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一剪春

正文 第十一回 初學剪紙 文 / 納蘭容麼

    李小球啪嗒啪嗒的跑走,只留下一個瘦小的身影,不過一瞬間便消失在雨霧裡。春妮眨眨眼睛,低頭看向懷裡的山杏兒,心裡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因是週五,虎子從學校趕了回來,正盤腿坐在炕上吃著熱氣騰騰的菜餃子。餃子面是白面參了苞米面兒揉的,新采的薺菜剁碎做成了餡兒,裡面參了些許肉丁。

    即使這樣,虎子也照樣吃的滿口噴香,一邊忍著燙一邊不住的往嘴巴裡面塞著餃子。

    見春妮背了個小書包回來,虎子匆忙嚥下嘴裡的餃子,笑道:「妮兒回來了?今天學了幾個字?」

    香芬白了虎子一眼,嗔道:「還好意思問你妹子,她不過七毛歲,學的字都比你都學的全。你什麼時候也和你妹子學學,別總讓我和你爹操心。」

    不說學習還好,說到學習虎子就止不住頭疼,對他娘嬉皮笑臉道:「哎喲,娘,您這餃子做的,絕了!人間美味啊!」

    香芬本虎著臉,見狀也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點著虎子的腦門道:「你呀!就嘴甜。看你期末再考倒數的,大掃帚疙瘩打不瘸你!」

    虎子一面連連討饒,一面不住的給春妮使眼色,春妮也忍不住捂嘴笑了,上前勸道:「好啦,娘,看哥哥剛回來,攢著以後再教訓吧!」

    關德心疼兒子又不能擋著不讓香芬管孩子,聽春妮發話,忙也跟著賠笑道:「是啊,孩兒他娘,你也上炕吃飯吧!餃子涼了就不好吃了。」

    春妮也洗了手爬上炕頭吃飯,東北的天氣較之別的地區要涼爽,所以一直到初夏時節山上依然還能採到山菜。

    把採回來的新鮮薺菜摘洗乾淨,用沸水燙一下撈出,攥干水分後備用;剁好肉餡兒,用蔥薑花椒等調味品一起攪拌均勻,這樣包出來的薺菜餃子格外好吃。

    這種薺菜餃子不僅口感清香,味道鮮美,營養也很豐富,農家在春夏兩季都會將它作為調劑生活的好伙食。再加上山裡採回的蕨菜、山芹菜、刺老芽、牛毛廣(薇菜)等山野菜,無論是蘸醬吃還是拌雞蛋煎著吃,味道都極為鮮美,是滿族農家常見菜餚。

    若是有膽大的深入山林,說不定還能採到純正的猴頭菇呢!那些家裡養著獵狗的村民,一到秋冬時節,山裡的野獸正瘋狂的積累脂肪,養肥了秋膘,他們便進山打獵,山雞、野兔、抑或是獐子、狍子,都是較為受歡迎的野味。

    東北地區仗著此時還算地廣人稀的優勢,有著豐富的山林資源,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六幾年自然災害的時候,窩棚屯旁邊的大兀山用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挽救了無數飢餓的百姓。即使到現在,它也依然是村民們增添菜色、填報肚皮的保障,所以,有的老人親切的叫它「媽媽山」。

    聽著虎子絮絮叨叨的講述著他在學校的「光輝事跡」,春妮忽然萌生了一種想要上學的衝動。抬起頭用水汪汪的杏眼望向香芬,央求道:「娘,我也想去學校。」

    香芬笑著撫了一把閨女的頭髮,道:「去那做啥,那都是一群淘小子沒人管,才讓家裡送去上學的。你就好好在白六爺那學寫字,多少認識兩個字不做睜眼瞎就成了。」

    春妮急了,擺著小手道:「不成,不成。白爺爺只教我如何寫字,講的也是歷史知識,和學校裡學的東西可不一樣。我想去學校學習,將來考上了大學,做個有出息的人。」

    香芬愣住了半天沒說出話來,關德倒挺高興,吐出一口煙圈道:「好,好,我閨女有志氣!」

    香芬狠狠瞪了丈夫一眼,繼續勸著閨女:「妮兒乖。你想學習在哪不能學,除了去白爺爺那學寫字,娘平時再教你剪花兒怎麼樣?」

    原來香芬以為女兒只是在家悶的慌,聽見哥哥回來說學校多麼有意思才動了心,所以答應了春妮一直嚷嚷著要學的剪紙。

    另一個原因則是上學的學費,家裡承擔兩個孩子的學費有些困難。雖然拿不出錢可以用糧食代替,可家裡現在只有關德夫婦兩個勞力,時不時還要拿回許多去孝敬關老爺子兩口子,若再多一人上學,實在是入不敷出了。

    春妮也想到了這回事,略帶懊喪的垂下了頭。香芬自覺有些對不住閨女,忙撥亮了油燈,取出籃筐裡的剪子和彩紙,張羅著要教春妮剪紙。

    春妮這才多少打起了精神,聽香芬和她講解著剪紙的真諦。燈影下,額娘的眼神兒,走剪的手法,深深地刻在了春妮的心間。

    小小的剪刀,薄薄的紙張,在靈巧的五指下,展現著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畫面,月輝撒進屋中,靜謐的陪伴著主人度過這美好的夜晚。

    香芬先把自己從春妮姥姥那兒學來的滿族嬤嬤人兒的剪法和運剪法交給了春妮。

    滿族嬤嬤人兒是滿族化的重要內容,是族人生活中的各種心態和情緒的代表,在他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相應的嬤嬤人神靈。據說滿族嬤嬤人兒有上百種,而且相貌和剪法更不相同。

    剪嬤嬤人是一門複雜的手藝,這要先會疊紙,疊好了紙,才可以下剪子。

    怎樣下剪子,這就更講究了。

    香芬告訴春妮,道:「剪嬤嬤人時要會運剪。運剪時,要憑心和手來掌控剪的厚薄度,不能硬走、隨意走或憑空想像走,要一口氣剪下來。」

    春妮點頭問道:「為啥要一口氣剪下來?」

    香芬答道:「這一口氣是練人走剪時的底氣。剪紙需要下力氣的,也是一股子精神勁兒。你要是一換氣,那手勁兒就折不上去了,紙口就會發生變化,剪出來的嬤嬤人也就沒了靈性。」

    &n

    bsp;春妮頷首,在香芬的指導下開始學習怎樣疊紙。粗糙的草紙很快把春妮的小手磨的通紅,香芬有些心疼,替春妮呼呼著:「疼了吧?還想學麼?」

    春妮笑的甜甜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份偉大的非物質化遺產,非得好好繼承下來不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