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54章 擴張之旅 文 / 啃肉兔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趙禎也是費了老鼻子勁才把中央大權搞定,而地方上的改變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這麼大的地盤並不是換幾個人就能搞定的,更何況還有些鬧心的傢伙尾大不掉。

    「任重而道遠,只有先把框架給立起來在慢慢改了!」趙禎盯著牆上的地圖無奈的感歎道:「還是太祖他老人家心態好啊!『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革命尚未成功,小爺還要努力呀!」

    一般來說,天下絕大多數百姓對於朝廷的變化沒多大興趣,似乎自古以來中國人民都對政事都沒有參與的激情,大家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吃飽,能不能養家,其他的誰當皇帝都沒他們啥事。

    正是如此,百姓們看到「天聖改制」的內容的時候也是呵呵而已。

    當然,百姓的普遍觀念不代表有心之人的想法。金陵城中這個「奇女」就是這有心之人,自從皇家時報第一次在金陵城中售賣開始,她就通過報紙時刻關注這個國家的變法。綜合一系列情報分析,她覺得自己的猜測正確性相當高。

    剛開始只是為了養活家人,她開起了酒樓,後來為了不那麼空虛,她又換著法的折騰。這一刻,她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

    思奇集團集團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又在思奇酒樓開幕了。

    「諸位股東,感謝大家這些年來精誠合作,請滿飲此杯!」張柔帶頭舉杯慶賀。

    「飲勝!」眾人舉杯齊賀。

    「大家請便,咱們邊吃邊聊!根據我們統計的數據來看,這些年我們集團已經佔領金陵城各行業絕大部分市場。再這樣下去就會讓那些小戶無路可走了,這是我不想看到的情形,咱們集團作為金陵頭把交椅,應當負擔起引領大家共同賺錢的道路。」

    「董事長您說得在理,咱們不能只為了掙錢,讓鄉親們戳咱脊樑骨呀!」部分心地還有那麼一點善良的人對於張柔的話深表贊同。

    當然也有比較關心賺錢的提出了疑問:「不張小娘子有何打算?」

    「大家稍安勿躁,且容我細細道來,這些年來,咱們可以說涉及了各行各業,你們各家送來的年輕子弟也學到了不少本事,是時候讓他們出去闖一闖了!」張柔為了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力量,讓諸位股東派出自己年輕子弟進行培養,面對這個要求,各家是求之不得,紛紛派出自家精英。

    這些年,張柔一邊叫他們理論知識,一邊到集團各個位置去實踐,大都獲益良多,也算是大宋第一批私立商學院的畢業生吧!

    對於自家孩子的表現,各家長輩都看在眼力,滿心歡喜,此刻聽說張柔有意鍛煉他們,甚是期待。

    張柔繼續說道:「我的想法是讓他們各自選擇我大宋的一個州去經營,由咱們集團出錢出資源,讓他們擔任各地臨時大掌櫃,根據表現考慮升降。總而言之,咱們要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讓思奇集團的名聲響徹全國,諸位可願一搏?」

    老人們還在猶豫當中,年輕人已經被挑撥其心中的*,紛紛嚷嚷著要一展雄風,最終迫於張柔多年來積攢起來的威望促成了此次擴張會議。

    大宋近二十路上百州,想靠張柔培養的這些個人那是不可能佔完的。大家經過商議,決定以金陵為中心,挨個向四面輻射,同時吸納各地更多有實力的商家加入組織。

    於是乎,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以及淮南西路等地紛紛湧現了思奇集團的身影。

    他們有來自後世的完善理論指導,還有實踐經驗,在加上這些年積累的各種先進產品或技術。一個個猶如猛龍過江,打殺四方,金陵商人的名頭也被他們炒的火熱,思奇集團更是響徹東南。聽聞思奇集團有擴大的意思,各地有點實力的商賈紛紛前往協商。

    雖然擴張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各地肯定有地方保護勢力,不過在利益的驅使下,大家還是選擇合作發財。

    張柔就如同一隻大蜘蛛,在大宋東南織了一隻巨網,利益就是那一根根絲線。此舉看是把自己的好處分給了別人,實則正大光明的搶佔了市場,來自後世商學精英心中的算盤可是打得很好的。

    「財叔,這段時間以來各地分店情況如何啊?」擴張計劃實施數月後,張柔找來王有財瞭解情況。

    「托您的福哇!老夫與其他老夥計出去查看了一番,那些個後輩們都幹得像模像樣的,比我們年輕時候可強多了,都是您教得好啊!老夫代大家謝謝您了!」王有財感慨萬千地說道。

    「這些年來,我一直壓著大家沒有擴張,其實就是考慮到咱們信得過的人手和能力不足,寧願事先花時間來打底子也不願意盲目擴張。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嘛!」

    「侄女說的是啊,您不愧為『奇女』,就這心態,老夫這麼大年紀的人都自愧不如呀!說實在的,在咱們生意大增的時候,老夫都有些迫不及了,汗顏吶!」王有財擺擺手,略不好意思的說道。

    「呵呵,您說笑了!今日侄女有一事相詢。」

    「哦,說來聽聽,老夫必定知無不言!」

    「您是知道的,侄女我一直沒有機會出去見見外面的世面,不知我朝百姓生活如何?富裕還是平窮?」

    王有財想了想才回答道:「要說我朝歷經四代皇帝勵精圖治,現在普遍的生活還過得去,可要說富裕還不盡然。城裡還好一點,鄉下那些百姓生活還是挺艱苦的,尤其是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那日子沒法說!」

    張柔一聽這話就納悶了,自己記憶中宋朝這個時候不是挺富裕

    裕的麼,這些年在城裡面看著也還過的去,外面的差距咋那麼大呢!

    「財叔,此言何意?」

    「侄女有所不知啊!我朝官家優待士大夫,他們不服役、不納糧,久而久之許多土地就變換到了他們名下,他們就越來越富裕,而失去土地老百姓就越發平窮。朝廷為了消除流民叛亂,不知道是哪位大官想出來的變民為兵的荒唐法子,這些個失去土地流民全部被打上烙印成了沒有軍餉廂軍。也就是讓他們聚在一自己想法養活自己,也便於朝廷管理。就這樣,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原來如此,我觀城中富戶甚多,還以為我朝百姓日子好過呢!不知財叔可曾聽聞『滿招損,謙受益!』?」

    「願聞其詳!」王有財沉思了一會,開口說道。

    「這數年來,咱們大家一起努力拚搏,方才打開了這大好的局面。而咱們現在幾乎到了收穫的季節,想必府上進項頗多吧!」

    「嘿嘿!托您的福,這些年是賺了不少了,但跟您沒法比呀!」王有財笑著說道。

    「世人皆言我等商賈為富不仁,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朝商人絕大多數都忘記了一個詞,那就是捨得。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商賈之家多重利輕義,殊不知咱們取之於民也應當適當回饋於民。這個世上的錢咱們是掙不完的,就算掙再多的錢也不夠子孫敗,我們最要緊的應該是給他們積福。這就是我這麼多年沒有插手鹽鐵糧藥這幾個行業,這些的百姓根本,雖然賺錢卻有傷天合。然而,現在我打算作一些改變,鹽鐵官府專營沒我們啥事,但糧藥行業卻大有可為啊!」

    「侄女的意思是咱們也去賣糧賣藥?」王有財疑惑地問道。

    「嗯!」張柔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同樣是賣,但各有各的賣法,事先聲明,侄女沒打算在這兩門生意上面賺錢,或許還要虧錢。」

    王有財搖了搖頭說道:「老夫不甚明白?」

    「侄女前面說了,滿招損,謙受益。咱們現在的狀態就滿,這個時候咱們應該做點行善積德的事情!故,侄女打算拿出一半家產用於開設藥房和囤積糧食!糧食就在咱們的超市裡面賣,承諾永遠平價賣糧。至於藥房嘛!我打算在城中貧民居住的地方開設,重金聘請名醫坐診,給那些平困百姓低價或免費治病,並且定期派出大夫去鄉間問診。這兩門生意掙不了錢,所有我也就不打算拉著大家一起幹,不過您可以告訴大家,願意參與的可以與我合作,也可以自己單干,做不做全憑自願!」

    「汝之言,讓老夫汗顏吶!白活了這麼大輩子,還沒您想得開,您說得對,我家就一個小子,現在也幹得不錯,我一老頭子掙這麼多錢有何用!士農工商,我等商賈居於四民之末,可從未有人想過要改變這一現狀,侄女真乃千古『奇女』呀!想常人之未想,為常人之未為,好哇,老夫也跟了!不過老頭子是沒精力來做這些了,都交給侄女來操持咯!其他人就由老夫去探探口風。」

    「財叔您高風亮節,仁厚有佳,想必將來一定名留千古!」張柔朝他深深的鞠了一躬。

    「哈哈……要真有那麼一日,那也是沾您的光呀!」王有財聞言開懷大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