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104章 裁軍協議 文 / 啃肉兔

    感謝「黑洞被風吹走了」的慷慨打賞!!

    感謝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幫忙多多宣傳,看得人多了,寫著才更得勁嘛!

    ————————————————————————————

    遼聖宗一想,眼前這個異類的宋朝大臣,就這德行,居然還是李部尚書,南邊那個小屁孩果然是在瞎搞。不過聽他這意思,要是朕不同意跟他玩裁軍遊戲,那小屁孩還想賴賬麼?不對,他這是紅果果地威脅朕吶,宋朝就算在憋屈,也不差朕這幾十萬兩錢啦!

    不過既然他想玩裁軍,就陪他玩好了,反正朕的那些兵都是上馬為兵,下馬為民,毫無壓力,想裁多少,你說個數。等那小屁孩把全國的路都修好了,朕再去接收也方便,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此處,遼聖宗喝了一小口酒,潤了潤嗓子道:「朕還沒看出,你們皇上年紀雖小,卻有大志向啊!對於裁軍這件事,朕原則上同意了,替朕轉告你們皇上,就說朕很支持他,讓他放開了玩,早日修好道路。至於,他想裁多少軍隊,說個數,朕會好好配合他玩耍的。」

    「謝陛下,吾皇希望能夠在十年內逐步裁軍,最後只保留一半的軍隊,您看這樣是否可行?」

    「沒問題,就這麼定了,稍後咱們在簽個條約!」反正對於遼國來說也就換個地方駐紮而已,實在不行還可以打發他們回去放牧,這都是不是問題。因此,遼聖宗很乾脆地應道:「不過,你看朕都這麼耿直了,你們皇上是不是得意思意思啊?畢竟這個裁軍也得不少安置費嘛!」

    「那您的意思?」孫復明知故問。

    「孫愛卿,你看今年的歲幣是不是再加點,這樣朕才好配合你們皇上裁軍嘛!」言下之意,你想要朕陪你個小屁孩玩,怎麼也得給點工錢。

    「這……這個,臣還真做不了主啊!」孫復裝作一副為難的模樣,能拖一時是一時,不過看到遼聖宗那晴轉多雲的面孔,他立馬話鋒一轉:「不過臣想到另外一個辦法,您看看是否可行?」

    「說來聽聽!」管你什麼辦法,只要給錢就行。

    「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皇上最近花錢有點凶,國庫空虛,但是民間卻又許多有錢人……」

    「難道你們皇上想去搶錢?」遼聖宗吃驚的問道。

    「呃……陛下,您先聽臣說完可好?」孫復也是被遼聖宗的邏輯給跪了,不過想一想也對,人家的習慣就是搶嘛,可以原諒。

    「你說,你說!」遼聖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自己還是太著急了。

    「話說這些民間的有錢人都比較……怎麼說呢?用吾皇的話就是,這些有錢人都任性。他們居然花錢從吐蕃手裡面買羊毛,您想想啊!貴國不就有大量的羊毛麼,這裡面大有章可以做啊!」

    「你就直說吧!咱大遼人沒你們那麼多花花腸子。」

    「我大宋是一個明的國家,肯定不能幹搶百姓錢財的事情,但臣可以奏請吾皇下旨,讓大宋的商人都買貴國的羊毛不就萬事大吉了麼!」

    「這倒也是!不過,朕怎麼知道那些商人能買多少呢?萬一朕的子民把羊毛弄來了,你們又不要呢?」遼聖宗也覺得這這個辦法不錯,反正羊毛自己拿來也沒用,只要他們肯出錢,有何不可!問題的關鍵還是錢的數量問題,一定得白紙黑字寫清楚了,可不能被人家晃點了,錢是小事,面子才是大事。

    孫復沉吟了一會說道:「陛下,您看這樣行不行,臣代表大宋朝廷進行擔保,咱們一起商議一年收購量和價格,而且咱們還可以擴大現有的商榷規模,讓貴國更多的東西可以賣成錢,不知您意下如何?」

    「朕看這注意不錯!」遼聖宗自己也老得不行了,沒有了年輕時候那種銳意進取的精神,能夠如此和平的「搶錢」可以說是他最大心願了。他想了想,孫復的提議貌似對自己國家也挺不錯的,便應了下來,並吩咐自己手下人擇日跟宋朝使團簽署系列貿易協議。

    此協議涉及內容廣泛,除了武器類限制性的東西,其他產品幾乎都在交易之列,協議生效後,宋遼將在宋遼邊境與渤海的交界處修建大型貿易棧。此貿易棧由雙方共同派兵把守,並負責維持治安,以後每年每月定期在此處進行雙邊貿易。

    好不容易辦完這次差事,孫復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一半,另一半還得等回京才知道。想起臨走時聖上的吩咐,他心裡面很是沒底,誰知道這聖上這些天馬行空的主意能不能夠成功,也是就是遼國這些沒化的人不知道還有貿易順差這玩意,要不然自己還真完成不了。當然,他把自己開始也不懂這件事選擇性的遺忘了。

    收拾好行囊,孫復帶著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回家路,本以為自己的危機要回到京城才會開始,卻不知道危機已經悄然而至……

    ————————————————————————

    「三殿下,目標出發了,想必這會已經離開上京了。」一個一襲黑衣,還蒙著面的傢伙彎腰伏在李成嵬耳邊低聲說道。

    「他們往哪邊走的?」

    「回殿下,咱們的人看到他們出來南門。」

    「那好,咱們也收拾收拾,大搖大擺地從西門出去,過幾天,你們在動手,活幹利索點,不要留下什麼把柄,當然也可以留下一些『把柄』,明白嗎?」

    「是殿下,屬下明白,一定讓宋朝以為是遼國人幹的,聽說最近遼國那幾位王子也不消停,咱們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

    「嗯,很好!去辦吧!」

    「是殿下,屬下告退!」

    孫復等人離開不久,李成嵬也辭別遼聖宗,大張旗鼓地離開了上京,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他要走似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隊遼人,騎著馬從南門疾馳而去……

    過了十餘天,孫復一行人在幾十個遼國士兵的保護下,終於快要走到遼國的永州了,遠遠望去,已經能看見木葉山。

    木葉山不高,遠遠看去酷似埃及人的金字塔。西北面一座大山,東南側兩座略小一些,皆呈三角狀。站在木葉山頂,極目北望,青山隱隱,白雲悠悠,一脈大川,東西貫通,綿延無際。西拉沐淪河自天邊而來,霧靄飄渺,浩浩蕩蕩。木葉山南望,是號稱八百里瀚海的科爾沁沙地,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這種地貌有著獨特的地理結構,它是沙漠,卻不乏水源,沙丘和湖泊、綠洲交相掩映,別有一番洞天。

    其實這都不算什麼,最主要是這座山還有另一個身份——契丹人發祥地。據《遼史》記載,「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今喀喇沁旗馬鞍山)浮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由平地松林(今克什克騰旗西拉沐淪河源頭西南處)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木葉山建有契丹始祖廟、菩薩堂,供有白衣觀音像、神鹿廟、祭遼河神之地。

    木葉山既是契丹人的祖山,也是契丹人祭天之所,是遼朝「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好不容易有機會公幹經過此地,那些護送的遼*士當然希望借此機會前去瞻仰一番,更何況此次護送帶隊的耶律蘇哈可是遼國皇族成員,雖然地位很低,但不能阻擋人家對自己發祥地的嚮往。

    於是耶律蘇哈便找了個機會跟孫復商量了一下,讓使團暫時駐紮一晚,他們前去祭拜一下,很快就回來,不會耽誤行程。孫復一想,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說這一路來也沒有什麼異常,給人家賣個面子也是好的,他便同意了。

    看著遼國士兵朝著木葉山疾馳而去,孫復只好安排大家就地安營紮寨,此處背靠馬盂山,前臨西拉木倫河,環境倒是不錯。使團除去以孫復為首的幾個禮部官,還有兩個小隊禁軍以及沈仲元帶著的四五個手下,大家七手八腳,沒用多久就把這個臨時營帳搭了起來。

    按照軍事條令,只要是駐紮,就得派出哨探,哪怕是在國外也不能改變,出了明面上的禁軍崗哨,還有錦衣衛的暗哨,也虧得他們小心謹慎,才倖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老大,那些宋人在山腳下紮營了,護送的軍士也離開了,朝著木葉山去了,看樣子他們要在這待好一會了。」馬孟山上,一個滿臉絡腮鬍子膀大腰圓的傢伙,腰上撇著兩把大斧頭,大步走進山寨大廳,興奮地對他們頭領說道。

    「看清楚了嗎?」這大頭領看著倒是溫爾的,卻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壯漢在他面前乖得跟隻貓似得。

    「屬下看得真真的,他們現在就三四十個人,就那些懦弱的宋人,咱們不會吹灰之力就把他們解決了。」

    「那好吧,你帶一百個弟兄去,不要有漏網之魚,動作麻利點。」對於這幾十個宋人,大當家也沒放眼裡面,前面一直沒動手,不過是不想跟護送的軍士正面衝突。

    這個大當家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他的真實名字沒人知道,好像他突然之間就來到了這裡,而且很快吞併了附近的麻煩,並且成了馬孟山最大的一股馬賊,手下有近千人馬,因為他長著一副老鷹一樣的鼻子,而且手段殘忍,工於心計,大家私底下都叫他「黑心老鷹」。

    要說馬孟山離上京並不算遠,也就五六百里路,而且遼國皇帝每年都要經過此地去木葉山拜祭,按說他不可能在此地經營出這麼大的勢力。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超乎常理又確實存在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朝中有人,而且這個人的來頭還很不小。

    然而就在幾天前,居然有一夥藏頭露尾的傢伙找到了他,出大價錢讓他做掉宋國使團。這要放在以前,老鷹理都懶得理他們,不過現在情況不同,遼聖宗眼看是沒幾年活頭了,如果這個國家還這麼平靜,對自己主子很是不利,或許可以借這個計劃把水攪渾,想必那些沒臉見人的傢伙也是打的這個主意,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何方勢力?得找個時間給主子提個醒才是。

    那個滿臉鬍子的大漢可沒有自己老大那麼多心思,老大喊幹啥就幹啥,只要有錢賺,打劫皇帝他都眨一下眼睛。他很快就點起百餘名精壯的弟兄,騎著高頭大馬,朝著山下疾馳而去,吵雜的聲音驚起林中鳥兒久久不敢歸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