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覆亡之痛,能否得鑒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教訓是深刻的!……
歷史證明,這樣說的意思是——所提到的教訓一般也不會被吸取。
福建馬尾海戰,就告訴大清太多的教訓。
其一,朝廷中樞戰守、戰和不定,或反應遲緩,或左右游移、朝令夕改,不僅招至失敗,前線將士浴血得來的戰果,往往被葬送殆盡,流的血也白流了。
其二,朝廷遠離戰場,權力抓得緊緊。前線將領被後方牽制、束縛,沒有足夠的臨機處置權,貽誤戰機。失敗後,卻往往是最大的責任承擔者。
其三,缺乏機動作戰力量。偌大中國,大量的兵力駐防各地,集中難,集中起來形成戰鬥力更難。七拼八湊調到前線的各部人馬,分屬各個派系,有時還各行其是,貌合神離、軟磨硬抗。
仔細對照中法戰爭與後來的甲午海戰,兩者又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假設這次不是發生在越南,而是發生在朝鮮呢?大清又將如何?
這種假設,不是無端虛亡。因為相較於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法戰爭,怎麼看都像是一次「帶妝預演」。
其一,大清與外敵,圍繞爭奪和保守大清的藩屬國而戰。兩國在國防、經濟利益上發生衝突,法國為控制大清的藩屬國,不管是政治外交活動,還是軍事作戰的目的,第一步必然指向切斷藩屬國與大清的聯繫。包括政治上,假惺惺地宣佈賦予大清藩屬國以「**自主地位」,儼然站到道義的制高點上。
而大清,只能以傳統的對屬國的保護義務為道義基礎。這一套在列強眼中,基本站不住腳。
其二,在軍事上,法國憑借較強的軍事實力,海陸協同,雙拳出擊。特別是利用艦隊的機動性和隱蔽性,靈活尋找戰機,造成大清兵力分散、處處薄弱,竟然不敢廣泛調集兵力於一處,全力對決。至於每一戰場上,猝然臨之,又應付不暇,陷入被動。更關鍵的是,即使此處打得出色,而彼處失利,最終還是無法改變整個戰局。
從1840年起,中國由於沒有強大的海上力量,這種局面竟再三上演,毫無改觀。
這些,朝廷上下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
然而,又能怎麼樣呢?一個昏沉的朝廷,一個沉睡的國家,能就此被喚醒嗎?
何況,新的危機已經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