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清平於世

正文 第16章 文 / 楓隨絮飄

    要成親,最忙的自然是新嫁娘。

    頭幾天,沐秀兒趕著為張逸做了兩身新衫,隨後的日子幾乎全數用在了繡嫁衣和紅蓋頭上。

    當然新娘倌也不是那麼輕鬆的,她也有必須要做的事,張逸是外鄉人,哪怕將來要在這裡定居,想要被村子裡的人接納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為了小倆口將來日子過得順心,蘇大娘沒少花心思,她是個心思活絡的,打發了高大叔,趁著修房子,讓他帶著張逸與村子裡頭的人多接觸,套交情。

    張逸對這事自然是極為贊成的,一來,她明白蘇大娘的好意,二來,那房子是她和沐秀兒將來要長住的,裝修還是自己看著的好,第三,沐秀兒幾乎把大事小事都攬上了身,閒得發慌的人,實在是不想成天悶在屋子裡無所事事。

    就這麼,這幾日,只要等高大叔從田地裡回來,張逸就跟著他去舊屋,正好這個時辰,大伙都忙完自家的事,過來幫忙的人各家都有,還真不少。

    張逸長得斯文,看上去又是個單薄的,加上知道他腳上有傷,那些粗重的活自然是輪不到她的,她能夠做的也就是幫忙遞個茶水,打打下手,偶爾也會出些小主意,這一來二去的,也就搭上話了。

    這一天,張逸又去了施工現場,沒去管修房子,反倒是坐在一張簡陋四方桌邊,幫人寫信。

    「你就在上頭寫,家裡一切都好,收成看著也不錯,叫他別操心家裡,自個兒好好保重,我給他做的新鞋新襪也別不捨得穿,哦對了,再幫我問問,他過年時能不能回來。」

    張逸低著頭邊聽邊寫,這活也是前幾天才開始的,村子裡頭大多都是些種地的粗漢子,正經唸書識字並不多,蘇大娘是有心要出方婆子那口惡氣,就把張逸識文斷字的事好好宣揚了一番,就這樣,村裡頭時不時有人找她幫忙念信回信。

    「張逸哥,你再幫我添一句,說我會好好照顧娘的,讓我哥安心。」站在婦人身邊半大不小長相憨厚的少年說完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咧著嘴笑了笑。

    張逸點頭,也沒潤色直接就把這話寫上了,寫完後吹了吹,把信上的內容細細讀了一遍,問道:「嬸子,您看這樣寫可成嗎。」

    「成,成。」婦人臉上帶了笑,從張逸手中接過了信,雖不識字可仍舊仔細打量了一回,折好收入袖中,接著從一旁籃子裡取了幾個雞蛋:「逸哥,嬸子也沒啥謝你的,聽說你受了傷,這個你拿去,讓秀兒給你補補。」

    忙擺了擺手:「嬸子,這寫信是舉手之勞,您這樣可不就見外了。」在這裡可不像現代,雞蛋到處有得買,張逸聽沐秀兒說過,村裡頭家家養雞,可生出來的蛋,極少是自己吃的,通常都是存夠了數,上鎮子裡頭換米面銀兩。

    「你要不收,那才是見外呢。」謝嬸硬是把雞蛋往他手裡一塞,回過頭又衝著小兒子說道:「我先回去做飯,你好好在這裡幫忙,可千萬別添亂,逸哥兒,你要有啥事儘管吩咐他做,別看他個頭不大,可有的是力氣。」說完也不給張逸再開口的機會,起身就走。

    張逸手裡捧著雞蛋,轉過頭有些無措地看著二柱。

    「張逸哥,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娘不安心。」二柱揉了揉鼻子,猶豫了那麼一下,小聲說道:「張逸哥,我求你個事,你能,你能教我認字嗎?」大概是怕被嫌棄,又追加了一句:「其實我也不是一個字不識,常見的還是曉得些的,可我想多認些,以後能親手給我哥寫信。」

    看著那少年渴望的眼,張逸心思一動,點了點頭。

    到了正午,蘇大娘和沐秀兒推著小平板車,帶著麵點過來。

    這是村裡頭的規矩,人家包工包料幫忙做活出力氣,可肚子你得管飽。

    千萬不要虧待了裝修工的肚子,何況那人些還都是同村,是以後要長期打交道的,為這個,張逸又特意拿了些錢出來,請蘇大娘幫著安排,盡量弄得豐富些。

    沒二話,蘇大娘就把這事包下了。

    今兒有包子,還有豬骨頭湯麵,遠遠就聞到了香味,男人們捧著碗,個個臉上笑瞇瞇的。

    沐秀兒從小食盒裡另端了一碗麵,送到了張逸面前:「他們口味重,我怕你嫌膩,給你重作了份。」

    碗裡也不見得比別人多些什麼,可這樣的行為仍舊是免不了引得眾人一番調笑。

    張逸不以為然,拿了筷子,撩起麵條吹了吹,送入了嘴裡,手擀的麵條爽滑有嚼勁,配上這湯味道正好,讚了句:「真好吃,你手藝真好。」

    沐秀兒臉上帶著笑:「我看你是餓著了,人一餓吃啥都是好的。」

    不去爭辯,張逸當著面,一口一口地把這一大碗麵全數送進了肚子,連湯都喝了個精光。

    偏這舉動又被有心人抓了當作把柄,起了哄。

    到底面子薄,沐秀兒尋個借口躲了出去,張逸卻在這個時候,頂風作案,無視身後的笑聲,跟了過去。

    到了不遠處的田埂邊,沐秀兒停了下來,回過頭看到身後那人:「你怎麼也跑來了。」

    張逸不語,只帶著戲謔,盯著她看,直到那人快惱羞成怒了,才老實說道:「找你有正經事商量。」

    「什麼事?」沐秀兒瞧她臉上一本三正經的,也不追究她之前的行為,開口問道。

    張逸稍稍理了理思路:「這事也是二柱讓我教他識字才想到的,你曉不曉得村裡頭有多少孩子是在六七歲到十一二歲,到了開蒙年紀卻不能讀書的?」

    「你打算辦學堂當夫子收束脩?」沐秀兒一點就透,這想法她倒是贊成的,她外公就是幹這行的:「這主意倒是好的,咱們村子識字的不多,大多數人家不過是識得些數兒,認得的字也就是福呀米鋪呀布鋪這些大街上能夠瞧得著的,你要說讀書上學,其實正經入了學堂想功名的就錦陽一個,其他孩子,就算是小六兒,大娘的意思也是讓他能夠識齊全了字,將來在鎮子裡找份有出息的活,不用窩在這兒種田,不過,當爹娘的還是想要孩子好的,村子裡也沒有人能教,你要收得不高,跑來當你學生的不會少。」

    「不,咱們不收束脩。」張逸搖了搖頭,見沐秀兒一臉不解,慢慢解釋道:「我身上還有銀子,不缺這點束脩。」

    「那可不成,就算咱們不胡亂花錢,可是往後日子長著呢,只想著靠那些早晚坐吃山空。」顯然,沐秀兒誤會了。

    「當然不能只花不掙。」張逸聽到她的那句往後日子長著呢,臉上不自覺地帶了笑:「你記不記得,去鎮子時,我在書坊裡晃了一圈?」

    沐秀兒想了想,依稀記得她和蘇大娘買雜貨時,這人抽了個空跑去了對門的書坊,後來還買回來了好幾本閒書:「書坊怎麼了?」

    「其實,那天我不光買了書,還和那書坊的東家說了會兒話,他們那兒要找人抄書,工錢還不低,只要先交了押金,書能帶回家抄,到了定期,交上去就成。」張逸當時就留了心眼兒,多問了幾句甚至當面寫了幾個字讓人家評定:「那時候,我心思還沒定,就沒和你說。」

    「這和你教書有什麼關係。」沐秀兒更不懂了:「你要抄書,哪還有閒工夫教孩子?」

    「不是教書,只是教他們識字,所以不收束脩。」張逸四下看了看,見並沒有人,又小心地往沐秀兒身邊挨近了些,低聲慢慢地把腦子裡想的,一一細說:「秀兒,咱們倆都是女人,雖然成親,有那麼個幌子遮掩,可是,許多事總還是要多考慮些,我是外鄉人,而你也沒有正經娘家,說到底咱們倆個在這兒,根基都不深,往後日子長了,總免不了一些事端,也不能樣樣都靠大娘和村長。」

    沐秀兒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張逸又說道:「其實,這事我也是算計著人心的,開書院一來我沒那麼大的本事教人,二來我也沒那麼多的精力,再說收束脩,多了少了,無論怎麼樣總難免會被有心人拿去嚼舌根子,我要的不是錢而是人情,一個子兒不收,一碗水端平,將來萬一要有什麼事,到時候礙著這份人情,沒人會說咱們不好,也沒人敢說咱們不好。」

    沐秀兒順著她的話,仔細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村子裡的孩子能識字,這是好事,至於人情,她經歷了那麼多事,怎麼還會不曉得人情交往的重要,張逸想得比自己要周全,這事雖然用意帶著算計,可是卻也是為了她們倆的將來,「你說的有道理。」

    張逸聽她贊同,心定了幾分:「教大家識字,不拘男女,也不計較歲數,只要想學的都能來,你覺得行不?」關係網越大越好,最好是整個村子家家戶戶都能挨上邊。

    「年歲倒無妨,這男女一塊兒卻不成,」不比張逸只是一個概念,沐秀兒考慮的要詳細很多:「我也認些字,不如男女分作兩塊,在咱們家的院子由我來教女娃,男的……男的就去村長家,教村裡的人認字,那是大好事,他一准答應,他家院子大,有他老人家鎮著,你也不用擔心那些臭小子不聽話,更沒有人敢胡來,回頭,我們再找大娘好好定個章程。」

    經她這麼細說,張逸頓時信心滿滿,興奮之餘伸手擁住了身邊人的肩,「秀兒,只要咱們倆同心協力,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身體被帶著靠了過去,沐秀兒微微一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