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三節倉促調兵應戰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日本人的戰車隆隆發動,無法阻止。

    以打促和,以戰止戰。這個道理我們後來才明白,明白得太晚。

    一手談,一手調兵,才是正道。

    人家日本人已經把兵力部署完了,大清才開始忙著調兵。

    這一切的節奏,全在日本人的算計之內。簡直是按人家的部署在行動,搞演習也沒有配合得這麼好的。

    ——*——*——*——*——*——

    7月14日,就在日本送來「第二次絕交書」、關閉談判大門的同一天,光緒迭降諭旨。深宮大院內的皇帝都終於清醒了,還要敲醒昏昏沉沉的李鴻章:

    一道電報諭旨「著李鴻章體察情形,如牙山地勢不宜,即傳諭葉志超先擇進退兩便之地,扼要移扎,以期迅赴戎機」。

    一道密寄諭旨,令李鴻章「速籌戰備,以杜狡謀」,「先派一軍由陸路前往邊境駐紮,以待進發」,而「葉志超一軍兵力尚單,須有繼進之軍以資接應」。

    光緒始終憂慮牙山清軍,似有先見之明。而先將大軍集結鴨綠江邊的指示,也相當正確。如果早這樣辦理,結局決不至此。

    16日,軍機處又電寄李鴻章一道諭旨,諭「朝廷一意主戰」,口氣相當嚴厲,指責「李鴻章身膺重寄,熟諳兵事,斷不可意存畏葸」,嚴令李鴻章「將佈置進兵—切事宜迅籌復奏」。並重重警告「若顧慮不前,徒事延宕,馴致貽誤事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皇上急切責備,朝鮮局勢危急,李鴻章這才行動起來,急忙籌劃並上奏向朝鮮派兵事宜。

    ——*——*——*——*——*——

    清軍7月16日的計劃,主要是:

    駐守小站的衛汝貴部盛軍(淮軍)6000名,由海路至大東溝登陸,由陸路赴平壤。

    駐守旅順的宋慶部馬玉崑率毅軍6000名也自大東溝登陸,由陸路赴平壤。

    盛京將軍部下左寶貴(淮軍舊部)部奉軍3500名,由陸路赴平壤。

    豐升阿率盛字練軍1500名,由陸路赴平壤。

    此外,駐牙山之葉志超、聶世成部在被敵包圍以前從海路撤往平壤。

    北洋水師主力首先掩護陸軍的海路輸送,然後支援在朝陸軍,同時守衛渤海灣口。

    本來此前準備海軍天津、旅順部隊直接由大同江口登陸,進佔平壤,但因北洋偵察船在大同江口發現敵艦蹤跡,為避危險,改由大東溝登陸。由於一拖再拖,朝鮮西海岸港口戰略要地竟全數在日本控制或威脅之下,給大清造成很大阻礙。

    憑感覺來講,這個計劃,也有數處問題:

    整體上評價——感覺零零散散,就是分頭機動、集結,數路進軍,集中於一點,看不出什麼戰略目的。就是一個純粹的運兵計劃。

    著眼點就是哪兒缺兵,往哪兒補。戰略視野相當狹窄,僅及一隅。老祖宗創下的而且朝堂上空談時也提到的「攻其必救」、「圍魏救趙」……這些戰爭謀略和輝煌戰例,都去哪兒了?

    費盡思量,綜合當時的情況,我終於認定李大人的戰略目的:壓。

    就是大兵壓境,重兵壓迫。造成「泰山壓頂」之勢,嚇住日本人,使其不敢動手!

    從援軍開拔後,李鴻章紿總理衙門的另一封電報中,可以看出:

    「派赴平壤衛汝貴、馬玉崑、左寶貴各軍,皆系鴻舊部,練習西洋新式槍炮多年。屢飭該統將等和衷商辦。凡其力所能及者,當可無誤機宜。……俟添兵到前敵時,仍可一氣貫注。如各軍均逼漢城,屆時須與各國交涉,再隨時請派大員前往督率聯絡,期有實濟。」

    在李鴻章看來,衛,馬、左諸軍皆有較強的戰鬥力,且同氣連枝,只要進逼漢城,中國便可轉居主動地位,再與列強交涉,促成和議。

    這與前兩次處理朝鮮之亂,本質上如出一轍,只不過是規模大了一點而已。

    按前兩次的經驗,再不聽就把日本抽幾鞭子,把它抽到談判桌前,是比較有把握的。

    惜哉!這個計劃,如果一個月之前提出,就是在牙山清軍到位之後,接著派這些大軍進發,還行。

    可現在的時間變了,形勢已經變了。

    ——*——*——*——*——*——

    從各部行動來看——沒有顯出什麼總體戰思路,仍然是各打各仗。唯一的一點點配合,不過是海軍提供掩護、支援。

    先不說陸軍。

    深入分析大清在海軍的使用上,任務就是三個關鍵詞:掩護,支援,守衛。

    這個計劃一開始,從戰略上,就沒有決心與日本決戰。

    從戰術上,就沒有集中作戰這個概念,反而是,不管是哪兩項任務同時完成,都會造成海軍分兵的後果。

    戰術上,也沒有注意發揮海軍的海上機動作戰特點。如果將戰火燒到朝鮮海岸,甚至日本海岸,敵人還有什麼力量來攻擊大清海港,這樣不就是對渤海灣口的最好守衛嗎?

    其實,三個任務集中到一點:只要在海上擊敗日本聯合艦隊,那麼,運兵無

    無需海上掩護,來去通暢;支援行動將更自由,選擇項更多;渤海門戶遠離戰區,安全自有保障。

    而大清海軍的任務中,獨獨缺少了兩個關鍵詞:攻擊,殲滅。

    事到如今,北洋海軍走上戰場了,我們只能哀歎,前邊所說的北洋海軍「要塞艦隊」思想的「病症」,全都在這裡開始發作了。

    咱先拿一些人言必稱的「西洋海洋戰略鼻祖」說事——馬漢,在他關於「制海權」理論奠基之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已經問世。在自己的著作中,馬漢推崇英國海軍通常以在「海上擊滅敵國艦隊」或「對敵港口建立封鎖」為一貫指導,是其成就空前海洋強權的「訣竅」。

    海軍作為一種進攻性力量的運用原則已經升級。

    但透過大清這個計劃,我們可以發現:大英訓練出來的清國海軍,竟然好像沒有學到半點「制海權」的概念。

    這與同樣是英國培養出來的日本海軍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其實不必「言必稱西洋」,說說中華祖先,對這個「海上制勝」也早有深刻認識。亡於大清的大明,在抗倭戰爭中,就已經形成海戰的整套理論——「禦敵於海上」。

    胡宗憲主張「防海之制,謂之海防,則必宜防之於海。」楊溥也講過「鏖戰於海岸,不如邀擊於海外。」歸有光也說過「不御之外海而御之內河,不御之海而御之海口,不御之海口而御之於陸(海岸),不御之陸則嬰城而已,此其所出愈下也。」俞大猷說得很明白,要以有效的戰船和火炮滅倭寇於海上,根本不讓其有登陸的機會,「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還有很多人也說過……

    時移世異,前明軍事家所竭力反對的,在大清都成了一再實行的。

    當然,我寧願相信大清領導者和將帥們一定明白這些道理,只是手裡東西有限,戰備不足而「攻守之勢異也」。

    戰船大小、火炮多寡的對比,在中國和倭寇之間已經調轉,採取守勢,也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這也是我們分析、理解此後中日戰爭中大清一切行動的一把「鑰匙」。

    ——*——*——*——*——*——

    缺乏「海軍有效控制海洋」這個前提,討論陸軍的調動,則問題更多。

    日本海軍有釜山為基地,並已經前出仁川。聯合艦隊全體出動,在朝鮮海域部署。大清海上運兵,將始終處於日本海軍的威脅之下!

    那麼,牙山清軍從海上轉移,如何才能確保完成?

    所以,駐守牙山的葉志超也提出了這個問題:海上轉移,已經難以實現。

    葉志超與李鴻章大人真是始終思想一致。

    前邊選址牙山駐守,後來,葉志超也知道形勢惡化了,曾建議移兵,或者靠近漢城駐紮。但由於開戰風險,被李鴻章否決,就沒有移動。葉志超也堅定地奉行:只要我軍不擅自移動,確保不「釁自我開」,日軍就沒有開戰的理由。

    到了16日,又接到到了準備以軍艦海運自己撤退,然後在海上虛晃一槍,到大同江口登陸,去平壤與大軍會合的命令。葉志超不敢冒險,回報了自己的選擇:通過陸路去平壤。

    葉提督還是忘不了自己那「三策」。可是,這一手棋,也不能說風險就小。漢城情況不明,日軍動向不知,能不能平安通過,是一個問題。

    當然,不行的話,可以繞路。從後來的情況看,此時北撤,其實還是最後的機會。清兵忙運兵,日軍第九混成旅團也忙著往仁川運兵。如果葉志超派人加強偵察,獲得這個情況,是能夠做出正確決斷的。如果老葉有膽氣,猛衝而過,甚至只是誤打誤撞,都可能撞出去。換一個狠的,沒準敢去仁川,吃掉他一批剛登陸的小日本。

    可惜這些,老葉都做不出來。所以只能是時機一失,時過境遷,那時的「上策」,也是下策了。

    一波三折,也猶豫再三之後,葉志超表現了身經百戰、習慣風口浪尖的素質,冷靜下來,突發奇想,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不如近距離轉移,選擇要地駐守。「仍由陸扼要移扎,稍有把握,且梗日兵南路。若並軍而北,日以全力專顧北面,勢益張。」

    這下又和李鴻章的思想「合上拍」了。這次,是他的建議觸動了李鴻章。

    牙山守軍,對日軍也是一個威脅和牽制,如果戰事一起,還可以與平壤守軍,對日軍形成夾擊之勢!

    即使夾擊不成,躲在漢城東邊到南邊的山區打游擊,時不時地出來一下,抽冷子「抓一把」,日軍也不敢不管。

    這個設想,非常大膽,而且相當有道理。

    很多時候,有的部隊千方百計,甚至殺開一條血路地在戰場上穿插、迂迴、包圍,作為重要的戰術手段,為的就是夾擊和圍攻敵人。後來的我pla軍隊最擅長此事,成功戰例纍纍。何況現在,牙山清軍就身在敵人的側背。

    但是,戰術原則是不變的,戰術手段是相通的,關鍵是,還要看是誰來實施。

    ——*——*——*——*——*——

    但李鴻章仍然不放心牙山守軍,兵力不足啊。當初為平朝鮮之亂,選擇了這麼個地方駐軍,現在形勢一變,等於是送進了虎口。不行,還得增援!

    李鴻章決定派軍增援。

    李鴻章電囑葉志超:「貴軍過單,恐不足當一面。再四籌思,除蘆榆馬隊添調外,擬令吳育仁挑精隊千五百,交江自康帶往牙口,歸

    弟調遣,合之將及五千,氣力稍厚。以後但籌濟餉需。」

    但問題是,牙山守軍海上轉移已成問題,那海軍運兵增援牙山就不叫問題嗎?

    對此,李大人不是沒想到,而且經李大人「再四籌思」,已有籌策。

    十年前,日本租借美國船舶運兵的事,大清與美國交涉,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美國公使曾說明,無法限制商船的商業活動和自由航行。

    此時,李鴻章大人想到了同一個辦法。

    借海上霸主、大英帝國的船隻來運兵,即可規避風險,保證安全。

    對這個決策,我有些不解。其實增兵牙山本來就是「狗尾續貂」,牙疼往腮幫子上貼膏藥的事。實在不放心,那按原定計劃,讓牙山守軍轉移至平壤算了。

    至於租船一事,我感覺不是李大人在日本人面前耍滑頭,而是有理有據。因為這確實是符合李大人的「萬國公法」的。

    甚至這種可行性,才進一步堅定了李大人往牙山增兵的決心。

    誰相信,小日本有那個膽量,敢對懸掛米字旗的大英船隻開炮?

    ——*——*——*——*——*——

    大清立即忙著準備運兵。

    一部補充牙山兵力。

    走海上。

    唐朝時,就是走海上運送援兵。那是去支援新羅,攻百濟。新羅的北邊,是高麗。

    情況相似,牙山在漢城以南,漢城一線是日軍。除非不顧牙山而從平壤重兵全力壓迫漢城日軍,想增援牙山,恐怕只此一轍。

    為什麼其它淮軍部隊不從陸路,過鴨綠江增援,而從海上到鴨綠江口?

    看地圖,水路確實近一點。大沽口到大同江口(也包括後改的鴨綠江口),按路程和陸上、水上行軍速度大致量劃,能節約一部分時間,同時可能節省部分體力。如果加上運送物資,在當時陸路車載馬馱的條件下,海運確實是更為高效的方式。

    為什麼不就近調兵,從關外多抽調部隊前往?

    關外能抽出奉軍就不錯了,再抽,恐怕大清「龍興之地」,就成一座座空城了。

    何況增援牙山是原計劃之外的事,涉及整個大清朝的兵力調動。

    也許在李鴻章看來,對於守衛牙山的淮軍部隊,也只能調淮軍增援。唯此,方最可靠。但是,淮軍作為大清的機動部隊,已經差不多全部出動了。

    海路赴朝增援牙山的,由記名提督江自康率領的仁字軍兩營,實際是從直隸通永鎮總兵吳育仁部蘆塘防軍抽調來的。

    這麼算的話,直隸所屬部隊,也已經快抽調一空了。

    因為就是這僅兩千餘人的兵力,也不是李鴻章給葉志超電報中說得那麼輕巧,還是多方設法抽撥的。李鴻章雖然未便說出,但從下面盛宣懷給葉志超的信中,可以看出當時籌撥增援軍的為難情形:

    「貴部孤懸牙口,力薄勢單。前議於山海關抽撥一營,以恐該處空虛,僅撥二百人,合之吳樂山所統共二千二百人,仍不見厚,帥意向綏、鞏商調兩營,孝侯觀察(戴宗騫,字孝侯)亦未見允。只得先令渡海,計二千令人……貴部如須厚集兵力,仍望麾下切實電稟中堂,弟再代為說項。至目下則防軍已屬空虛,無可添撥。賈致堂招八營,吳瑞生招五營,均備填扎。卞吉雲添五百人,新兵一時不能到,且未經訓練,亦不能戰也。」

    臨戰了,方才東拼西湊,已經打算從山東威海的戴宗騫所屬綏、鞏軍那裡抽調軍隊,可見統帥李鴻章捉襟見肘的冏態,也可見大清朝平時的軍備狀況。

    ——*——*——*——*——*——

    大清終於開啟了大規模的對朝派兵增援。

    然而這一切,皆在日本人的嚴密觀察之下進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