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29節國家計劃 文 / 字愚自樂

    聽到陳麟強宣佈的消息,不僅底下的人懵了,就是辛宇自己,也懵住了。事先可沒有這個環節啊?這老祖宗唱的是哪一出?

    陳麟強笑瞇瞇地請辛宇繼續,也不解釋自己的想法。他能有什麼想法?還不是怕辛宇不盡心盡力發展「科學」,這搞的是「股權獎勵」那一套。一方面提高辛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將來能有個對比,看看海州這片私人地盤和大梁國是不是差距很大,辛宇到底有沒有搞區別化對待。

    辛宇晞然一笑,自己還是小看了這個土老帽。海州有多大?看上去十來萬平方公里很是不小,可和整個大梁國比起來,也不過是十分之一不到而已。而且,看底下那些人都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就知道這荒蕪邊角的百分之十地盤,實在沒什麼值得難捨的。再說,如果嫌地盤不夠,等大梁國發展壯大了,大陸上有的是更繁華的地盤等著他們去佔領。用百分之十的「股份」換更廣闊的前景,怎麼看怎麼都划算。

    當然,雖然明白了陳麟強的想法,辛宇還是為他的氣魄所折服。這可不是「期權獎勵」,是實打實的列土封疆,而且是永不收回的國土。這樣的胸襟,值得他為之欽佩為之喝彩了。

    輕咳一聲,辛宇也不推讓,直接說道:「長者賜不敢辭,謝過老祖宗了。」

    「爽快!你繼續和他們說說你的計劃吧。」陳麟強對辛宇那股當仁不讓的銳氣很是讚賞,笑面不改地說道。

    辛宇壓下心中的複雜思緒,直接攤開演講稿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在座各位都是前輩長者,小子胡亂發言,也就是姑妄說之,您們也就姑妄聽之,若是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批評多指點。

    首先,從國家的各項制度開始。在說詳細計劃之前,我先闡述一下國家制度在發展中的重要性。一個優良嚴密的制度體系,不僅可以保持社會的團結穩定,還可以促進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更是國家能夠長存進步的重中之重。

    我設想的新大梁國的制度是官領導制。也就是說,今後的國家行政、立法、執法、監督乃至一些軍事方面事宜,都是由官說了算。

    下面我先介紹一下官制度的優劣性。首先是國家穩定性方面,軍隊掌控權收歸國主之手,可以保持國家的統一性,排除了軍閥割據的隱患。其次,統一的指揮可以保證在對外戰爭中,增強軍隊的戰鬥力,避免令出多門的缺陷。

    當然,這樣武分立也有壞的一方面,比如說限制了軍隊的權限,可能降低軍隊的戰鬥力,這個在之後我會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說到這裡,底下的人面色就不好看了。除了陳默塵和另外一個宰相,他們十八家世族即使在前國主當政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對軍隊的滲入,可以說他們就是當前大梁最大最主流的軍閥。辛宇的計劃可以說是從根子上將他們的特權取消了,比前國主還要凶殘。他們此次乖覺地前來可不僅僅是拜訪開國太祖,更大一部分原因還是想讓老祖宗承認他們的地位。這排排隊分果果還沒開始,就將他們盤子裡的菜先收了,換誰都不會覺得開心啊。

    辛宇當然知道自己的規劃損害了這些人的核心利益,所以他中斷話題,說起了一個設想:「當然,為了回饋各位的支持,大梁國今後將會設立由在座十九位入主的貴族院。貴族院享有立法動議權、宰相推舉權等一系列權利,而且,如果當貴族院的決議與國主意志相悖時,只要三次全員投票通過,可以否決國主的一意孤行。」

    聽到辛宇的貴族院設想,這些人的臉色來了個陰轉多雲。雖然還沒說如何保證國主不用壓制壓服貴族院,但這分明已經在法理上讓他們分享了很大一部分的國家權力。

    「為了保證貴族院以及其他制度的順利執行,大梁國今後的基本國策就是:依法治國,王在法下。我待會會給出《大憲章》的框架,由大家一起來制定未來大梁國的根本*。

    「而且,即使是軍事上,也不是由國主一言而決的。國主作為軍隊的唯一統帥,享有對外發動戰爭的權利和保家衛國的義務,卻不享有對內鎮壓的權利。對內治安的維護將交給官統御的警察機構,若是出現大的匪患必須出動軍隊,也必須由貴族院授權。同時,軍隊的財權,也歸由貴族院。」

    聽到這兒,陳默塵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雖然不知道辛宇所說的脫胎於君主立憲制,但對權利的敏感,還是讓他感到自己似乎在新制度下必然失去了許多依仗,甚至軍隊都無法完全執掌在自己手中。

    「當然,貴族院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壟斷國家的所有權利,在新的大梁國的機構中,將來還將設立下議院,也就是平民參政議政的機構。下議院也享有一部分的立法建議權和監督權,另外,他們還具有彈劾執政的權限。」

    「……」之後辛宇又就官府的權限進行了分割,立法交由貴族院,司法、執法交給相應機構,建立起粗糙的三權分立結構。將原本近似三省六部的制度分拆,設立了組織部、監察部、農業部、法院、公共安全部、工商部、科技部、交通部等多個部門,並劃出了詳細的職權範圍。另外就軍事方面,也建立起了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政治部、總訓導部等防止軍隊山頭出現的制度。

    這是一場瓜分國家權力的盛宴,在場除了陳默塵,其他人都被辛宇的規劃說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開始建立起一個新國家。

    「當然,由於這種制度是沒有先例的,為了大梁國平穩發展,我建議大家用三到五年時間來慢慢改革,並且,大家還需要培養大量的新式官員,為新制度打下堅固的根基。下面,我細說一下關於法制的問題……」

    由於辛宇搬用的都是前世上比較成熟的制度,即使不那麼符合大梁國的國情,但是至少聽上去很美很妙。尤其是大大照顧了十八世家以及宰相的權利,所以根本不會有反對者跳出

    出來和他唱對台。唯一覺得不妥的陳默塵,因為建安老祖宗不為所動的樣子,所以也得悶聲不吭,沒有發表什麼反對意見。

    之後,辛宇又就經濟發展、科技發展、軍隊建設、工業建設等方面發表了刪減於前世的「真知灼見」。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從陳府走出的十九老者,臉上都掛著滿意和迫不及待的表情。可以說,這基本上算得上是一次勝利的大會、成功的大會。

    「老祖宗,他……這麼一搞,我們陳家今後就不能掌管國家了。」在所有人達成一致離去後,陳默塵朝陳麟強抱怨道。

    陳麟強搖搖頭:「哎……說起來你也是掌握了十幾年權柄的人,難道就沒有仔細想過這套方案的好處麼?」

    「好處?有什麼好處,還不是這個小子胡亂編排,拿國家權柄當兒戲,權利分下去就很難再收回啦。」陳默塵一邊說,一邊瞪著說得口乾舌燥,正牛嚼牡丹大口喝茗茶的辛宇。

    「哼,你懂什麼?」陳麟強不滿了。其實當初看到辛宇的方案時,他也是十分不理解,也像陳默塵這般憂慮,畢竟遊歷了好些個世界的他,還從來沒見過這種將權利下放的國家制度。當然,他不會將自己的表現代入到陳默塵身上,只會覺得這個後輩實在是沒有眼力見,看不到矛盾的另一方面。

    辛宇當時詳細跟他解釋了很多這種制度的優越性,說只有這種制度,才能保證大梁國迅速發展,而且陳家甚至可以用這種方式萬世一系地傳承下去。說道最後還形象地伸出右手,捏成拳頭的樣子,說:「我們每每總想要將一切捏在自己手中,其實我們根本無法控制住所有事情和其發展,到最後才會發現,我們其實能抓住的很少,甚至一無所有。」然後他又攤開手掌說:「而有時候,當我們放開了心胸,就像這樣張開雙手,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掌握著整個世界。」

    當然,辛宇的比喻雖然形象,其實卻是個歪得不能再歪的歪理。如果他處在國主的位置上,就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點權力,正宗的是屁股決定腦袋。不過陳麟強卻能慧眼識珠玉,就像他現在訓斥陳默塵的內容:「你懂什麼?今後國主是不能一言九鼎,不過對整個國家來說,這卻是個好事。無論之前還是之後,事情都要下面的人去做的。不分權,你需要有識人用人的眼光還有駕馭人才的手段,下面人若是事情辦差了,損害的國家和陳家的利益,就是你殺了他們也不能挽回損失,還要承擔識人不明的過失。若是分了權,那麼他們就成了國家的主人翁,他們會想法設法建設好這個國家,而不會因為勾心鬥角壞了事。而且,即使他們壞了事,國主也可以站在超然的立場上進行批評指責,而不用承擔任何罵名。再說,軍隊掌握在手,即使在政事上失去了一些權力,但無論今後出現昏君還是權臣,都不會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推翻我陳家的統治。而禮儀、外交等權限,也保證了國主的影響力不會降低。你說,這樣的制度哪裡不好?」

    陳默塵依然有些不甘心:「可是,這樣一來豈不是削弱了我的權威……」

    「嗯?」陳麟強的語氣一下子嚴厲起來,「你的權威?你有什麼權威?什麼時候我說過要讓你繼續做新大梁國的國主了?我跟你說,今後的王位繼承規則也會有變化,若得不到大部分王族的認可,誰都別想登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