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六節可討論的戰略退卻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就當前的朝鮮局勢來看,佈局階段已經結束。

    先前是出與不出,日本必出。

    現在是戰與不戰,日本必戰。

    只要還在那待著,日軍肯定要想辦法趕走清軍。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

    要麼是不體面地撤軍,丟掉朝鮮。

    要麼是先打,打不過再不光彩地撤軍,還是要丟掉朝鮮。

    別無第三條選擇。

    *——*——*——*——*——

    從不體面的選擇上來講,本來大清還有調整部署的機會的。

    當東學黨起義一哄而散,有一名戰將敏銳地觀察到了當前的局勢,並在狀態完全逆轉之前,及時把握時機,提出了退兵的建議。

    他就是聶士成。

    7月5日,東學黨起義軍退出全州後,聶士成率領數十騎進入州城,查明流離失所者,「開列名單,每家給以洋銀二元,聊助牽蘿補屋之費」。又發佈告示,希望「本統領旋師之後,爾等士農工賈務須守法奉公,各安生業,同享太平之福」。

    安撫百姓之後,立即離開全州。聶士成所焦慮和著急要辦的,還有其他事情。

    10日,聶士成匆匆返回牙山,向葉志超報告全州事件處理情況,接著便建議速請李鴻章「派輪接隊內渡,免啟釁端」。這是聶士成認為應該急辦的事。

    葉志超當時卻猶豫不決。

    聶士成當然知道,走與留,戰與非戰,都是中央朝廷決策的事,撤出朝鮮的後果,他當然也清楚。但戰場指揮的將領,還是能就「怎麼打」提出建議的。與葉志超商量不成,聶士成又連夜單獨給李鴻章發了一封電報,報告「前敵招撫情形,並請撤隊內渡」。

    聶士成在報告中,分析了形勢,「我軍本奉命平韓亂,非與倭爭雄也。倭乘間以水陸大隊壓韓,據險尋釁,蓄謀已久。又敵眾我寡,地利人和均落後著,與戰,正墮彼術中。今匪亂已平,正可趁此接隊內渡,免資口實。此老子不為人先之謀,亦兵家避實就虛之計。」

    首先,朝鮮的起義軍已經平息,已經沒有再待下去的理由。我們不要忘了出兵的目的,而且要堅決守住,不能被吸引、轉移到與日軍對抗中去。

    對下一步維護在朝的地位和權益上,聶認為非爭一日之長,「況韓為泰西通商之國,豈容倭人鯨吞?倘仍頑梗,可請英、俄諸國評論曲直;一面調集我海陸各軍駐屯北洋,奉天邊境。」就是完全沒必要擔心朝鮮,清軍撤軍,日軍也沒有了停駐的理由,相反還要直接面對俄英法諸國,等於把燙手的山芋扔到了日本人手裡。所以,聶士成主張利用各國與日本的利益衝突,一起使壓,同時,從容做好水陸各軍的戰備。到日本人手裡的芋頭,即使吞下去,最終還得吐出來。

    當然,聶士成的建議區別於單純的撤走了之,對今後的戰略選擇,他也給出了正確建議:要驅逐倭寇,可以「俟秋涼,我陸軍出九連城趨平壤以拊其背,海軍戰艦大隊塞仁川以扼其吭,彼時倭師勞而無功,將驕卒惰,可一鼓破之也。」

    對於繼續耽擱下去,聶士成擔心「否則,倭將先發制我,釁端一啟,大局可危。」

    聶土成所提建議,中心意思是主張實行退卻,而且要早退。

    在毫無戰略準備、軍事上已失先著的情況下,應該說實行戰略退卻是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

    因為「兵無常勢」,要逐步地在軍事上變被動為主動,只有採取以退為進。這才是兵法所說的「避實就虛之計」。

    特別是聶士成提出的「陸軍出九連城趨平壤以拊其背,海軍戰艦大隊塞仁川以扼其吭」,奪回主動權以後,變防禦為進攻,陸軍攻其背,海軍卡咽喉,海陸大軍協同,發動戰略反擊。這也包含著「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原理,「致人而不致於人」(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的道理……

    我真心認為聶總兵謀劃得當,真不愧為日本稱讚的「計劃戰略常以勇敢見稱」的帥才。

    假設——實在遺憾,只是假設。

    中國若真實行戰略退卻的話,將給日本人造成很多麻煩。

    儘管日本還會玩弄各種花招,還會想辦法賴下去,即使不考慮各國外交上的壓力,但與清開戰的「對像」都沒了,想要實行「速戰」決策也成為泡影。

    再前進,就會在平壤,再大不了,在鴨綠江,大清還會與日軍碰面。

    清軍嚴陣以待,以逸待勞,以新銳之師對疲憊之旅——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聶士成還不知道,由於日本拋出一個「改革朝鮮內政」的問題,他,還有葉志超他們這支「孤軍」,已經成功地被日本抑留在了朝鮮。

    11日,聶士成再次力請葉志超致電李鴻章「請班師」。

    可是,老葉猶豫了一宿,突然有了自己的考慮,向李鴻章提出上、中,下三策。

    即由北邊速派大軍為「上策」,聶士成的建議作為「中策」,實在不行,只能守此不動,這是「下策」。

    兵機既鈍,緩不濟急,大清朝那邊還在與列強交涉中徘徊,仍是「遷延不斷」,上中下三策,最後都無可挽回地滑向了「下策」。

    當天,李鴻章一封「暫靜守勿動」的復電,把葉、聶兩將軍釘在了牙山。

    2500名精銳淮軍,就這樣在朝鮮進退失據。

    />

    *——*——*——*——*——

    聶士成「撤隊內渡」的建議被否,清軍戰略退卻的大好時機稍縱即逝。

    我們無法對一個沒發生的事進行確定。但判斷戰略的優劣,要考慮幾大要素:天時,地利,人和。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們從大清前邊的佈局來看,既然已經失去了先機,就需要考慮聶士成建議的可行性。

    如果不退兵,就打。

    打就應趁日軍尚未完成集結,猛衝漢城,如果漢城守不住,就穿過朝鮮腹地到平壤,再不濟,且戰且退,退向朝鮮北部,對日軍也是一種牽制和擾亂。

    對比時間,我們會發現:在聶士成建議提出不久,大清也轉向考慮增兵,相同的問題,也在朝廷和李鴻章的謀劃、抉擇之中。著眼的,也是怎樣保全牙山這支清軍,並發揮他們的作用。

    但是,時機不符,再好的設想也最終歸零。在困守牙山中,由於白白喪失了時間,葉志超、聶士成連撤退的時機也沒了,向北打的時機,也即將喪失。

    等準備戰鬥的命令到來,他們的作用,也終於無可奈何地化成一個美好的意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