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1 醫學 2 文 / 月之輪迴
形成發展折疊
東、西方化歷史背景是中、西醫學形成、發展的土壤。公元2世紀東、西方的兩位醫學巨匠張仲景和蓋倫,傳承了不同的學術思想,創建了迥異的醫學範式,發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論體系,使中、西醫學各自走向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漢代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述的《傷寒雜病論》之前,就有《內經》、《難經》、《本草經》等古典醫藥典籍。張仲景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繼承了《內經》等基本理論和豐富的醫藥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其貢獻在於確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為後世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西方,蓋倫的一生生活在羅馬帝國時安東尼父子的執政期。彼時,羅馬帝國的繁榮,為蓋倫的醫學成就、以及西方醫學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經濟、科技和化保證。蓋倫繼承希波克拉底的學術思想,著述200餘部著作,現存的83部著作中,內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衛生、藥物、《希波克拉底集》研究、哲學、語言學、邏輯學、數學、歷史、法律等。倡導實證醫學,他的科學方法論具有重視實驗、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視形式邏輯、強調演繹法等特點,對後世西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歷時相關折疊
中、西醫學在張仲景和蓋倫完全相悖的醫學範式引導下,開始步入了分道揚鑣的歷史進程。在中華化強調「中和」的大背景下,學術界便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鬆氣氛。出現了學術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溫之爭,經方時方之別等。中醫學按張仲景的思維範式,蓬蓬勃勃的發展起來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醫療實踐的發展。最初的中醫學理論已無法詮釋新的科學事實,因此,醫學理論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社會需要,這就促使中醫學進入漢代以後,呈現出全面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共包括四個時期:
魏晉隋唐時期折疊
由於重視總結臨床經驗,並繼承整理發揮《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著的理論,出現了眾多名醫名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和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宋金元時期折疊
中國經濟和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學術化領域百家爭鳴,特別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為中醫學理論的創新和突破性進展,提供了有利的化背景。宋代陳無擇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一書,提出三因學說;並產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學派,劉完素倡導火熱論;張從正力倡「攻邪論」;李杲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朱震亨創造性地闡明了相火的演變規律。
明清時期折疊
是中醫學理論綜合彙編、深化發展,臨床各科辨證體系豐富、提高階段。如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和王肯堂的《證治準繩》,清代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和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等。王清任著《醫林改錯》,注重實證研究,糾正了古醫籍中關於解剖知識的某些錯誤,肯定了「腦主思維」,發展了瘀血理論。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標誌著中醫理論的創新與突破。吳有性著《溫疫論》,葉天士著《溫熱病篇》。吳鞠通著《溫病條辨》等,在藥物學研究方面,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藥物學研究的成就。
而西方醫學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逐漸進入了中世紀的千年黑暗,科學變成了神學的奴婢。牧師取代醫師。從13世紀開始,始漸復明,直到15世紀,衝破封建宗教藩籬,才得以迅速發展。維薩裡開創現代解剖學。並創立解剖生理學;1731年意大利摩爾干尼創立了病理解剖學;1855年德國魏爾嘯創建了細胞病理學;與此同時西方科學方法論對醫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以實驗為主的實證方法(觀察實驗和比較分析)、及對醫學研究中的「經院哲學」的徹底決裂、依靠各門自然科學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培養了醫學家們的科學意識,賦予了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使其擺脫了思辯推理的玄想而成就了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實驗科學。至此中醫學在實證醫學領域已無法於西醫同日而語。但中醫學相對於西醫學的優勢是從宏觀入手,注重整體,強調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聯繫,重視辨證,主張「三因治宜」的個體化診療方略等。
東西差異折疊
中、西醫學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診治疾病,其基本理論各成體系並有根本差異。中西醫學的差異不僅僅是有否實證的科學理念,最主要的是兩種化體系的差別。從理論上講,中西醫學是兩種不可能統一的醫學體系。「中體西用」曾成為中西醫匯通派的指導思想,但由於兩種醫學的根基不同,硬在中醫之體上套上西醫之用,近一個世紀的事實證明,「匯通醫學的體用判斷脫離了中西醫學的事實認識,以價值認識代替了事實認識,決定最終結果勞而無功」,因此,中、西醫學應並存共榮而不必強求統一。
儘管目前中、西醫學還不可能融合成為一種統一的醫學模式,但可以**發展,並存共榮,整合互補。緣於現代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的影響,西醫學的發展趨勢若僅僅是單純地重視分析而忽略了整體結構和整體功能,無疑將漸行漸窄。而中醫講究「感悟」,未免夾帶有很多主觀因素,難以客觀地定量,定性。若中醫的診察疾病能參考現代醫學的微觀分析,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實現宏觀與微觀的統一,使中醫診斷客觀化,即把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引入中醫理、法、方、藥的研究,使二者有機結合,互相借鑒、補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這將有利於中西醫學的優勢互補,「和而不同」,多元發展。近年來,中醫藥在防治**、禽流感和艾滋病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也證實了二者的有機結合,具有肯定的臨床療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