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一節熱鬧的虛相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依我看來,朝廷上下,基本上是群情激憤,一片言戰。言和者,少數之少數,都難稱得上「派」。

    事情很容易理解:敵人還離得遠,喊打,風險小。而且顯得自己人品正、膽氣足、知恩遇,具有種種的優秀品質。

    清朝統治者,除身在前線的官員還能瞭解形勢,後方這幫人,既看不清世界局勢,也看不明東亞局勢,最後也談不上戰場形勢了。

    因此,開始的時候,大清朝聞說日本出兵朝鮮,還不是那麼敢相信小日本要搞大事。即便圖謀不軌,也不過派點兵馬過去,「彈壓」一下罷了,還能打起大仗來?

    隨著局勢的發展,小日本還真逼上來了,太氣人了!主戰派們更是群情激昂,一副「早打、大打」的樣子。

    這種盲目自大的集體病態下,這種壓倒性的語境下,誰言和不言戰,誰就是不忠君、不愛國,誰就要回家抱孩子。

    孫毓汶,徐用儀,就已經到了回家抱孫子的邊緣了。

    所以,就算是李鴻章,剛說了句「現在還不是時候」,就被訓斥一通,也不敢再明目張膽,說「打不了」。

    *——*——*——*——*——

    可是……別看大清的主戰派,整天在廟堂之上慷慨陳辭——打,打,大多都是喊喊而已,至於如何打,具體的謀劃,則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就像今天網上的一些「童子軍」,遇事就一片喊打差不多,還動不動就「馬踏某處,血洗某處」。

    戰爭,可不是一款遊戲。

    朝臣中難得有軍事素養、能提出些戰略、戰術的人,則是另一種方式的白話——置身事外,旁觀者清,說說而已,就是不願挽袖子上。

    大清除了主戰的占主流,如果硬要從中摘出一派,那還有一派很明顯:沒主意派。

    沒主意派最大的主意,就是一會跟著這撥人吆喝,一會跟著那撥人吆喝,舉手同意、隨聲附和。

    所以大多數書上都提及的「主戰、主和」之爭,充其量也就是每天一個話題,分成幾撥吵上一陣子,散會,明天再來。貫徹始終,吵到了最後,幾無寧日。

    *——*——*——*——*——

    至於「主戰派盲目要求開戰,導致大清失敗」,這純粹是個偽命題。

    這麼說,近似於指責主戰派引發了這場戰爭。

    戰爭不是中國挑起的,中國不存在開戰責任問題。

    中國是應戰。應戰還有開戰責任,那是不是打了不還手,才好啊?

    不管輕率與否,開戰的責任,應該推給日本。

    就像古書中所講:季氏將伐顓臾。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將「季氏將有事於顓臾」推給「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說:「求!無乃爾是過與?……『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夫子所謂「這特麼不是你們的過錯嗎?」諸如這些指責,與大清這幫看面象就是一副挨揍樣子的人掛不上私毫關係。

    況且,戰爭需要的是謀士。而大清朝唯獨最不缺的,就是這幫官僚。

    官僚們,評論別人一套一套的,說到自己,興許也能表白一套。

    這麼怎麼怎麼不行,那樣怎麼怎麼不對。然後,事情回到原點,重新討論。該怎麼辦?一人說完,大家又要相互咬一場,看看日頭西斜……永遠找不到那個統一的思路。

    別看吵吵的歡,我看,只要大清皇帝問一聲:誰上?

    保準,朝會就可以結束了。

    所以,要是說主戰派除了瞎吵吵,實際上幫不上什麼忙,倒還接近事實。

    要說因為他們輕率開戰,而導致戰爭失敗,那純粹是高看了他們一大截子。

    要知道,我們今天才將這頂帽子扣給他們,而當初戰敗之際,那一幫人還立刻轉成了「事後明白派」,將「輕啟戰端」的帽子扣給了李鴻章呢。

    *——*——*——*——*——

    讀史書,想看看大清的戰爭謀劃,記錄林林總總,看得我頭都大了幾圈,卻總是渾渾沌沌,幾乎失去學習的信心。

    觀點太多,太雜,都難以理出一個主題、一個清晰的線條。

    值錢的不多。或者說前線最需要的,作戰指導、籌劃、運作,寥寥而已。

    換句話說,看到的多是沒用的虛話,或者是非常正確、卻非常沒用的廢話。抄幾句給大家看:

    「輕於開釁,則兵連禍結,恐無已時;急於求和,則貽患養驕,亦非至計。」詞倒是整得像對聯一樣工整,也不能打,也不能和,這意思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此時捨大張旗鼓,攻其所必救,則朝鮮之事無可望其瓦全。」正確,加十分。知道攻其必救,看來讀過孫臏的書。打哪兒,仁川還是直撲東京?不知道。

    如果這也算真知灼見,偌大一個大清朝,不知能找出多少。

    科舉制度考出來的人,做官樣章倒是有一拼,耍滑頭也有一套,一堆大道理,但就是沒有急需的措施方案,特別是對戰場有指導性的意見。

    這樣說人也不對,由人或者有秀才進士「職稱」的人,而至知兵帶兵者,中國歷史上不知凡幾,兵家鼻祖姜太公,給人拾鞋子的張良,投筆從戎的班超,打得劉備找不著北的陸遜,諸葛亮、司馬懿這對老冤家,能詩

    詩能戰的杜牧,能能武的范仲淹,能填詞也能率三十騎殺入殺出金軍大營的辛棄疾……也曾經燦若繁星。連被大清滅了的大明,也能舉出一些進士出身的軍事家。

    大家要是讀一下中國的軍事思想史,就知道,歷代名人輩出,兵法洋洋大觀。到大清,能稱得上軍事家的只有四個,一個林則徐,其餘揭暄、王余佑、魏禧三個還是抗擊過大清的明朝末年人,勉強算作大清的人了。那時大清已經佔了北京了,這些人不過是在南方給大清找了些麻煩,已經無力回天了。

    當然,由秀才進士到名將名帥之路,大抵都是在戰鬥的實踐中,見過陣仗、經過風浪,刀口上舔過血的。人非生而知兵,泰山不是一天,啊不對,戰將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不管怎麼說,大清倒是勝了大明,「明亡清興xx年」嘛,興了之後大清人怎麼樣了呢,比武不行,比也沒人家厲害啊。在大清奴才的治理下,倒是成了「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了。

    曾國藩、李鴻章怎麼沒被稱為軍事家呢,可能是,他們始終被認為是人,也可能是——讓他們成名的對手,太弱了!

    就這樣,大清,偏偏是不知道戰略的人,在指導戰術問題。

    *——*——*——*——*——

    大清的軍事體制下,遙控指揮的,似乎就是那個不知道軍事才能多少的光緒皇帝。

    中間具體謀劃的,好像就李鴻章。

    軍機處呢,兵部呢?就像是傳達室。恐怕不幹事還好點,幹事就是礙事,甚至壞事。

    看看那幾個人吧。主管軍事戰備的軍機處大臣,多為庸祿無知之輩。史書記載的情況來看,禮親王世鐸,唯唯喏喏,整日以討太后歡心為要旨。最能抓權的孫毓汶,除了迎合慈禧外,對外情知之甚少。

    不僅無能、無知,而且這幫傢伙相當無恥,相當貪。

    講一個故事。1889年,有個學生樊增祥給老師張之洞的一封信(樊增祥致張之洞密札)中講到,京城公然行賄,沒有底線,送銀子也是「量身而定」,說「近有一人,引見到京,饋大聖六百(見面,不道謝),相王半之(道謝,不見面),洨長二百(見面,道謝),北池一百(見面,再三道謝),其腰繫戰裙者,則不過問矣,時人以為得法。」

    這就是一個行賄記錄,師徒二人在信中,用的全是代稱或外號。你不需要猜,有解釋,查查便知。進一步對照解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因為軍機大臣官員皆知,通信的人略有所指,大家就明白,不明白的也「對號入座」吧,還像模像樣地有點「為尊者諱」,或者「保密」意識呢。

    這些代號,「大聖」就是指孫毓汶,因為姓孫的嘛,最大的名人當然是孫悟空,「大聖」的官位就當世襲給孫大人了。「相王」就是指禮親王世鐸,亦王亦相,皇帝的孫子也窮到要吃「回扣」了。「洨長」代指許庚身,可能借的是東漢經學家和字學家許慎名號,他編過一本影響巨大的書《說解字》,曾經當過洨縣的縣長,世稱為洨長,別無二人,因為晉朝洨縣就沒了。姓許嘛,與許庚身一家子。至於「北池」,指的是張之萬(此人還是張之洞的叔伯兄弟哪)。可能因為張之萬是當時著名書畫家(畢竟公務員考試得過狀元),書精小楷,唐法晉韻,兼擅其勝,和另一外書法家戴熙交情也不淺,並稱為「南戴北張」,所以,「北池」者,北面的那個書法家嘍。還有「腰繫戰裙者」,就是武將出身,指的當然是額勒和布。揣測古人之意,真是妙趣不少啊,充滿化感。

    看送的數目,孫毓還是最多的呢,600(單位是兩噢),表面上地位最高的親王世鐸300,這已經對親王相當「尊重」了,因為軍機處是孫、許二人最受太后寵信,孫毓權力最大。不但送銀子有等差,接銀子的人行為、態度也有等差,有的當面收下,已經非常平常了,有的代為轉交,然後代轉謝意,有的就當面收下,還要連連道謝。呵,真是形象生動。

    送禮人沒考慮額勒和布,都沒上門去。看來他還真是為官清廉自守的,估計在那幫人當中,他也說不上話,被邊緣化了。史書上也說額勒和布喜歡沉默,不管事,有人評價他「木訥寡言,伴食而已」,型男就是這麼煉成的嗎?我真懷疑他這個武將是怎麼混起來的。軍機大臣不說話,不辦事,不就是個灶王爺畫像嗎——你說他不行吧,他是「一家之主」,說他行吧,他又不管事。

    這就是光緒的「參謀指揮班子」。不,是慈禧太后給配的「參謀指揮班子」。

    *——*——*——*——*——

    甲午戰爭當中,整個大清指揮體系落後、低效,不是表現於一時,是兢兢業業、鍥而不捨、貫徹始終。

    該出來作主、指揮的,不斷不決。

    兩國相爭、兵鋒相見,這麼個專業性很強的事情,清朝廷卻讓大臣們展開「大討論」,廣泛聽取意見。因為有人給朝廷提意見,說這麼大個事,一定要討論討論,「飭下廷臣密議,廣集群策,獨運宸謨(專指帝王獨自運用權威謀略),計必出於萬全,事無持夫兩可。」意思是讓大家都說說,必須廣泛聽取意見,皇上再拍板定調,那樣才能想得周全,不能老是這樣也行,那樣也行。

    好,有道理,問題找到了,那就改正。然後,就開始廣泛徵求意見。

    然後,「大討論」就變成了「大鳴大放」。

    人人發言,個個表態。

    公開討論,不加遮掩。

    不怕沒招法,就怕沒想法。

    不怕敵人知道,就怕敵人不知道。

    與日本戰時大本營的高效率相比,差的,正好就是「一勝一負」之間的距

    離。

    *——*——*——*——*——

    封建王朝的歷朝歷代,對武將始終又不不信任、又得依靠,用了也是防而又防。清朝同樣也是「以制武」,有提督,有將軍,但兵權最後握在巡撫、總督這些官之手,帶兵者不知兵事,拿什麼取勝?

    況且地方督撫也被隔離在外,包括靠打仗出身的總督、巡撫。

    要說他們不關心戰局,那是不公允的。雖然他們也紛紛上書,但就好似被隔絕在這場戰爭之外。

    李鴻章的老哥們,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是打電報給津海關道盛宣懷,打探朝廷意思:「日來情形如何?內意及傅相意若何?」云云。

    內意及傅相意——問得真準。主戰主和,拿意見的還是皇上和皇上的師傅、軍機大臣翁同龢等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