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15節學徒暴增 文 / 字愚自樂

    想了好一會之後,幸宇才很誠懇的做出了回應:「丹藥的提供不可能無窮無盡,我就不說我個人的能力極限了。起碼藥材的供應也不可能無窮無盡,這一點在座各位應該是能夠理解的吧?至於這位理事說要重新釐定丹藥的價格,我想,這大概是所有人的願望吧?」

    其實,不用問幸宇也知道在座的會給出什麼答案,所以他只是頓了一下就唏噓地說道:「也許大家認為我是壟斷了丹藥的供應,所以才有恃無恐地壓搾大家。其實各位有沒有想過,煉製丹藥難道就不需要投入精力了?這還是有現成的丹方和煉製方法,若是沒有呢,各位可知道我研究凝神丹總共耗費了多少的藥材,又花費了多少時間?這些,難道不是應該平攤到各位頭上的成本嗎?」

    這就是欺負外行不懂丹藥的行情了,確實,哪怕是前世研究出一種特效藥都需要投入無數的錢財,可是,在星術界之中,這些世俗的財富哪一樣能和星術師們提供的東西比?

    就拿小石頭寄身的飛蝗石來說吧,也許在星術師手中,這只是當做暗器使用的玩物。可是若放到普通人眼中,簡直是稀世珍寶級別的東西,這該如何定價?而幸宇所付出的成本,恰恰就是普通人使用的金銀能夠購買的藥材。即使平攤成本,也沒他那麼心黑的。

    可是,正因為不瞭解行情,在座的星術師們還以為幸宇是耗費了海量的藥材,以至於把「研發費用」無限制地給想高了。所以那個提出問題的理事,在聽到幸宇的「解釋」之後,悻悻地沒再說什麼就坐了回去。

    當然了,所有星術師都不是傻瓜,儘管因為信息不對稱的緣故,不知道幸宇到底能在丹藥上賺到多少「差價」,可是從藥材和丹藥的價值對比上,也是能看出不對勁來。

    就算基地雪糝很貴重,就算很多藥材因為星術師們的熱捧而價格高昂,但歸根到底,也不過是一些藥材而已,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是貴重,可對於星術師來說,如果不需要,也就是地裡長的野草而已。

    可是,正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也知道丹藥真正值錢的,就是如何把藥材變成丹藥的過程。幸宇說不靠壟斷提價,別說智商絕對正常的星術師了,就是三歲小孩也能知道,有壟斷的能力卻不掌握定價權,那基本上就是傻缺行為。

    幸宇是傻缺麼?顯然不是,可是目前凝神丹的定價也不算太過誇張,儘管百分之幾萬的超額利潤確實堪稱「無良」,不過相對於星術師們的身家來說,也沒有到「天價」的程度。只不過今後需要培養的星術師可能變得更多了,所以讓這些理事們覺得承受不了罷了。

    既然幸宇現在的態度如此堅決,而目前還沒到大家承受不了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出頭得罪這個小「大佬」,即使是同為頂級勢力同樣擁有裂天實力的大佬們,也不願意為些許「小事」傷害了幸宇的「感情」。

    不過,幸宇想趁機在星術界搞「輿論」的想法也泡湯了。都是聰明人啊,難道還看不出「報紙」的威力?再說了,現在的星術界也就三兩萬人口,而且大部分還都是被各自勢力「洗腦」過的星術師,現在在星術界上馬「傳媒產業」也有些不是時候。

    所以,乾脆幸宇就沒有再提這事。期望等個三五年,星術師群體的數量急劇擴大之後,想必就會有市場了吧。

    此次例會結束之後,幸宇就回到海洋國,繼續做他的修煉宅了,說兩耳不聞窗外事有些誇張,不過,大部分注意力還是放在了「培植內功」上,不僅是自己的實力,連海洋國土生土長的那些星術師,也在他的培育之中。

    當然了,幸宇也沒有完全放棄關注星術界的動向。從前世信息社會而來的他很明白一個道理,不管生產力發展到哪個階段,信息暢通總能帶來極大的便利。更何況他還希望撬動星術界的思想根基呢?不能把握星術師們的思想動向,就沒有做出切合實際的判斷,更沒有可能做出針對性的方案。

    只不過,海洋國的星術界剛剛起步,即使這段時間新增的星術師數量還在攀升,但也只不過才兩百人左右,而且還都是低階星術師,壓根就不能融入到星術界之中,更不用說打聽到具體的消息了。至於用丹藥僱傭的那些散修,能夠給幸宇帶來的消息,也不過是「風聞奏事」的普通消息,還不如他從准岳父琅邪車那裡聽來的及時準確呢。

    也正因為在星術界的「諜報」工作不得力,幸宇也沒有注意到在上次星術聯盟例會之後,諸多勢力之間的合縱連橫和暗流湧動。

    說起來,事情的起因還是由於海洋國向普通人沒有限制地發售提神丹,還有各大星術勢力公開了一部分觀想法門而引起的。觀想法門說穿了很簡單,也就是對觀想物的觀察和想像而已,難的只是找對切合自己的「勢」。

    以前,幸宇以為這個「勢」是精神力波動,其實說起來對也不對。說對,精神力或者說腦電波的頻率若是準確的話,確實可以達到和觀想物共振,也就是說能夠以此來進行星術修行。

    說不對,那就是因為這個頻率只是表象,對於不懂調節精神力頻率的人來說,本身的「勢」雖然不固定的值,但也是被各自靈魂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雖然找準切合自己「勢」的觀想物很困難,可觀想法門真心沒什麼特別複雜的。所以,很容易就被擴散出去,以至於有氾濫到鄉間野農都能知曉的趨勢。

    而海洋國給提神丹定下的「統一價」也不貴,一兩銀子或許不是貧困家庭能夠消費得起的。但是,面對不僅可以振奮精神,而且還能在觀想過程中輔助觀想者集中注意力……這可是邁入星術師行列的強大助力啊!是以,凡是有消費能力的,面對這樣的神奇丹藥幾乎都是沒有抵抗力的。

    因為凝神丹的原料出現暫時性的短缺,煉丹谷這段時間大部分都是在生產提神丹和養氣丹,而其中又是以煉製提神丹為主。而提神丹所用到的藥材極為普通,量也足夠,所以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生產並銷售出去上百億顆。說句誇張的話,比海洋國出產的鹽還要多。

    就幸宇瞭解到的實際情況,這麼龐大數量的提神丹大部分都是流入到普通人的手中,即使排除那些把提神丹當成是享受的有錢人,也能輔助近億的普通人進行觀想修行。

    龐大的基數必定會誕生龐大的星術師人群,即使沒有海洋國如今百分之二三左右的「出產率」。從星術界傳來的消息看,這段時間也新增了百萬左右的虛影境界……也就是剛入門的星術師。其中還有某些天賦特別出眾的,甚至就在這短短的時間之中,憑借提神丹的輔助跨入了掌控者的行列。

    具體人數幸宇不清楚,星術師中也沒有「無聊」的統計者,不過幸宇以海洋國的情況來估計,新增的掌控星術師數量起碼也得有萬人左右。不管是不是提神丹的作用吧,能在一個月之內達到掌控境界,無疑都是真正的具有星術天資的。

    而一萬這個數量看上去並不是太過龐大,但相對於原來星術界只有兩三萬的基數來看,那就有些誇張了。

    而各個星術勢力的合縱連橫,也正是由於這些新增的星術師們。如何「瓜分」到最優秀的人才,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百萬虛影境界的星術師不提,這其中或許還有哪些沒有太大天賦,純粹是憑個人努力做到的。可是一萬掌控境界的星術師,就不同了,如果能多多地吸納這些新生力量,對各自勢力的提升可是有著很大的好處。

    另外麼,這些星術勢力不僅為了爭奪弟子而互相「勾連」,還有為了幸宇煉製出來的丹藥,尤其是凝神丹的分配以及購買問題而聚合。一方面,因為這段時間凝神丹「減產」,上一次幸宇「奉送」的又快要見底了,所以期望聯合起來給幸宇施壓。另一方面麼,自然就是丹藥價格問題了。

    星術勢力們暗中抱團的事情,幸宇並不怎麼清楚。畢竟他的信息渠道還很狹窄。可是各個勢力爭奪優秀弟子的事情,幸宇還是有所耳聞的。要說他不眼饞當然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也知道,雖然師父陳默儒的星術對星術師們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而自己的身份以及勢力也能聚攏一些人才。

    可在實際上,還是老派的星術宗門具有號召力,畢竟,大部分新增的星術師都是在人家地盤上,就算平時星術師們神神秘秘的,也擋不住人家「近水樓台先得月」啊。

    不過麼,既然「高級人才」招攬不到,人家心高氣傲地要找個「大靠山」,幸宇也只能巴巴地望著。可是,剩餘的百萬入門星術師以及更多的星術學徒,還是有機會招攬的。

    在各大勢力將目光瞄準「天賦出眾」的弟子時,幸宇退而求其次向其他「泯然眾人」的星術師們出招了。

    相比於散修來說,海洋國或者說幸宇還是具有更大優勢的。不說在丹藥供應方面具有連頂級勢力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就是幸宇這個星術聯盟的常任理事身份以及裂天級別的戰力,也是星術師們投靠的首選。

    對於高不成低不就的普通星術師,幸宇也是來者不拒。海洋國的星術界底子太淺薄了,除了他之外,從那些學生中挖掘出來的也只有兩百左右的低階星術師。若是在以前,兩百個有潛力的星術師足夠幸宇組成一個中等星術勢力,可是現在麼,就算這兩百個低階星術師中間能有一半真正具有星術天賦,比起急速發展的星術界來說,依舊是不太夠看的。

    當然了,幸宇也沒奢望把這百萬星術師都收入囊中,即使他想,整個星術界也會阻止他這麼做。就算這百萬人中沒有多少天賦出眾之輩,可龐大的數量中依舊可能有漏網之魚。

    若是幸宇將這些人全部招攬過去,那麼再配合幸宇的煉丹能力,將來勢必就會有勢大難制的結果……儘管幸宇現在已經夠恐怖了,可到底是獨行俠而已,還是有人能對付他的。可若是聚集起的勢力也變得龐大的話,那麼整個星術界都可能被他壓下去了。

    為了不過分刺激星術師們的敏感神經,幸宇對蜂擁而來的「應聘者」還是有所挑選的。儘管他很想將那些「遺落」的星術師都一網打盡,而且自信也有那個能力培養出這麼多星術師,可是不能把自己的野心搞得昭然若揭不是?

    最終,經過由小石頭「建議」的選拔方式挑選後,海洋國一下子增加了十萬新移民……大部分還是那些星術師的親人,真正具有星術天賦的,也只有一萬人左右。

    儘管不知道從小石頭那裡「壓搾」出來的挑選方法靠不靠譜,但是幸宇還是覺得這新收的一萬個「學生」,精氣神上看還是比較飽滿的,雖然不是像那些天賦出眾者那麼耀眼,可也是神完氣足,想來是具有一定天賦的。

    對於這些星術師的培養,幸宇當然不可能用傳統的方法來……其實在整個星術界「師資力量」都不夠的情況下,傳統的師帶徒也不能適應當前學徒暴增的情況。

    或許其他宗門可以臨時抽調人手,或者用「放羊式」的管理。可是對於幸宇來說,招納的這些都是未來的頂樑柱,說句有些悲觀的話,若是幸宇離開海洋國,這些人就是「當家花旦」唱主角的。

    所以,幸宇不可能用粗放式的管理,「埋沒」了這些人才,勢必需要想個好辦法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