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第222章 陰陽曆 中 文 / 月之輪迴

    中國曆法折疊

    因朔望月較之回歸年易於觀測,遠古的曆法幾乎都是陰曆。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曆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所以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的曆法自古就是一種陰陽曆。因為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易於辨識,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直到今天,由於曆法中有節氣變化,跟農業種植活動密切相關,所以「陰曆」在國人尤其是農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真正意義上的陰曆,只有伊斯蘭歷一種。即十二個陰曆月為一年,不管季節變化。陰曆主要用來指導他們的宗教節日等,因此穆斯林的齋戒節有時在夏天,有時在冬天。但伊斯蘭教國家另設一種陽曆指導世俗生活。

    所以我國的民間曆法從嚴格意義上說是「農曆」更為準確,農曆運用了設置閏月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得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這個角度上說,農曆有了其優勢。

    伊斯蘭曆法折疊

    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採用的曆法,又稱回歷。它純粹以朔望月為曆法的基本單位,奇數的月為30日,偶數的月為29日,平均每個歷月為29.5日。積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12個朔望月實際上約有354.3671日。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現的那天開始,回歷採用置閏的辦法,每30年為一周,共加11個閏日。在30年循環週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為閏年。閏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

    回歷年比公歷年約少11日,因之歲首逐年提早。約33年循環一周(即比公歷多出一年)。

    回歷的起始歷,元定在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麥地那的一天,即儒略歷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六)。

    兩河流域的太陰曆折疊

    兩河流域的人們,通過觀察月亮陰晴圓缺的變化。編製了太陰曆。他們規定七天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班。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別是:太陽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們現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就是由此演變過來的。

    陽曆折疊

    在天學上,指主要按太陽的週年運動來安排的曆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陽曆是根據太陽直射點的運行週期而制定的,其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其歷年有兩種,一種是平年,一種是閏年,閏年和平年僅差一天。

    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格里曆。為現行公歷。基於一年有365.242199174日,而並非剛剛好的365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閏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經過四年一閏後,已修正為365.25,但仍有誤差,故每一百年就會減一個閏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沒有閏年,再修正後為365.24。最後每四百年加回一個閏年,即1600年、2000年、2400年等均有閏年。最後修正為365.2425。仍有0.0003誤差,需要約3000年才會出現一天誤差,所以已經很準確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歷,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古埃及的太陽曆折疊

    公歷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學和太陽曆。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為360天,後來改為365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曆。後來他們又根據尼羅河氾濫和農業生產的情況,把一年分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每月裡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個月,另加5天在年尾,為年終祭祀日。

    這種以365天為一年的歷年,是由於觀測天狼星定出來的,叫天狼星年。

    它和回歸年相差約0.25天,因而在日曆上每年的開始時間越來越早,經過1461個歷年,各個日期再次與原來的季節吻合,以後又逐漸脫離。看起來,天狼星年好像在回歸年週期左右徘徊,因而又叫它為徘徊年、游移年,1461年的循環週期被稱為天狼週期。

    後來,埃及人通過天觀測,發現年的真正週期是365.25日,但僧侶們為了使埃及的節日能與祭神會同時舉行,以維護宗教的「神聖」地位,寧願保持游移年。後來出土了一塊石碑,上面有用埃及和希臘所寫的碑,記載了歐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發佈的一道命令:

    每經過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後、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並在這天舉行歐吉德皇帝的節日慶祝會,以便讓大家記住。歐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曆法的缺陷,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它年叫不定年。

    「這些曆法可真是糾結啊,從中國到外國,想不到這也能成為一門學術啊……」奧修驚歎不已。

    &nb

    sp;「是啊,這是世界的化遺產,應該讓更多的人學習才是啊。」貝斯特笑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