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魔門妖女

《》章 節目錄 第59章 文 / 水心清湄

    開皇九年十一月,經過隋平南陳已經整整一年,隨著南陳各州縣叛亂被平定,隋室已經將目光放在了嶺南。

    晉王楊廣為江南總管,已經開始儲備第二年春天南伐嶺南軍資。

    開皇十年二月,依然是楊廣為帥、楊林楊俊等六部伐陳大軍,一共二十萬集合一處攻向嶺南。

    這次,他們沒有分兵,主要是嶺南主城就和江南隔著三關一城。

    擒賊先擒王,破了嶺南城,平掉宋閥,嶺南其餘三州又有何慮?

    如果分兵其他三州之地,耗費軍備錢糧會多上數倍,而且主軍少了,嶺南主城無法攻破豈不是更加被動?

    雖然集結一處,無往不利的隋軍在嶺南邊境就吃了大虧,折損數萬兵馬後也只能望著聊城望洋興歎。

    聊城的守將只是宋閥一個遠房子弟,叫宋謙,生性穩重,進取不足,但是用來統兵守城實屬前列。

    聊城只有兩萬人馬,但是隋軍三天連續攻擊,他帶著人硬是守住了。

    「才到聊城就遭遇大挫,後面的南淵關、崇越關、嶺南城一個比一個困難十倍,王爺,並不能再強攻了。」軍師苦笑道。

    「二十萬大軍連夜攻城固然可以在六日內拿下,但是我軍少說也得付出五萬軍馬,這次五萬,下一個南淵關豈非付出更多?更重要的,嶺南三州軍民同心,且民風也比江南南陳要彪悍得多,我等攻下聊城,也不會為百姓歡迎,想徵兵也是無法子。」

    他們也不能下令屠城,一旦屠城,嶺南反抗會更加劇烈。

    除了能源源不斷從江南或北方抽調軍隊補足,這種硬拚之事實不可取。

    江南剛剛平定,其實也是表面上的事,從江南抽調得多了,只怕江南又會再次生亂,二十萬已經是極限,這二十萬還有一大半是原來的伐陳北軍。

    由北到這最南邊,已經出現很多水土不適的情況,也讓他們損失慘重。

    「嶺南之地原是不毛之地,如今這般繁華安樂,是宋閥先祖促使的南遷。據說,當年南遷的漢人幾乎有七成留在了嶺南,另外三成跟著劉裕打下了劉宋江山。他們深恨胡人而造就每個人都是能戰之兵,現在幾百年過去,祖輩之風多為保存。」

    楊廣很清楚,在出兵前,他早就研究過多次宋閥還有嶺南各地的軍政和民生。

    和南北兩地士族和庶族分明不同,嶺南之地雖有士庶,但是只是在生活習性上,地位上並不分明,這一塊地,講究以武和以才服人,加上宋閥執法公平嚴瑾之餘又愛民如子,這裡的萬萬百姓回饋的也是十分的忠心和歸屬感。

    在別的地方罵當政的官員,不被官員碰見或知道,可以說不會出現什麼事。

    但是嶺南之地,若是有人罵了宋閥,當即就有百姓出手教訓他。

    強攻不成,只能智取。

    但是宋謙此人守城如烏龜後背一樣不可牢不可破,讓他出城,他也像個烏龜一樣,立馬縮了頭。

    出城決戰不可,詐開城門也難,找內應更難了。

    圍著不攻,他們後面是源源不斷的糧食軍備,還有可能會有援軍,圍得越久,吃虧的是他們。

    大隋初建,國庫也空虛著。

    「我有一計。」

    說話的是楊林。

    楊廣看向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叔父。

    「嶺南雖為漢人主事,然也有南越三蠻,如果三蠻又南攻入嶺南,勢必讓宋閥分兵。」

    楊廣搖頭:「三蠻早年就被宋閥打怕了,現在有些部落都快餓死,也不敢有什麼叛亂。」

    楊林頗為冷性。

    「他們不敢叛亂,是知道叛亂後也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反而會更加困難。如果讓他們確信他們會贏,再許諾像百年前一樣讓他們治嶺南之地,他們豈能忍得住?定願傾一族之地助我大隋。」

    楊廣瞇了瞇眼,又說道:「我們能想到,宋缺豈會想不到?若是和被他反將一軍,假裝和三蠻征戰,其實將我軍請君入甕、一舉殲滅?」

    楊林頗為自信,說道:「宋缺不會的。」

    為什麼?

    楊林冷笑道:「他堅持純漢,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三蠻也是外族,宋缺或許會和他們一起合作一些事情,但是絕對不會和他們一起做戲。

    楊廣臉色也不好看,他也想起前些日子讓人傳去嶺南的開戰函,這宋缺言辭是很正式,但是卻不曾承認楊家正統,指明普六茹氏歸胡,毫不客氣。

    楊家是身負胡漢血統,但是楊家祖先雖然姓著普六茹,但是都一直致力恢復漢姓。

    否則,他們也不會一開國就恢復楊姓,要知道當初普六茹氏在皇朝初建更能盡快被承認,可是父皇執意如此,如今倒好,到成了兩面三刀了。

    ***

    事實證明楊林說得對,宋缺和其祖輩會和嶺南其他民族合作,但也只會為了民生,在軍事上,宋缺不會放心用三蠻軍隊。

    相反的,他還在等,等隋軍將三蠻之地舉族拖出來,他可以徹底平定三蠻之地,自此讓三蠻的軍隊也可為嶺南控制。

    三蠻是南蠻、越蠻和東蠻,南蠻戰力最強,一族約莫有八萬人,能抽出三萬能戰之士,加上南蠻善蠱,萬萬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將其剿滅。

    越蠻最狡猾,一族也有五萬,五萬中又擅山戰,偏偏嶺南多山,要對付他們如果不能在山下剿滅他們,就要花費數倍兵力前去彈壓。

    東蠻是最溫和的,人數和越蠻差不多,但是東蠻擅水,體力也非常持久,在嶺南火熱之地和他們拼耐力,絕對是輸家。

    三蠻分開,任何一族對宋閥來說並不具備威脅性,但是一旦聯合,就是非常頭疼的事。

    可是這三蠻向來同心,怎麼離間都離間不了,偏偏他們都各有屬寨,都是軍隊很難進入的地方,尤其南蠻主寨,別說軍隊了,宗師高手都難進去。

    宋缺知道宋閥勢力再強,但是一個個去剿,也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他一直在想法子讓三蠻傾巢而出,只要破了他們傾巢而出的軍隊,三蠻就可毀滅,日後將其放入眼皮子底下生活,久而久之可以同化他們。

    宋缺雖然堅持純漢,卻也不是不知變通的人,他厭惡楊氏,除了是胡人當政,就是他們有亂中原的北胡血統。

    他並不排斥異族生活在漢地,甚至還願意去幫助治下的外族過上好日子,有容乃大的前提是必須他們必須服從漢族統治。

    宋缺等了很久,在隋軍開始攻南陳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做好準備。

    他不但不怕三蠻和大隋聯手攻擊,而且還巴不得他們聯手。

    除了此次,三蠻都不下定決心全族而出的。

    ***

    開皇十年三月,正是嶺南各地最熱的時間,大隋攻破了聊城,再破南淵關後,嶺南三蠻之地終於響應了大隋,在南部發生了叛亂。

    宋缺放棄了南淵關,終於將三蠻引出來,宋閥一直將三蠻看成嶺南不能同心的破綻,早就想拔出了去。

    於是,宋缺親自帶軍前往南部平三蠻,而離嶺南城只有崇越關的隋軍,他似乎完全放心交給他手下的人守衛。

    或許應該說,在宋缺眼裡,三蠻叛亂比大隋兵臨城下更讓他忌憚。

    事實上,結果也顯露了這一事實。

    隋軍被堵在崇越關後的一個月也不得寸進,楊廣日日小攻,三五日一大攻,只有一次摸上城頭,但是又瞬間被打下來。

    崇越關聚集聊城、南淵關和崇越關三重要塞兵力,宋缺親弟宋智坐鎮鼓舞士氣,將崇越關守得如鐵桶一般。

    任他們如何算計,他們都固守崇越關不出,簡直除了強攻,沒有任何法子可想。

    一月過後,江南又發生叛亂,楊廣急得宛如被夾在火坑烤。

    可是讓他放棄他又不甘心。

    直到,楊堅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傳來,楊廣才留下楊林帶著五萬守在南淵關,等著父皇三十萬大軍親征,他自己帶著剩下的九萬大軍迅速回江南平叛。

    楊堅準備親征嶺南,還帶著三十萬大軍前來,川蜀帝踏峰上,梵清惠稟明師門再次下了山。

    另一邊,宋缺兵貴神速,三蠻沒料到宋缺來得這麼快,也沒發現早在他們三方必過之地佈置了兵馬。

    先殺越蠻,越蠻還未和南蠻回合,就被剿滅在玉鳳山上,只留了千餘殘兵逃往了南蠻。

    而東蠻,也遭到宋缺分兵阻攔,沒有半個月休想和南蠻部回合。

    隨後,宋缺三萬大軍在雲峽谷大破南蠻軍隊後,遠在千里之外的任文萱終於坐不住了。

    任文萱從祝玉妍處離開後,終究沒有照著祝玉妍的話前去殺宋缺破情關,她回到了當初那個她臨時佈置的石洞,安安靜靜地練功,不去想宋缺這件事。

    經過半年的時間,她被擴充的丹田和筋脈一點點為真氣塞滿。

    不得不說,什麼都不去想,只是努力修煉真氣,真的是一件時光易逝的事。

    恰逢米糧消耗完畢,任文萱去郡城儲備,沒想到不過一個月的功夫,嶺南局勢就大變了,楊堅點兵三十萬開始南下,嶺南宋缺竟然這麼短的時間破了三蠻中兩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