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41節天外文明 文 / 字愚自樂

    說實話,幸宇的實力或許很強大,甚至令琅邪星華這種站在星術界金字塔頂端的人物,都覺得這樣的實力已經夠得上「為所欲為」或者說是「隨心所欲」的標準。

    可是,對於甚至沒有聽說過幸宇名頭……其實也只是曾經僅有的兩次在星術界「露臉」的機會,對於這樣的一個新「主人」,不僅天府組織的成員們覺得很失望,即使是見識過幸宇勢力,知道自己沒法反抗的崔天涯來說,也覺得成為這般強人的手下,其實未必是件好事。

    其實很多時候,幸宇覺得這些星術師殺手僅僅適作為培訓「情報人員」或者說是「情報星術師」的導師,甚至,除了所謂的隱藏手法,這些殺手們根本連自己的主動權都不能獲得。

    也就是是,其實這些天府組織的成員們,不管是被迫也好還是運氣使然。他們能夠在這種時刻,「躋身」海洋國「公務員」系列,從長遠來看,其實是賺了很大便宜的。

    當然了,每個做「老闆」的都會覺得自己給員工提供的平台很優秀,此外的「多餘」廣告,也就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了。其實,若是追根究底地去分析,海洋國現如今對於星術師的態度……其實是很糟糕的。

    也許星術師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桀驁不馴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組織性紀律性的星術師,連本身就沒有什麼「精神潔癖」的幸宇,都很是吃不消。

    倒不是說這些星術師敢炸刺,才十來個連裂天境界都沒有達到的星術師而已。即使幸宇不使出十絕陣法這種大殺器,也能憑借精神力的質量和總量,將這些剛從天山琅邪家族的「魔爪」中脫離出來的星術師,給再度地「壓制」下去。

    星術界其實比幸宇前世的世界更加的簡單,只要實力強大,而且能夠提供的「待遇」豐厚,很多時候,即使幸宇或者說海洋國連一點名目都沒有,也能招攬到足夠的「人才」。

    當然了,作為比較有「眼色」的天府殺手而言,既然能夠穩妥妥地收穫新「東家」給予的福利,他們也不可能對幸宇鬧將起來。

    其實,即使是那個連他自己都不怎麼記得姓名的首領,對於現如今星術界的「複雜」關係,也很有種趕不上趟的感覺。而崔天涯麼,或許是因為其天涯行者的身份,使得這個隸屬於天府組織「情報口」的成員,對於海洋國這個從世俗國家「升級」成星術勢力的組織,根本沒有一點敬畏之心。

    不過,即使不考慮幸宇擁有的「實力」,海洋國的整體實力,看上去也要比往常躲在山溝溝的天府組織要強悍很多。

    是的,或許僅僅是幸宇一個人,就能單挑了整個星術界的高端勢力群。可是,不管是從星術師的「排場」來看,還是從高手的「氣度」上說,遇到任何問題都需要幸宇出面來解決,似乎就有些那啥了……

    所以,即使幸宇對於崔天涯這個人並不是十分的滿意,卻依舊認命這傢伙為「天府小組」——也就是由天府組織的成員所構成的小組而已——的組長。其實,崔天涯還是比較「識相」的,起碼比起習慣了在天府組織中一言九鼎的首領李乾堆來說,他還是很配合幸宇的安排的。

    若是僅僅一兩個甚至四五個星術師加入,憑借幸宇統領著數千……其實總數絕對破萬的星術師,從這方面來說,數量稀少的星術師加入,絕對會被業已養成「陋習」的星術師群體給同化了。

    而且,作為只懂得刺殺和隱匿的殺手,幸宇一時之間其實只想到了利用他們隱匿的能力,或許能夠幫他刺探到一些星術界不能放到檯面上的消息。可是,作為一放首領,或者說作為一個「老闆」來說,不將這些人的最大價值給壓搾出來,就是失敗的「領路人」。

    畢竟,若是按照市場價值來說,幸宇為這些星術師提供的「福利待遇」,絕對夠得上是「豪華配置」,提神丹和養氣丹按需分配,凝神丹責根據貢獻的大小進行分配。

    說起來,整個星術界也沒有幸宇這般「財大氣粗」或者說慷慨的老闆了,即使是對凝神丹的發放有所限制,其實對於沒有「適應」海洋國「福利」的星術師而言,已經夠得上是「足夠」二字了。

    既然作為「老闆」,幸宇已經很夠「意思」了,那麼要求手下能夠給他帶來足夠的回報,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修行是什麼?內家修行到底又是什麼呢?」例行舞弄了一陣子內家拳,幸宇很是苦惱地吁出一口氣,他實在是對這種停滯不前的情況厭煩透了。

    「小子,你這個年紀能有這般成就,已經很了不得了,還歎什麼氣?」在一旁「凝練星力」的小石頭瞄了一眼幸宇,然後有些不忿地說道。

    小石頭有憤懣的理由,眼紅幸宇肯定是有的,不過更關鍵的是,自從發現星空奧秘之後,他經過了根基以及信心重塑的痛苦的好幾年時間,若不是六百年的深厚積累,他說不定只有散功消亡的悲慘結局。

    看到氣定神閒的小石頭,幸宇眼中一亮。經上次擠兌,小石頭終於決定「有限制」地和幸宇交流修行心得,不過,正處在「轉型陣痛期」的小石頭一時不得空。拖到如今終於能一窺星術的廬山真面目了嗎?有道是觸類旁通,說不定星術就是打破當前瓶頸的關鍵。

    幸宇心中竊喜,卻保持著平靜的表情道:「最近心障迷亂,不得進步,所以嗟歎。」

    「想學星術了吧?」小石頭嘿嘿一笑,頗有些誘惑意味地道。

    幸宇很大方地點點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確實想學,還望不吝賜教。」

    小石頭這回倒沒刁難,而是很爽快地點點頭:「可以是可以,不過,雖然不用拜師,但你也須得將你的修行法門教給我。」

    />「成交。」等價交換麼,不吃虧。何況內家拳雖然有強身健體的功效,但卻沒聽說過誰靠內家拳活到小石頭這般長壽的,說來還是幸宇賺到了。嗯,精神訓練法就算了,小石頭需要的是提升戰鬥力而不是智商,還是敝帚自珍吧。

    「星術修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感悟星力;第二引入星力加持自身;第三嘛,就是自身的星力與外界溝通,能調用外界星力。老夫雖然痛恨星術師,但平心而論,我還是很佩服他們的,不是佩服他們強大,而是佩服他們竟然創造出星術。莫看老夫只懂得打打殺殺,就以為星術和你的體術一樣,其實正統星術可以做很多事情,譬如你家船上的蒸餾器具,就是百多年前教廷修士用星術製造的。」小石頭沒有矜持,拋磚引玉地將星術的總綱說了出來。

    見小石頭適時地停下敘述,幸宇知道該自己報之以李了,所以他也不藏私:「據陰陽、引經絡,倚吐納之機,練氣勁於內,是為內家修行之基礎。在技擊方面,有以靜制動之太極、變掌橫走之八卦以及電閃雷鳴之形意,這三種流派只是在風格上懸殊迥異,卻無高下之分,但最核心方面,卻都是不偏重固定的招式,也就是說以理和意為先。」

    見小石頭深以為然地樣子,幸宇有些納悶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你怎麼就懂了呢?殊不知,小石頭學習星術幾十年,使用星術戰鬥三百幾十年,爾後又琢磨了兩百幾十年,戰鬥意識和眼光已經超脫了凡俗,看幸宇練習了這麼多天的內家拳,開始沒品味出那或慢吞吞「畫圓」、或四處遊走劈掌、或如「雞飛狗跳」的法門是什麼玩意,但經幸宇這麼一說,便深刻理解了這三種功法的些許神韻。

    可是細細一咀嚼,小石頭有些意猶未盡,恍然過來:好嘛,幸宇這小子耍滑頭了,什麼叫據陰陽、引經絡?怎麼倚吐納之機,練氣勁於內?

    如果幸宇知道小石頭心裡想的,他得吐血三升以表委屈。您老也就說了感悟星力、吸納星力並溝通星力,不是也沒說如何去做麼?大家半斤對八兩,誰也糊弄不過誰。何況,幸宇自己「誤打誤撞」練出了內氣,到現在還不知道那些「國粹」在雲些什麼呢,讓他如何全盤托出?

    好在,活得久的人就是有耐性,小石頭不用說,就是幸宇自己也曾有過五六十年的歷練,自然不像毛頭小子那樣,非得一蹴而就地掏空對方腦袋,他們有的是時間慢慢溝通。

    幸宇真的想知道修行的本質是什麼玩意,「科學教」出身的他即使煉出了內氣,也不理解真氣到底是何物。

    當然,經絡還是客觀存在的。不過不是古武術裡面說的血管樣通道,當然更不是什麼神經網絡,而是一種特殊的場,鍛煉到一定強度的人體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生物場,由於人體的複雜性,導致場的分佈不像磁場那樣均勻,氣海或穴道處的場強大,經脈處稍弱,而其他地方則細微不可感知。

    普通人雖然也有經脈,但由於實力不夠,一般情況下他的經脈都是閉塞的,或者經脈的場強不夠明顯,而強者的經脈寬闊,是以很多古武術以經脈定根骨也是有道理的。內家修行,本質上就是倚真氣流經經絡,來增加生物場強度,如果先天就有足夠的場強,今後修行必定事半功倍。

    可真氣這東西就難理解了,都說是經脈中流經的能量,可這能量是哪來的?從食物轉化?不用科學檢驗,幸宇就可以否定掉了,食物只能轉化成生物熱能,是顛仆不得的真理。可若說是物質,又是什麼物質?難道是虛無縹緲的靈氣?幸宇顯然不能接受,三十一世紀的人們都能常態下檢測反物質、實驗室內發現上帝粒子,憑什麼還找不到靈氣?可事實上,人類根本沒有發現靈氣,甚至沒有發現經脈中有粒子躍遷的跡象,所以物質說和能量說均是不「科學」的。

    和小石頭交換修行功法和心得的進度很緩慢,每日各自說一兩段話,似乎誰都不肯吃虧一樣。好在兩人還記得大家的目的一致,所講述的東西都很實在。小石頭第二天就瞭解了氣感是何物,幸宇也同時知道如何冥想感悟星力。

    幸宇第一次遇到小石頭的時候,就感覺到他那旺盛的氣血和汪洋般深不可測的氣場。很明顯,小石頭的經脈或者說生物場達到了凝練真氣的標準,所以小石頭很快就別出心裁地將星力當成內力在經脈中流動,看上去效果還不錯。這就是觸類旁通的妙處了,在不違背自己根基的情況下,借鑒其他功法的精華,剔除不適合自己的,總會有所增益。

    而幸宇的收穫就更大了,要不說他是被上天所鍾呢。必死的生命得到延續,還降生到這麼個「靈氣充沛」的世界,還遇到了上輩子只在小說電影中存在的增加壽命的法門,怎麼看都是運氣逆天。所以當得到小石頭傳授星術時,他立刻就投入了十二萬分的熱情。什麼物質享受、什麼人上人、什麼制霸全球、什麼反攻星術師統統放到一邊,天大地大自己最大,如果人生只得短短百年,就是混一宇內也沒啥只得興奮的。

    饒是幸宇從沒小瞧星術,淺淺初涉之後,幸宇就為星術師的智慧和萬年底蘊感到震驚了。如果說地球明是科學明的話,那麼星術師的明就是星術明,是高等的修行的明。星術師或許沒有宇宙飛船擺渡,但有可以遨遊宇宙的星術,或許沒有人工智能輔助,但有幾可卜算命運星術;或許沒有威力強大的反物質炸彈,但攻擊星術也遠不止可以砸蛋;或許沒有五花八門的高科技產品,但有功能齊全的星術技能;或許……總之,科技能做到的事情,星術也能做大,而且做得不差,甚至許多還要超出許多。

    譬如說在能源利用方面,星術是完全無污染的,根本不需要像人類那樣經歷化石能源再到裂變聚變核能最後到正反原子湮滅能,總之污染多多,雖然在星球內部也充分利用風能等清潔能源,但大部分時候人類就像蝗蟲一樣,無限制地採掘宇宙中的各種可用能源物質,反正上帝沒說不許使用,人類也沒打算給他老人家節約。而星術使用的能源就單一且環保多了,人家僅僅使用星力就發展出走出星球的

    高等明,雖然有此處星系得天獨厚的因素,但星術師一開始就走向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得不說他們在這點上比地球人類強不少。

    所謂感悟星力,就是感悟萬有引力的勢差。如果沒接觸星術,幸宇或許還以為這裡星球的萬有引力像太陽系那樣穩定,其中細微的差別,不是有特殊法門,根本就不可能感覺得到。用星術術語描述,就是漫天星神在主神的規則下輪流當值,所以對眾生發放的福利也因值班星神的能力大小有所變化,故而應該感謝主神……好吧,不管這符不符合科學,反正他們找到了發現星力變化的方法。

    以人體感受引力變化,這和華夏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像,都是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按理來說,幸宇這個華夏後裔應該很快就能上手,可事實上,幸宇對華夏傳統化的瞭解僅限於瞭解,或許因為活過八十,年歲長比較瞭解,可畢竟沒有專研或躬行,靈魂中的主要思想還是被普世的科學教,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怎麼都入不了門。

    好在,科學這東西不是玄學,雖然不是可解釋一切的萬能鑰匙,但具有重複性和可驗證性的特點,使得只要瞭解本質後就能「兼容」其他學說。而且,星術中許多概述性的話語,也能讓幸宇以邏輯推理的方式推導出其本質。

    從星力聯想到萬有引力,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了這個大膽假設,只需要不斷做實驗,就可以求證了。事實也證明了「科學」的萬能性,用儀器測量出星力的本質後,幸宇就進一步求證感悟這萬有引力的辦法了。

    在華夏明中,儒釋道是最具代表性的三個修行門派,出來儒學純粹是養浩然之氣外,釋家和道家都有關於神通的記述,而在科學解釋中,神通是人體腦域開發後精神力膨脹,開發出來的人體隱性功能。幸宇上輩子沒機會接觸高深的修行知識,所以不知道這種解釋是否合理,不過,這輩子憑借精神訓練法已經具有一定的能力,總算窺得用精神力提高身體的敏感度,從而發現引力變幻的情況。

    由於小石頭還沒有告訴他如何用引力加持自身,幸宇也就沒摸索出如何去做,那畢竟是一整套的法門,以學習內力的情況來看,一旦出現錯誤,必定會對身體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所以,他即使有想法,也不敢去嘗試。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能摸索出利用引力差加持的方法,幸宇卻誤打誤撞地用精神力加持了身體,從而悟出了修行的本質。

    修行是什麼?對這個問題,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每個修士都有自己的理解。可無論出世還是入世,都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到高深境界必修精神力,爾後精神力昇華至靈魂強大。修行的根本或者說終極目標都在靈魂不朽上,無論是尋求長生還是尋求強大,靈魂強大才是根本的出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