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76 六道輪迴 5 文 / 月之輪迴

    第二層

    正上方為「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天道」之左為「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修羅像。阿修羅原本是一位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動,故而被攆出「天道」降至「阿修羅道」。

    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面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的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飢餓,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

    第三層

    造像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

    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小圓龕中刻一羅剎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以下沿反時針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閒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一女子站立,向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面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婦女背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第四層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生死輪迴的具體過程,於是第四層分為18格,每格於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個個生靈轉世輪迴的圖像。從「天道」開始,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頭人尾。人頭畜尾(天道);狼頭人尾,牛頭畜尾,獅頭畜尾(阿修羅道);禽頭畜尾,畜頭蛇尾(畜牲道);馬頭蛇尾、魚頭人尾,蛇頭畜尾(地獄道);人頭畜尾,畜頭畜尾(餓鬼道);豬頭畜尾,龍頭人尾,鳥頭畜尾(人道)等等,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頭示生所屬,以尾示亡所屬。

    在一個人死後,會經歷一個叫「中陰期」的過渡,然後再次輪迴。輪迴的範圍是在六道之內,亦即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羅道三者中轉生,痛苦為較少,所以它們合稱為「三善道」。地獄、餓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極大。所以它們合稱為「三惡道」。

    我們並不能自主選擇轉生往哪一道,也並無一個天上的主宰決定我們的死後去向。而是無奈地由業力及煩惱所主使投生的。因應我們過往身、語及意所作的業因及外緣成熟,我們會投生於某一道中。作善業者於善業因緣成熟時,便感召三善道之轉生;惡業因於因緣成熟時,便感召惡道轉生。這只是概略之歸納,其中各道之各別受生因緣不同。六道輪迴,是一種因果之自然定律。並非一種賞罰制度,也並非上天的安排。不論你相不相信因果及輪迴,這個定律一樣如常運作,絕不因你的不相信而變得不存在。

    六道顏色編輯折疊

    天道微白,阿修羅暗綠。

    人道淡黃,畜生道淡藍,餓鬼道亞紅,地獄道煙霧。

    人死後三日半至四日後中陰身甦醒,此時為中陰身第一日。以下為每一日所見到的六道輪迴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進入輪迴,若投入佛光,便脫離生死之苦。

    六道顏色接引之佛佛光往生淨土

    第一日天道柔弱白光毗盧遮那佛坐獅子寶座燦偉藍光中央淨土

    第二日地獄煙霧之光持金剛部佛坐象王寶座上,佛旁有地藏及彌勒兩大菩薩水大白淨光東方上勝妙樂土

    第三日人道微黃而帶少藍的光坐在寶馬座上的寶生如來,佛旁有虛空藏及普賢兩大菩薩黃色地大妙淨光

    展開

    中陰身如投生人間,則必先見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慾念,與父緣重者而生親父之心,生而為女。與母緣重者生親母之心,生而為男。中陰身機靈無礙,可穿過須彌山,飄遊四大洲,但一入胎,雖有悔意,卻不能穿過母體之子宮,而成後陰身了。

    所以中陰身務須緊記不可入胎。見男女合體,即一心念佛,便得解脫。此所以五戒中之邪淫戒是重獲人身之基本戒條之一。如一個人生平喜邪淫,則於中陰期間,一見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興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一定要念阿彌陀佛才能解脫!

    10解脫編輯折疊

    產生

    六道輪迴的產生,由於十二因緣法而出現的。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有了行為造業,便有入胎的意識。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受胎,有受胎就形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世之後受外界各種因緣而出現善惡業力,善業的生天、人、阿修羅;惡業的生畜生、餓鬼、地獄。在十二因緣的輾轉煩惱中,就是輪迴的動力,六道輪迴必然而起,六道輪迴就此流轉無窮。

    解脫

    既然六道輪迴,生命各種現象、情緒循環起落的不穩定性,充滿局限和束縛,那麼,消除這種不穩定和解脫這些束縛,也就成為開發智慧之命的終極目標了。所以,

    ,我們要解脫生死六道輪迴之苦。

    當知道眾生輪迴六道,苦不堪言,確實是一件世間最根本的大事之後,那就必須有妙法門來解決這樁大事,使人生充滿覺悟的歡喜和超越的智慧。故佛陀廣說五戒十善法、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菩薩法令各類眾生離苦得樂,入大涅盤。

    覺悟乃人生之真諦,只有通過對生命的究竟覺醒,才能夠免掉如夢幻泡影的六道輪迴之苦,才能夠於大千世界之中解脫自如,趨向幸福吉祥.(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