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0節悲劇老陳 文 / 字愚自樂

    星術界並不是一個很有愛的和平世界,星術師也不是餐風飲露的神仙,他們吃飯穿衣也和普通人一樣,修行星術雖然看上去不消耗額外的資源,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為了獲得更長的壽命,星術師需要努力提升境界,可是光憑自身努力,沒有加速修行的資源——尤其是星石,修行速度就要看功法和資質了。

    星石是一種很奇特的石頭,不僅能提供星力加速星術的修行,還有一定的延命功效。這種石頭一般都是由天外流星帶來的,大陸上也有少量的星石礦藏,不過那些礦藏都被前人開採一空了。總體來說,星石是稀少對星術師尤其是那些資質不太高的星術師十分重要的資源,所謂僧多粥少狼眾肉缺,為了能向天再借五百年,因星石而起爭鬥就不可避免了。

    按說,廣袤的大洋深處,億萬年來積累了無數星石,根本不需要用戰爭來爭奪。有許多苦比星術師自覺無望參與大陸上的爭鬥,邁出了征服海洋的腳步。不過,苦比之所以被稱之為苦比,就是沒有靠山又境界低下的散修。海底是什麼地方?深不可測且又變幻莫測,豈是輕易能被征服的?達不到金身境,別說尋找星石,能下潛到深海就不錯了。而金身境的,這個大境界有些奇特,雖然也分九個星級,可嚴格說來只能算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星術修行如同坐死關,若不等金身大成就破關而出的話,反噬倒不至於,但卻會造成境界倒退,而且是直接打落到破空境,所以根本沒那閒工夫去找星石。而高過金身境界的,哪怕是最弱小的星空境星術師,也能飛出大氣層在星球附近遊走。遇到星石靠近的幾率雖不甚高,但外太空總比在大海中要視野開闊,畢竟海水對感官的影響遠比真空大得多。

    題外話說,按理需求能促進技術進步。難道那麼多苦比星術師,就想不到利用外力打撈星石?比如說發展深海潛艇。可事實上,像陳默儒那樣欲造船出海,甚至更異想天開的星術師也不少。不過,技術發展是有其自然規律的,潛艇這東西不是泥捏可成的,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集合。君不見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一個半世紀後,地球上才造出潛艇麼?而且,經過科技大爆炸的幾百年發展,潛艇的下潛深度依然還著很大局限,這還是在有理論指導和完善的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在這個世界裡,除了辛宇這樣的重生者或穿越者,絕對沒有星術師能在有生之年建立起一套星術之外的知識體系和工藝。恐怕等潛艇被發明出來,星術師都已經作古多時了,誰還會有為科技獻身的偉大情懷啊?而且,就算有這麼個聖人,而且也能有異界愚公的精神,子子孫孫無窮盡。可發展技術是需要巨大投入的,就算產學研一體的先進模式,初始投入也是少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前路茫然的情況下,初始投入也必定巨大的。既然你都是苦比星術師了,你有那個資金實力麼?

    星術界的星術知識一直是被那些宗門和稀少到只有兩家的豪門壟斷的,所謂俗世中人,無論身份多麼尊貴,無論身家多麼豐厚,只要不被他們看上眼,是不會有被吸納的機會的。而一旦被吸納,則說明有著超卓的天資,對星石的依賴並沒有那麼大,即使也有需要,也會由宗門提供。

    既然星石如此重要和稀少,宗門想不想打撈大海裡的星石呢?當然,他們也會奢望的。可是,潛艇之類造物在沒有系統知識指導的前提下,幾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投入時間精力財力去發展外力,那還是星術宗門麼?人生苦短,星術師需求星石求的是星術進步,求的是長生。讓星術師歪樓去做科學家工程師,實在太不現實也太不務正業了。再說,與其為了得到大海裡不可再生的有數星石,還不如寄希望自家的星空境以上強者去外太空碰運氣呢。

    所以,為了星石爭鬥是必須的,是任何宗門都無法避免的。爭鬥頻繁,就彰顯了武力的重要。

    而陳默儒新星術的成功,則告訴了人們,除了努力提高境界,還有那麼一條提高戰鬥力的捷徑。雖然這條捷徑還沒被風雨歲月洗禮成坦途,可架不住旺盛迫切的需求啊。不是有人說過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自然會有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會被這個星術所引誘。

    星天宗宗主的兒子就這樣被誘拐上了歧途,準確地說,他是自願甚至威脅陳默儒領他做第二開路人的。陳默儒好為人師了,也就開始了他悲劇的後半生。

    科學世界裡有句話,能被檢測、有合理解釋並能重複再現的才是真理,星術界也有被歲月證明過的才是星術的說法。

    新星術提高了陳默儒的戰鬥力,而且他也有一套貌似合理的思路,可惜,在少宗主身上卻沒能重複出現。確切的說,少宗主沒能適應冥想到觀想的隨意切換,最終搞得走火入魔星海崩潰,徹底的化作灰灰了去。僅此一條,星天宗就有滅掉陳默儒的理由——儘管不是那麼絕對。畢竟少宗主雖然身份尊貴,也不過是因為睡他媽的人身份尊貴,本質上他也不過是普通的門內弟子一枚。再加上本來就不是陳默儒主動陷害,若是有其他長老力挺,再付出一定代價,陳默儒也能避免那最後的裁決。

    正應了那句話: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在星天宗少宗主報廢之前的那段時光,他將陳默儒這套自己都覺得不成熟功法擴散出去了。為了追求強大戰力,好些個星天宗和其他宗門的星術師都沒抵擋住對武力值的追求。結果或者說後果很嚴重,除了陳默儒這個已成功的特例,其他星術師在修行一段時間後,無一例外的走火入魔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星海崩潰徹底報銷了,餘下那一小撮幸運者或者說不幸者則是星術反噬精神錯亂了,通俗地講,就是都瘋掉了。

    這下就算陳默儒是星天宗的執法長老,也沒有絲毫網開一面的可能了。要知道,星術師可不是韭菜割了一茬還能再生一茬,包括那些數量龐大的散修星術師在內,也僅僅才兩三萬而已,一般宗門能有上百入門的星術師就算是人丁興旺了。想想看,星術師的壽命比起普通人可要長得多,金身以上的強者活個五百年跟玩兒似的——當然,因爭鬥喪生的就算了。由此可見星術師的稀少,稀少到整個世界百多億普通人一茬一茬地供血,

    也只積累了那麼點。你陳默儒一下子毀掉三百人,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各個宗門的弟子,不是星術界的精英,就是星術界曾經精英的子侄輩。誰能容忍這個事實?陳默儒就是佛祖如來玉皇大帝,也得不到星術界的原諒啊。如果被你這麼搞下去,或者說被這能越級挑戰的星術蠱惑下去,稍不堅定的星術師不都要走上歧途了?那豈不是毀掉星術界的基礎,簡直帶領星術界走向自我滅亡啊。

    故此,陳默儒以及其直系血脈,不被滅掉才天理不容呢,也不能彰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嘛。雖然因為那個連陳默儒都不能確定存不存在,又到底有沒有突破星河境界的陳家老祖,陳家逃過了被雞犬不留。不過也沒能逃脫其他懲罰,全家被軟禁不說,大梁國的王室被迫遜位,凡是老祖的後代也全部被圈禁。

    若不是陳涵亦有著絕美容貌,又被星術豪族琅邪家的世子琅邪車意外得見,並且被迎娶為琅邪家第二少夫人。她自己不得自由不說,就是陳默儒也不可能離開陳家的集中圈禁地。當然,即使事情已經被十八年的時間逐漸平息,但因為影響太過巨大和深遠,陳默儒得到的所謂自由也是有限的,他只能被允許在海州之地活動,不得教授弟子,後輩探望必須,甚至連最忠心的老僕宦紫樓還被迫發下誓言,監視整個陳府的尤其是陳默儒的動靜。只不過宦紫樓忠心耿耿,寧願違背誓言也不背叛老爺,但他能做的也就是虛與委蛇地避重就輕罷了。陳默儒十年裡竭盡全力收攬人心,並嚴格控制陳府僕從的數量,但那三男三女六個僕人中,真正對他死心塌地的,也只有宦紫樓和丁士晟,甚至丁士晟還說不定。

    由於陳默儒的功法太過凶殘,在此之前,星術界沒有出現過的正邪之分、道魔之爭,如同路線分歧、主義之爭被堂而皇之的提出來了。為此,整個星術界所有宗門豪族前所未有的步調一致,制定了星術界第一鐵律:任何星術師不得嘗試陳默儒的功法;任何新的星術和功法在沒被證明絕對可行前不得擴散,至於如何證明?自己嘗試成功後,還必須有十個以上的自願者嘗試成功,才能證明是可行的;五百年內各宗門豪族散修,所有星術師不得傳授原大梁國人星術知識,甚至不得洩露星術界存在:除監督者外,大梁國地界禁止星術師進入,為期五百年,大梁國原有星術師全部遷出,並集中接受監視和觀察五十年,直到確定沒有危險思想者,才會被放出。

    「老祖宗當年有十八個屬下,全都是星術師,老祖和他們親如兄弟,肯定不會對他們藏私自己的感悟。而我的功法思路正是源於老祖的感悟,在他們看來這種思路絕對是邪魔一般是危險。老祖的十八兄弟在他失蹤後,都成為了大梁國的供奉,現在已經在大梁國開枝散葉了五百多年,再加上我們陳家,可以說數量繁密。若是大梁國再出現星術師,很難證明他們不是我們十九家後代或受到老祖感悟影響。所以,針對大梁國的鐵律就可以理解了。」陳默儒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向女兒解釋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