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扛匠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南越武王 文 / 流雲飛渡

    從古墓找暗道出去,雖然路上也許會碰到小鬼子說的原生體,但這畢竟只有一個,哥們這九個大活人掐一殭屍,贏面可比對付外面那上百的惡狼大多了,更別說後面還有只不知道斷腿還是狽怪的傢伙候著呢,抽冷子在插架的時候起一槓子,那就真不好說了。

    我們既然準備下古墓,還真就把這土夫子的包給翻了個底掉,東西收攏一看,嘿,幾孫子那準備可比我們專業多了——裡面除了雷管**,還有手電筒、飛虎爪、登山繩、傘兵刀和幾個防毒面具,甚至還有一大包的糯米,看來是拔毒用的。

    我趕緊把傘兵刀弄來插口袋裡,凳子腿給扔了。

    鐵勇晨曦一人弄個手電筒拿著,然後把其他的東西扔給了大炮叔,他們在裡面翻了翻沒找著子彈,也只能作罷,各自把槍給收起來換了短傢伙。張武把**收拾自己包裡背著,然後摸了把尺許長的拆刀拿著,歎口氣:「這他媽,這麼大一基地都沒找著兩把能使的槍,逼著我們換短傢伙…哎哎,你們還有子彈嗎?」

    「沒了,」張建設嘿嘿樂著,反身取下背上的砍刀:「我覺著挺好,這東西砍著更順手。」「那是,你就算有子彈也喜歡用砍刀,」張武轉過頭:「自立,你還有子彈嗎?」

    程自立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我狙擊槍還有十來發,手槍沒子彈了,」他翻動手腕摸出把匕首:「狙擊槍在這裡面使不開,我也用短傢伙。」

    大炮叔也抽出把明晃晃的軍刀,「行了,別多廢話。大個兒,你和我前面開路。武子和自立斷後,還是把晨曦他們留在中間…」「別介,」一聽這話鐵勇不樂意了:「大炮叔。你們動刀動槍的專業不假,但是古墓裡面摸摸尋尋的。可得看我和葉子的本事了,這前面開路的事兒還是留給我們好了,你們後面守著。」

    鐵勇這話實在,別說我覺著合適,就連宗大叔和晨曦都點了頭,大炮叔也只能作罷,讓我倆哥們在前面開了道…這隧道不足十米,盡頭處就是個巨大的鐵門。我們伸手把兩扇鐵門左右一推,面前頓時出現了個青石砌建、糯米灌汁的甬道來。

    墓穴甬道有二,一是地面上的,葬經中成為人道,又稱為『司馬道』,意思是活人去祭拜的時候所走的,兩邊分別排有石禽石獸、兵馬走卒,主要是為了震懾後人,威壓風水地脈;二為地底的,叫做神道。又稱為『幽道』,主要是給墓主升天登府走的,也是墓穴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甬道兩邊放了十二對石獸。對應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然後迎面一堵巨大的石門。此門制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門柱類似華表,柱上有雲板、異獸;在三個門額枋上的中央部分,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這三扇門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桿狀。

    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其欄杆形制,為龍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台基四角及各欄杆望柱之下。各設有石雕螭首,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

    一般來說。古墓是會設有機關的,不過這裡我們卻沒有擔心。小鬼子在這裡面進進出出那麼多回,估計就算有機關都給趟平了。我們順著甬道一路到了那石門飛簷的下面的石台,看了看,感覺這雕刻紋路都非常熟悉,雖然有些異樣的風格揉入其中,可大局上還是華夏的,和現代越南看見的完全不同。

    越南古代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地,歷朝歷代都派有諸侯鎮守,所以這就算是個中國古代藩王的墓穴也不足為奇,晨曦對這意見也同意,只是光憑扇門,倒是看不出這墓穴的來歷。

    石門並沒有關嚴,裡面黑沉沉的也什麼都看不見,手電筒從門縫朝裡面照射進去,便被黑暗吞噬,只有那巴掌大的地方能照亮堂了,別的什麼都瞧不見。

    為了預防萬一,大炮叔和晨曦拿著刀就守在了門縫邊,然後程自立退開幾步取下了狙擊槍端好,吩咐他們要是門內到時候竄什麼東西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突突了再說,另外叫我們多注意點,萬一有變化先退開,別急著進去。

    等到安排妥當之後,我們剩下的人一起頂在了門上,然後喊著號子一起使勁。隨著大家一起發力,這門嘎吱吱吱的一通響,緩緩朝著旁邊推了開去。

    門一打開,外面的光亮立刻就透了進去,跟著晨曦把手電朝裡面一照,這才看清楚了內中的情形,果不出所料,這裡修建的是一座外羅城郭,也就是所謂的寶城,是陵墓的寶穴第一道圍。

    這寶城修得華貴異常,全都是石所砌,滑澤如新,微塵不能染,左右長垣琢為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龜蛇之狀,莫不宛然逼肖,巧奪天工,溜溜在外面圍了一圈,正中間有道石門,黃瓦、朱扉、券門三項做憑,端然形成樓台之勢。

    城門兩邊個有個巨大的石檯子,上面各自有個巨大的石碑。

    要是一般的陵墓,石雕火珠的門簷就該是寶城的城門了,可這卻偏偏多了一道,想起秘密就該藏在這石檯子上,加上我們準備找暗道,所以這石碑倒是必須得搞明白才行了。

    手電筒一打,看那石碑上面全是扭扭曲曲的蝌蚪,鐵勇立刻傻眼,「搞半天這不是我們老祖宗的墳啊,是洋鬼子老祖宗的,瞅瞅,他姥姥的這都洋啊!」

    我們一夥瞬間大笑起來,我順勢擠兌丫的:「鐵勇,我們真的很同情你,感覺你大半輩子歲月都被人家給糟蹋了似的,點東西沒給你留下,你可千萬要想開點兒啊——我呸。還洋呢,這他媽叫篆書,是古代人寫的字。再怎麼扭扭曲曲也老祖宗的筆跡,脫不了根兒的!」

    晨曦咳了兩聲。糾正我:「這叫鐘鼎,秦朝之前出現的,倒也不算在篆書裡面。」

    鐵勇被我逗咳

    嗽說不出話,一聽到這句,立刻就像是撿了寶似的嚷了起來:「葉子你太孫子了,還想蒙我呢,幸好今兒這裡有個明白事理的人,戳穿了你的大尾巴!學著點吧。這叫鐘鼎,那是什麼狗屁倒灶的篆書?」

    我若無其事:「當年沒趕上好時候,學校全都被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給佔領了,哥們都忙著對付制服黑五類,哪有時間好好學啊?後來大慶看書的時候又光是字,沒見著圖,誰知道什麼是篆書什麼是鐘鼎…那個晨曦,你瞧出什麼來沒有?」

    我打岔的本事還是同樣無往不利,一開口就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晨曦身上,她正聚精會神的盯著石碑上的字研究呢。伸手示意我別去打岔,然後又看了會子功夫,這才大致把這古墓的來歷猜出來了…當然。這並不全部是石碑上看出來的,有些還是晨曦以前知道的歷史典故和傳說。

    ※

    越南北部屬於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從洪荒開始,這裡最初的王朝便是鴻龐氏,相傳乃是上古五氏之一女媧氏的後裔,所建立的國家被稱為『赤鬼國』,君王號涇陽王,乃是百越諸部族的首領。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著手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百越之地。其中古代越南北部就屬於百越中的雒越之地,也是征討的目標之一。這第一支大軍因為濫殺無辜。引起了當地人頑強抵抗,所以失敗。後來秦始皇又派了任囂率軍增援,終於經過四年努力,於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的時候,把這百越之地全部納入了大秦版圖。

    秦朝佔據百越之地後,很快在番禹(今廣州)設立了南海郡治,以任囂為郡尉統管一郡的政治、軍事、監察等等事宜,其中下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當中龍川便是今天的越南北部,也是趙佗所轄的地區。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由於他的暴政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起義,反抗秦二世的殘暴統治,四方諸侯、豪傑互相爭奪,中原陷入戰亂。接著就是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相爭」,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

    公元前二零八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佗召來,向他闡述了自己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的謀劃,並當即向趙佗頒布任命書,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

    不久,任囂病亡,趙佗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以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秦朝滅亡後,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地漢越兩族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從而為存在九十五年的南越國奠下基石。

    就在這期間,趙佗找到了以前的赤鬼國君王后裔,並且得到了涇陽王的認可,從此以後在雒越得到了越南民眾的擁戴,勢力範圍也使得閩越、西甌和駱越都紛紛歸屬南越,領地範圍擴張至頂峰。

    劉邦取勝之後,西漢政權向趙佗頒發了南越王印綬,並說服他歸降,成為了漢王朝的藩屬王國,,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像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這王朝歷經五代共計九十五年,直到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被漢朝滅亡才終於從歷史舞台上淡泊了下來。

    晨曦告訴我們,這石碑上已經寫得很明白了,這個墓穴便是南越武王趙佗的陵墓,裡面非但有他的屍骸不說,還有繼承了赤鬼國涇陽王衣缽之後得到最重要的東西——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是,那上面卻寫出了個讓我們感覺毛骨悚然的東西:

    血湧骨鳴,生死難循;三界無跡,五世君臨!(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