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三節整體虛弱的軍事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大清朝落後的軍事體制,還不僅在海軍建設上。

    專業一點說,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主要體現在指揮控制能力、機動能力、防護能力、火力(打擊力),還有保障能力。而要想應付大規模的戰爭,在部隊的編制上,至少也應該有機動兵團,而不能依靠一支數量巨大的守備部隊。

    因為後者,恰恰至少欠缺指揮控制和機動能力。

    大清皇家的祖宗雖然貧窮、家底薄,養不起常備兵,但他們成功繼承了從匈奴到蒙古,到自己的先祖女真,這些遊牧民族的傳統做法,搞了一套「八旗」,聚則為兵,散則為民,照樣組織起了一支強大的機動作戰兵團。

    當然那時候軍事技能水平不高,沒有現在這種高科技,非有知識、經專業訓練才行。能騎馬射箭、拿刀砍人,就能上陣,而遊牧民族對騎馬打獵這一套,幾乎就是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自備刀馬鎧甲,上陣就能打仗。

    他們關鍵的成功經驗還在於:趁著大明內部亂了,邊境守衛薄弱,瞅冷子就聚過來,瞄著一處山海關猛啃。

    這叫「局部戰場的優勢」。管你地盤有多大,別處兵力有多大,我只啃你這一塊。而且我想啥時候來就啥時候來,從不告訴你。

    大清拿一塊錢的花費,就得讓大明付出十塊錢來應付,真是佔盡了便宜。但這些經驗在開國之後,逐漸都被淡忘了。

    晚清時代,形勢易主。輪到外國人不定時過來啃一下,大清嘗到了前明的痛苦,處處設防、處處挨打,彷彿一個運轉不靈的巨人,揮舞著雙手,就是拍不著幾隻吸血的牛蠓。

    …………………………………………

    為啥?首先部隊的戰鬥力不行了,說它落後於時代絕對沒錯。

    時代發展,無情地淘汰落後的軍隊,這是歷史大勢。

    如果說,乾隆征新疆時,八旗的弓箭騎射還是勝過了俄國的墜發火藥槍。當然清軍喜歡選擇陰雨天氣,且仗著大炮數量佔優勢。到鴉片戰爭,便已經徹底暴露出落後本色,那簡直叫不堪一擊。刀箭和火槍對陣,在軍事學上分是冷兵器和火器,相差了一個時代。

    到後來國內「剿亂」,也不行。連太平天國都已經打不過,常常是八旗、綠營在前邊跑,後面跟著太平軍、捻黨,以及各類土匪,再後面是湘軍、淮軍跟著跑。而且追完這撥追那撥,追來追去,滿中國跑的大半隻有淮軍了。

    這樣的八旗、綠營,純屬應裁汰的行列。

    但是,首先遭到裁撤的是湘軍、淮軍。

    這個問題,連當時的日本人、英國人都提出來了。日本人一眼看出,辛辣地諷刺為「恰好如同減少驃悍壯勇之精兵,而訓練貧困惰弱之士族。」這如何能讓人瞧得起?

    為什麼大清都快塌了,還要養著八旗兵,養著綠營?

    根本原因——在滿清朝廷。

    八旗是大清開國之基,是功臣,功臣的後代,自然要享受祖上的蔭功。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既得利益群體,不管是擔任禁衛還是儀仗,光幹點輕鬆體面、擺架子的工作,但銀子不能少,還輕易動不得。

    前邊說過朝廷與地方督撫的軍權之爭,都影響到了大清海軍的建設,其實陸軍一樣受影響,不過是另一種方式而已。太平天國被撲滅後,若按朝廷的意思,恨不得把鄉勇全部削減為零。雖然解散了大部分湘軍,但內亂不止、外敵不斷,對軍隊維持著「剛性需求」,成了地方軍隊存在的最大理由。朝廷無奈,只好準許淮軍繼續發展,各地督撫也繼續掌握著「私兵」。

    說穿了,各大臣練兵,是為了「剿匪」,手裡一直有兵,還是因為「剿匪」。要不是「匪亂」不斷,各大臣的兵早削沒了。歷史就是這麼弔詭。

    怎麼辦呢?平衡一個天平,不能減少這邊盤裡的物體質量,那就剩下唯一的一個選擇:往那邊盤裡添砝碼。

    於是,朝廷也只能再花大量的銀錢,繼續大米白面養著八旗、綠營,也好為皇家權力核心地帶的安全,提供一點保障。

    這樣做,至少也是為了使他們之間相互牽制、相互防範。畢竟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因為以後把不準能依靠誰。

    當然,大清朝廷也清楚八旗、綠營是什麼貨色,也不能讓他們白吃大米白面吧,那就本著廢物利用原則,從八旗軍和綠營中選出部分精幹兵員,組成「練軍」,也採用西洋新式武器,吸取西洋練兵技法,以為這樣能整訓出點戰鬥力。

    但這套動作,也是花架子多,舊的體制就像大清人人腦袋後面拖著的那條小辮子,革不掉、剪不去。

    練軍練軍,練來練去,戰爭來臨,痛苦仍然纏著大清。

    曾國荃在中法戰爭中,曾經發牢騷:「吾兄正公盈滿是懼,吾亦成功而不居。不然,金陵既克,我師七八萬,皆百勝之卒,先打捻子,後打回子,再打鬼子,寧待今日!」這些話半真半假,在內戰中練出點戰鬥力的湘軍,難說能掃淨「鬼子」,但應該還是能與法軍對打一陣子,但是可惜,由於被朝廷猜忌,已經裁去大半。

    大清軍隊,落得個什麼狀況呢?與西洋軍隊打仗,往往「先去先敗,後去後敗,同去同敗,不去不敗。」

    …………………………………………

    坐擁百萬大兵,傾全國之力調兵而無兵可調,這種讓人十分詫異、思來想去都覺得不可能的事,在大清成了現實。

    這也是大清的

    的一個奇景。

    防軍(湘淮軍改編而成)雖然也分駐各地,還有點兵團的樣子,綠營就被細細地分了,分割得七零八落,撒遍全中國了。

    這原因也在大清朝廷。對皇帝來講,軍權當然是越分散越好,偌大一個參將,級別很嚇人,指揮不到上千人馬,平時各部互不節制,相互牽制,誰也鬧不起事來,皇帝就可以睡安穩覺了。

    但是要集中,可就難了。

    就算好不容易集中起來了,一旦「攢」到一處打仗,你不服我,我不聽你,你說攻,我說守,還有一部分人說撤,軍權「碎片化」的惡果立刻便顯現無遺。就算派來一個統領,能統起來嗎?

    …………………………………………

    一而再再而三,接二連三,一連串的痛苦教訓,仍然沒有使清朝上下清醒過來。

    大多數書上都是這麼說的。

    但這樣說有點埋汰他們,因為他們不傻。甚至問題在於,他們太過聰明。所以更可能的是,他們早就明白過來是咋回事了,但是,絕不敢放手改變。

    太后和皇上有那個魄力,敢整一個十萬、二十萬人馬的機動兵團,讓一員有能力的將領去統領嗎?

    不敢行之,所以不行。這是很痛苦的事情,比傻呵呵不知道要痛苦得多。

    …………………………………………

    減少大清痛苦的,只能是杜冷丁之類的藥。找個能夠起麻醉效果的方子,可能是太后、皇上唯一的選擇。

    太后、皇上把勁用在什麼地方了?中法戰爭失敗,先把軍機處大臣幾乎全轟出去,換了一批人。

    當然,也可能是洩洩忿,順便整整人。新班子、老衙門,換湯不換藥,不過是換上另一批顢頇之人,總體效果上實在不佳,還沒有奕?他們精明能幹呢。

    然後呢?然後就是拿出一大把銀子,繼續到東北練兵去了,說是照著西式軍隊的樣子,搞新式練軍。後期對北洋也不那麼認真支持了,多半是因為熱心移到這兒了。誰說太后不管軍事?

    但是,稍微觀察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出,太后搞的,仍然是那個「新八旗」、「新綠營」的玩意。那邊戶部一再奏請「停購外洋軍艦槍炮」,「裁撤防營長夫」,這邊每年三四百萬兩,花上大把的銀子,海軍那邊困難,這邊不困難,說明太后對東北練軍,是寄予深切厚望的。

    希望——既要強大大清的軍隊(當然最好是滿族將軍控制下的),還要削弱、平衡和制約他老李也好、老左也好,甚至還有老曾或者還有誰的嫡系武裝,「一石兩鳥」,一舉兩得,太后娘倆想得太巧妙了。你能說他們傻嗎?

    只是,那些練軍,還是老一套的東西,除了麻醉,能不能起作用、有「療效」,恐怕會讓老佛爺失望了。

    這些惡果,不久,就會在下一次的戰爭中再次顯露無遺。

    日本可不這麼保守,他們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

    看他們的編成就知道,日本軍隊是一支「外向型」軍隊,基本瞄準作戰,有事出征,無事時駐守。無事是真沒事,駐守也是訓練,其它事不管,出亂子有警察呢。而清軍則是「內衛型」軍隊,無事時駐守(兼著警察、武警、城管、保安多項職責),有事時,集中不起來。

    日本已經廢除守備功能色彩濃厚的鎮台,組建了旅團,而後又編成了師團,建立了**的參謀機構,完善了戰時大本營體制。所有這些動作,都指向一點:使日軍成為具備野戰能力的軍隊。

    而大清兵力,還在分片駐守,各成一家。你就算每支隊伍都很強,顆顆珍珠,那也是滿地的珍珠,不是能掛出去爭個「體面」的項鏈。這個,我在後面的問題中還要詳細談及。

    …………………………………………

    先來看幾段字:

    「論清國之兵力者,往往以防勇、練軍為兩種士兵,總計八旗、綠營、蒙古兵,以為十萬練軍之外,尚有七十七萬人,且謂其國庫費用巨大,其實乃是有名無實之兵員。

    此種四十萬兵力,並非元帥一人統轄,而由各省總督、巡撫分而轄之。是以,教育之法各不相同。或採用半洋、半清式之戰術,不過徒生煩雜之極。其教育既已如此,其軍備又何能齊一。故而,一朝有事之際,聚合此等士兵奔赴戰場,其不便之處,必然不可名狀。更為可憐者,乃是將校為官,雖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學為何物,皆是唯有利己之謀。以如此將校指揮如此之兵,其臨陣對敵之技,實可察知。

    以此四十萬之兵員佈於我十倍之土地面積,特別是道路粗糙惡劣,交通甚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急,也難以直接調遣鄰省之兵。戰時無動員編制,增加或補充兵員,不過臨時招募無賴遊民。是也足以證明其軍備薄弱、財政困難。」

    以上話語,是誰說的?

    日本人,小川又次。1887年。

    以上摘自他編寫的《征討清國策》。

    掃嘎。這些話語簡練而直接,翔實而生動,是一篇非常好的調查章,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大清兵制、指揮、作戰能力的劣勢狀態。寥寥數語,大清陸軍外強中乾一目瞭然,勝過我讀過的其它歷史資料,而生動、深刻的程度,也勝過無數分析章。

    都說大清官統兵、官不知兵,一個敵國的參謀,咋知道得這麼透徹呢。

    讀小日本的《征討清國策》,應該在一個溫暖的午後,如果在昏暗的燈下,效果

    就像晚上獨自一人看鬼片,讓人感覺脊樑骨發涼、不由自主就會打一串寒噤。

    …………………………………………

    大清軍制五花八門、紛繁複雜,多彩多樣的程度,我敢說,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

    先有八旗,後有綠營,出來了湘軍、淮軍(兩軍稱營勇),大清又選拔練營(從八旗和綠營中)。到了甲午,真正的新軍還未出現(那是甲午後的小站練兵為起點的)。

    清朝立國後弄的一套兵制,從「誕生」就已經落後,即便是這樣一個東西,到後期也基本上已經無法執行,當然也談不上一個標準化的問題了。

    番號就更複雜了。一支部隊一個名號,八旗是什麼正白、鑲黃之類,最多出個神機營(皇家的「御林軍」),綠營和練軍地按方算,有吉軍、奉軍之類。湘淮軍的比較有意思,開始,淮軍有銘字營、盛字營、樹字營和慶字營,將領分別為劉銘傳、周盛波、張樹聲和吳長慶,後來隊伍擴大了,產生了劉銘傳的銘軍、程學啟的開軍、劉士奇的奇軍、潘鼎新(後繼者聶士成)的鼎軍、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的盛軍、張樹聲三兄弟的樹軍、吳長慶的慶軍、郭松林的松軍、楊鼎勳的勳軍、唐仁廉的仁軍,還有李鴻章直轄的武毅軍……大家看出名堂來了吧。

    到了「某軍」下面,各營又有字號,同一個字號下的還分個左營、中營、右營之類。後來淮軍被裁去一部分,剩下的各軍又開始動腦子增加「營」,想方設法擴充實力,搞得就更複雜了。到最後,大清也沒能統一一個編製出來。上了戰場,能記清這些番號,對指揮員都是一大考驗。

    具體再往功能上區分,複雜程度已無法用一個詞形容。就說「清朝軍隊中駐守各地的各類部隊中的綠營」這一塊,就分督標(由總督統轄)、撫標(由巡撫統轄)、提標(由提督統轄)、鎮標(由總兵統轄)、軍標(設於四川、新疆,由將軍統轄)、河標(由河道總督統轄)、漕標(由漕運總督統轄),標下還有協、營……

    說到防軍(原湘淮軍改編),那些軍、營、哨、隊……原諒我說不下去了,太亂了。

    清軍作戰單位,似乎經常是按營算,綠營1000人,勇營500。裝備不一樣,訓練樣式也不一樣。湘軍淮軍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已經引入洋槍,大清海軍已經開始近代化的進程,但是,只能算是一腳踏進了新式軍隊的大門。

    所謂改變,不過是看中洋槍厲害,換了一些新式火器,吸收了一些訓練和作戰的方法罷了。整個大清軍隊現代化程度,也只有防軍和練軍營以下是按西式編製、裝備和訓練的——記住,還是營以下。換一個角度說,營往上還是中式的。

    …………………………………………

    這一切,都被小川又次看了個底透。

    就像多數王朝在末期所遇到的困境一樣,大清皇帝家在內外交困之中,除了苟延殘喘、坐以待斃,也絕對不敢改革軍制。再出十個李鴻章、左宗堂也沒治。

    大清在更新軍隊戰鬥力上,終於比日本慢了一步。

    一小步,就是勝與敗的差距。

    戰場無亞軍,勝者活,敗者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