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46章 宋脫協議 文 / 啃肉兔

    「不知貴國皇帝派先生來此有何貴幹?」最終還是答祿安戴定力稍遜,率先提問道。

    「使臣來貴地之前,曾聽聞黨項部和吐谷渾部對貴部逼迫甚巨,雖貴部勇士良多,卻雙拳難敵四手。我皇欲助大王一臂之力,捍衛貴部之權益。」

    「本王相信宋朝也沒有能力出兵助本王對抗他們吧!詳細說說你的來意。」性格直爽的答祿安戴還沒有學會宋人的委婉,很直白的表達了自己對宋朝軍隊的不屑。

    高繼宣聞言並不生氣,繼續解說的:「大王言之有理,我朝現在確實不可能派兵相助。但是幫助不一定就得派兵吧?我聽聞你們吐蕃還有諸多部落遭受欺壓,大王何不合縱連橫,組成一個聯盟,共同捍衛自己的利益呢?」

    「先生這是說得簡單,你以為本王沒有想過麼!一來我部與其他部落並無明顯優勢,誰願意聽本王的。二來大家懼怕吐谷渾部壓迫,不敢參與。」答祿安戴歎了一口氣,似乎為自己壯志難酬而悲哀。

    「大王所言不無道理,想要創建這麼一個聯盟,貴部確實需要一個讓他們難以棄捨理由。這就是需要我皇幫助之處,想必商隊之中的鹽、茶、絲綢等物在吐蕃很受歡迎吧!」

    答祿安戴下意識的點點頭,由於自然環境限制,吐蕃人平時多食肉,茶就是解膩的不二之選。鹽就不用說了,更是家家戶戶必備之物。說道絲綢,這個東西在其他地方或許也就是件奢侈品,然而在吐蕃它就有了另外一個意思——哈達。

    眾所周知,在藏、蒙古等民族人士頂禮佛像、拜見尊長、迎來送往、致敬致賀、婚喪嫁娶等禮儀活動中,均有獻哈達的習慣。哈達使用範圍之廣、頻率之高不難想像,而絲綢織品就是最好的哈達之選。

    答祿安戴想想都覺得過癮,要是自己真有這些東西,那周邊的部落還不搶著跟自己交易,到時候還不就是自己說了算麼。不過這些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自己得以充足的貨源,要知道這些東西也只有宋朝才有的。

    於是答祿安戴看向高繼宣,問道:「貴國皇帝的意思要與我部展開貿易麼?」

    「大王所言甚是,吾皇的意思讓貴部成為咱們大宋商品在吐蕃的獨家代理商,咱們互通有無。」高繼宣繼續拿著趙禎交代的話語忽悠著他。

    「何為獨家代理商?」答祿安戴聞此,打斷道。

    「獨家代理商,顧名思義就是我朝在吐蕃範圍內只與貴部做交易,至於貴部拿著這些商品如何操作就看大王的本事了!」高繼宣笑著解說道。

    答祿安戴聽後,思索良久才說的:「本王表示贊同貴國皇帝提議,不知貴國需要何物作交換?」

    「大王您無需擔憂,吾皇也知道戰馬在貴部地位崇高,也不奢望能夠交易到大量戰馬,咱們會最終商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數目,當然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大王能夠給予方便。咱們交易的重心主要還是在犛牛上的。」高繼宣看著答祿安戴略顯擔憂的目光,細細說道。

    「犛牛?」高繼宣的答案讓答祿安戴甚是驚訝,本以為宋朝會以此要挾,大肆索要戰馬,還憋著一股氣準備好好爭執一番,沒想到卻這樣的結果,彷彿一拳大空似得。

    「是的,就是貴部隨處可見的犛牛。」看到答祿安戴吃驚樣子,高繼宣甚是滿足,想想自己當時聽到皇上這麼說,也比他好不了多少。

    「您可能不大瞭解,咱們大宋在牲口方面比較稀缺,牛都用於耕種不能宰殺,就連我皇想吃牛肉也不是易事。於是吾皇才提出用貴部的犛牛作為交換,並且為了方便運送,吾皇還無償向貴部提供加工方法,所需作料商隊都有,大王可以先試一試。另外犛牛的皮毛、牛筋以及牛黃均可,也就是說全牛都可以用來交易,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本王大體上同意,與先生談論頗久,相信先生腹中已然飢餓,請先生品嚐我部美食,稍好接著詳議,如何?」答祿安戴見時間不早,邊提議道。

    「謹憑大王吩咐!」高繼宣恭敬的答道。

    此時吐蕃的美食就一個字——肉,各種烤得半生不熟的羊肉、牛肉,調料亂放,完全跟美食不沾邊,高繼宣強忍著好不容易吃完了午飯。

    飯後,答祿安戴召集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向他們宣佈了自己與宋朝的協議,並就協議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討論,最終達成了《宋脫貿易協議》。

    協議主要內容:宋朝用鹽、鐵、絲、麻、調料以及香料等換取脫思麻部犛牛肉、皮毛、牛筋及牛黃,羊毛和戰馬。戰馬與鐵按一定比例交換,每年交易量約為一千匹。宋朝還負責提供犛牛養殖技術,幫助脫思麻部馴養野生犛牛。另外脫思麻部須負責轄地商道安全,負責剿滅土匪。

    至此,宋朝與吐蕃脫思麻部落建立長久了貿易合作關係,打通了蜀地與脫思麻部的商道,並且在後來逐步發展曾為一條繁榮的商道。各地商人紛紛來此參與貿易,蜀地也因此受益匪淺。

    簽訂完協議,高繼宣與脫思麻部進行了首次交易,將帶來的商品全部換成了皮毛和大量的駱駝,駱駝是為了以後組將商隊準備的。答祿安戴為了表示對大宋皇帝的謝意,特地贈送了數十皮優良戰馬。完成任務的高繼宣向答祿安戴辭行,兩人都表示盡力維護世界和平,努力促進地區發展。

    隨後,高繼宣在脫思麻剿匪部隊的護送下回到了眉州,又馬不停蹄地向京師趕去……

    答祿安戴看著庫房中堆積如山的貨物哈哈大笑,幻想著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貨物,擁有這麼多財富,也許自己也能在有生之年實現那個統一吐蕃的願望吧!

    發完癔症的答祿安戴開始召集人手,向四周部落傳遞善意,表示願

    意同甘共苦,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轉手就台高價格把倉庫中的貨物撒了出去。

    多年以後,脫思麻部憑著商貿建立起來的威信,拉攏了數個小部落,組成了一個小小的聯盟,打退其他部落多次窺視的*,也成為了大宋攻略吐蕃的橋頭堡。

    「啟稟皇上,高繼宣求見!」小順子對正在寫寫畫畫的趙禎說道。

    趙禎停下手中的筆高興地說道:「他回來啦?還挺快的嘛!快宣!」

    「微臣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高繼宣進來就跪在地上磕頭唱喏。

    「愛卿快快請起,這一路上山高路險,愛卿一路車馬勞頓,辛苦了!」趙禎扶起高繼宣勉勵道。

    「臣不辛苦,能為皇上效勞,臣甚敢榮幸!」高繼宣面對趙禎的誇獎急忙回道。

    「來人吶,給愛卿賜座。」趙禎對身邊的宮女吩咐道,待高繼宣坐定後才繼續說道:「不知愛卿此去情況如何?」

    「回皇上,不出您所料,脫思麻部落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微臣小施機巧答祿安戴就答應與我朝合作,不過臣觀此子也非等閒之輩,還請皇上注意,不要養虎為患!」高繼宣恭敬的答道。

    「愛卿不必擔憂,朕不會放鬆對吐蕃的監控的。愛卿此番功勞甚大,朕任命你為眉州防禦使兼轉運使,同時負責與脫思麻貿易事宜。雖然現在處於合作狀態,但愛卿上任之後一定要加強軍事,以防萬一。」

    「微臣謝旨隆恩!皇上您且安心,微臣一定替您守好邊疆。」高繼宣接過官印叩頭謝恩。

    「愛卿一路辛苦了,先回家跟家人團聚,多休息幾日再赴任吧!」趙禎看著風塵僕僕的高繼宣,感慨的說道。

    「謝皇上!微臣告退!」高繼宣感激涕零地說道。

    「皇上,陶三遣人來報,說是您讓弄的水泥已經成功了,正在準備擴大生產,請您定奪!這是他們呈上來的樣品。」小順子看到高繼宣離開了,就來到趙禎身邊低聲說道並將手中的木盒遞給他。

    趙禎結果木盒,打開蓋子,用手指捻了捻,感覺跟後世自己見過的差不多。他帶著木盒來到御花園,找來些許沙子與水泥混合,加水攪拌後塗抹在牆上。數日後,他前去查看,發現效果還不錯,雖然在硬度方面還與後世的水泥有差距,不過滿足這個時代的馬車人行是沒有問題的。

    「小順子,你這就派人傳朕旨意,著陶三全力生產水泥,並探索水泥、沙土、石塊使用比例,盡快派出人員指導建設兵團使用水泥鋪設路面,爭取半年內完成汴梁道洛陽的全部路程。並且告訴他們,朕到時會親自查驗,不得有誤。」趙禎看到水泥基本滿足要求,就讓小順子前去傳旨。

    陶三接到旨意後,調動所轄所有人力大力生產,也根據路面需要找到了合適的配合比例。他還親自帶人前去配合沈瑜,指導水泥使用方法。

    沈瑜帶領著近三萬建設兵團,沿著規劃好的道路,多處同時開工。期間因為懂得修路的人數不足,他還特意申請調動了數名皇家學學生相助,趙禎處於讓學生實踐考慮,也就痛快答應了。

    碰到巨石堵路的地方,段辛便帶著數位弟子,在錦衣衛的護衛下,使用自己研製的火藥進行爆破,大大縮短了施工週期。被疏散的人群,只聽聞一聲聲巨響,猶如五雷轟頂之勢,原本橫在眾人面前的障礙就土崩瓦解了,無知的眾人還以為天神下凡,紛紛納頭便拜,天神開路的傳說也由此四散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