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小婢

《》章 節目錄 20第二十章 文 / 雙面人

    雪雁比誰都明白榮國府的奢靡,她心裡算過一筆賬,榮國府光年禮出去的就是一兩千兩上下,但是過年的大頭卻不是年禮,因為榮國府收進來的比送出去的多,所以主要是下人的衣裳首飾,過年的打賞,酒宴的用度,戲子的賞錢等等,單是這些就是幾千兩的花費。

    聽賴欣榮說榮國府打造的金錁子,就算五百個罷,六錢一個,足足三百兩黃金,等同於三千兩銀子,還沒算銀錁子銅錢,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本家爺們姑娘的壓歲錢。

    榮國府過個年,沒個萬兒八千,是過不下去的。

    雪雁想到這裡,更心疼黛玉了,這孩子真不容易,林家的財產全餵了這群餓狼,偏他們對她還不好,落得一死的結局,幸虧黛玉還有一半家產,處境也比原著上好得多。

    如果說之前她是為了自己的前程才想幫黛玉的話,現在她是真心實意地想照顧她。

    見雪雁半日沒有言語,賴嬤嬤心知肚明,黛玉為人聰明,雪雁又是極伶俐的人,如何不知道底細,遂嗔了欣榮一眼,道:「你小孩兒家,多嘴多舌什麼?」

    欣榮道:「我只是覺得府裡太奢靡了些,明明可以儉省的,非得弄出這麼大的排場,家裡上下上千口子下人,光年下得散出去多少錢?雪雁,你說是不是?」

    雪雁點頭贊同道:「姐姐說的是,勤儉節約方是長久之道。」

    雖然她只是符合賴欣榮所說的話,但是賴嬤嬤聽了,看了她一眼,想起認了雪雁後自己叫兒媳詳細打探來的消息,他們家在府裡根深蒂固,再隱秘的事情都能打探出來,知道黛玉房裡紫鵑是管事大丫頭,真正主事的卻是雪雁,行事周全,既沒有目中無人,也不會隨意打罵小丫頭,也沒有生出對寶玉的別樣心思,端的是個明白的好女子。

    賴嬤嬤年輕時是賈母的陪嫁丫頭,別的陪嫁丫頭想著當姨娘,她卻求了恩典嫁給當初的大管事,果然,她夫妻和睦,子孫有為,自己在家也當了老封君,那幾個陪嫁丫頭卻都不在了,即使當了姨娘,也沒有一個生下兒子,倒是賈敏前頭的三個姐姐是她們所出。()

    寶玉是賈母的心肝兒肉,模樣生得好,性情又溫柔,姐姐做了貴妃,比別的王孫公子好十倍,哪個丫頭不盼著在他身邊佔有一席之地,襲人、晴雯暗地裡爭得不可開交,雙玉姻緣是賈母心之所向,若是姻緣能成的話,雪雁便是陪嫁丫頭,較之別人更有希望做寶玉的姨娘,偏偏她竟然對寶玉避而遠之,單是這份見識就足以使賴嬤嬤高看她了。

    而今,她竟然能說出勤儉節約方是長久之道的話,賴嬤嬤十分詫異,說實話,府裡上到賈母老爺太太,下到哥兒姑娘們,哪個不是只顧著眼前的繁華,只想著更奢靡更體面,誰能想得到儉省二字?想罷,賴嬤嬤問道:「這是怎麼說?」

    雪雁機靈非常,這一句話她就察覺到賴嬤嬤對她態度的變化,雖不知其中緣故,但卻實話實說,道:「我們姑娘常說,府裡出的多進的少,若不將就儉省,必至後手不接。偏我們姑娘是親戚,客居在此,沒有指手畫腳的道理。和姐姐說的可不是同一個意思?」

    賴嬤嬤經歷世事,說謊言必定瞞不過她,她索性就拿著原著上黛玉的言語來回答,橫豎她都是要讓別人知道黛玉不是一無是處,她懂得管家理事,並且目光長遠。

    聽了這話,賴嬤嬤道:「你們姑娘真是不簡單!」

    語氣中充滿了讚歎之意。

    賴嬤嬤是真真正正輔佐丈夫,教導兒孫成就今日一番家業的人物,這是她經過多少年的歷練方做到如此地步,清醒地認識到儉省的重要性,沒想到黛玉一個小小的女孩兒就能看透世事。當然,她不知道黛玉現在並沒有這等見識,一二年後才有。

    「林姑娘倒好,難得的明白人。」之前對於認下這個孫女賴嬤嬤心裡總有那麼一點子不自在,在明白她們主僕的見識後,心想自己有福,得了這麼個乾孫女,不似別人目光短淺,忍不住提點道:「你們姑娘既明白,就別想其他事,正經養好自己的身體,比什麼都強。」

    雪雁站起來,垂手聽著,滿口答應,卻又道:「我也這麼想,天天勸著我們姑娘,我們姑娘近年來越發穩重了,身子骨比舊年大好了,飯也能吃一碗了。只是我卻有些憂心,祖母知道,下頭小子們嘴沒個把門的,沒有的事情也說得跟真的似的,倒傳得不好了。」

    遠在府外的賴嬤嬤都明白名聲的重要性,為何府裡就沒人在意,沒人為黛玉著想呢?

    黛玉不在意,是沒人教她,她不懂,可別人呢?

    賈母是年老執拗,一心想撮合雙玉,認為這是黛玉最好的歸宿。其他人有贊同的,有反對的,贊同的是知道賈母的心思,希望水到渠成,不贊同的大概在想橫豎影響不到寶玉,頂多落得一個風流的名聲罷了,誰在意黛玉的死路一條?

    在原著上,黛玉和寶玉雖然情動,卻發乎於情止乎於禮,平素極為自尊自重,明明寶釵解衣露金鎖,三更半夜逗留,坐床繡鴛鴦,偏偏傳出來的名聲卻是寶玉和黛玉的。

    和黛玉的性子相比,她只怕外面的流言蜚語。

    「有你乾娘呢,明兒我囑咐她一聲,好生約束下頭,你在裡頭注意行動分寸。」賴嬤嬤見雪雁聰敏,很快就明白自己的苦心,臉上不禁露出幾分笑容,「你是個好孩子,和常人不同,心思又清明,有你的好處呢!」

    府裡的事情瞞不過賴嬤嬤,她比賈母過得明白,眼光又毒,王夫人仗著元春封妃地位穩步上升,襲人親釵遠黛,又和寶玉成就了好事,在寶玉心裡必然極有地位,黛玉嫁給寶玉的可能性極小,唯一的希望就是賈母,可是賈母年近八十,還能護著黛玉幾年?黛玉如今和寶玉並沒有什麼,已被下人說得兩人親密無間,幼年無妨,長此以往,人盡皆知,到時金玉緣成,她的名聲亦毀了,只有死路一條,作為她的丫鬟,雪雁名聲也差,還會影響自家。

    賴嬤嬤主要顧念到自己家的名聲,她雖有心奉承主子,卻不想別人認為他們賴家有意讓雪雁這個乾女兒做寶玉的姨娘,不願因黛玉之故連累到雪雁,進而連累自家。既然雪雁遠著寶玉,黛玉近年與寶玉也是漸行漸遠,何不徹底些,留得清白名聲在,不愁沒人求娶。

    幸虧黛玉回南前兩人年紀還小,縱然親密些,不過是兄妹情分,想不到別的上頭,回來後不曾去寶玉房中,亦未鬧過是非,日後再多加留心便好了。

    而且,如此一來,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之爭影響不到自家。

    雖然是隱晦地建議黛玉遠著寶玉,但是如果雙玉姻緣真的成了,黛玉這樣自尊自重,反而更有利於她在榮國府裡立足,不會讓人看輕了她。

    可以說,這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招數。

    真是太好了,有了賴家的幫忙,很輕易地就能控制下人的流言蜚語,雪雁心中感激不盡,拜謝道:「我代我們姑娘多謝祖母的指點。」

    賴嬤嬤年高服侍過長輩,年輕主子們都極敬重她,當得起這一句指點。

    賴嬤嬤和她說話的時候,李氏和賴欣榮都不敢插嘴,直到此時,欣榮方露出微微的笑容,道:「你若有心,明兒再給祖母做身衣裳罷!祖母見了你做的衣裳,愛得跟什麼似的,滿嘴裡只怪我不好生做針線,沒有你做的好。」

    雪雁聽了笑道:「姐姐該學的是管家理事,平常做些針線是那麼個意思罷了,何苦勞累自己?若衣裳鞋襪都由姐姐自個兒做了,要身邊的丫頭婆子做什麼?」

    說得眾人都笑了,欣榮心裡很有些兒自家翻身做主的得意。

    晌午雪雁留在賴家吃飯,過一時方告辭。

    李氏將早已預備好的回禮送上,握著她的手道:「眼瞅著快過年了,林姑娘的身邊事情多,我們不好留你住下,等元宵時,打發人去接你,正經在家過幾日。」

    雪雁應是,拜別賴嬤嬤等人,帶著兩個丫頭兩個婆子坐車回去。

    等她離開後,李氏迫不及待地問賴嬤嬤道:「老太太為何叫我將回禮加厚三分?」原來在吃飯前,李氏吩咐人設宴款待雪雁,房內只有賴欣榮和雪雁說話時,賴嬤嬤借口出來,叫了李氏到跟前,重新備了回禮。

    欣榮看向祖母,她收了雪雁的衣料手帕荷包等物,回的卻是四個沉甸甸的金鐲子,是賈母從前賞她的,一個足有二兩,本來打算回兩個,經賴嬤嬤之命,就將四個都給她了。那鐲子沉甸甸的她雖然不愛戴出去,但也有八兩重,足足八十兩銀子呢!

    賴嬤嬤坐在炕上,倚著靠枕,扶了扶頭上雪雁做的抹額,道:「雪雁這孩子不簡單,咱們家不圖她什麼,寧可待她好些,也別看輕了她。」

    李氏和欣榮見她有這麼大的轉變,均面露不解,連剛進來聽著的賴大媳婦也覺得有些奇怪,她忙著府裡的事情,所以只在早上見了雪雁一面,受了她的禮就去府裡忙活了,好容易才回來,只是現在已到了掌燈時分,雪雁早回去了。

    賴嬤嬤不理會,只問道:「你們覺得府裡哪個丫頭最好?」

    府裡的丫頭哪個最好?李氏不知道,欣榮也不甚清楚,都看向賴大媳婦,賴大媳婦想了想,道:「要說哪個丫頭最好,我也說不上來,只覺得裡頭的大丫頭們個個都不錯,拔尖兒的必然是鴛鴦、襲人、平兒三個,別人都比不得。」

    賴嬤嬤卻道:「我瞧這幾個都不如雪雁。」

    婆媳母女三個各自詫異,看著她們的神色,賴嬤嬤悠悠一歎,道:「我不過白囑咐你們幾句,今日善待她,將來自有好處。鴛鴦她們幾個的造化可比不上雪雁。」

    若雪雁聽了這話,必然感慨一聲薑是老的辣,這賴嬤嬤的眼光真是絕了。

    從賴大家出來回到榮國府,雪雁換了衣裳,將賴家的回禮拿給黛玉看,又將在賴家聽說的事情告訴她,黛玉本來正瞧著回禮和紫鵑說賴家果然會做人,聽到兩府裡的用度,不覺一怔,臉上沒什麼表情,只是長長歎息一聲,道:「照這麼看,府裡出的多進的少,雖只是過一個年下,但是恐怕莊子上的出息都不夠,長此以往,必然後手不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