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章 東林峽谷 文 / 農夫王子
楊鵬舉說:「我知道了。少林寺也是禪宗。因為你們都叫他們禪師。」
元儼說:「汝子可教。唐代鑒真東渡扶桑的故事,恐怕盡人皆知,但瞭解鑒真到過東林寺的事未必都知。唐天寶元年(742年),鑒真在揚州大明寺為眾講律,日本僧榮睿和普照祈請東渡傳戒。鑒真接受邀請,六次東渡日本,最後一次取得成功。鑒真第五次東渡時在唐代天寶七年(748年)春,從揚州出發,經過無數險阻,竟被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東行經萬安州(今萬寧),渡海至雷州。經廣西籐州、梧州至桂州(今桂林市)。是時雙目失明。天寶九年,經大庾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經東林寺,在東林寺停留,與東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最後一次東渡時智恩共行,將東林寺教義傳入日本。因此,東林寺在中國思想化交流史上,產生過積極的作用。」
楊鵬舉說:「日本?日本在什麼地方?」
元儼說:「日本在海那邊。」
楊鵬舉問:「什麼是海?」
元儼啐道:「你們北方人就是笨,連海都沒看過。」她的意思到不是說楊鵬舉,藉機說孛蕊。實際上她也是北方人。
世清和尚怕孛蕊不悅,影響大家的團結,忙說道:「我們現在這長江流向的就是大海。大海是綠色的,一眼看不到邊。」
楊鵬舉本來就被元儼說他傻習慣了的,聽說水還有綠色的,還看不到邊,一時大奇。
有船順水而下就是快,不久就到了江州。
棄船期上岸後,一路上見到的武林人士就多了起來,各門各幫的人都有,他們不時看著楊鵬舉這一路,既有蒙古人、又有西夏人、還有漢人,最奇怪的是僧俗同行、老小同行,難道他們也是奪秘籍而來的?世清和尚道:「沒理由呀,這些人來得這樣快?」
元儼說:「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現在到丐幫大會還有一個多月。本來大家都想到京城過年,如今正在路上,忽然聽到東林寺出了秘籍,這不是憑空多出來的一喜嗎?」
世清哈哈大笑道:「你說得不錯,我還忘記了有這一檔子事。」
元儼正在嘀咕,世清和尚不可能不知道這事呀,莫非他是故意想讓孛蕊這些人知道?
只聽孛蕊叫道:「丐幫武林大會?十年一開,想來都有吸引力。鵬舉,你要參加嗎?」
楊鵬舉說:「我當然要看看這舉世聞名的武林盛會。」
孛蕊說:「那我也要去看看。」
昔裡鈐部和鳩摩格裡馬相互望了眼,相視一笑,像他們這種聽命於人的武林中人,如果不是因為孛蕊要來找楊鵬舉,而木華黎對這個寶貝女兒又有求必應也話,他們早就擊殺完楊鵬舉回山西了。可是他倆知道,如果殺了楊鵬舉,孛蕊不會在她父親面前放過他們,而不殺,只要孛蕊高興,他們還有命在。既然如此,他們何不樂得和這個驕橫的公主一道遊山玩水?還有武林大會可以參加,這可是十年一見的盛會。前一屆他倆都沒有看到,如果錯過這一屆,又是十年。
這時就有數十個白衣烏帽的人圍上來看著孛蕊說:「喲,我說小姑娘,你也想看丐幫武林大會?我看還是免了吧,給我一起回家去看**大會吧?」
元儼一看,這些人全是明教的打扮,當年方臘在浙西起事,這裡離浙西不遠,估計是仗著地熟人多來挑釁。
孛蕊問楊鵬舉:「**大會是什麼會?」
楊鵬舉也不清楚,他把咨詢的目光移向元儼。
元儼走上前去大搖大擺地說:「我看你們是活膩煩了吧?還想**一刻。你知道你面前的人是誰嗎?堂堂蒙古國王木華黎的公主,聽到了吧?嚇死你們。」
為首那人說:「我們不是嚇大的,南宋這些狗皇帝我們都沒有放在眼裡,別說蒙古國王的公主。這到好,兄弟們,我們大家嘗嘗蒙古女人的味道如何?」
後面的那些幫眾馬上振奮起來,發出振聾發聵的歡叫聲附和著。
楊鵬舉見這些人簡直是不可理喻,加上他聽懂了他們言語中的輕薄,立時大怒,一招「猛虎出山」掃出,就見前面好幾個人馬上躺在地上不再動彈。餘下眾人見勢不妙,撒腿就跑。
元儼歎道:「本來可以不動手的,這下到好,你又和明教接上梁子了。」
楊鵬舉傲然道:「接上就接上。我看明教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元儼說:「實際上明教的宗旨還是不錯的。」
鳩摩格裡馬說:「明教又稱作牟尼教或摩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
元儼說:「不錯,你們吐蕃也有,它是天下第一大教,只可惜並沒有聯繫到一起,各自為政。」
鳩摩格裡馬說道:「沒有想到梁姑娘小小年紀,知道的事還不少,令貧僧都不得不服。」
見有人誇獎,元儼忍不住飄飄然看了看孛蕊,可是孛蕊好像沒事一樣依然拉著楊鵬舉,這令元儼更是生氣。
幾十里山路在眾人腳下也不算什麼難事,除了孛蕊和元儼內力稍弱,一身香汗外,其餘幾人並沒有什麼事一樣。路上碰到不少人,好在大家都急著到東林寺,到也沒發生什麼衝突。眾人都為這一路上這些奇異的山峰所吸引,就連好事的元儼也驚歎不已,不覺吟誦起當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楊鵬舉說道:「好詩,好詩。想不到你還會做詩。」元儼笑
了笑,如果是孛蕊如此說出來,她馬上就要笑話她。
沒想到孛蕊說:「這不是她作的,我好像聽說過。一個叫蘇四的人寫的。」
楊鵬舉問:「哪個蘇四?太有才了,寫得這樣貼切。」
元儼說:「蘇三他弟弟,蘇五的哥哥寫的。」
孛蕊說道:「應該就是他。」
世清和尚和元儼哈哈笑,可憐昔裡鈐部和鳩摩格裡馬也就一武夫,加之是外國人,也不知道這詩出自何人之手,只好愣在那裡不出聲。元儼好歹算是出了口惡氣,心裡美極了。
東林寺前有眼泉水,元儼說:「這叫『聰明泉』,也叫『古龍泉』……相傳慧遠初到廬山,擬擇地建寺。但不知何處為好。於是慧遠在此以杖叩地,井岡道:「若可居,當使朽壤抽泉」。言畢,清泉果然湧出。後遇大旱之年,慧遠在泉邊誦念《龍華經》,以祈甘霖降世,見神蛇騰泉而出,大雨即傾盆而下,此即古龍泉泉名之由來。」
寺內古樹參天,著名的有800年羅漢松(也稱「六朝松」,相傳為慧遠親手所植)、700年千年樟、佛手樟,還有些柳樹也初具規模。楊鵬舉一進寺院,就有種當初進少林寺那樣的肅穆和寧靜。只不過奇怪的是,路上看到的那些武林人士,竟然會不見蹤跡。眾人都是百思不解,元儼忙拿出父親給她畫的地圖查看。世清和尚見有一掃地僧,忙過去問詢,這才得知他們全都到烏龍潭了。而此時,元儼也看到父親地圖的最後一處標注的也正是東林大峽谷中的烏龍潭,看來他們來晚了,看來她的這張地圖一點用沒有了。
於是眾人急急往大峽谷而來。
東林大峽谷谷地由石英砂岩等構成,是罕見的第四紀冰川u型套谷。大u型谷底的小u型谷既深又陡,一段段曲折跳跌,幾百個瀑潭遞疊噴瀉,終年不斷,是廬山最大的瀑布群。東林大峽谷的水量為廬山眾峽谷之最,是唯一的一年四季可賞瀑布的廬山景區。全長近十公里,高差千米。走在上面,看著下面,心裡難免有種心悸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孛蕊更是不離楊鵬舉左右,元儼卻也是無可奈何。
烏龍潭就是東林大峽谷中的一個瀑布潭,潭前有一蘆屋,蘆屋前站著黑壓壓的一片人,原來所有的人都齊齊聚集到這裡來了。楊鵬舉再仔細看,坐在最前面草地上的一排四人,二僧一尼一個虯鬚大漢,那個大漢眼露精光,穿著隨意。他就認識當中的一僧,少林志遠禪師。另一僧緊閉雙目,手中拿著佛珠,入定般坐在那裡。而對面前排,也坐著四人,一個一襲白衣的人,此人四十上下,英俊飄逸,和他在山上看到的龐明春一夥一樣穿著,他身後也是,他可以斷定,這人應該是明教中人,過來是漕幫幫主游於水,這也是他可以認得的。再過來兩人,一人穿著精緻,五十多歲的白白胖胖的、山羊鬍、一頂紳士帽,就連後面的人穿著也比在場中人有檔次,一看就是個有錢的主。還有一個也是五十出頭,短小精悍,後面的人全是黑衣。元儼看見那尼姑,她飛快地跑過去,伏在她懷裡撒嬌。世清也上前向這四人問候。到是楊鵬舉,全場也就只認得一個志遠禪師,上前行過禮後,退到一邊,不知道如何是好。孛蕊在這種場合,到也沒有上前摟著楊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