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七節」畫虎不成」跡象早已顯露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權力,最直接體現在組織人事上。

    古往今來,選人用人,駕馭部下,這個課題和人類歷史一樣古老,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到現在,專門論述這門學問的書塞滿書架,凡管理方面的書,又幾乎沒有一本不涉及,加起來,已經稱得上汗牛充棟。

    深諳此道的李鴻章不能不小心細緻,不能不煞費苦心。

    關乎北洋水師成敗的軍官選拔上要考慮的因素太多,要避免的問題也太多。

    北洋管帶人選(或者說可選的人),大部分為福建船政學堂畢業,地域上福建人居多,少部分為廣東人,政治力量版圖上屬於南洋培養的居多。這是清廷朝臣們,特別是李鴻章十分在意的事情。

    各大臣分辦南洋、北洋、福建、廣東四支水師,則各求把持大權,確保它成為自己掌控的力量,這一關鍵因素,各經辦大臣不能不考慮。

    誰叫自己前期沒辦船政、航海專業學校呢?當初辦的時候,說的都還挺好——都是咱大清的,誰教也是教,誰用都能用。可一旦「親生兒子」一樣的北洋艦隊,不得不使用別人培養出來的人,叫別人「校長」,李鴻章一定比較在意,只是說不出口。

    而如何駕馭這些人,則相當麻煩,於是也相當重要。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各派在選人上,很動了一番腦筋。

    這一點,和日本人何其不同。

    雖然日本也講究個出身、成分、和誰一起戰鬥、參加革命早晚,什麼以地域劃分的薩長派,以革命起來的倒幕派,那是比較根正苗紅的。但人盡其才、無才不用,甚至對投降了又反、反了再降的,都能不計前嫌,這卻也是一個鮮明的特點。

    就說日本海軍的功臣,勝海舟、槺疚溲錚t際薔贍桓揹R瞬牛的V髦握t暷惆d腥耍n肼菲鷚騫搷j撓校﹤蟮垢旯搷j撓校悌犬控腌J儼降牟畋穡u湊搷j氖焙穎w倬禿艽罅恕>馱諉髦握t珘r麓ㄇ煜倉閡O螄煳斐秸秸r慕粢X贗罰瑯本武揚還帶著幕府海軍再次反出江戶,前往蝦夷,搞「**」去了。但明治政府在武力迫使其重新歸降後,仍然沒有清算老賬,而是繼續任命他為新政府海軍將領,官照干,兵照當。

    當然我們古代也有「七擒七縱」,但那是古代。

    放到地大人多的大清,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北洋艦隊領導人選上,體現了李鴻章的周密老辣。

    ————————————

    是是非非丁汝昌

    北洋水師領導人選,是當時直至後世始終都被人置疑的丁汝昌。

    大家對李鴻章有很多議論,也包括在當時和後來的歷史上飽受詬病的丁汝昌的任命。

    丁汝昌為何能脫穎而出呢?

    查清史稿,丁汝昌出道的前部分,基本沒有什麼名頭,屬於級別和層次不夠,也沒有幹過什麼很出名的大事的那種。

    然而,由李鴻章向朝廷保奏,丁汝昌跨軍種調任,還是由閒置狀態,一下子出任北洋水師提督,平步青雲。

    丁汝昌——原名先達,也作雨亭,號次章,原籍安徽鳳陽縣(朱元璋的老鄉),出生在巢縣。早年參加太平軍,準備試試運氣,飯碗還沒捂熱,太平軍便大勢已去。又跟隨陳玉成的部下程學啟深夜攀城而下,叛投湘軍。跳槽再試試,運氣還是不佳。對這種沒帶「投名狀」的機會分子,曾國荃一向並不信任,遇戰就派他們打頭陣。不走運之中的大運,是沖衝殺殺,大難不死,終於扛到了「好運來」。

    李鴻章挑選人員,至上海組建淮軍,帶走了程學啟的一個營。丁汝昌因為是安徽人而被一起選中,終於由在一樓徘徊中找到了樓梯口。在一次配合劉銘傳銘字營與太平軍作戰中,劉銘傳發現了丁汝昌,把他調入銘字營,從此又由「步行梯」進入了「直升梯」。因和捻軍作戰屢立戰功,官至記名提督(授總兵,加提督銜),還被賜予一個「協勇巴圖魯」榮譽稱號。

    這一時期,丁汝昌的運氣實在是好。作為叛降人員,若按照林則徐的標準,是絕對得不到重用的。但他由太平軍到湘軍,再到淮軍,從此算是跟對了人,進步上似乎也沒有經受什麼波折。

    直到有一天,太平軍打完了,捻軍也打完了,運氣沒了。

    清政府決定裁軍節餉,層層攤派到劉銘傳頭上,劉銘傳又攤派到丁汝昌頭上,準備裁掉屬於他的馬隊3個營。丁汝昌跳起來了:那我幹什麼去呀?頭腦一熱,不顧犯上,寫信提出抗議。劉銘傳大怒,你不執行命令,我就要拿你開刀,以儆傚尤。

    頭腦冷靜下來,知道「作」大了就是死,跑吧。丁汝昌連夜跑回家鄉巢縣,躲了起來,幸虧先走了一步,才免了殺身之禍。

    當然,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但從土地上爬出去,又在死人堆裡爬,叱吒風雲爬了幾十年,又爬回這片土地,只是多了幾畝地,那種鬱悶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蟄伏數年,丁汝昌視線沒有離開李鴻章,時常想念老領導,某天看看風聲過去了,立刻前往天津投靠身居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

    再試試運氣吧。

    這一試,果然運勢又回來了,而且還漲了一截。

    李鴻章並未見過丁汝昌,但也知道這個小老鄉「才略武勇」,有惜才之心,又見其千里投奔,不但沒有追究違反軍令的事,還對他說:「省三(劉銘傳)與爾有隙,我若用爾,則與省三齟矣。爾宜與之分道揚鑣!今吾欲立海軍,乏人統率,……當以此任相屬。」

    &nbsp

    李鴻章的意思,不能讓他再回淮軍。李鴻章為部下想得還很周全,同時可以看出,在「正愁缺個人選」的當口,丁汝昌正好找上門來,不是「偶遇」,而是「相守的結果」。一番話已經交底:打算重用他了。

    趕上李鴻章辦海軍這個好機會了,這邊跑了跑,要了要(給點差使),沒想到天上掉下這麼大個好事,一切就跟夢裡一樣。回報高得溢出預期,簡得漾得盆滿缽滿。

    好運來了,都是成雙成對地來。

    當時,陝甘總督左宗棠正在指揮西徵收復新疆,也缺人手,素知丁汝昌作戰英勇,奏請把他發往甘肅,在自己手下差遣。現在看來,這其實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能發揮自己的陸上優勢,再展宏圖也未可知。如果那樣的話,他的命運將改寫。

    甚或,大清北洋海軍的命運也將改寫,歷史就不是那個樣子了。

    唉,沒有那個「金剛鑽」,幹嘛要攬海軍這個「瓷器活」呢。

    所謂「藝高人膽大」不一定正確,反過來,膽大的人也不一定藝高。貪心的人一般膽子也大,藝到高處人反而變得謹慎,無數歷史人物的成敗利鈍,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面對一樣東西,有的人只關心能不能拿到,全然不考慮自己能不能玩得轉。但這世上,臉厚的、膽大的,還有二愣子,還往往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丁汝昌的榮辱生死,從此就要與北洋繫在一起了。

    李鴻章未同意丁汝昌西行(主要是又苦,又危險,丁自己也不想去。到水師有官做,有船坐,能海上清爽地兜風,誰還去當塵灰暴土的「泥腿子」步兵),便編了個丁汝昌「傷病復發」的理由,把他留在了天津。

    可見,當時李鴻章確實已經下定決心讓其領軍北洋。

    關鍵他是淮軍將領,李鴻章部下,同鄉,在李鴻章看來,堪為親信,這是最重要的。本著著眼於不管能不能打仗、打勝仗(李鴻章也許相信這位將軍能打勝仗),關鍵是能不能聽話、信得過的選人原則,李鴻章選中了丁汝昌,頂著非議和壓力,死往上推。一道《保舉將才折》,將丁汝昌送上了北洋水師提督的座位。

    成功打下這顆釘子,北洋就穩穩地捏在他李鴻章手中了。北洋還是淮軍,還是李家軍。

    至於能力,雖然可能都沒上過船,甚至沒見過軍艦,好賴丁汝昌也是一名馬上猛將,可不是靠蓋房子、餵豬種菜提升起來的。李大人早就安排了左右兩個總兵,都是地道的海軍專業、科班出身,協助練兵管理,領導主要抓全面,具體事他們干,當不成問題。

    所以,混公司、混單位的,別老拿自己的專業說事。朱元璋的專業是和尚,可他當了皇上。

    至於海戰,不會可以學嘛。

    職務就是壓力,職務就是動力,職務就是經歷,因此李大人可以有把握地說,有職務就有能力。

    況且,有的是機會,有的是時間歷練。

    ****

    事實證明,丁汝昌是一個絕佳的人選——非常好地勝任了李家軍的「管家」一職。

    即使是海上作戰,在戰與守、還是走的重大戰略問題上,丁軍門總是先請示老當家的。

    事實也證明,確實因為選了丁汝昌,李鴻章加分不少,往後更能有機會名垂青史,大放異彩。

    不過留的是罵名,毀的是一世英名。

    因為,丁汝昌能當個好「管家」,卻當不好衝鋒海上的好「中軍」。

    所以拜託了,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誰種的果子誰吞下——最後還得老東家賣了老臉,忍辱負重,親自去收拾這個爛攤子。

    ****

    但不管怎麼說,丁汝昌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我在很多資料上都看到,丁汝昌一日負責北洋水師的工作,不等不靠,親自上了小輪船開始操練。起碼這種深入一線、甘當學生,從基本學起的態度是明確的,是值得表揚的。至於有人說李鴻章安排專門買個小火輪給丁汝昌個人學習海戰,這就有點寒磣人了。至於嗎?其實北洋水師外購的軍艦到來之前,也就有這點裝備,不在這上邊練,還能在岸上練劃漿嗎?

    後來,李鴻章安排丁汝昌率隊前往英國,接回了兩艘軍艦,途中還專門赴德國考察大型鐵甲艦的建造,也算出過遠洋、長見識的了。

    職務就是壓力,丁汝昌一上任,首先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對於各位總兵和管帶們的種種質疑,種種冷眼,丁汝昌應該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官職是一回事,但能不能服住這些水師學堂出身、大多留過洋的總兵、管帶,又是另一回事。

    由於自己經歷和素質結構的缺陷,始終讓北洋海軍軍官們不那麼虛心聽從管教,這一點丁軍門也十分清楚。

    既然大家認定自己是靠後台上來的,有「背景」——當然不算陸軍背景,這裡是海軍。對這些會拽洋、從未打過仗的學生官,拿「你們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已經如何馳騁戰場,如何神勇」擺譜是沒用的。你從自己擅長的領域跳到人家擅長的領域,你就是不折不扣的「菜鳥」大人。唯一的選擇,是必須始終親力親為、以身示範,爭取能替李大人攏住這幫人。

    當然,丁軍門有些缺點,像吃點、拿點,還有像那個方面的。我們也沒必要從階級角度去分析,說什麼封建社會,當這麼大官,官場、社會風氣這樣,大環境這樣,丁軍門身在江湖,也難以免俗。說到底還是個人的追求和品位問題,封建社會兩千多年,不是也有很

    很多人拒腐蝕、永不沾嗎?

    問題還在其本人。

    ————————————

    喜喜悲悲琅威理

    讀北洋海軍史,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到,就是總查琅威理。

    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到,就是總查琅威理的去職。

    而琅威理去職的起因,是另一件事,「爭升提督旗」。

    現在我們可以斷定,無論如何,這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

    ****

    清史記:「十六年十月,北洋所聘海軍總查英人琅威理,以爭提督升旗,辭職回國。英政府遂拒我海軍學生在英留學。」

    這段簡短記錄,背後是一個複雜的故事。說的是1890年初,北洋艦隊停泊香港過冬(注意,這是北洋官兵的好日子!)2月24日,提督丁汝昌率領部分海軍出巡南海。

    這是例行性的工作,不是第一次。留下的人員照常運轉,直到突然有一天,平靜中起了波瀾。

    3月6日,一大早,旗艦「定遠」突然降下提督旗,升起總兵旗。

    按照《北洋海軍章程》,提督之下,兩個總兵。身為右翼總兵的「定遠」管帶劉步蟾下令升總兵旗,就宣示他要代行指揮艦隊的職責。

    這讓艦上的琅威理十分詫異,也難以接受,於是找劉步蟾理論:他認為雖然丁提督出巡,但身為副提督的他還在艦隊中,理應繼續升提督旗。(「丁去我固在也,何得遽升鎮旗?」)

    劉步蟾毫不讓步,直截生硬回敬:規定就是這樣的。

    那就向上請示。琅威理立刻給李鴻章發電報,其實也是希望李大人評理。

    以下,按歷史教科書上說的是:李鴻章卻暗示北洋艦隊只有一個提督,沒有所謂的「副職」。6月25日,北洋艦隊抵達天津後,丁汝昌和琅威理面見李鴻章,談及撤旗事件時,李鴻章支持了劉步蟾的行動。

    琅威理對此非常憤慨,當場提出辭職。

    而李鴻章接受了他的辭呈。

    ******

    琅威理的憤怒可想而知。

    因為,相互之間曾經有言在先。

    當初李鴻章盛情邀請時,琅威理就已經說明自己的要求:要他來華任職,第一,須有調派弁勇之權;第二,須向英國海軍部請假並獲允准;第三,中國方面須與英國海軍部商妥,將他在華服務年限作為海上服役年資,不能影響他在英國海軍中的陞遷。

    第二、三件事,就是當時大清費勁周折與英國洽商,經三年才解決的問題。

    但第一件,則是大清來決定的。

    而大清、李鴻章似乎已經應允,也給了他這個權力。一下子給封了個「副提督銜水師總監督」,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組建北洋艦隊,又以丁汝昌為提督,琅威理則擔任副統領。後又加到「提督銜」,和提督一個待遇了。

    日常工作中,李鴻章確實又非常倚重琅威理。

    李鴻章在發給琅威理的電中,常用「提督銜琅威理」或「丁琅兩提督」的稱呼。

    在北洋海軍的正式公中,他的頭銜全稱是「會統北洋水師提督銜二等第三寶星琅威理」。

    按照大清在某職務前加「會辦」,低一點加「幫辦」,作為副職、助理的稱呼,這個通俗做法,那麼「會統」,明顯帶有副手、幫助正職工作的語意,也包含統率、領導的範疇。琅威理可以可以就此認為,自己確實已經具有一定的實權呢?

    看來,有一種可能是:由於以上種種錯覺,於是,可能,老琅搞錯了。

    加個什麼提督銜之類的,這個「銜」,又是大清的一個通用做法,實際上是在原官職的待遇上提高一兩級,本質也就還是一個待遇,而不是實職,他的職務和實際職能,就是個總監督。至於前邊的副提督銜,大清官制裡都沒有,《水師章程》裡也沒有,純粹是一個玩鬧。而老琅卻當真事,以為自己是「實授」艦隊副職領導了。

    等到親耳聽到李鴻章明確表示,艦隊只有一個提督,沒有什麼副提督,老琅定是恍然大悟:自己被忽悠了。

    但這只是一種可能。可能性有多大,值得探討。

    琅威理在華多年,不會不知道,給自己的這個所謂的提督銜,只是個「銜」而已,也就是一種名譽上的副提督。

    那麼多圍繞此事的探討,幾乎都關注了一個問題:領導指揮權力。

    琅威理為什麼提出「須有調派弁勇之權」?

    按琅威理的說法,沒有調派兵員之權,則官兵不服從指令,無法展開嚴格訓練。

    這種顧慮,有一定道理。

    李鴻章自己在給朋友的信中就已經提到,聘請的外**官不願前來,「問其何以不願,據雲僅令教練而不假以節制擢陟之權,弁兵必不聽令,斷難進益。即以『龍』、『虎』兩船原募各教習,皆以求退,因兵官以下,毫不虛心受教,炮船機器久恐廢壞云云」。

    可見先前就已存在這種現象:聘請,人家不願意來,來的,想離開。原因就是:只讓當教練,不給調整甚至升降的權力,兵不聽令。不聽令的結果,是官兵毫不虛心受教,怠於訓練,不按操作規程辦事種種。

    琅威理來之前,是極有可能聽到

    此類事情的。

    所以,作為未來要專司北洋海軍訓練的軍官,他提出此件要求,似乎是針對這類事情的因素多一些。

    一個教練,決定不了隊員誰上場、誰替補,都是俱樂部老闆說了算,這個教練要麼自己主動「下課」,要麼被「下課」。

    但他是否想控制整個艦隊?

    說沒這個個人權力上野心,可能不客觀,人家回英國後都當上了中將,管著38艘軍艦的艦隊,在這裡當然會有發號施令的**。

    回想1887年3月,琅威理受李鴻章的派遣,到英國和德國接收「致遠」、「經遠」、「靖遠」、「來遠」四艘快船。他以「靖遠」為旗艦,升提督旗指揮,直至抵達廈門與丁汝昌會合。對一個職業軍人來講,這是何等的榮耀。

    而對此事,大清也好,李鴻章也好,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還有一件,1886年,北洋水兵訪問日本,與日本警察、浪人發生衝突(這件事,後面我們還會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琅威理竟然要直接發動攻擊,趁日本實力不足,當頭給日本一個重大打擊。

    現在無法評判可行與否、結果會怎樣,歷史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但他根本未獲得足夠實權打出這一炮。

    這種建議,只能說是一個職業軍人的思路,海上霸主英國海軍職業軍人「遇敵必戰」的思路。

    一定程度上也是作為大清艦隊一員,乃至領導者的思路。

    至於替英國爭取控制權,則可能性不大。英國可能期望通過逐漸影響北洋、獲取有利地位,但直接控制是行不通的,前邊已經試過,對琅威理來說,離完成這個任務還有差距。就算他想,就他一個人,再加幾個其他的英國僱員,想也辦不成。

    洋僱員也不止英國一個國家的,李鴻章的顧問還有德國人,僱員也有德國將領。

    合理的解釋,或許還應從琅威理職業軍人的思路上去思考:

    以前的日子,不管自己這個提督銜管不管用、好不好使,大家心照不宣,面上總還是過得去,至少從朝廷和李鴻章那裡,還是尊重的,所以,號令至少暢通,沒有人公開挑戰。

    現在,劉步蟾與自己相爭,升起總兵旗,分明是對自己赤祼祼的羞辱,更是直接的挑戰。

    那麼,也許可以認為:事情的是非曲直已不重要,琅威理所爭的,無非就是一個面子,一個權威。

    ******

    李鴻章的「暗示」,頗為值得玩味。

    其實剛開始,李鴻章是想和稀泥的。

    教科書上所謂「暗示」,是指事情發生的第二天,即3月7日,李鴻章致電北洋海軍第二號人物——左翼總兵林泰曾,講:「琅威理昨電請示應升何旗,《章程》內未載,似可酌制四色長方旗,與海軍提督有別。」制四色旗自然是調和折衷之語,李鴻章的電報——無異,已經明確表明了北洋海軍只有一個提督。

    可以這樣理解。

    但是,說「這樣理解的,是林泰曾、劉步蟾等人」,應該更加準確。

    我覺的,北洋只設一個提督,這是一個事實,根本不需要再明確。而李鴻章「和稀泥」的真正用意是——可不可以考慮制四色長方旗,與提督有所差別。言下之意,這個旗應是代表提督銜總查琅威理的,也即丁提督不在,就可升起這個四色長方旗,糊弄一下老琅,而不是指明要升總兵旗。

    所以說,李鴻章大人是還想把這個「稀泥」繼續和下去的。

    但劉步蟾等人卻讓他和不下去了。

    然後,就只能等著「攤牌」了。

    ******

    琢磨這件事,不應排除無法脫離干係的其他當事者,特別是左翼總兵林泰曾、右翼總兵劉步蟾。

    按中國官位的一般規矩,「左」應比「右」大。出事了,李鴻章給林泰曾發了個「似商似令」的電報,等於把事交於他處理,也是按這個程序來的。

    那麼也證明了職務最高的不是劉步蟾,而是林泰曾。

    那麼,並非艦隊現有最高職務的右翼總兵劉步蟾,卻要擔起指揮之責,本身就有些問題。

    丁汝昌率四艦至南海一帶操巡,預定3月10日左右返回。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從2月24日丁汝昌離港到3月5日間,「定遠」上依然飄揚著提督旗的話,6日劉步蟾的突然撤旗,顯然就是故意尋釁發難了。

    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相當有可能的起因:琅威理與清軍官兵的矛盾由來已久。

    據資料分析,琅威理是個性強脾氣躁的人,赫德說他「具備了海軍軍官的坦率,但缺少一個『組織者』需要具備的寬宏大量。」

    這種「情商」的缺陷,表現在他的管理風格上,使得一些中**官難以接受。

    另有記載說:琅威理治軍嚴格,辦事勤勉,認真按照英國海軍的條令訓練,為海軍官佐所敬憚,艦員對他嚴厲的規定也頗有怨言。

    「頗有怨言」的人群,構成了與琅威理對立的另一個矛盾面。

    在這個事情中,還隱隱顯露出了一個北洋的內部問題。

    也是李鴻章從開始之初便警惕和防範的問題。

    ——地域問題。

    >

    北洋內部拉幫結派,山頭林立,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丁汝昌完全沒有如李大人期望的完成平衡各方力量、壓住這些山頭的任務,只是調和和維持,他在北洋艦隊的權威令人置疑。

    確切記載中,北洋所有閩籍管駕,皆擁護劉、林,這種情形很明顯。而琅威理因此上書李鴻章,提出「兵船管駕,不應專用閩人」。

    這個,是真沒辦法。船政學堂培養的,就是閩人多。再者,古往今來,有單位、有組織,就有「非正式群體」存在。何況咱中國地大,人多,就喜歡搞「老鄉」、「同學」那一套。這是一個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化現象,也是人們相處的精神需要,李鴻章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明白,而是比誰都知道。

    琅威理的話,本是一句忠言,卻犯了大忌。

    琅威理向「淮派頭子」李鴻章講「閩派官員」的不是,能引起什麼樣的關注,解決什麼問題?那只能表明他還不算真正瞭解中國人,也不算瞭解形勢。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說,水師官兵與洋人教習之間,特別是與琅威理之間,確實矛盾已經存在,並不斷積聚。

    而「撤旗事件」,不過是這些矛盾的一個爆發而已。

    北洋海軍按人數講最大的「山頭」上,林泰曾官大,但不大愛管事,不喜歡在「團團伙伙」中出頭,所以,福建籍的管帶們,大多以劉步蟾為首。

    在這個矛盾總爆發之中,無疑,劉步蟾當了「領頭羊」。而因為對琅威理的「共同矛盾」,大家選擇了一致對琅,至少也保持沉默,一邊看熱鬧。

    所以,這件事更像是意氣之爭,而跟民族大義無關,用不著給他戴這頂高帽。

    等事情再度回到李鴻章身上,意味著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6月初,丁汝昌、琅威理率艦隊遠航西貢、新加坡、馬尼拉,25日返回威海,丁、琅「兩提督」一同赴津,與李鴻章面談撤旗事件,李鴻章的態度便於此時有了明確變化。

    這在李鴻章看來,無異於「要請放實缺提督」(這個看法,後來在他與薛福成電報中提到,並請其與英國外交部轉達)。

    不知是出於哪些事情的緣故,或許是個人的感覺,或許是部下的進言,反正李鴻章就是認為,琅威理一直希望全面控制艦隊。

    前邊「李-阿艦隊」的教訓,李鴻章當然深有感觸,記憶深刻。

    李鴻章可以組建中英混合的洋槍隊,可以使用華爾、戈登來率領洋槍隊,但不表明他能接受「李—阿」艦隊。因為華爾也好,戈登也好,都是聽從他的指揮。他不能接受由一個洋人實際控制的「李—阿」艦隊,同樣也不能接受琅威理控制自己的北洋艦隊。

    哪怕是有這樣的企圖都不行,都需要提高警惕。

    既然這個「稀泥」和不下去了,只能「攤牌」,明確地表明態度。

    至此,李鴻章表態:「北洋海軍官制只一提督、二總兵,提督去,自應總兵帶」。

    於是,先前因與北洋官兵存在矛盾,幾度打算辭職回國的琅威理,感到極大的羞辱和徹底的失望,立刻給國內打報告,同時向李鴻章正式提出辭職,走人。

    李鴻章答應了。

    這在李鴻章看來,矛盾焦點又已不在爭面子和評理長短的問題上了,而是向自己施壓,一種受制於人的感覺促使他立刻下決心——「未允,即自辭退,向不能受此要挾。」

    無奈的李鴻章。

    技術落後,不得不求助於洋人,又要時刻提防,保證大清對艦隊的控制權,這個鬥爭時刻存在。李鴻章有切身體會,自然是警醒的,在這件事上李鴻章沒有「和稀泥」,不能說不妥當,卻也實為無奈之選。

    中國作為一個落後國家,在向近代化轉化的艱難征途上,如何一面進行反控制的鬥爭,一面又努力汲取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始終是一個更為重要又長期沒有很好解決的課題。

    ******

    這就是「琅威理去職」事件。事情過去了,這件事的影響並沒有到此為止。

    琅威理返回英國後,逢人訴說他在華受辱的經歷,引起軒然大波。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電告李鴻章,英國外交部已電駐華公使複查此事,並考慮撤回全體在華英籍人員,並懇請「能否轉圜?邦交有益」。

    11月4日,英國政府拒絕了李鴻章另聘英國人擔任海軍顧問的請求並撤回部分在華僱員,同時宣佈不再接納中國海軍學生。

    這就是清史所載「英政府遂拒我海軍學生在英留學」之事。

    ******

    琅威理去職,對北洋水師也有直接的影響,多數資料上都提到、分析到。

    可以肯定的是,琅威理走後的時間裡,北洋海軍明顯訓練日漸鬆懈,軍紀不斷鬆弛,終至下滑到谷底。

    甲午海戰的惡果,就不能不說與此有一定的關聯。

    自此,「軍官爭挈眷陸居,軍士去船以嬉。」——北洋海軍戰敗後的檢討書裡提到了這個局面,終於出現了,至少是更便當,也更普遍了。官兵的「好日子」也終於真實地來了,每當北洋封凍,海軍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更顯得「撤旗事件」像是一場悲劇的開端。

    赫德後來幸災樂禍地對金登干說:「琅威理走後,中國人自己把海軍搞得一團糟。琅威理在中國的時候,中國人也沒有能好好利用他……」

    認真想想他的這句話,再想想英國政府的反應,似乎人家倒沒有表現出什麼過分的失落。

    可否認為,英國方面對琅威理一事的感受,只是大清對英國的一種奚落呢?

    等對日戰敗,大清醒悟過來,重建海軍,又重新想起已經是英國海軍中將的琅威理,想聘請琅威理再度來華,並答應了琅威理提出的苛刻條件,不也從別一個方面,說明了這一點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