。這一來,他哪裡還有不信的道理,順子在外頭混跡多年,到底不是個死腦筋的,接連有人相阻,再加事事暗合,那被利益誘得發熱的腦子總算是冷靜了下來,一個人把這事前前後後又過了一遍,徹底想明白了根結,說白了,若按他以往的性子,這買賣怕是不會接的,畢竟,錢雖賺得多,蹊蹺之處也多,偏偏那會兒,他剛回鄉,買了鋪子又娶了媳婦,正風光,偏生就是這麼巧,燕秋也跟著回來省親,五輛馬車,不用多想,光是那排場,可不就狠狠地煽了他一個巴掌嘛,那會兒,聽到這消息,他仿如回到了當初,那沈家婆子冷笑著說:『什麼莫欺少年窮,順子,你也不照照鏡,掂量掂量,就你?拼了命賺一輩子錢,也比不過人家牙縫裡漏出來的。』就是為爭這一口氣,才失了謹慎,鑽了這套子。

    不過眼下情況不同了,眼下這事搭上了莫家,無論真假,都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順子是個機靈的,哪怕這不是一場騙局,虧了定金錢,能和莫家這樣主霸北邊的大商行攀上關係,那將是多麼好的一個機會。

    定了主意,順子叮囑了二柱一番,讓他繼續留在這兒,假裝尋貨源,自己則打著籌錢的謊子,連夜趕了回去,回了鎮子,家都沒入直接又到村子裡找上了頑二。

    那頭有了定論,按理說,張逸只是多了句嘴,也沒她什麼事,但偏偏就有人硬是讓她參與到了其中。

    張逸心裡頭不爽,任誰大清早被人叫了上縣衙都不會覺得舒坦,何況這一回,身邊還沒有媳婦陪著。

    到了府衙,進了後堂,議事廳裡已經有人端坐,目光一掃,上手正位上,一個圓臉胖胖的神態帶著憨氣的中年人,穿著一身官袍,想來就是縣令了,邊上陪著另一個長鬚消瘦的男人,還有一個官差打扮的衙役,那莫小公子也在則坐在左邊,順著位頑二在後頭。

    順子帶著張逸,抱拳行了個禮,張逸跟著做,那莫小公子這會倒是一改往日冰山美人的模樣,開了金口,做了介紹。

    縣老爺很賣面子,讓他們坐下,閒說幾句,就開始問案情。

    本來,若是依著頑二的性子,他是打算找相識的閒幫,私下抓人,時機一到,就一鍋端了,好好收拾一通,讓他們曉得厲害再不敢來犯,莫小公子卻不同意,到底是大戶的嫡次子,論城府要深了許多,思量考慮的也多,他們是大商戶手下也有人脈,已經查出這伙騙子勢力不小,也不是實出茅廬新手,出氣容易,可是事完後,莫家在這事上討不到多少好處,倒不如報了官,這夥人常年四處流竄作案,與官家沒多少勾搭,這縣令官限將至,正需要政績,兩處聯手,互相賣好,豈不是互惠互利,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問了話,張逸也不隱瞞,把事由又細說了一回。

    聽完,那縣老爺瞇著狹長的眼,問了聲:「老紀,這事你怎麼看。」

    張逸嘴角抽了抽,忍不住想到了元芳。

    陪在邊上的紀姓主簿,摸了摸鬍子,應道:「大人,我瞧這夥人是慣犯,這朗朗乾坤豈能容這些宵小之輩如此猖獗,既然到了咱們這兒,自是不能容他們再行不義之舉,莫公子的主意正好,不如就趁此,將計就計,一網打盡。」

    張逸坐在下頭不吭聲,眉角又是一抽。

    「確是如此,有我在,那容得他們放肆,」縣令那瞇著的眼,忽地一睜,那三兩肉在圓臉上顫了顫。

    垂了眸子,已經有人不忍再看了。

    接著,又是一番討論商議,張逸安靜在邊上聽,她本是想要裝作壁花的,偏聽著聽著,腦子裡時不時就湧出了些東西,忍不住插了幾句,因這個,紀主簿打量了他好幾回,又問了些關於他身份上的事。

    張逸一聽他問到這些,心裡頭警鈴就響了,她是到縣衙報過臨時戶籍的,但終歸都是假身份,唯恐被看出端倪,按著當初編的小心應了,後來再也不開口說話。

    這麼著,說完了事,大半天過去了,正是飯點,這就免不了再一起吃個飯,於是,一夥人移駕,還是那處,珍饈樓。

    這一回,吃飯地方,不在大廳,而是在二樓的雅間。

    圍了一桌,推杯換盞的都是一些場面上的客套,張逸覺得沒勁,臉上卻沒有顯出半分,只是,不知怎地,心裡生出了一種很奇怪的熟悉感,總覺得似這樣,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笑著應酬的事並不是頭一回做。

    這頭男人們在商量事兒,那一頭女人們也在說話。

    大清早順子就找上了門,說是要張逸同他一塊去次縣衙,有事相商。原本,沐秀兒是想要跟著去的,偏順子說了句,是和縣老爺商量事兒,帶女人不方便,這話也不曉得觸動了張逸哪根筋,硬是要她留在家裡看門。

    沐秀兒在家裡心神不寧,偏又做不了什麼,索性就去了高家,好分分心。

    這會兒,高家小院,蘇大娘坐在院子裡納鞋底,沐秀兒也拿了針線,坐在邊上。

    拿錐子捅了眼兒,把線穿過,用力抽了線,嘴上說道:「怎地就突然想要多接些繡活了,家裡錢不夠用了?」乍聽女兒提這事,蘇大娘不免要問上一問。

    沐秀兒手上不停,低頭應道:「也不是不夠,只是想多掙錢,總要為將來做打算。」事實上,昨兒的那一餐飯吃得開心,卻也讓沐秀兒動了心思,其實她很早就在心裡猜測過了,關於張逸的身事,平日裡,這人坐立起行,雖然隨意卻不粗魯,又斷文認字,加上救她時她身上帶著的銀兩,還有昨兒吃的蟹黃包,對自己來說已是極好的美味,那人卻只咬了一口,便說不好,那麼,心上人曾經吃的又是哪些山珍海味,過的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日子?

    而眼下,她們已經定了情,這人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沐秀兒自知,雖然眼下的生比之過去要好太多太多,但總還是清貧的,要想吃頓好的,也只能難得一回,還有盤算個老半天,在她的心裡,這就是委曲了張逸。在那個時候,沐秀兒就暗暗下了決心,要再想法子多賺些錢,未必能讓張逸過上和以前一樣的生活,但總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力量讓她吃得好穿得好。

    蘇大娘自是不知道那些彎彎道道的事兒,只聽她說要為將來做打算,心思便動了起來,抬眼兒瞧了瞧沐秀兒的肚子,開口就問:「你這肚子,還沒動靜?」

    手一頓,差點走錯了針,沐秀兒輕搖了搖頭。

    高小六和小舟兒出去玩了,家裡的男人也不在,就娘兒倆,這古時的人女子,未婚時總是諱莫如深,待成了親後就是百無顧忌:「你們房事上,可還順利?」蘇大娘問得很是直接。

    房事,沐秀兒聽到這兩字,耳根子瞬間就燙了,想到晚上的親暱,羞得直低頭,神情上卻不自覺地帶上了春-色。

    蘇大娘看她這神態,就曉得小倆口這方面沒問題,心下稍安,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我瞧你這模樣,房事上必是順當了,不過,我也要提個醒兒,你們是新婚,又是這般年紀,這男人在那事上必是如狼似虎的,你也不能全由著他,房事太勤不易受孕對身子也不好,你心裡頭得有些數,」過來人語重心長,見沐秀兒燥得要把頭縮到脖子裡去,又說道:「你別只顧著羞,天理人倫,子嗣是頭等的大事,」想到了什麼,她又一皺眉目:「先前我光顧著逸哥,倒忘記問你了,方婆子對你苛待,你給沒給你自己把過脈,姑娘家家小時候沒養好,最容易落病根子,唉,到底是我當初晚了一步。」這些年每每提及這事,蘇大娘總免不了自責一番。

    「我身子沒事的,娘。」沐秀兒這會兒倒是抬頭答話了:「我和阿逸都挺好的,娘,您也說過,這孩子的事總是要隨緣的,」明知道兩個女人不會有孩子,但有些話總還是要裝著說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裡雖有了田,總還是差了些,我倒覺得,孩子晚些來才好呢。阿逸也是這麼說的。」

    這話有理,蘇大娘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也是,」聯想著先前沐秀兒問的事,倒也覺得不急在一時:「回頭,我給你打聽打聽,」說到這兒她微頓了一下,似想到了什麼,「秀兒,你也別光想著做繡活,我倒是想起一條賺錢的門路。」

    沐秀兒聽有錢賺,忙問道:「是啥?」

    「你記不記得,早先住在村北的王大嬸?」蘇大娘開始說。

    沐秀兒想了想,猶豫著問道:「您是說,那個,專給人幫廚的王大嬸。」

    蘇大娘點了點頭,「可不就是她,前幾日,我去鎮子時,趕巧就遇上了。」

    沐秀兒聽得認真

    「她呀,早先日子也過得緊巴,男人也沒什麼大本事,後來有一回,跟著人去大戶幫廚,得了不少賞錢,就動了心思,往這條道上走,這些年倒是讓她走出了一條道,攢了人脈,現在她家裡地也買了,人也搬到鎮子上了,兒子都有錢上學堂了,我聽她提了一句,如今,她年紀上去了,有些力不從心,想找個手藝不差的,踏實能幹的幫手,我瞧你手藝就挺好,要不試試?我和她相熟,你要是想,我去同她說說。」蘇大娘說完,拿眼兒瞧閨女。

    莫要說,沐秀兒聽完了,還真是很動心,幫廚這事,她以前也曾聽方婆子說過,通常需要幫廚,都是家裡有紅白事兒,不論是哪種事兒,只要你做得好,除去工錢都會有賞錢,只是,那會子,方婆子家裡的事多,抽不得空,也就沒有繼續,這麼說,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賺錢門路,想了想,沒有直接答應:「娘,這事我晚上和阿逸商量商量,明兒給您答覆。」

    「你這麼想就對了,家裡凡是有事一定要好好商量,」蘇大娘很是贊同,又忍不住提點了句:「不過,若是阿逸不答應,你也莫要太過要強,男人總是要給他留面子的。」

    沐秀兒認真點頭。

    從鎮子趕回來時,已經是下午,快要入冬了,太陽下山早,天都有些暗了。

    張逸和順子一併坐在車轅上,她百般無聊地陪著吃了那麼一頓飯,完了,又被順子拉去了他家,順子娘為了兒子的事兒,做了些好糕點,非讓她帶回來,就這樣,一拖二拖,時辰都晚了。

    這一路,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順子見他一副歸心似箭的模樣,嘴上取笑了幾句,倒是很有眼色地將車趕得快了些。

    遠遠地,才瞧見了村子,張逸就伸長了脖子,忽地,她眼睛一亮,嘴角揚起了大大的笑,站在村前路口,徘徊等待的不是秀兒又是誰。

    沐秀兒在高家吃了午飯,就沒有再多留,算算時辰,出門的人也該回來了,因為擔心,便早早地跑到了村口。

    「秀兒。」車還沒到跟前,車上的人已經大叫出了聲。

    而早在馬車行來時,沐秀兒的一雙眼兒已經彎了,腳自覺自動地向前迎了幾步,視線粘到了那坐在車轅上朝著自己揮手的人身上,半點不曾移開過。

    這對小夫妻旁若無人的舉動,完全被忽視的順子只能無奈地抽了抽嘴角。

    車才停下,張逸便跳下了車,這大膽的動作使得久久等待的人緊張了那麼一下,快步走上前,眼兒在她身上打了個轉,這才放下心,卻沒有急著同她講話,轉過頭:「順子哥。」小媳婦到底還是注意到了外人。

    「人我給你齊全地送回來了,這下可放心了吧。」順子打趣。

    白清的臉瞬時染了紅,沐秀兒啞口。

    自家的媳婦被人揶揄,當相公本該厚臉皮的出來維護,偏這會兒平日裡厚臉皮的人不合時宜地羞了。

    「好了,我回去了。」他二人這模樣,順子一個大老爺們也不好多說,放了一馬。

    小倆口倒也默契,忙一同打了招呼,這急切的反應,讓順子牙癢。

    待馬車調頭走遠,兩人相視一笑,沐秀兒這才注意到張逸手上提著的兩包看著有些份量的東西:「這是什麼?」

    張逸低頭看了看手中物,「是嬸子做的糕點,她硬要我帶回來給你嘗嘗。」

    「給我,我來提。」沐秀兒見她提著繩線的手被勒得發白,伸手就要去接。

    張逸忙讓了讓,別看這是糕,其實還是蠻重的:「我來就好了。不是很重。」

    「那,一人一包。」見她不給,沐秀兒只能讓了一步。

    「嗯,好。」不願拂了心上人的體貼,張逸分出了一包,遞了過去。

    分好了東西,就要往家走了,一手提糕點,另一手很自然地又牽在了一塊兒。

    「今兒的事都順利嗎?」回去的路上,沐秀兒小聲問。

    指不經意地摩挲著另一人手上的薄繭,張逸搖頭:「說的還都是那些個老話,其實根本沒我什麼事,倒是白白浪費了這麼一日。」眼下正是情濃,小情人想要天天粘在一塊的時候,硬是被分開了一天,又都是些客套的事兒,憋在心裡頭的不滿,到底還是在心上人面前吐出來了。

    哪會聽不出話中的那些纏綿的小心思,沐秀兒的手不由得握緊了些:「那,今天把事都說了,以後就不用去了吧。」

    「嗯,應該吧,我也不曉得。」人沒抓到,事沒完,張逸也不太確定後頭會不會還有什麼事,想到今天的事兒,繼續抱怨:「唉,反正都是些麻煩事兒,你不曉得,今兒沒有你在身邊,我都無趣死了。」這是趁機撒嬌了。

    側過頭,黑亮的眸子裡笑意滿滿,看著這人耳朵發紅,目視前方,假正經的模樣,嘴角越揚越高,「那為什麼,今兒不讓我去?」

    沉浸在此刻氣氛中的人,忽被問及,實話不經腦便脫口而出:「十個縣官九個色。」說完,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洩了心思,索性破罐子破摔,轉過頭,對上那雙明亮的眼:「我媳婦那麼好看,我得好好藏著。」說完,脖梗都紅了。

    手拉手,不急不慢地走在鄉間的小道上,斜陽的光拉出了一道長長的影,輕風吹過,隱隱能聽到另一人回應的情話:「我家媳婦也不能讓人隨便看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