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一節甲申之亂——日本人趁火打劫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這個時候,偏偏朝鮮內部再次鬧起亂子。

    看來,盼著大清出事的不止一國,不止一人。

    日本又及時開始了動作。

    地點,就選在朝鮮。

    *——*——*——*——*——*——

    按日本人的一貫作風,一定在等待機會,如果等不到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這次朝鮮內亂,就是日本人在背後插手、攪動。

    事物的變化,內因是主要因素。

    朝鮮的亂局,源自內部分化,禍起「蕭牆之內」。

    前邊說到,朝鮮內部原本就已經有兩股勢力——守舊派和開化派。

    閔妃集團奪權和「壬午兵變」之後,守舊派基本被壓下去了,閔妃主導的開化派佔了上風。

    隨後中國、日本對朝鮮的爭奪加劇,幾乎已經成了公開活動,開化派又被撕扯成了兩派。

    一派奉清朝為老大,堅持早請示、晚匯報,被稱為「事大黨」。這些人中的閔妃一幫人比較特殊,剛開始想和日本接觸,惹事了,最終還是被大清搭救的。從此比較死心塌地,又依賴大清了。所以閔妃這幫人屬於本派的代表勢力,執掌著政權。

    還有一派主張以日本為老師,堅持脫離大清,與日本結盟,實行激進改革,可以稱為「**派開化黨」,或「**黨」(名為**,實際是附日)。這撥人主要在下級官員、青年幹部當中,屬於成長上升中的力量,代表人物有金玉均、洪英植等。

    這些青年人大多到日本學習考察過,私底下和日本政府人員沒少搞拉拉扯扯的事,還拿了人家的錢做經費。這幫人是什麼樣的性質,我們由此就應該知道了。

    花點小錢就能辦很多事,這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經過日本長期不懈地努力,培養、資助、煽動,1884年的12月4日,在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策動下,親日派「**黨」成員終於動手,以「打倒清國」為口號,發動政變。

    這就是朝鮮歷史上的「甲申之亂」。

    這次變亂,又被日本寇以「事變」一詞,接著上次的壬午兵變,稱為「第二次京城之變」。

    *——*——*——*——*——*——

    「**派開化黨」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孤注一擲,借用日本守備隊的手,佔據王宮,挾持國王、王妃,斬殺親清大臣,自己給自己封上官,組成了一個親日派主導的新政府。然後,就發佈了各項改革方針。

    當然這些方針,有進步。但先不說如何了,它頭一個,就是宣佈廢除同中國的宗主關係。

    沒什麼主見的李熙也被說動了,準備確認這次「人事變動」,自己也享受一下「**」的成果。

    原以為事情辦得機密,大功告成,正準備大擺宴席慶賀新官上任,沒想到,出岔子了。出大岔子了——

    閔妃再次徹底站到了「**黨」對面,悄悄派出親信,向清政府駐朝軍隊發出請求:出兵平亂。

    怨只能怨「**黨」太毒辣,不僅以「通知開會」為名設下騙局,把閔妃一派的人一個個叫來,來一個殺一個,閔妃的兄弟侄子好幾人就是這樣遇害了。而且他們還物色好了朝鮮王族的一個小孩子,準備把李熙踢下台去,另立新王。

    事情做得太絕了。

    「**黨」沒有忘了吳兆有、袁世凱和他們的清兵,但卻極不應該地小看了他們。這絕對是個難以挽回的錯誤。

    開場的動靜鬧得再大,也只能代表這個回合才開始。

    雖然還不是帶兵駐守朝鮮的最高官員,相比吳兆有他們,袁世凱卻是最有膽略的一個。

    他還盡職盡責,發揮主觀能動性,一直積極幫助朝鮮訓練軍隊,與各層各類人員廣交朋友、廣佈眼線,甚至連日本人也不斷地稱兄道弟、一塊吃喝,混得很熟。難怪後來他被言官以「與日本公使做親家」、當成漢奸參了一本。實際上,一個梟雄特質的人,用點江湖手段,對日本人搞搞探測,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次,從帶著一身傷,跌跌撞撞前來報信的朝鮮官員那裡,他又一次及時得到消息。

    沒有猶豫,沒有什麼廢話,袁世凱顯示了他的殺伐決斷。

    因為派軍艦回大清報信、請示,已經是遠水難救近火。

    袁力排眾議,聯繫好自己訓練的朝鮮軍隊,佈置保護國王王妃,然後,與吳兆有、張光前二將(其實這倆人官級比袁世凱還高呢),分三路進擊,打退日軍阻擊,直接殺進朝鮮王宮。

    一舉扭轉乾坤。

    再派人至北門關帝廟,將被「**黨」劫持的國王迎入清營,成功奠定勝局。

    搖擺的國王李熙終於又改回主意,拉下臉來,下令嚴懲政變人員,捕殺了親日派開化黨領袖和十幾名大臣。

    不必同情什麼「**黨」,他們在政變之時,借助日本軍隊的手,對付所謂「事大黨」手段也是極其殘忍、相當血腥。

    這些人反對大清,勾結日本,斬殺大臣,犯上作亂,已經讓傳統的朝鮮人看不下去。連中間派大臣們都起來反對他們,朝鮮軍隊在關鍵時候又紛紛「反正」,焉能不敗。

    竹添進一郎見勢不妙,自己放火燒了使館,帶著金玉均,一路冒著朝鮮百姓的投來的碎磚爛瓦,跑到海邊,狼狽潛逃回日本報信去了。

    第一回合:由於袁世凱的果決,清朝

    朝在和日本對朝鮮的競爭中佔了上風。

    *——*——*——*——*——*——

    天皇聞聽報告自己的駐朝公使第二次被打出朝鮮,狼狽而回,臉真不知往哪兒擱。派人去,唯一的用處就是跑回來嗎?

    天皇立刻決定——增兵朝鮮。必須找回這個「場子」。

    這次天皇拿出了7艘艦船(包含軍艦和運輸船)——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日本的實力增長之快。

    可是,七艘,行嗎?看看吧。

    日本政府一邊積極佈置,陸續增兵,同時向清朝政府提出抗議,指責袁世凱妄啟釁端,應負甲申事件的責任。

    實際上,這件「事變」來的這麼是時候,本來就是你日本人鼓動起來的。竹添在幕後,井上馨在後台,聯手導演了這一幕政變「大劇」。可惜演員太差了,演砸了,成了悲劇。

    日本人在選擇時機上,確實是處心積慮。

    趁著法國人放火,動手打個劫。

    對頭,清廷因中法爭端尚未解決,正腳底失火、頭上冒煙,絕對不願和日本再生麻煩。

    但麻煩找上門來,還得應對。

    日本政府向清廷提出抗議後,清廷派會辦北洋事務的吳大澂、續昌為特使到朝鮮來調查。

    說是調查,看來頭更像是來抹抹光滑牆的。

    袁世凱辛苦得來的所有的成果,幾乎毀於一旦。

    本來吳特使一行到達的時候,袁世凱這邊已經控制了局面,留給吳特使大人的事情,就是對付日本人了。

    可是,吳大澂不知是老花還是近視,竟先找起了袁世凱的「茬子」。

    象袁世凱這樣的小官(營將),在朝鮮鬧出這麼大的事情,不請示不匯報,就是輕啟釁端,就是給大清找麻煩。

    該硬的時候沒有硬起來,兩個特使還命令袁世凱把駐守王宮的軍隊悉數調回本營了。

    日本人從這些動向中估計——清廷已經軟化,態度便更趨強硬,得寸進尺。

    但,請大家信任,吳大澂絕對是個血性漢子,未來的歷史會為他證明。

    此時吳大澂的軟,是為了「不傷和氣」地解決問題,在多種解決手段之中,這是咱中國人的手段之一,一般在使用上也排在第一。

    給你搭個梯子你不下,那對不起,只有自己往下跳了。

    終於,日本人得知:李鴻章調兵,發朝鮮。

    大清終於斷然結束與法國的戰爭,騰出手來。

    兩面受敵逼迫,大清不得不對法國讓步,迅速簽訂合約,全力應付朝鮮之事。因為很榮幸地,日本在大清的威脅「排名榜」上,是居於榜首的。相比較而言,英法是軍事冒險,而日本的野心則是對外軍事擴張。

    不知道想乘法國人「東風」的日本人,發現自己到頭來還給法國人幫了忙,會如何想。

    日本人止步了。

    只所以退卻,只是因為——實力。

    還是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前邊講過日本軍隊改編的事,日本此時還未整編成師團,各個鎮台還在國內「鎮壓人心」,抽不出足夠的兵力鎮壓朝鮮方面。

    誰讓天皇一下子就把手裡的牌出完了呢?

    第二回合,平手。

    *——*——*——*——*——*——

    看出大清還有「後招」,日本人又軟了。冷靜下來,惦量惦量雙方的實力,日本人明白:機會已經變沒了,對陣沒有什麼勝算,還是不搞大動作的好。

    但小動作還是要搞,否則白白浪費人力物力。

    日本全權大臣、外務卿井上馨親自出馬,率日兵千餘,進駐京畿道,直達漢城西門外。1885年1月,井上便另帶衛隊200人入宮,與朝鮮國王見面,先與朝鮮交涉,搞日韓洽商議和。

    老路子,仍然是撇開大清,向朝鮮施壓,搾油。

    日方提出五條苛刻條件,包括賠償使館和日本傷亡人員,懲治冒犯日本的官吏,日本要派兵保護使館,租借釜山用於日本駐軍等。朝鮮表示——一條也答應不了。

    但是,大清使臣適時出面了,宣示了大清皇帝的意思——還是隱忍。

    大清不希望出事,不希望與日本翻臉,不希望真打起來。反過來,壓著朝鮮國王,對日本讓步。

    日本與朝鮮又簽訂了一個《漢城條約》,順便又撈了點錢。

    第三回合——大清鬆動,又被日本佔了個便宜。

    *——*——*——*——*——*——

    甲申之亂,帶有一定的改革成分,也有脫離大清的意圖和要求。因為「**黨」靠日本起事,日本人竟將其定義為「**運動」。韓國也有人忘了被日本佔領、曾經在上海組建「流亡政府」的事,一度將其標榜為「近代民族主義先驅者」的行動。

    這麼一說,人家都是高尚的了。

    而我們一些學者,也附和日、韓的這些說法。

    實際上,對這個事情,日、韓、朝之間也認識不一,即使一國之內,爭議分歧也仍然很大。

    不管其出發點如何,

    在當時的情況下,採取「前門驅虎,後門迎狼」策略,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嗎?

    以「**」之名大加讚頌的日本,可能是——真的還以為別人都忘了這事是誰在後邊撥弄的,或者聽了日本人的話,就不會問他們是不是真心要給朝鮮**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