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逸羽風流

正文 第15章 文 / 澹台扶風

    這天也是君逸羽纏著長孫蓉唸書聽,他竟然要求著要聽《國朝史略》,這讓長孫蓉很是震驚了一把。她雖然知道君逸羽小小年紀就對讀書很有興趣了,而且已經顯現了出眾的天份,但三歲大的孩子自發對史書感興趣,也實在是有些嚇人了。史書言繁瑣,他能聽懂嗎?長孫蓉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傢伙,對他很是有些寵溺,只是一轉念的震驚過後,就派人取書來開讀了,這才有了之前那唯美的一幕。

    「太祖開元行道啟運立極英武睿至聖至明高皇帝諱瑾······贊曰:太祖弱冠之年,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驅胡復漢,平定中原,奄奠四方,開天闢地以來前所未有也。太祖而立之年,帝業既成,務農興商,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於丕平。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大華十年休憩,中國既興,太祖立馬執槍,親征北伐,掃胡庭於漠南,逐胡酋於漠北,兩百年漢恥得雪,華夏激揚。太祖內修政事,外勤討伐,武定禍亂,致太平,允允武,創業垂統之君,規模莫若吾大華太祖高皇帝也!嗚呼,聖矣哉!」

    長孫蓉讀的是《國朝史略·太祖本紀》,讀畢,她有些渴了,輕輕將書本放上桌子,順手取過茶盞飲用了起來。

    君逸羽倚靠在蕭茹懷中閉眼聽書,長孫蓉悅耳的聲音讓他總是沉醉,聲音斷了,他回味了一下,也就睜開了眼來,眼中有些不易察覺的古怪,這書應該是華朝人所寫吧,把這華太祖高皇帝君瑾都寫得聖人近乎神了。

    長孫蓉為君逸羽讀書聽,已經很有些時候了,自然知道他閉上眼睛聽書的習慣,見他睜開了眼,當即嘴角輕勾,丹唇輕啟:「小阿羽,你聽得怎麼樣?」

    長孫蓉自是不相信小小孩童能讀懂史書的,只是喜歡他的可愛,想要出言調戲他一番,看看他困囧的小模樣。

    君逸羽本覺得華朝慷慨豪邁的氣度很有些隋唐風采,可間或聽到的北疆不順又讓他否定了這想法。他隱隱覺得,這是個化上類同中國古代的另類中國,怕是不能嚴格按照他前世所知的歷史知識來界定它的時代的。一口吃不出個胖子,不如先瞭解瞭解現在所在的大華朝,這便是他要聽《國朝史略》的原因。

    聽了滿滿一篇對太祖治武功的盛讚,君逸羽雖然有些腹誹,卻也知道了大華之前是近兩百年的類似五胡亂華的動亂時期,漢人長期受到胡人的統治和影響,及至大華建立也頗有胡風。難怪感覺如今雖然也是封建社會,卻不是宋明那種「吃人的禮教」,反而更類同隋唐的開放。而華太祖君瑾呢是像朱元璋一樣從底層奮鬥起來的平頭皇帝,不過他打江山時幸運一些,二十歲時揭竿而起,十年就打下了中原做了皇帝,可惜只坐了十二年的江山就死了。不過這本紀上不是說華太祖在玉瑾十一年把胡人都打回漠北了嗎,怎麼現在連漠南都歸了他們,還建了個宏國?後代無能?反正聽說薊簡是皇爺爺他爹高宗丟的,還把皇爺爺推出去做了三十年質子。嘖嘖,那薊簡是大華相當於宋朝燕雲十六州的中原門戶吧。他可真能丟!······

    聽得長孫蓉的問題,君逸羽停了對大華的一番胡思亂想的推測。他還真有個問題想問:「姐姐,剛剛這書上說『太祖望見茂麾蓋,策馬刺茂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塢元諸將莫能擋者。』太祖的武功很厲害嗎?」

    君逸羽說的是太祖本紀上君瑾剛出道時與塢元軍交鋒,嶄露頭角的一戰,聽起來他有很強的武功,這引起了君逸羽的關注。要知道前世君逸羽因著孤兒身份,又要護著為人冷傲的葉琳熙,沒少受欺負,後來有機會了就跟著朋友學了格鬥術。也許是曾經的經歷,讓他對個人武力有著女生少有的追求,討厭不能保護自己和身邊人的感覺,雖然後來再沒人欺負他了。這個世界要是真的有很厲害的武功,他又如何會不學?嗯,先趁機會打聽打聽。

    君逸羽的聲音糯軟,說出的話卻大出長孫蓉所料。長孫蓉本是想看君逸羽害羞著說聽不懂的,可他這一開口,卻恰恰說明這個小小幼童聽懂了,這該是怎樣卓越的一份天資啊。聰敏不說,單單是他提問時隨口就說出了只聽過一次的原,這份記憶力就當得起神童的稱號了。

    前世的君逸羽就是醫學生,醫學院的書是眾所周知的多,他若是在記憶力上沒幾分本事,又怎會去摸「醫學」的虎鬚?他記人的本事不咋地,常常鬧些認錯人的烏龍事件,可在字上卻是出了名的過目不忘!讓人大呼怪哉,都說他把大腦裡留來記住人臉的地方都拿去記書本了。

    「羽兒,說過你多少次了,應該叫叔母,你怎麼老『姐姐』的叫著不肯改口呢?」蕭茹輕點一記逸羽的後腦勺,語帶笑意,不知她這笑是為著孩兒的聰慧高興呢,還是為自家孩兒的頑皮而忍俊,也許兼而有之。

    「嫂嫂,羽兒這孩子從會開口說話就一直叫我姐姐,任誰說了他都我行我素的不改口。這調皮的小機靈堅持起來,我們是拿他毫無辦法的,你且隨他,到他願意時,自會改的。」

    「蓉兒,你這般寵他,倒是比我這做娘親的更甚了,你說隨他到願意改時,他若一直不願改,看你如何是好。」

    長孫蓉愛憐的看了眼逸羽,他正在剝橘子,蕭茹身後伺候著的珠芸想上前幫他剝,被他揮手打發了,長孫蓉見了輕笑一記,又回轉眼來看著蕭茹回道:「嫂嫂說笑了,羽兒聰明,他現下只是調皮著不肯改口,等長大些自然就好了。」

    長孫蓉說完話時,君逸羽的橘子也剝好了。只見他從蕭茹的懷中跳了下來,走到了長孫蓉身邊把剝好皮的橘子遞了過去,嘴中脆聲說道:「姐姐,這是我親手剝的,你給唸書這麼久一定渴了,你快吃了,羽兒的問題你還沒答呢。」

    長孫蓉左手接過橘子有些感動,右手捏了捏逸羽有些嬰兒肥的臉頰:「羽兒真乖」,又轉向蕭茹很是歡暢的笑著說道:「嫂嫂,你看阿羽小小年紀就會

    疼人,又怎麼不招人疼。」說完又摟過逸羽,將他剛剝開的橘子你一瓣我一瓣的餵著吃了。

    君逸羽看著長孫蓉閃爍著淚花的感動眼光,心中也很是感慨。他一向重感情,是那種有人對他好,他就千百倍的好回去的性情,所以前世他的朋友就極多極要好,且不論男女,都多少會有受他照顧的幸福感,覺得他把朋友的好做到了極致。現在,長孫蓉對他的好他都記著,他從內心是把長孫蓉當朋友看了的。困在小身板裡,雖然能感覺得到長孫蓉在翼王府有些不開心,但也無法詢問了幫她分擔,君逸羽為此很是苦惱了一陣。想通了,也就只能用這小孩的身軀讓她逗逗,或是裝裝可愛讓她開懷。不得不說,君逸羽的做法是成功的,最起碼,在和蕭茹母子一起時,長孫蓉是極為舒心開心的。

    對坐的蕭茹,聽了長孫蓉的話,又見著眼前親近的一幕也很是高興,嘴中卻是打趣,「也難怪你寵愛她都要勝過我這個做娘親的,你看看羽兒都親手剝桔子給你了,連我都沒有呢。」頓了頓她又道:「蓉兒今年有十七了,你和羽兒他叔父也成親快兩年了,也是時候···」要個孩子了吧。

    「嫂嫂!」蕭茹話沒說完就被長孫蓉含羞的聲音打斷了。

    蕭茹似笑非笑的搖頭,「這又沒旁人,和我還有什麼好害羞的。二弟生性跳脫,做了爹爹許就能定下來。我看你這麼寵著羽兒,必是個喜歡孩子的···」

    「嫂嫂這可就猜錯了,在家時我那幾個弟弟妹妹最是煩得我受不了,孩子裡我只是喜歡羽兒罷了。」長孫蓉愛憐的點了點君逸羽的鼻尖。

    「我也喜歡姐姐!」君逸羽作勢抱在了長孫蓉身上,近在咫尺,蕭茹提到要長孫蓉生孩子的話題時,君逸羽沒有錯過她臉上笑容的一瞬僵硬,既然不喜歡這話題,那他就幫她跳過好了。

    「羽兒真好。」長孫蓉臉上燦若花開,回抱住了君逸羽,童言最是真心,也最是讓人開懷。

    蕭茹見了她們一大一小倆相宜的一幕,也是一笑,又不著痕跡的一歎,這個弟婦她看著是極好極喜歡的,平素和二弟也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模樣,可她看著總覺得他們夫妻間少點什麼。她這做嫂子的這才存了勸勸也試試她的心思,可看著這樣子,這兩人···唉!兩人都好,可畢竟是聯姻,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我一般幸運的遇到康逸的。蕭茹想到這些又想到了與自家夫君的共同的寶貝,她笑瞪一眼君逸羽,語中含笑,嗔怪著作不滿狀,「喜歡什麼!上元那晚在宮裡自己跑了,整個大華宮的宮人都沒把他找回來,差點沒把他爹急死。康逸的性子你也是知道些的,你看看,他這硬是嚇得他爹給他禁了足,快三個月沒出自家大門不說,便是出逸園也必得要兩三個人看著他爹爹才放心。」

    長孫蓉自是知道君逸羽那天的「壯舉」和這些日子的「禁足令」的,當下卻笑道:「那是羽兒聰明,你看他還不是找到熙兒然後送回來了。怎麼不喜歡?嫂嫂看熙兒那性子,不也對羽兒好?又是給他脫衣服又是給他餵飯的,那晚還是在熙兒身上睡著了被大哥抱回來的吧。我可是聽說那天的熙兒把好些人嚇了一跳呢。」雖則君天熙如今成了皇儲,可在翼王府提起時也只是如親人般直呼「熙兒」,只在外人面前時會多注意稱謂和規矩。

    君逸羽撇嘴,不就跑了一次路嗎,禁足我都沒意見呢,怎麼老不放過我這事兒。「姐姐,你還沒說呢,太祖很厲害嗎?」

    「太祖趕走了胡人,建立了大華,自然是厲害的。」

    「不不不」君逸羽頭搖得像撥浪鼓,「羽兒問的是武功。」

    「太祖有萬夫不當之勇,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武功自然也是極厲害的。羽兒問太祖的武功幹嘛呢?」

    長孫蓉一臉逗弄孩子的好笑表情,君逸羽也顧不得了,這般空話,聽起來就是個厲害的將軍,可不是他想知道的武功,「那他能飛嗎?」傳說中飛簷走壁的武林高手啊,這兒到底有沒有?

    「額」長孫蓉一噎,果然是孩子,思維還真飛躍,怎麼聽個太祖本紀能能讓他想到飛不飛的問題呢。看著君逸羽一臉求知,長孫蓉想了想才道:「太祖厲害的是戰陣功夫,是外門武功,他應該是不會飛的,不過太祖已經很厲害了,現在軍隊裡還練著他的太祖拳呢。你叔父就會。」可不能因為不能飛讓他說出太祖不厲害的話,雖說童言無忌,還是注意點好。

    君逸羽眼睛放光,外門功夫不會飛?那就是有能飛的內門功夫哦。他本是姑且問問的態度,這一下他的積極性是真的調動起來了,「那有人能飛?」

    長孫蓉肯定的點點頭,「有的,太祖打天下的時候身邊就有些江湖人,他們『嗖』的一下就能飛上牆頭。」長孫蓉解說著揚手給君逸羽比劃了一個弧線,倒是斂了一向的端莊氣度,露出了一些十七歲少女的可愛來了。

    額,太祖又不是孟嘗君,還搜羅些江湖人幹嘛?做偷雞摸狗的勾當?算了,這不是我要管的。君逸羽揮退了一瞬間的腹誹,做出一派孩子的天真爛漫,拍手道:「真的嗎?羽兒也想飛,能讓他們教我嗎?」唉!真受不了我自己!這小身板什麼時候能長大啊!

    「這個···」長孫蓉面露難色,她只是叔母,君逸羽的事情她做不了主,有些不好回答,再說,她這也沒有江湖能飛的高人教他啊。若是琴棋書畫什麼的,她倒能教教。小機靈,好好的聽個書能想這麼遠,真會為難人。

    「怎麼,不可以嗎?」君逸羽問。爺爺是武將,他學個武也可以吧,叔父不也入軍了嗎。額,不過我這是女扮男裝,也不知爹娘什麼想法。想到這,君逸羽下意識的看蕭茹。

    蕭茹對長孫蓉一笑,招手將君逸羽喚到身前,「羽兒又想學武了嗎?」

    君逸羽死命點頭,「嗯,要能飛的。」看起來有戲啊。

    「

    前兩天你不是還說要跟娘親學認字的嗎?現在又要學武,那羽兒到底要學哪個呢。」

    蕭茹的一臉戲謔讓君逸羽好容易才止住翻白眼的衝動。拜託,娘親,您能不這麼壞心眼嗎,真是的,老愛逗孩子玩,這都學著又不矛盾,您這純粹為難孩子嘛!「羽兒不能都學嗎?」

    蕭茹笑呵呵的抱住君逸羽,「可以。羽兒想學什麼,我們就學什麼。等你爹爹回來,要他教你學武好不好?」

    「爹爹會嗎?」君逸羽驚訝了,他沒想到一身儒士形象的君康逸還是個練家子。他不是臣嗎?娘親沒說錯?不是要說叔父或者爺爺?

    蕭茹點了點君逸羽的額頭,「可不許小看你爹爹。你爹爹在草原長大的,騎馬射箭都很好的,武功也會哦。」

    承天帝和翼王在北胡長大,住了三十多年,君康逸也在那生活了十三年。北胡人遊牧生活,下馬是民,上馬是兵,馬上功夫了得,崇尚武力。承天帝他們在胡地,受到當地的影響,都學了一身了得的騎射功夫和看得過去的一點武藝。要沒有一點真功夫,承天帝扶持翼王上位,也不敢把他往軍隊裡放啊。

    「哦」君逸羽想想也是,他爹可是在草原長到了十三歲,沒道理翼王和君康舒都會,君康逸不會啊。就是不知道厲不厲害,是外門還是內門功夫呢?罷,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人教就不錯了,反正還這麼小,先學著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