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28章 壽宴上 文 / 啃肉兔

    寒秋將至,萬物待枯,千里江山,一片金黃。

    朝堂之上,宋真宗端坐龍椅之上,滿面紅光,威嚴莊重。而那些飄散的白髮和深深的皺褶卻出賣了他的老態龍鍾之狀。

    朝堂之下,眾臣子聳立殿堂兩側,舉頭北望,激動異常,放眼望去,滿堂君臣垂垂老矣!

    宋真宗和他的臣子們,用一身的心血,將大宋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走上富強之路。雖然也有宵小之輩從中作梗,但大體而言還是很不錯的。趙恆一生,臨危受命險中登基,勤儉節約創鹹平之治,被逼無賴簽澶淵之盟,最終造就了大宋的經濟繁榮,人鼎盛,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在武備方面。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宋真宗和他的臣子們都老得差不多了,他們的時代也即將過去。

    趙受益站在朝堂之下,看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父親,不僅升起一陣陣悲涼。雖然他作為父親也許不是很好,但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這個國家之上,這是無話可說的。此刻的他明知歷史的走向,就像拿到醫生的癌症通知書一樣,看著自己的父皇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那麼的無助……

    同樣年老的宦官吳誠如同往日一樣扯著嗓子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趙受益看著年老的宋真宗,似乎下定了決心,隨即出班上奏:「啟稟父皇,兒臣有事要奏。」

    「准奏!」宋真宗看著自己優秀的兒子,也是老懷安慰。

    「父皇,您大壽將至,兒臣希望能夠為您主辦此次壽宴,請父皇恩准!」趙受益誠懇的對宋真宗說道。

    「皇兒有此小心,甚好!諸位愛卿可有異議?」宋真宗意思意思的向諸位大臣問道。

    「太子殿下,仁孝有佳,實我大宋之福,臣等無異議!」眾臣也不會再人家兒子表孝心的時候出來搗亂。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今年就交給皇兒來辦吧!」宋真宗作了最後的拍板。

    「兒臣領命!」趙受益說完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下朝後,趙受益找來禮部侍郎開始商量籌辦壽宴。

    「謝愛卿,兩月後就是父皇壽辰了,咱們得抓緊時間商討一下這個壽宴的籌辦。對於這方面,吾相信愛卿甚是精通,以後得有勞愛卿了,還望不吝賜教。」趙受益帶著禮部侍郎謝努熙來到自己的書房。

    「承蒙殿下抬愛,微臣一定盡心盡力為殿下排憂解難。」謝努熙謙虛的回道。

    「嗯,那本王就先行謝過愛卿了。吾是這樣想的,宮廷歌舞和禮儀方面就煩勞愛卿了。至於壽宴的風格方面就由本太子來負責,愛卿回去合計合計,咱們過幾天再碰個頭,商議一下吧!」

    「微臣遵命!」謝努熙也是個直腸子的角色,說做就做,回去就急忙召集人手開始商議。

    趙受益來到窗口,看著窗外風景,思緒卻飛到了別處。

    「父皇一生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縱觀他位的二十五年,治理有方,國家的統治日益堅固,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歷史上也享有『鹹平之治』的稱號。不過在對外政策方面也體現了他仁慈之下隱藏的軟弱,這樣造就了帶有屈辱性質的『澶淵之盟』。要說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晚年誤用人才,以王欽若和丁謂為宰相。同時又信奉道教和佛教,稱受天書,封泰山、祀汾陽,修建了許多寺廟。」趙受益想著宋真宗的一生所作所為,感慨頗多。縱觀中國歷史,諸多明君在年輕時都勤政愛民,到了晚年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不過客觀來講,宋真宗時期還是整得不錯的。冶鐵工藝的進步,鐵製農具日益普及。土地耕作面積增至5.2億畝,幾乎翻了一倍。同時還引進暹羅良種水稻,農作物產量倍增,這在作為農業國家的宋朝來說可是了不起的進步。除了農業以外,在紡織、染色、造紙、制瓷等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也蓬勃發展。景德年間,專門製作瓷器的昌南鎮遂改名為景德鎮,其名頭至今仍享譽海外。

    為了給宋真宗的一生畫上一個比較完美的句號,也給自己良心一個交代。趙受益決定給宋真宗辦一個別開生面的生日宴會。

    古代宮廷宴會說實在的確實很無聊,說來說去無非那麼兩三個流程,送禮,賜宴,看歌舞。再加上宋真宗歷來節儉,大傢伙也不敢海吃海喝,也就更沒啥好玩的了。

    趙受益找來御膳房大總管安排宴會菜品事宜,並且親自學習了麵條做法。朝中大臣們整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山珍海味估計是吃膩了,所以他決定搞個燒烤自助餐的形式。於是他又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廚藝知識傳達給了御膳房的廚師。

    針對宋真宗和大臣們的年紀都比較偏高,趙受益選擇的菜品幾乎都是易食易消化的食物。為此,他是跑遍了汴梁成大街小巷,不辭辛勞。同時考慮到宴飲酒水對身體不利,他還臨時趕製了一些果酒備用。

    常言道,吃喝玩樂,這吃喝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玩樂。歌舞方面有專人人負責,趙受益也沒打算在這方面喧賓奪主。於是,他找來將作監的段辛,準備跟他討論一下改進煙花的可能。

    「段愛卿啊,百忙之中還要叫您來,本王真是於心不忍啊!」趙受益扶著腰日漸彎曲的段辛誠心說道。「不過,作為一個兒子,本王還是希望能夠給自己的父親舉辦一次獨一無二的壽宴。父皇為這個國家操勞多年,本王想讓他開心開心。故此本王有一個想法,想與愛卿探討一二。」

    「殿下,忠孝仁厚,蒼天可鑒,有需要微臣的地方,您儘管吩咐!」

    「是這樣的,本王希望在父皇的壽宴上燃放花炮,但是要在現在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進……您老是這方面的行家,本王有些想法,您看看是否可行。本王記得曾給您一些火藥方面的書籍,上面有記載火藥改良方案,咱們挑選一種較為溫和的火藥用於製作花炮,以便保證安全。」

    趙受益拉著段辛來到自己的書桌前,指著圖紙對他說道:「愛卿請看,這是本王設計的花炮,本王打算在這場壽宴燃放兩種花炮。第一種就是這個,咱們製作一個鐵桶,底部穿一小孔,放置導火線,裡面裝上適量火藥。另外再做一個大小與鐵桶內徑相符的鞭炮,使其引線朝下。這樣的話,待咱們點燃鐵桶外面的引線,引燃裡面的火藥,就會把鞭炮推上天空,同時還引燃鞭炮的引線,使其在空中爆炸。您看可否?」

    趙受益說完望著段辛,期待他的答案。

    「殿下的意思,微臣明白,根據微臣的經驗,殿下的設計雖然新穎,但應該可行的,待微臣回去對火藥的種類和用量以及引線的長度等進行實驗就可以了。」段辛對趙受益的方案進行了肯定。

    「那就好,咱們在接下來看第二種,將火藥置於一個硬紙筒中,一段封閉,一端開小孔,使其火焰從小孔中濺出。這一種花炮對火藥的要求比較高,燃燒時間持續較長,不是瞬間爆發,所以愛卿回去要對火藥配方進行適當的調整,盡量讓火藥燃燒時間持續久一點。」

    「對了,愛卿可有試試在火焰中添加一些鐵屑之類東西,那樣花炮的火焰會好看一些,甚至有可能做出不同顏色的花炮。」

    「殿下放心,微臣記下了,殿下您日理萬機,這些雜事就交給微臣來辦吧!」

    「安全最重要了,您老一定要小心,平時多叮囑將作監的其他同仁,你們都是我大宋的瑰寶,可不能有失!最後能夠整理出一份安全條例,讓大家牢記在心。」趙受益對段辛叮囑道,好不容找點人才,要出了事哭都沒地哭。

    「有勞殿下掛懷了,老臣一定盯好他們。」段辛感受到趙受益發自肺腑的關懷,異常感動。

    隨後,趙受益又找來野戰軍步兵主帥種世衡和騎兵主帥折惟正。

    「微臣種世衡(折惟正),參見太子殿下!」種世衡和折惟正來到趙受益面前單膝叩拜。

    趙受益看著他們甲不離身,單膝叩拜,輕輕皺了皺眉。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這一年來,大家艱苦訓練,真是辛苦了!本王剛發現個問題,兩位愛卿和諸位將士終日甲冑披身,叩拜行禮甚為不便。本王決定,即日起,我大宋野戰軍廢除原有問候禮節,一律改用抬手禮,我做一遍你們看看,回去後立刻推行下去。」說完趙受益給他們演示了我天朝敬禮姿勢,幾十年的熏陶,還是看這個順眼。

    「兩位都會了吧!那麼我們接下來說說你們這次的任務。本王準備在父皇的壽宴上舉辦一個閱兵式,顧名思義,這個閱兵式就是檢閱士兵的儀式。這次檢閱的就是你們野戰軍,一來博父皇開心,二來也是檢驗你們這一年來訓練的成果,這也是本王最關心的。為了組建野戰軍,本王費了很多心思,朝廷也付出了大量經費,諸多部門都給予了幫助,付出了努力,希望你們的表現對得起大家的關注。」

    「請殿下放心,臣等按照殿下的計劃,日夜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眾將士枕戈待旦,誓雪澶淵之恥。」兩人聽了趙受益的話有習慣性的跪下高聲說道。

    「兩位愛卿快快起來,本王剛教完的儀式又忘了啊!」趙受益調笑道。

    種世衡兩人鬧了個大紅臉,略不好意思的說道:「臣等一時還沒習慣,一激動就忘了,以後一定多久練習。」

    「嗯,一定要習慣!你們回去後各個兵種挑選一個中隊參加此次閱兵儀式,這是本王計劃的這次儀式的流程,兩位拿回去研究研究,到時候別出什麼岔子。本王希望看到一支紀律嚴明,身強體壯,鬥志高昂的軍隊,而不是一群散兵游勇,知道嗎?」

    「臣等絕不辜負殿下期望!」兩人這次現學現賣,用趙受益教的禮儀給他來了個現場表演。

    「那就好,你們回去好好準備準備吧!」

    「是!臣告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