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太后要建園子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中法戰爭剛剛結束後的1885年,越南戰場和福建水師陣亡官兵的英魂不遠,而遠在北京的大清朝廷似乎全然沒有什麼痛苦傷感,依然生活在歡樂中。
彷彿太后那道簾子是「穿越」神器,一隔開,裡外就是兩個世界、兩個時空。
6月,慈禧即發佈懿旨勘修「三海」。
「三海」,不是大清朝的黃海東海南海,而是紫禁城城西和西北的南海、中海、北海。當年大清皇帝開鑿「三海」,要的是風景,不是海上的霸業。
此時,太后不能親自看到大清海疆,在北京城看著這「三海」,心裡記著海上的安危,也是憂國憂民的表現。
興修「三海」的工程還在熱火朝天,從皇帝到負責的大小官員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太后還嫌不夠,又提出要修繕頤和園。
清史記載:光緒十四年二月,「是月,詔修葺頤和園,備皇太后臨幸」(《清史稿》)。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與圓明園同時被毀,英法聯軍干的壞事。
毀了就毀了吧,找強盜算賬,咱沒本事,但咱有本事重建一個。
老太太以光緒帝的名義發佈上諭,改清漪園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並下令「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備慈輿臨幸」(《清德宗實錄》卷二五二)。
列強們,不怕累就再來燒,你能燒我就能建。
再說,老太太為中國操勞了大半輩子,歸政後有個頤養之地,倒是說得過去。
——*——*——*——*——*——
當然皇帝家說話十分注意分寸,用詞十分講究,口氣太大別把大家嚇著,「量加葺治」,就是稍稍地、適當地修理修理。
關鍵是錢的問題。
錢從哪裡來呢?
首要的來源當然是國庫中出了。國庫存銀不夠,就把任務下給各口海關,下給各省,途徑就是增加稅負。
其實一個國家和一個家庭過日子的方式沒什麼不同,今年的收入不夠使,就花今後五年、十年的錢,大清朝也用上了借錢花的招兒,向外洋貸款、向商行借款,用明年、後年以及以後很多年的錢來還嘛。
可惜那時候皇家就盯著那點錢了,眼界不夠寬,思想不超前,還沒有創造出承包商包工包料、工頭墊錢施工這個招數。
其次就是以各種名目,斂財補貼。這個途徑很是隱蔽,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全看當權者的創意。我知道一些,比如,針對特殊項目的特殊專項捐稅,但實在說不全乎。
第三個,有一部分是各地認捐。像本身就是靠著朝廷發財的各地鹽商,不得已還能孝敬一點,一些琢磨陞官發財的人,「才」不夠但有「財」也可,明裡拿出銀子或承擔相應的建築材料,藉機會換個官當當,這可是正當渠道的「捐輸」。
除此之外,平民百姓是沒有這份錢,甚至官員們也沒有這份熱情。工程的事放出風去了,可是兩個月,才收到幾萬兩捐款。可見即使是太后家的事,靠自覺自願的積極性,是不可能的了。
這類事情向來如此,據說以前慈禧要重修圓明園的時候倒出了個騙子,聲稱認捐所有梁木,「官帽」批下來了,錢沒交,人「失聯」了,末了還搞出了一樁「公案」,連帶摘掉了一批人的頂子。
第四個就是一部分報效銀。目標是京官、各衙門、各地督撫將軍大員們,人人有份。你這官是朝廷給的,報效朝廷、盡盡孝道是天經地義,光口頭上表示不行,要看表現,現在是時候拿出點實際行動了。
這個,有時是暗示有時是明講,對不識相的,則要動點粗的,到後來,完全成了一種攤派。按清朝官員的工資收入,……這種報效實在是無法抽出,只能從官府小金庫、額外的收入、個人的「灰色收入」中吐出一點,反正平時這些也少不了。這純粹就是逼著大家去貪、去刮,去擠占正常的公務支出給朝廷上「回扣」。拿出來了,缺額怎麼辦,那就是加緊搜刮壓搾吧。有的還是四處借債,然後這任還不上下任接著,一任接一任地還。
所以你花大價錢捐個實職的官,到任後,挽挽袖子,卻發現面對的是一個財政大窟窿,這都是極有可能的。
一片亂象。
慈禧強要學習乾隆老爺爺建園子,但此時的景象,怎可與老爺子氣象比?上上下下演出的一出出鬧劇,已經丟盡大清顏面。
——*——*——*——*——*——
一片熱鬧之下,不是沒有諍臣敢於直言,想潑點涼水。但是……
為一個修園子的事,因當時主管財政的大臣閻敬銘堅決不予撥款修繕,並堅稱「無錢」,便被太后怒賜以通俗易懂的國罵——「滾出去」。電視劇《百年共和》中有經典一幕,對此情景描述十分傳神:
慈禧(臉色不悅):閻敬銘,你怎麼不說話呀?
閻敬銘:話好說,事不好做。
慈禧(粉面現出怒容):這就是說,你閻敬銘還是堅持要將修園子的工程停了?!
閻敬銘(不卑不亢):稟太后,不是臣閻敬銘要停,是銀子要停。
慈禧(生氣,起):好,好啊,你頂得好啊!我就不信死了張屠戶,就要吃連毛豬!你給我滾——
閻敬銘(起立):臣有罪,太后可將臣罷黜問刑,不可叫滾,辱及朝廷制度。
慈禧(很生氣):我就說了,滾,滾,
,滾——
閻敬銘(掙脫前來拖他的太監):臣不滾,臣自會走!
不久,閻敬銘這位有「救時宰相」之稱的一代名臣黯然去職。
以上是電視中的情節還原。
真實的歷史記載中,還留下老佛爺那句震動青史、響徹雲寰的名言「誰讓我今日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除此,太后還有一句響亮的名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前人的結局就是最好的教育。太后老佛爺的臉一變,誰敢不燒香?
就有一個人沒燒香,御史吳兆泰。「十六年,九月,壬午,御史吳兆泰請停頤和園工程」,結果如何?「予嚴議」——被嚴肅處理。
從此,消停了。再沒人敢站出來了。
——*——*——*——*——*——
圍繞這些工程的耗費問題,各家給出了很多研究成果。有多人根據所能留存的資料統計,整個「三海」大修工程的經費總額約為600萬兩。
這種估算,大抵是不可靠的,缺陷是也無法證明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渠道來源,也匯入了「三海」。實際上,除前面所記,「三海」工程基本完工後,還有續修、年修。光續修一項,就達上百萬兩之多。
但就算是共有600萬兩,也是一個手面很大的數字了。
還有頤和園呢。那情況就更複雜了,因為實際上從興修「三海」開始,這邊就已經動手了,先是偷偷摸摸地修,後來才光明正大地實施。
各家研究者給出的數據,也多為估算。
比較詳盡的,是王道成先生在《中日甲午戰爭與慈禧太后》(《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一中,根據發現的清代主管皇家工程的專門機構「算房」關於頤和園五十六項工程用工、用料、用銀的估算(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預算),共用銀三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九十九兩八錢三分三厘,又依據這五十六項工程,約占頤和園工程的一半以上,進一步推算出,頤和園的修建經費,當在五、六百萬兩之間。
仍然是估算。
學術界,至今仍未有一個稱得上權威的統計數字。說穿了,其實那就是一筆糊塗賬。
糊塗賬,就沒法查了。而且這麼大的事,史料還很少有記錄。
我在《清史稿》搜尋半天,只發現一條記載: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奕譞面奉懿旨:「著戶部自光緒十二年起至二十一年止,於每年內務府經費銀六十萬兩內撥十萬兩歸工程處應用。」照這樣看的話,十年,每年十萬兩,下來才一百萬兩呢。
可能嗎?當然不可能,我自己也不信。
相反,清史倒是經常蹦出太后懿旨要求「勤儉節約」之類的記載。像1888年二月下旨開建,又在十二月下了新旨——「丁酉,懿旨,以水災停減頤和園工作。」這些類似的情況,不止一次地出現。
有地方鬧水災了,雖然太后高喊減停建園,到底是減,還是停呢?
到了光緒十七年夏四月辛酉,「頤和園蕆工,上奉皇太后臨幸自此始。」歷時三年兩個月的頤和園工程到此始成。
按頤和園浩大的工程量來算,這工期進度還真是十分神速,一刻也沒有耽誤的。
此後的記錄中顯示,太后也多次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內帑)幫添著賑濟災民。太后搞工程,只記事、不記賬,「太后恩典」倒是數目清楚。像清史也記載著,「十五年四月,懿旨發內帑銀十萬備山東賑;冬十月丁亥,以江、浙雨水為災,各撥庫儲五萬,並發內帑五萬賑濟。」之類的話。
與龐大的工程耗費來比,十萬五萬的太后「隆恩」,竟然還能說得這麼大氣!
這點銀子,不知道能幹點什麼。就算全數分給地方災民手裡,肯定也是——抗旱,則不過滴雨,防雨,則不抵片瓦。純粹就是一個做樣子的「形象工程」,帶個頭罷了。
但「三海工程」、頤和園這樣的實體工程,卻都是那段時期出來的。不花錢,能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