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194章 密支那風雲(二) 文 / 秋梨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克欽族與雲南景頗族同根同同源,也一直自稱是景頗族人。克欽是緬甸政府強加給他們的稱謂,至今也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

    正是因為克欽族堅持自己是景頗族人,缺乏對緬甸政府的認同感,所以才堅持獨·立鬥爭直到現在。

    「原來克欽族和咱們還真有一點關係啊,怪不得司令你要我們不要輕易和他們動武呢。感情是我們自己人。」

    杜成笑道:「他們和景頗族同種不假,卻不是我們自己人。所以呢,該打還得打。」

    鄭永年和李天來兩人聽完了杜成的話,剛才還恍然大悟,現在又糊塗了。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就算是親戚也有打架的時候,難道就因為是親戚就等著挨打?

    「我們現在還需要他們,能不打最好,我想一定是有人在這裡搞事,想要把我們從這裡趕出去。你們警惕一點,看看能不能找到這些人。」

    對於克欽族的事情,杜成自己也是撓頭,想要征服只靠鐵血是不夠的。他決定找人和他們溝通一下,實在不行那就沒辦法了,該打還得打。

    緬甸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阻礙共和國進入印度洋的一道屏障,也是阻礙中東石油從陸路進入共和國的關卡,正是出於這個思慮,他才要搶先控制密支那,在慢慢謀劃整個緬甸。

    現在外蒙的兩個師正在向機械化方向轉變,在密支那的兩個師也不能落後。這幾天來,杜成只忙著兩件事,一個是和原住民的衝突,一個就是督促先遣軍訓練。

    密支那原住民突然和先遣軍發生衝突提醒了杜成,單靠胡蘿蔔是控制不了人心的,胡蘿蔔之外還要加上大棒,這樣才會收到最佳效果。

    就在杜成到達密支那的第三天,勒瓦地區就發生了大規模騷亂,近千餘原住民圍攻當地駐軍。因為有令在先,駐勒瓦先遣軍不敢隨意開槍射擊,只好對空鳴槍警告,不料槍聲引來了更多的原住民衝擊駐勒瓦先遣軍駐地。

    杜成聞訊後,立刻命令先遣軍出兵鎮壓,對帶頭鬧事、主動挑釁、煽動不滿等人統統嚴懲不貸。同時發佈戰時條例和戰時戒嚴令,在整個密支那實行全面軍管。

    戰時條例和戰時戒嚴令一頒布,先遣軍立刻就行動起來。這些日子來先遣軍戰士受盡了委屈,卻因為不得擅自開槍的命令而不得不有所克制。

    現在好了,有了戰時條例為依據,凡聚眾鬧事、煽動挑釁者,都將得到堅決有力的打擊。先遣軍的巡邏隊也從以前的摩托車換成了吉普車、裝甲車,再加上精良的武器,嚴謹的軍紀,整個密支那到處都可以看見先遣軍威武的身影。

    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一見先遣軍動了殺機,自知在先遣軍面前討不到好處,識相的偷偷地溜掉了,不識相的不是被殺就是被抓,密支那再也見不到東一群西一幫亂喊亂叫的人群了。

    穩定了密支那,杜成立刻開始為鄭永年和李天來的兩個師換裝。戰士們手中原有的j-41b全部換成了j-41a型步槍,戰術背包裡也多了一些針對密支那自然環境的藥品。

    杜成這裡厲兵秣馬,以昂山為首的緬甸**義勇軍的日子卻不太好過。鈴木敬司忽悠完昂山之後就回日本去了,駐緬甸日軍完成了佔領緬甸的目標後,解散了昂山領導的緬甸義勇軍,同時任命他為只有三千人的緬甸自衛軍總司令。

    昂山是有恨不敢說,有屁不敢放,本來還想著幫日本人趕走先遣軍,可現在只剩下三千人還拿什麼打?昂山這總司令當的這個窩囊。

    正好他派遣去密支那的人也跑了回來,一說起兵強馬壯的先遣軍渾身就止不住地哆嗦。昂山仰天一歎暗恨自己瞎了雙眼,竟然選擇了和日本人合作,事到如今,為之奈何?

    杜成沒有想到日本人無意中竟然幫他免去了一場紛爭,也為他謀劃緬甸爭取了時間。這個時候距離第二次遠征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他必須搞定駐印度英軍穿越野人山重返緬甸殖民地,同時還要搞定日本軍隊對緬甸的佔領,必要的話他不介意和大英帝國狠狠地幹上一架。

    緬甸,杜成是要定了,誰來也不行。

    深感兵力不足的杜成,將他的新編第五師調到了外蒙,又從外蒙把林子傑的第二師調到了緬甸,同時密令晏正德和斯特恩,在四三年春必須再訓練出兩個師的兵力來,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緬甸爭奪戰。

    杜成在命令晏正德和斯特恩的時候,自己也在緬北挑選了一批親近先遣軍的原住民進行訓練。他希望能夠通過訓練從這些人中挑選出真正可以信任的人,用他們組建一支為自己所用的緬甸新軍。

    在四三年春季到來之前,他希望這支新軍可以成長起來,可以為他解決掉來自印度英軍的麻煩。總之,杜成有著好多的希望,只是不知道這些希望最後有多少可以實現。

    杜成滿懷著希望憧憬著緬甸的未來,重慶的委員長卻是心情沉重地哀歎著遠征的失敗。到八月底,遠征軍已經全部撤離了緬甸,一部分隨英軍去了印度,一部分幾經輾轉回到國內。

    因為英國人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致使滿懷期望遠征而來的國府軍隊成為了英軍的保姆,對日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英國人的愚蠢和史迪威的狂妄,造成了第一次遠征緬甸的失敗。

    慘敗而歸的遠征軍讓委員長心疼不已,全部美械裝備的遠征軍完全是由他的嫡系部隊組成,十萬三千人的遠征軍一下子就傷亡了五萬六,這讓還要依靠這些軍隊打天下的委員長如何受的了?

    難怪歷史上的委員長在四二年底

    底,就反攻緬甸一事密電米國總統羅斯福:反攻全緬事中國應用之軍隊皆已就緒,惟英國不能踐其諾言。

    由此可見委員長對英國人的態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